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荀子
大秦從陪伴幼年嬴政開始 作者:東九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就是華夏曆史上乃至世界曆史上最早的大學嗎?!”,江川看著眼前並不雄偉但是充滿了厚重曆史氣息的稷下學宮,在心中感歎道。
尚未踏入學宮大門,江川就已經清晰地聽到了裏麵傳來的陣陣授課聲。那聲音時而激昂高亢,時而低沉婉轉,猶如一首悠揚動聽的樂章,在空氣中緩緩流淌。
貿然前來拜訪,江川深知禮數的重要性。於是,他靜靜地站在學宮門外,耐心地等待著授課的結束。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江川始終保持著恭謙的姿態,沒有絲毫的焦躁與不耐。
足足等了一個時辰之後,學宮內的授課聲終於漸漸平息下來。緊接著,隻見一個個身穿學服的學生魚貫而出,他們或三五成群,談笑風生;或獨自一人,低頭沉思。此時此刻,江川恍惚間覺得自己仿佛穿越迴了後世在高校內求學的那段美好時光。
從學宮中走出來的學生們,時不時地將好奇的目光投向江川等人。而就在這時,一名學子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走上前來詢問道:“諸位來此學宮,不知所為何事?”
一旁的山升見狀,剛要邁步向前迴答,卻被江川眼疾手快地伸手攔住。隻見江川先是向著那名學子微微拱手施了一禮,然後畢恭畢敬地開口說道:
“在下秦國工尉江川,奉秦王之命前來齊國,心中敬仰特來學宮拜會,希望能見到祭酒大人,還望這位才俊能夠前去告知祭酒大人,知會一聲”
“哦——,秦國來的,你在此稍作等待,我去告知先生”
“在下在此謝過”,江川恭敬道。
過了好一會,那學子便又從學宮走了出來,對江川說道:
“先生說了,你可以進,他們倆就不要進去了”
江川聞言,連忙謝道:
“多謝才子!”
然後轉身對聶不離和山升說道:
“你們倆在此等待,切忌不可生事!”說罷便轉身跟著那學子步入學宮之內。
步入稷下學宮之內,江川好奇的打量著學宮之內的景象。
江川一路走過,看到處處都是專心研讀經典或是熱烈討論學問的場景。
庭院之中,幾個年輕學子圍坐在一起,正爭論著治國之道,麵紅耳赤卻不失風度,手中書卷不時揮舞以佐證觀點。
穿過一道迴廊,江川終於是到了祭酒大人所在之處。隻見室內布置簡潔,幾案上堆滿了書籍簡冊,荀子端坐其中,目光直盯著手中的書籍。
江川不敢有絲毫怠慢,他三步並作兩步地快步向前走去。隻見他走到荀子麵前時,動作突然變得極為莊重而又沉穩。
他雙膝跪地,雙手抱拳舉過頭頂,然後深深地俯下身去,行了一個標準且嚴肅的大禮。高聲道:
“在下江川,今日有幸得見先生尊顏,實乃三生之幸!在此特來拜見先生!”
荀子原本正沉浸於手中的書籍之中,全神貫注地閱讀著書中的文字。江川那響亮的唿聲,驟然將他從書海的世界中喚醒過來。
他微微抬起頭目光緩緩地從書頁上移開,最終落在了跪拜的江川身上。
當荀子看到江川竟然行如此之大禮時,他臉上露出了和藹可親的笑容,輕聲笑了起來,說道:
“嗬嗬嗬,請起吧,此地乃是供眾人研學論道之所,無需這般多禮。”
江川聽到荀子這番話後,慢慢地直起身子,但依舊保持著那份恭敬與謙卑。
語氣誠懇地說道:
“先生在上,在下心中一直對您懷有深深的敬仰之情。今日終於得見到先生,內心實在是激動萬分,難以自抑。因此,方才不由自主地行了這樣一個大禮,還望先生不要怪罪。”
荀子微笑著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意。接著,他伸手朝著旁邊的一張柔軟的席子指了指,說道:
“嗬嗬,請入座吧。”
江川依言而行,小心地走到那張軟席前,輕輕地撩起衣擺,緩緩落座。
待江川坐穩之後,荀子輕咳一聲,率先開口問道:
“你的名字,老夫早有耳聞。尤其是你所研製出來的紙張,對於我們這些致力於研學之人來說,可謂是助益極大。想必你定是個勤奮好學、積極進取之人。隻是不知此番你特意前來拜訪老夫,所為何事?”
