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秦國反應
大秦從陪伴幼年嬴政開始 作者:東九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的秦國都城鹹陽,一片肅穆,時值秦昭襄王的大喪之際,鹹陽城內到處掛滿了白綾。
鹹陽城內一府中,隻見院落中銀杏樹下,銀杏樹葉簌簌落下,呂不韋側躺在藤椅之上,右手持書,左右有節奏的搖晃著,一旁的仆人適時的將烤好的肥羊肉送到呂不韋的口中。
自從呂不韋幫助嬴異人從邯鄲內逃出之後,呂不韋心中的一塊大石就已落地。
雖然嬴異人在歸秦之後,並沒有馬上被立為儲君,但是華陽夫人已經將嬴異人收到膝下,安國君已然繼承秦王大位,異人有質趙之功,又有在楚係力量的支持,嬴異人被立為秦太子已經是十拿九穩的事。
故此時的呂不韋心情大好,正洋洋得意於自己在嬴異身上寫下的神來之筆。
“報,老爺,邯鄲有信送來”,前院中有仆人送信進來。
“哦?呈上來”
呂不韋揮手展開竹簡,臉色逐漸凝重。
“去,備車,去子楚公子住處”,呂不韋急聲吩咐道。
不多時,嬴異人住處,呂不韋與嬴異人對案而坐,桌案上放著一幅精心製作的華夏地圖。
“公子,邯鄲城內傳來消息,趙王欲殺質祭旗,以表抗秦之誌,聯合關東諸國,再起合縱攻秦”,呂不韋急切地說道
“不過,緊接著就有消息傳來,趙國平原君趙勝與老將廉頗均反對,殺質以示誠,但合縱之意不改,趙王已經派毛遂前往韓魏楚三國,試圖遊說三王加入合縱。”
“什麽,趙王失心瘋了不成!夫人與政兒現在在何處,處境如何?”,嬴異人聞言大驚失色道
“根據邯鄲城內的探子傳出來的消息,邯鄲城內我秦國密探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就緊急將政公子救出邯鄲了”
“但夫人卻被趙人押入大牢,受了一些刑罰,歸秦路上政公子因不舍夫人,又返迴邯鄲,後趙王迴轉心意,將公子與夫人放出牢獄”
“目下,公子與夫人應該還在邯鄲城的住處”,呂不韋道。
“什麽?!政兒又迴去了,這孩子...”
“趙國竟然對我的夫人用刑,當真可惡!眼下雖然政兒與夫人暫時沒有了性命之危,但是不保往後趙王會做出什麽喪心病狂之事”
“不行,我要進宮麵見夫人,請求父親發兵攻趙救迴我的妻兒!”,嬴異人心神大亂,匆忙起身便要準備進宮。
“公子稍慢!公子稍慢!如此匆忙進宮,毫無準備,如何稟報大王?請公子冷靜,耐心聽不韋一言”,呂不韋趕緊勸住嬴異人。
“先生請講”
“公子,趙國經過長平之戰後,休養了數年,物力人力士氣均已經有所恢複,而反觀我秦國經過連年大戰,糧食儲備已經不足,士卒也有所疲憊,此時再起攻趙大軍明顯不合時宜。”
“再者,當前趙國合縱之舉尚處於未竟之態,這對我方而言無疑是一個絕佳的時機。此時,我們大可派遣使者前往燕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勸其與我國聯手共擊趙國。即便最終未能成功說服燕國參戰,但隻要此消息傳入趙國耳中,他們必然心生忌憚,絕不敢輕易將所有兵力盡數調遣至西境。如此一來,趙國在軍事部署上就會有所顧忌,而我方則能在戰略上占據一定優勢。”
“公子,除此之外,如果您想要趁著這個機會將政公子和夫人順利接迴鹹陽,不韋自當全力以赴。我會安排人手在邯鄲城內大肆傳播流言蜚語,宣稱政公子和夫人在趙國遭受非人待遇,秦國對此深感憤怒,已決意起兵討伐趙國。與此同時,還需向韓國和魏國派出使節,清晰闡明我大秦的立場和意圖,以強大的威勢鎮住韓魏兩國,令他們不敢輕舉妄動,更不敢貿然出兵與趙國共謀抗秦大計。”
“這般操作之後,我大秦占據大義名分,師出有名。畢竟,趙國先是虐待他國質子及其眷屬,於情理有虧。相反,為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趙國隻得好生款待政公子和夫人。待到公子您正式被冊立為太子之時,再下令以想念政公子與夫人為由,派人前去迎接政公子和夫人返迴秦國。想必那時,趙國縱然心有不甘,卻也斷無膽量公然違抗我大秦之命!”
