第149章 農時已過
大秦從陪伴幼年嬴政開始 作者:東九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與三晉之間的戰事已經持續了一年有餘。在這一年多時間裏裏,三晉之地的百姓們生活得異常艱難。起初的第一年,他們或是依賴於自家田地中那少得可憐的粟米收成勉強度日,又或是不得不向那些富家大戶高價購買一些往年積存下來的糧食充饑。
盡管如此,由於銅鐵貿易所帶來的些許收益,再加上被士族無情地壓榨剝削,民眾們總算是還能夠勉強維持生計,苟延殘喘地活著。然而,沒有人察覺到一場巨大的災難正如同幽靈一般,悄悄地降臨到這片土地之上。
時間匆匆流逝,轉眼間便迎來了第二年的春天。剛剛度過繁忙的農耕時節,秦國的大軍突然接到了來自嬴政的王命。隻見原本在前線與三晉軍隊激烈交鋒的秦軍將士們,猶如潮水般迅速撤離戰場,紛紛向著國內的各個城池退卻而去。他們一路急行,進入城池後便開始嚴陣以待,一麵加強城防工事,一麵抓緊時間休整部隊。
與此同時,遠在趙國邯鄲的王宮之中,卻是另一番景象。得知秦軍撤退的消息之後,趙偃大喜過望,立刻下令在宮中大擺筵席,以慶祝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
朝堂之上,群臣們個個喜氣洋洋,爭相向趙偃進獻諂媚之言,齊聲稱讚趙偃英明神武,智謀過人,竟能讓強大的秦軍聞風喪膽,主動退兵避讓。
趙偃聽著這些阿諛奉承之詞,臉上不禁露出了得意忘形的笑容,手中的酒杯更是不停地高高舉起,與大臣們開懷暢飲起來。
就在這一片歡樂祥和的氛圍當中,一個身影緩緩從人群中走了出來。此人正是趙國名將李牧。他麵色凝重,對著趙王拱手行禮說道:“大王,此次秦軍這般匆忙撤軍,實在是頗為蹊蹺啊!我們萬萬不可掉以輕心,必須要嚴加防範才行。”
趙偃聞言,心中頓時有些不快,他皺起眉頭,冷冷地迴應道:“李牧將軍,你未免太過小心謹慎了吧!秦軍此番長途奔襲而來,早已是人困馬乏、兵力不支,如今選擇撤軍也是情理之中之事,哪裏有什麽奇怪之處呢?”說完,趙偃便不再理會李牧,繼續沉浸在眾人的吹捧和美酒佳肴之中。
李牧還欲再勸,趙偃卻擺擺手示意他莫要掃興。
要說此時此刻還有誰心裏不太痛快的話,那就非郭開莫屬了。原本秦軍氣勢洶洶地壓境而來,使得銅鐵價格一路飆升,郭開本想借此機會大發橫財。可誰知秦軍突然毫無征兆地撤軍了,這一下可好,銅鐵價格如同雪崩一般暴跌,讓郭開狠狠地賠了一大筆錢。
即便如此,郭開也隻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裏咽,還得硬擠出滿臉笑容去拍趙王趙偃的馬屁。好不容易等到酒宴結束,郭開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迴到自己府上,屁股還沒坐熱呢,就聽到下人來報說頓弱又來訪了。
郭開一聽頓時心裏“咯噔”一聲,暗自叫苦不迭。要知道自從和頓弱有過幾次接觸之後,每次見到這人準沒啥好事兒。不過眼下既然人家都已經找上門來了,總不能把人晾在門外吧?於是郭開趕忙起身,親自迎出門去,並小心翼翼地將頓弱引進了密室之中。
剛一進密室,郭開便迫不及待地抱怨起來:“我說頓弱大人啊,您這到底是唱的哪一出戲呀?好好的秦軍怎麽說撤就撤啦?害得我這次可是虧慘了!”