江川聞言,恭敬的迴道:
“在下奉秦王之命,不遠千裏從秦國趕來此地。我家秦王久聞先生座下高徒韓非才華橫溢、智謀過人,對其可謂是神交已久啊!因此特意派遣在下奔赴齊國,希望能夠邀請到韓非入秦一見,共商大事。”江川麵帶微笑,言辭懇切地說道。
“哦——原來是這樣啊。”荀子微微點頭。
“不過呢,實在不巧,韓非剛剛結束授課已經返迴自己的住所去了。眼下並不在這學宮之中。”
聞此消息,江川並未顯出過多急躁與失望。畢竟今日他僅先來拜見,尋覓韓非之事亦非必須於今日完成。
且能有幸得見傳聞中之荀子,於江川而言,實乃意外之喜。念及此處,江川心中不禁湧起諸多欲向荀子請教之問題。他稍作整理思緒,而後恭恭敬敬開口言道:
“既是如此,那關於邀韓非入秦之事,便留待他日再與非公子詳加商議吧。”
稍作停頓,江川又道:
“此外,在下心中實有諸多疑惑,一直渴盼能得先生您指點迷津。”荀子聞江川尚有問題請教自己,微微眯起雙眼,緩聲道:
“哦——不知汝有何困惑之處?但說無妨。”
江川略作整理思緒,而後才不慌不忙開口言道:
“先生,在下鬥膽向您請教一個問題,對於天下一統此等大事,先生您持何看法?”
荀子聽聞江川如此發問,原本稍顯放鬆之坐姿瞬間變得端正,他目光灼灼地盯著江川,追問道:
“此乃汝之所問乎?抑或乃秦王之意也?”江川趕忙拱手作揖,誠懇答道:
“先生明鑒,此問純屬在下個人心中之惑,實與秦王無涉。”
荀子聽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隨即陷入沉默之中。過了許久,他才抬起頭來,麵色凝重地說道:
“人心思定,天下一統之勢已不可阻擋。依吾之見,在不久之將來,這天下必將盡歸秦王所有。”
江川對荀子所給答案並未顯露出絲毫驚異之色,顯然他對此早有預料。緊接著,他繼續追問道:
“那麽先生,如果天下真的實現了大一統,又應當采用哪一家的學說思想來治理天下?”
尚未踏入學宮大門,江川就已經清晰地聽到了裏麵傳來的陣陣授課聲。那聲音時而激昂高亢,時而低沉婉轉,猶如一首悠揚動聽的樂章,在空氣中緩緩流淌。
貿然前來拜訪,江川深知禮數的重要性。於是,他靜靜地站在學宮門外,耐心地等待著授課的結束。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江川始終保持著恭謙的姿態,沒有絲毫的焦躁與不耐。
足足等了一個時辰之後,學宮內的授課聲終於漸漸平息下來。緊接著,隻見一個個身穿學服的學生魚貫而出,他們或三五成群,談笑風生;或獨自一人,低頭沉思。此時此刻,江川恍惚間覺得自己仿佛穿越迴了後世在高校內求學的那段美好時光。
從學宮中走出來的學生們,時不時地將好奇的目光投向江川等人。而就在這時,一名學子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走上前來詢問道:“諸位來此學宮,不知所為何事?”
一旁的山升見狀,剛要邁步向前迴答,卻被江川眼疾手快地伸手攔住。隻見江川先是向著那名學子微微拱手施了一禮,然後畢恭畢敬地開口說道:
“在下秦國工尉江川,奉秦王之命前來齊國,心中敬仰特來學宮拜會,希望能見到祭酒大人,還望這位才俊能夠前去告知祭酒大人,知會一聲”
“哦——,秦國來的,你在此稍作等待,我去告知先生”
“在下在此謝過”,江川恭敬道。
過了好一會,那學子便又從學宮走了出來,對江川說道:
“先生說了,你可以進,他們倆就不要進去了”
江川聞言,連忙謝道:
“多謝才子!”
