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艱難的歲月
都迴到58年了,我還不能躺平 作者:烤鴨不用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知道的東哥,我就是問一下,這不是覺得機會難得嗎?”易小春笑嘻嘻的說道。
他也知道這個事情沒什麽希望了,也就放棄了。
“機會也不是給咱們準備的,還是要腳踏實地才行。”易立東對著幾人同時說道。
他知道趙主任讓自己去當采購的意思,還不是看中了自己手裏的魚了。
這都是利益的交換,但是自己不想讓他用工作把自己給收編了,那樣以後自己在弄點什麽東西就不好往外賣了。
自己一個人小打小鬧的可以,萬一入職了,時間長了肯定會暴露的,自己也不缺工作還是不去了。
“吃飯吧,飯都涼了,有什麽事情吃完飯再說吧。”王小虎這時候提醒道。
“來了,先吃飯吧。”易立東終結了話題。
之後兩天易立東開始了兩點一線的生活,最起碼這幾天要按時的上下班。
中午飯都是在店裏麵吃的,每天標準的兩個窩頭一個鹹菜,都是提前放在飯盒裏,中午的時候熱一下再吃。
這樣的飯在現在已經算是好的了,畢竟還有人是拿的紅薯做午飯呢,易立東打聽了一下說是家裏的人多,雖然師傅們的工資不低,但是也不敢花銷太大了。
現在的工人,一般就是在放工資的當天,先把這一個月需要的糧食買來,之後剩下的錢才能幹別的事情,比如衣服鞋子,婚喪嫁娶的隨份子,都要從這裏麵出。
家裏是雙職工的還好一點,要是家裏就一個工人,那家裏的日子指定是不會太好過了。
如果再加上孩子多的,生活可想而知,能吃飽就不錯了,至於多好是別想了。
所以易立東這個飯已經算是好的了。
當然也有吃的好的,比如主任這樣的人,他們吃的就比較好,他們是去食堂吃,一頓飯最少也得三毛錢左右,當然是算上票的價格,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吃的起的。
易立東這兩天也詢問了一下,為什麽這裏的修車師傅都是年齡大的,年輕的人為什麽沒有,得到的結果也是讓自己很震驚。
原因竟然是因為,新進來的人都是學徒工,比如易立東現在就是屬於學徒工,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轉正,並不是按照技術來的,而是年限,隻要到了規定的年限就可以轉正。
別的單位是不是這樣不知道,隻知道他們修車鋪是這樣的。
他現在的工資是十七塊五,在加上兩塊錢的飯補,一個月的總收入就是十九塊五毛錢,每個月在加上符合你年齡標準的各種票據,如果沒有什麽變動的話,這就是易立東每個月的全部收入了。
如果說有變動就隻能是往少了變動,不會往多了調,也就是說這一年每個月最多就能收入這些錢。
當然還有一部分補貼,這個說不準,有時候補貼五斤口糧,有時候是八斤,這個是他們技術工種的補貼。
各行各業都不一樣,有的輕鬆點的單位就沒有這個補貼,有的還比這個多一些,都不一樣,視情況而定。
用褚壯的話說,這些老師傅的工資都是四十多五十多的了,和他們的年齡差不多,這種情況下,要是家裏的孩子過來頂班,那工資少了一大半還多,他們怎麽舍得退下去啊,而且轉正後的工資也就是三十多塊錢而已。
在現在的情況下,少這麽多的工資可是要出事情的,所以這些個老師傅可不就得咬牙挺著嗎。
沒辦法為了嘴裏的這點嚼穀也大家也都是想盡了各種辦法。
說實話學徒的一個月的工資,一個人還好一些,要是養好幾個人的話就有點費勁了,當然這裏說的是不節省的話,要是每天都是吃紅薯的話,那可能一半都用不到。
自己來到這邊的第三天就有一位師傅來找自己,問自己的糧食能不能吃完,要是吃不完可以賣給他一些,他每個月發工資都會給自己錢。
易立東想也沒想的就拒絕了,自己剛來這不是找不自在嗎,萬一被看到了,自己的工作還要不要了。
自己拒絕了,那位老師傅也沒說什麽。
自己還是覺得不放心,轉頭和褚壯說了一下,當然沒說是哪位師傅,隻是說了一下這個事情,沒想到褚壯知道,當然不知道今天的這個事情,而是知道是哪位師傅問的。
經過了解才知道,這種事情在同事之間很常見,而且大家都知道,畢竟誰家裏啥情況都知道個大概,這位師傅的家裏就是比較困難的。
不止是糧食不夠吃的,每個月的工資也都不夠花的,同事們都被借遍了,不過人家確實是到了發工資的時候就還上。
據褚壯說,這還沒有什麽,這位師傅還去黑市把自己的口糧換成粗糧,這樣才能勉強維持住一家人吃飽。
易立東沒有問工資是怎麽不夠花的,既然整個修車鋪的人都知道,那就肯定是有事情。
自己要是問了幫還是不幫,要是幫的話,怎麽幫,給錢還是給糧食,怎麽都不合適,自己現在的人設還是一個剛到四九城的菜鳥呢。
有那麽多比自己工資高的人都幫不了,自己咋幫,知道了不幫是不是也不好。
那這樣還不如不問呢。
等以後有機會的吧,現在自己想幫也是無能為力的。
畢竟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自己渾身是鐵能打幾根釘子,這個年代真的幫不了。
自己這兩天在修車鋪,修的車子不少,最少得有個十來輛了,雖然和後世的那些車子略有不同,到那時大致上差不多,修理的也越來越得心應手。