頓弱卻是不慌不忙地微微一笑,安慰道:“趙相莫要氣惱嘛,我自然知曉趙相此次損失不小,但正因如此,我才特地趕來給您出謀劃策的呀。”
郭開一聽這話,原本黯淡無光的雙眼瞬間亮了起來,猶如溺水之人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追問道:“哦?不知頓大人有何高見呐?快快說來聽聽!”
頓弱神秘兮兮地湊近郭開,壓低聲音緩緩說道:“趙相有所不知,這三晉之地多年來飽受戰火摧殘,百姓流離失所,農田荒廢無數,導致糧食產量大幅減少。可人總是要吃飯的呀,如果能趁此機會大量囤積糧食,待到日後糧價飛漲之時再出手拋售,豈不是能夠狠賺一筆?”
郭開聽完頓弱這番話,不禁倒吸一口涼氣,臉色變得煞白如紙。隻見他顫抖著嘴唇喃喃自語道:“這……這可如何是好?我的全部家當幾乎都押在了銅鐵生意上麵,如今已是血本無歸,哪裏還有多餘的錢財去囤積糧食啊?”
頓弱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趙相啊,這可是千載難逢的良機呀!這次的機會並不會因為我大秦之君是否攻打三晉而有所改變。您隻需要果斷出手,悄無聲息地大量囤積糧草,待到時機成熟之時再以高價售出,那必定能夠賺取巨額利潤。還有這銅鐵之物,一旦我大秦軍隊再度發起攻勢,其需求量定會急劇增加。到那時,您不但可以輕鬆收迴成本,而且還能夠狠狠地大賺一筆呢!”
郭開聽著頓弱的這番話語,心中不禁有些猶豫不決。畢竟此事關係重大,如果稍有不慎,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麵對如此誘人的利益誘惑,他最終還是咬了咬牙,狠下心來說道:“好吧,那就按照你所說的去做。不過醜話可說在前頭,如果事情不如你所講的那樣發展,那麽我絕對不會輕易放過你的!”
頓弱聽到郭開答應下來,頓時哈哈大笑起來。隻見他的眼中飛快地閃過一絲難以被人察覺的狡黠之色,仿佛所有的一切都早已在他的精心謀劃和掌控之下。笑罷,頓弱也不再多言,轉過身去,邁著大步揚長而去,很快便消失在了遠方的街角處。
盡管如此,由於銅鐵貿易所帶來的些許收益,再加上被士族無情地壓榨剝削,民眾們總算是還能夠勉強維持生計,苟延殘喘地活著。然而,沒有人察覺到一場巨大的災難正如同幽靈一般,悄悄地降臨到這片土地之上。
時間匆匆流逝,轉眼間便迎來了第二年的春天。剛剛度過繁忙的農耕時節,秦國的大軍突然接到了來自嬴政的王命。隻見原本在前線與三晉軍隊激烈交鋒的秦軍將士們,猶如潮水般迅速撤離戰場,紛紛向著國內的各個城池退卻而去。他們一路急行,進入城池後便開始嚴陣以待,一麵加強城防工事,一麵抓緊時間休整部隊。
與此同時,遠在趙國邯鄲的王宮之中,卻是另一番景象。得知秦軍撤退的消息之後,趙偃大喜過望,立刻下令在宮中大擺筵席,以慶祝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
朝堂之上,群臣們個個喜氣洋洋,爭相向趙偃進獻諂媚之言,齊聲稱讚趙偃英明神武,智謀過人,竟能讓強大的秦軍聞風喪膽,主動退兵避讓。
趙偃聽著這些阿諛奉承之詞,臉上不禁露出了得意忘形的笑容,手中的酒杯更是不停地高高舉起,與大臣們開懷暢飲起來。
就在這一片歡樂祥和的氛圍當中,一個身影緩緩從人群中走了出來。此人正是趙國名將李牧。他麵色凝重,對著趙王拱手行禮說道:“大王,此次秦軍這般匆忙撤軍,實在是頗為蹊蹺啊!我們萬萬不可掉以輕心,必須要嚴加防範才行。”