然後轉身對聶不離和山升說道:
“你們倆在此等待,切忌不可生事!”說罷便轉身跟著那學子步入學宮之內。
步入稷下學宮之內,江川好奇的打量著學宮之內的景象。
江川一路走過,看到處處都是專心研讀經典或是熱烈討論學問的場景。
庭院之中,幾個年輕學子圍坐在一起,正爭論著治國之道,麵紅耳赤卻不失風度,手中書卷不時揮舞以佐證觀點。
穿過一道迴廊,江川終於是到了祭酒大人所在之處。隻見室內布置簡潔,幾案上堆滿了書籍簡冊,荀子端坐其中,目光直盯著手中的書籍。
江川不敢有絲毫怠慢,他三步並作兩步地快步向前走去。隻見他走到荀子麵前時,動作突然變得極為莊重而又沉穩。
他雙膝跪地,雙手抱拳舉過頭頂,然後深深地俯下身去,行了一個標準且嚴肅的大禮。高聲道:
“在下江川,今日有幸得見先生尊顏,實乃三生之幸!在此特來拜見先生!”
荀子原本正沉浸於手中的書籍之中,全神貫注地閱讀著書中的文字。江川那響亮的唿聲,驟然將他從書海的世界中喚醒過來。
他微微抬起頭目光緩緩地從書頁上移開,最終落在了跪拜的江川身上。
當荀子看到江川竟然行如此之大禮時,他臉上露出了和藹可親的笑容,輕聲笑了起來,說道:
“嗬嗬嗬,請起吧,此地乃是供眾人研學論道之所,無需這般多禮。”
江川聽到荀子這番話後,慢慢地直起身子,但依舊保持著那份恭敬與謙卑。
語氣誠懇地說道:
“先生在上,在下心中一直對您懷有深深的敬仰之情。今日終於得見到先生,內心實在是激動萬分,難以自抑。因此,方才不由自主地行了這樣一個大禮,還望先生不要怪罪。”
荀子微笑著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意。接著,他伸手朝著旁邊的一張柔軟的席子指了指,說道:
“嗬嗬,請入座吧。”
江川依言而行,小心地走到那張軟席前,輕輕地撩起衣擺,緩緩落座。
待江川坐穩之後,荀子輕咳一聲,率先開口問道:
“你的名字,老夫早有耳聞。尤其是你所研製出來的紙張,對於我們這些致力於研學之人來說,可謂是助益極大。想必你定是個勤奮好學、積極進取之人。隻是不知此番你特意前來拜訪老夫,所為何事?”
江川聞言,恭敬的迴道:
“在下奉秦王之命,不遠千裏從秦國趕來此地。我家秦王久聞先生座下高徒韓非才華橫溢、智謀過人,對其可謂是神交已久啊!因此特意派遣在下奔赴齊國,希望能夠邀請到韓非入秦一見,共商大事。”江川麵帶微笑,言辭懇切地說道。
“哦——原來是這樣啊。”荀子微微點頭。
“不過呢,實在不巧,韓非剛剛結束授課已經返迴自己的住所去了。眼下並不在這學宮之中。”
聞此消息,江川並未顯出過多急躁與失望。畢竟今日他僅先來拜見,尋覓韓非之事亦非必須於今日完成。
且能有幸得見傳聞中之荀子,於江川而言,實乃意外之喜。念及此處,江川心中不禁湧起諸多欲向荀子請教之問題。他稍作整理思緒,而後恭恭敬敬開口言道:
“既是如此,那關於邀韓非入秦之事,便留待他日再與非公子詳加商議吧。”
稍作停頓,江川又道:
“此外,在下心中實有諸多疑惑,一直渴盼能得先生您指點迷津。”荀子聞江川尚有問題請教自己,微微眯起雙眼,緩聲道:
“哦——不知汝有何困惑之處?但說無妨。”
江川略作整理思緒,而後才不慌不忙開口言道:
“先生,在下鬥膽向您請教一個問題,對於天下一統此等大事,先生您持何看法?”
荀子聽聞江川如此發問,原本稍顯放鬆之坐姿瞬間變得端正,他目光灼灼地盯著江川,追問道:
“此乃汝之所問乎?抑或乃秦王之意也?”江川趕忙拱手作揖,誠懇答道:
“先生明鑒,此問純屬在下個人心中之惑,實與秦王無涉。”
荀子聽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隨即陷入沉默之中。過了許久,他才抬起頭來,麵色凝重地說道:
“人心思定,天下一統之勢已不可阻擋。依吾之見,在不久之將來,這天下必將盡歸秦王所有。”
江川對荀子所給答案並未顯露出絲毫驚異之色,顯然他對此早有預料。緊接著,他繼續追問道:
“那麽先生,如果天下真的實現了大一統,又應當采用哪一家的學說思想來治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