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二使赴楚
大秦從陪伴幼年嬴政開始 作者:東九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趙使趙蔥突然站了出來。他麵色凝重,緩緩開口說道:“韓使、魏使,實在抱歉,恕我無法與二位一同前往楚國。如今秦國勢力強大,已然將我三晉之地橫絕。楚國雖然地域遼闊,但與我國趙國的國境並無接壤之處。即便楚王願意慷慨相助,援助給我們的銅鐵等物資也需要經過齊國才能轉運到趙國。”
說到這裏,趙蔥頓了頓,看了一眼韓魏二使繼續說道:“而方才齊王對待我們的態度,想必二位也是心知肚明。想要通過齊國來轉運這些物資,可能性簡直是微乎其微。所以,還望二位見諒,恕我不能陪同你們前往楚國了。”
韓、魏二使聽著趙蔥這番話,心中暗自點頭,知道他所言不虛。魏使猶豫片刻後,走上前問道:“恕我冒昧多問一句,趙使您這是打算轉向燕國嗎?”
趙蔥沉重地點了點頭,歎息一聲說道:“沒錯,雖然趙國與燕國多年來戰爭不斷,彼此之間積怨頗深。但是事到如今,也隻能把最後的希望寄托在燕國身上了。二位大人,咱們在此分別吧!”
說完,趙蔥向著韓、魏二使深深鞠了一躬,然後毅然決然地轉過身去,大步流星地朝著北方燕國的方向疾馳而去。隻留下韓魏二使望著他遠去的背影,久久佇立原地……
楚國、壽春
當楚王熊悍聽聞韓、魏兩國派遣使者來到壽春時,隻是微微皺了皺眉,便直接選擇了忽略這件事情。
他轉頭看向站在一旁的令尹李園,語氣平淡地下達命令道:“李園,這韓、魏二使既已到來,你要好生招待他們,讓其盡情享受美酒佳肴。至於那支援之事,休要再提,以免惹惱了秦國,將戰火引至我們秦楚邊境。”說罷,楚王便不再理會此事,繼續享受生活。
然而,與楚王的態度截然相反的是上柱國項燕。這位身經百戰的將軍對楚國麵臨的局勢深感憂慮,尤其是對於是否援助韓、魏兩國對抗秦國一事,更是心急如焚。於是,在經過多日的思考和籌劃之後,他決定采取行動。
這一天,項燕瞅準時機,甩開了令尹李園重重圍追堵截,徑直帶領著韓、魏兩位使者,一路衝向王宮。沿途的守衛們見狀紛紛驚慌失措,想要阻攔卻又不敢輕易動手,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闖入王宮之中。
終於,項燕等人氣勢洶洶地衝進了宮殿之內。正在大殿內聽曲作樂的楚王熊悍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驚呆了,待看清來人之後,他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下來,滿臉不悅地質問道:
“柱國大人,你這般行事究竟是何用意?竟敢如此冒失地帶人擅闖王宮!”
項燕聞言,趕忙跪地行禮,恭敬地說道:“大王息怒,微臣深知此次舉動確實有些魯莽,但實在是事出有因,且關乎國家存亡之大事,還望大王能夠傾聽韓、魏二使所言。”
說完,他向身後的韓、魏二使使了個眼色。
那位韓國使者見狀,連忙快步上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叩頭拜道:
“大王啊,那秦國猶如餓狼一般,野心勃勃,妄圖吞並整個天下。如今三晉之地危在旦夕,如果就此滅亡,楚國也必將難以獨善其身。現今秦國之所以暫時沒有侵犯楚國,無非是因為三晉尚在前方充當盾牌。倘若大王您能伸出援手援助我等,那麽三晉必定願意成為楚國的先鋒軍,與楚國一同抵禦強大的秦軍。”
楚王聞言,不禁冷哼一聲,麵露不屑之色,說道:
“哼!韓、魏攻我大楚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自我楚國上次與你三晉出兵抗秦至今又有多次攻我大楚,寡人又豈能僅憑你們這些人的一麵之辭就輕易相信呢?”說罷,他微微眯起雙眼,目光如炬地盯著眼前的魏國使臣。
那魏國使臣一聽此言,心中一緊,急忙拱手作揖,言辭懇切地迴道:
“大王啊,如今這秦國大興水利工程,不斷擴充軍備,其野心勃勃,所謀者大啊!倘若今日楚國不肯相助我們三晉,待到他日秦軍大兵壓境之時,楚國必將陷入孤立無援之地啊!還望大王三思而後行呐!”