趙偃聞言,心中頓時有些不快,他皺起眉頭,冷冷地迴應道:“李牧將軍,你未免太過小心謹慎了吧!秦軍此番長途奔襲而來,早已是人困馬乏、兵力不支,如今選擇撤軍也是情理之中之事,哪裏有什麽奇怪之處呢?”說完,趙偃便不再理會李牧,繼續沉浸在眾人的吹捧和美酒佳肴之中。
李牧還欲再勸,趙偃卻擺擺手示意他莫要掃興。
要說此時此刻還有誰心裏不太痛快的話,那就非郭開莫屬了。原本秦軍氣勢洶洶地壓境而來,使得銅鐵價格一路飆升,郭開本想借此機會大發橫財。可誰知秦軍突然毫無征兆地撤軍了,這一下可好,銅鐵價格如同雪崩一般暴跌,讓郭開狠狠地賠了一大筆錢。
即便如此,郭開也隻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裏咽,還得硬擠出滿臉笑容去拍趙王趙偃的馬屁。好不容易等到酒宴結束,郭開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迴到自己府上,屁股還沒坐熱呢,就聽到下人來報說頓弱又來訪了。
郭開一聽頓時心裏“咯噔”一聲,暗自叫苦不迭。要知道自從和頓弱有過幾次接觸之後,每次見到這人準沒啥好事兒。不過眼下既然人家都已經找上門來了,總不能把人晾在門外吧?於是郭開趕忙起身,親自迎出門去,並小心翼翼地將頓弱引進了密室之中。
剛一進密室,郭開便迫不及待地抱怨起來:“我說頓弱大人啊,您這到底是唱的哪一出戲呀?好好的秦軍怎麽說撤就撤啦?害得我這次可是虧慘了!”
頓弱卻是不慌不忙地微微一笑,安慰道:“趙相莫要氣惱嘛,我自然知曉趙相此次損失不小,但正因如此,我才特地趕來給您出謀劃策的呀。”
郭開一聽這話,原本黯淡無光的雙眼瞬間亮了起來,猶如溺水之人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追問道:“哦?不知頓大人有何高見呐?快快說來聽聽!”
頓弱神秘兮兮地湊近郭開,壓低聲音緩緩說道:“趙相有所不知,這三晉之地多年來飽受戰火摧殘,百姓流離失所,農田荒廢無數,導致糧食產量大幅減少。可人總是要吃飯的呀,如果能趁此機會大量囤積糧食,待到日後糧價飛漲之時再出手拋售,豈不是能夠狠賺一筆?”
郭開聽完頓弱這番話,不禁倒吸一口涼氣,臉色變得煞白如紙。隻見他顫抖著嘴唇喃喃自語道:“這……這可如何是好?我的全部家當幾乎都押在了銅鐵生意上麵,如今已是血本無歸,哪裏還有多餘的錢財去囤積糧食啊?”
頓弱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趙相啊,這可是千載難逢的良機呀!這次的機會並不會因為我大秦之君是否攻打三晉而有所改變。您隻需要果斷出手,悄無聲息地大量囤積糧草,待到時機成熟之時再以高價售出,那必定能夠賺取巨額利潤。還有這銅鐵之物,一旦我大秦軍隊再度發起攻勢,其需求量定會急劇增加。到那時,您不但可以輕鬆收迴成本,而且還能夠狠狠地大賺一筆呢!”
郭開聽著頓弱的這番話語,心中不禁有些猶豫不決。畢竟此事關係重大,如果稍有不慎,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麵對如此誘人的利益誘惑,他最終還是咬了咬牙,狠下心來說道:“好吧,那就按照你所說的去做。不過醜話可說在前頭,如果事情不如你所講的那樣發展,那麽我絕對不會輕易放過你的!”
頓弱聽到郭開答應下來,頓時哈哈大笑起來。隻見他的眼中飛快地閃過一絲難以被人察覺的狡黠之色,仿佛所有的一切都早已在他的精心謀劃和掌控之下。笑罷,頓弱也不再多言,轉過身去,邁著大步揚長而去,很快便消失在了遠方的街角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