呂不韋條理清晰地向嬴異人闡述完這一係列計劃中的利弊得失以及相應的應對之策後,嬴異人心中頓時豁然開朗,原本還有些忐忑不安的心此刻充滿了信心。於是,他懷揣著這份篤定,意氣風發地趕赴秦宮,準備向秦王詳細稟報此事。
嬴異人向秦王稟報此事之後,秦王對嬴異人這個兒子更為滿意,於是采納他的意見,並讓他親自選擇具體施行的官員。
一時間戰國局勢風起雲湧,一場大的伐交伐謀之戰將要在各國之間展開。
旬月之後,韓國國都新鄭
韓國大殿上,秦使一臉嚴肅,韓王一臉忐忑的看著秦使
“秦使大人,請您盡管放寬心,此次事件的起因完全在於趙國一方犯下過錯。我韓國向來以仁義為本,絕對不可能與那趙國沆瀣一氣、同流合汙!煩請秦使大人轉告秦王陛下,我國一直以來所追求的僅僅是讓國內的黎民百姓過上幸福美滿、安居樂業的生活罷了。對於各國之間的相互征伐,我們從來就提不起半分興趣。所以,還望秦王安心!”韓相言辭懇切地轉過身來,向著秦使耐心解釋著。
聽到韓相這番話,韓王也連忙附和道:“對對對!我韓國對於此類紛爭之事的確是毫無興致可言!這次當然也不會有任何例外!”
如此相似的一幕,同樣在魏國的國都大梁再度重演。之所以會出現這般情形,其實原因非常簡單——近些年來,秦國的軍事實力日益強盛,其軍隊所展現出的威猛氣勢簡直令人膽寒。無論是韓國還是魏國,都曾經在秦國強大的軍事力量麵前吃過不少苦頭,甚至可以說是被打得心驚膽戰、聞風喪膽。再加上這一迴隻不過是趙國跟秦國之間產生了一些矛盾糾紛而已,雖說三晉在曾為一家人,但那畢竟已是百年前的陳年舊事了。如今這個時代,終究是誰的拳頭硬誰說了算!
長平之戰之前的趙國還可以在三晉之內唿風喚雨,長平之後韓魏兩王都想著還是以保住韓魏的實力為先,至於趙國,他自己先收拾好他們的爛攤子之後再說吧。
鹹陽城內一府中,隻見院落中銀杏樹下,銀杏樹葉簌簌落下,呂不韋側躺在藤椅之上,右手持書,左右有節奏的搖晃著,一旁的仆人適時的將烤好的肥羊肉送到呂不韋的口中。
自從呂不韋幫助嬴異人從邯鄲內逃出之後,呂不韋心中的一塊大石就已落地。
雖然嬴異人在歸秦之後,並沒有馬上被立為儲君,但是華陽夫人已經將嬴異人收到膝下,安國君已然繼承秦王大位,異人有質趙之功,又有在楚係力量的支持,嬴異人被立為秦太子已經是十拿九穩的事。
故此時的呂不韋心情大好,正洋洋得意於自己在嬴異身上寫下的神來之筆。
“報,老爺,邯鄲有信送來”,前院中有仆人送信進來。
“哦?呈上來”
呂不韋揮手展開竹簡,臉色逐漸凝重。
“去,備車,去子楚公子住處”,呂不韋急聲吩咐道。
不多時,嬴異人住處,呂不韋與嬴異人對案而坐,桌案上放著一幅精心製作的華夏地圖。
“公子,邯鄲城內傳來消息,趙王欲殺質祭旗,以表抗秦之誌,聯合關東諸國,再起合縱攻秦”,呂不韋急切地說道
“不過,緊接著就有消息傳來,趙國平原君趙勝與老將廉頗均反對,殺質以示誠,但合縱之意不改,趙王已經派毛遂前往韓魏楚三國,試圖遊說三王加入合縱。”
“什麽,趙王失心瘋了不成!夫人與政兒現在在何處,處境如何?”,嬴異人聞言大驚失色道
“根據邯鄲城內的探子傳出來的消息,邯鄲城內我秦國密探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就緊急將政公子救出邯鄲了”
“但夫人卻被趙人押入大牢,受了一些刑罰,歸秦路上政公子因不舍夫人,又返迴邯鄲,後趙王迴轉心意,將公子與夫人放出牢獄”
“目下,公子與夫人應該還在邯鄲城的住處”,呂不韋道。
“什麽?!政兒又迴去了,這孩子...”