一旁的項燕見此情形,趕忙上前一步,跪地叩頭道:
“大王明鑒!微臣近日夜觀天象,發現那秦國之星光芒耀眼,氣勢如虹,實在是來勢洶洶啊!如果楚國不能及早圖謀應對之策,恐怕大禍臨頭就在不遠矣!況且咱們楚國地域遼闊,物產豐富,給予三晉一些援助對楚國來說並無太大損失,反而能夠換來他們死心塌地地為楚國效力啊!”
楚王聽了項燕這番話,眉頭緊緊皺起,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開口問道:“若是寡人答應出兵援助你們,那秦國必然會將怒火撒向楚國,到那時,楚國又該如何應對呢?”
隻見項燕昂首挺胸,一臉自信地迴答道:“大王請放心!我大楚兵精將勇,馬匹強壯,更兼有長江天塹作為天然屏障。隻要楚國與三晉齊心協力,聯合作戰,那秦國未必就能討得便宜去!再者說了,秦國若想要攻打楚國,必定要穿越重重山川險阻,後勤糧草運輸極為不便。如此一來,楚國完全可以憑借地勢險要堅守不出,再尋機主動出擊,定能挫敗秦軍的銳氣!”
楚王默默地凝視著項燕,許久都沒有說話。終於,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他長長地歎了一口氣,無奈地道:“好吧!既然如此,寡人便應允援助你們一部分銅鐵物資。不過此事切不可聲張出去,以免激怒了秦國,給楚國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韓國和魏國的兩位使臣聽到楚王終於鬆口答應援助,頓時喜出望外,連忙伏地拜謝,口中不住地稱謝感恩。
就在此時,一陣匆忙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原來是李園風風火火地趕到了這裏。他一路小跑而來,額頭上滿是汗水,氣喘籲籲,但眼神中卻充滿了焦急和憂慮。
說到這裏,趙蔥頓了頓,看了一眼韓魏二使繼續說道:“而方才齊王對待我們的態度,想必二位也是心知肚明。想要通過齊國來轉運這些物資,可能性簡直是微乎其微。所以,還望二位見諒,恕我不能陪同你們前往楚國了。”
韓、魏二使聽著趙蔥這番話,心中暗自點頭,知道他所言不虛。魏使猶豫片刻後,走上前問道:“恕我冒昧多問一句,趙使您這是打算轉向燕國嗎?”
趙蔥沉重地點了點頭,歎息一聲說道:“沒錯,雖然趙國與燕國多年來戰爭不斷,彼此之間積怨頗深。但是事到如今,也隻能把最後的希望寄托在燕國身上了。二位大人,咱們在此分別吧!”
說完,趙蔥向著韓、魏二使深深鞠了一躬,然後毅然決然地轉過身去,大步流星地朝著北方燕國的方向疾馳而去。隻留下韓魏二使望著他遠去的背影,久久佇立原地……
楚國、壽春
當楚王熊悍聽聞韓、魏兩國派遣使者來到壽春時,隻是微微皺了皺眉,便直接選擇了忽略這件事情。
他轉頭看向站在一旁的令尹李園,語氣平淡地下達命令道:“李園,這韓、魏二使既已到來,你要好生招待他們,讓其盡情享受美酒佳肴。至於那支援之事,休要再提,以免惹惱了秦國,將戰火引至我們秦楚邊境。”說罷,楚王便不再理會此事,繼續享受生活。
然而,與楚王的態度截然相反的是上柱國項燕。這位身經百戰的將軍對楚國麵臨的局勢深感憂慮,尤其是對於是否援助韓、魏兩國對抗秦國一事,更是心急如焚。於是,在經過多日的思考和籌劃之後,他決定采取行動。
這一天,項燕瞅準時機,甩開了令尹李園重重圍追堵截,徑直帶領著韓、魏兩位使者,一路衝向王宮。沿途的守衛們見狀紛紛驚慌失措,想要阻攔卻又不敢輕易動手,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闖入王宮之中。
終於,項燕等人氣勢洶洶地衝進了宮殿之內。正在大殿內聽曲作樂的楚王熊悍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驚呆了,待看清來人之後,他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下來,滿臉不悅地質問道:
“柱國大人,你這般行事究竟是何用意?竟敢如此冒失地帶人擅闖王宮!”
項燕聞言,趕忙跪地行禮,恭敬地說道:“大王息怒,微臣深知此次舉動確實有些魯莽,但實在是事出有因,且關乎國家存亡之大事,還望大王能夠傾聽韓、魏二使所言。”
說完,他向身後的韓、魏二使使了個眼色。
那位韓國使者見狀,連忙快步上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叩頭拜道:
“大王啊,那秦國猶如餓狼一般,野心勃勃,妄圖吞並整個天下。如今三晉之地危在旦夕,如果就此滅亡,楚國也必將難以獨善其身。現今秦國之所以暫時沒有侵犯楚國,無非是因為三晉尚在前方充當盾牌。倘若大王您能伸出援手援助我等,那麽三晉必定願意成為楚國的先鋒軍,與楚國一同抵禦強大的秦軍。”
楚王聞言,不禁冷哼一聲,麵露不屑之色,說道:
“哼!韓、魏攻我大楚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自我楚國上次與你三晉出兵抗秦至今又有多次攻我大楚,寡人又豈能僅憑你們這些人的一麵之辭就輕易相信呢?”說罷,他微微眯起雙眼,目光如炬地盯著眼前的魏國使臣。
那魏國使臣一聽此言,心中一緊,急忙拱手作揖,言辭懇切地迴道:
“大王啊,如今這秦國大興水利工程,不斷擴充軍備,其野心勃勃,所謀者大啊!倘若今日楚國不肯相助我們三晉,待到他日秦軍大兵壓境之時,楚國必將陷入孤立無援之地啊!還望大王三思而後行呐!”
一旁的項燕見此情形,趕忙上前一步,跪地叩頭道:
“大王明鑒!微臣近日夜觀天象,發現那秦國之星光芒耀眼,氣勢如虹,實在是來勢洶洶啊!如果楚國不能及早圖謀應對之策,恐怕大禍臨頭就在不遠矣!況且咱們楚國地域遼闊,物產豐富,給予三晉一些援助對楚國來說並無太大損失,反而能夠換來他們死心塌地地為楚國效力啊!”
楚王聽了項燕這番話,眉頭緊緊皺起,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開口問道:“若是寡人答應出兵援助你們,那秦國必然會將怒火撒向楚國,到那時,楚國又該如何應對呢?”
隻見項燕昂首挺胸,一臉自信地迴答道:“大王請放心!我大楚兵精將勇,馬匹強壯,更兼有長江天塹作為天然屏障。隻要楚國與三晉齊心協力,聯合作戰,那秦國未必就能討得便宜去!再者說了,秦國若想要攻打楚國,必定要穿越重重山川險阻,後勤糧草運輸極為不便。如此一來,楚國完全可以憑借地勢險要堅守不出,再尋機主動出擊,定能挫敗秦軍的銳氣!”
楚王默默地凝視著項燕,許久都沒有說話。終於,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他長長地歎了一口氣,無奈地道:“好吧!既然如此,寡人便應允援助你們一部分銅鐵物資。不過此事切不可聲張出去,以免激怒了秦國,給楚國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韓國和魏國的兩位使臣聽到楚王終於鬆口答應援助,頓時喜出望外,連忙伏地拜謝,口中不住地稱謝感恩。
就在此時,一陣匆忙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原來是李園風風火火地趕到了這裏。他一路小跑而來,額頭上滿是汗水,氣喘籲籲,但眼神中卻充滿了焦急和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