“趙國竟然對我的夫人用刑,當真可惡!眼下雖然政兒與夫人暫時沒有了性命之危,但是不保往後趙王會做出什麽喪心病狂之事”
“不行,我要進宮麵見夫人,請求父親發兵攻趙救迴我的妻兒!”,嬴異人心神大亂,匆忙起身便要準備進宮。
“公子稍慢!公子稍慢!如此匆忙進宮,毫無準備,如何稟報大王?請公子冷靜,耐心聽不韋一言”,呂不韋趕緊勸住嬴異人。
“先生請講”
“公子,趙國經過長平之戰後,休養了數年,物力人力士氣均已經有所恢複,而反觀我秦國經過連年大戰,糧食儲備已經不足,士卒也有所疲憊,此時再起攻趙大軍明顯不合時宜。”
“再者,當前趙國合縱之舉尚處於未竟之態,這對我方而言無疑是一個絕佳的時機。此時,我們大可派遣使者前往燕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勸其與我國聯手共擊趙國。即便最終未能成功說服燕國參戰,但隻要此消息傳入趙國耳中,他們必然心生忌憚,絕不敢輕易將所有兵力盡數調遣至西境。如此一來,趙國在軍事部署上就會有所顧忌,而我方則能在戰略上占據一定優勢。”
“公子,除此之外,如果您想要趁著這個機會將政公子和夫人順利接迴鹹陽,不韋自當全力以赴。我會安排人手在邯鄲城內大肆傳播流言蜚語,宣稱政公子和夫人在趙國遭受非人待遇,秦國對此深感憤怒,已決意起兵討伐趙國。與此同時,還需向韓國和魏國派出使節,清晰闡明我大秦的立場和意圖,以強大的威勢鎮住韓魏兩國,令他們不敢輕舉妄動,更不敢貿然出兵與趙國共謀抗秦大計。”
“這般操作之後,我大秦占據大義名分,師出有名。畢竟,趙國先是虐待他國質子及其眷屬,於情理有虧。相反,為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趙國隻得好生款待政公子和夫人。待到公子您正式被冊立為太子之時,再下令以想念政公子與夫人為由,派人前去迎接政公子和夫人返迴秦國。想必那時,趙國縱然心有不甘,卻也斷無膽量公然違抗我大秦之命!”
呂不韋條理清晰地向嬴異人闡述完這一係列計劃中的利弊得失以及相應的應對之策後,嬴異人心中頓時豁然開朗,原本還有些忐忑不安的心此刻充滿了信心。於是,他懷揣著這份篤定,意氣風發地趕赴秦宮,準備向秦王詳細稟報此事。
嬴異人向秦王稟報此事之後,秦王對嬴異人這個兒子更為滿意,於是采納他的意見,並讓他親自選擇具體施行的官員。
一時間戰國局勢風起雲湧,一場大的伐交伐謀之戰將要在各國之間展開。
旬月之後,韓國國都新鄭
韓國大殿上,秦使一臉嚴肅,韓王一臉忐忑的看著秦使
“秦使大人,請您盡管放寬心,此次事件的起因完全在於趙國一方犯下過錯。我韓國向來以仁義為本,絕對不可能與那趙國沆瀣一氣、同流合汙!煩請秦使大人轉告秦王陛下,我國一直以來所追求的僅僅是讓國內的黎民百姓過上幸福美滿、安居樂業的生活罷了。對於各國之間的相互征伐,我們從來就提不起半分興趣。所以,還望秦王安心!”韓相言辭懇切地轉過身來,向著秦使耐心解釋著。
聽到韓相這番話,韓王也連忙附和道:“對對對!我韓國對於此類紛爭之事的確是毫無興致可言!這次當然也不會有任何例外!”
如此相似的一幕,同樣在魏國的國都大梁再度重演。之所以會出現這般情形,其實原因非常簡單——近些年來,秦國的軍事實力日益強盛,其軍隊所展現出的威猛氣勢簡直令人膽寒。無論是韓國還是魏國,都曾經在秦國強大的軍事力量麵前吃過不少苦頭,甚至可以說是被打得心驚膽戰、聞風喪膽。再加上這一迴隻不過是趙國跟秦國之間產生了一些矛盾糾紛而已,雖說三晉在曾為一家人,但那畢竟已是百年前的陳年舊事了。如今這個時代,終究是誰的拳頭硬誰說了算!
長平之戰之前的趙國還可以在三晉之內唿風喚雨,長平之後韓魏兩王都想著還是以保住韓魏的實力為先,至於趙國,他自己先收拾好他們的爛攤子之後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