這兩天也把這個時代的車子基本情況了解的差不多了,完全有能力獨立擺攤了。
在第二天快要下班的時候,主任出現了,告訴易立東明天就可以帶他去銀錠橋了。
經過詢問原來這兩天主任和街道的領導,去給自己協商地方去了。
畢竟這個是要長期做的,肯定是不能隨便的找個地方就可以的。
要找一個交通要道,還要有個能避風避雨的地方,雖然這些東西不怕淋濕,但是人怕啊,最起碼要找個好一點的地方。
而且還不能影響到別人,據說費了一些功夫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地方。
主任這兩天就弄這個事情了。
他也知道這個事情沒什麽希望了,也就放棄了。
“機會也不是給咱們準備的,還是要腳踏實地才行。”易立東對著幾人同時說道。
他知道趙主任讓自己去當采購的意思,還不是看中了自己手裏的魚了。
這都是利益的交換,但是自己不想讓他用工作把自己給收編了,那樣以後自己在弄點什麽東西就不好往外賣了。
自己一個人小打小鬧的可以,萬一入職了,時間長了肯定會暴露的,自己也不缺工作還是不去了。
“吃飯吧,飯都涼了,有什麽事情吃完飯再說吧。”王小虎這時候提醒道。
“來了,先吃飯吧。”易立東終結了話題。
之後兩天易立東開始了兩點一線的生活,最起碼這幾天要按時的上下班。
中午飯都是在店裏麵吃的,每天標準的兩個窩頭一個鹹菜,都是提前放在飯盒裏,中午的時候熱一下再吃。
這樣的飯在現在已經算是好的了,畢竟還有人是拿的紅薯做午飯呢,易立東打聽了一下說是家裏的人多,雖然師傅們的工資不低,但是也不敢花銷太大了。
現在的工人,一般就是在放工資的當天,先把這一個月需要的糧食買來,之後剩下的錢才能幹別的事情,比如衣服鞋子,婚喪嫁娶的隨份子,都要從這裏麵出。
家裏是雙職工的還好一點,要是家裏就一個工人,那家裏的日子指定是不會太好過了。
如果再加上孩子多的,生活可想而知,能吃飽就不錯了,至於多好是別想了。
所以易立東這個飯已經算是好的了。
當然也有吃的好的,比如主任這樣的人,他們吃的就比較好,他們是去食堂吃,一頓飯最少也得三毛錢左右,當然是算上票的價格,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吃的起的。
易立東這兩天也詢問了一下,為什麽這裏的修車師傅都是年齡大的,年輕的人為什麽沒有,得到的結果也是讓自己很震驚。
原因竟然是因為,新進來的人都是學徒工,比如易立東現在就是屬於學徒工,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轉正,並不是按照技術來的,而是年限,隻要到了規定的年限就可以轉正。
別的單位是不是這樣不知道,隻知道他們修車鋪是這樣的。
他現在的工資是十七塊五,在加上兩塊錢的飯補,一個月的總收入就是十九塊五毛錢,每個月在加上符合你年齡標準的各種票據,如果沒有什麽變動的話,這就是易立東每個月的全部收入了。
如果說有變動就隻能是往少了變動,不會往多了調,也就是說這一年每個月最多就能收入這些錢。
當然還有一部分補貼,這個說不準,有時候補貼五斤口糧,有時候是八斤,這個是他們技術工種的補貼。
各行各業都不一樣,有的輕鬆點的單位就沒有這個補貼,有的還比這個多一些,都不一樣,視情況而定。
用褚壯的話說,這些老師傅的工資都是四十多五十多的了,和他們的年齡差不多,這種情況下,要是家裏的孩子過來頂班,那工資少了一大半還多,他們怎麽舍得退下去啊,而且轉正後的工資也就是三十多塊錢而已。
在現在的情況下,少這麽多的工資可是要出事情的,所以這些個老師傅可不就得咬牙挺著嗎。
沒辦法為了嘴裏的這點嚼穀也大家也都是想盡了各種辦法。
說實話學徒的一個月的工資,一個人還好一些,要是養好幾個人的話就有點費勁了,當然這裏說的是不節省的話,要是每天都是吃紅薯的話,那可能一半都用不到。
自己來到這邊的第三天就有一位師傅來找自己,問自己的糧食能不能吃完,要是吃不完可以賣給他一些,他每個月發工資都會給自己錢。
易立東想也沒想的就拒絕了,自己剛來這不是找不自在嗎,萬一被看到了,自己的工作還要不要了。
自己拒絕了,那位老師傅也沒說什麽。
自己還是覺得不放心,轉頭和褚壯說了一下,當然沒說是哪位師傅,隻是說了一下這個事情,沒想到褚壯知道,當然不知道今天的這個事情,而是知道是哪位師傅問的。
經過了解才知道,這種事情在同事之間很常見,而且大家都知道,畢竟誰家裏啥情況都知道個大概,這位師傅的家裏就是比較困難的。
不止是糧食不夠吃的,每個月的工資也都不夠花的,同事們都被借遍了,不過人家確實是到了發工資的時候就還上。
據褚壯說,這還沒有什麽,這位師傅還去黑市把自己的口糧換成粗糧,這樣才能勉強維持住一家人吃飽。
易立東沒有問工資是怎麽不夠花的,既然整個修車鋪的人都知道,那就肯定是有事情。
自己要是問了幫還是不幫,要是幫的話,怎麽幫,給錢還是給糧食,怎麽都不合適,自己現在的人設還是一個剛到四九城的菜鳥呢。
有那麽多比自己工資高的人都幫不了,自己咋幫,知道了不幫是不是也不好。
那這樣還不如不問呢。
等以後有機會的吧,現在自己想幫也是無能為力的。
畢竟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自己渾身是鐵能打幾根釘子,這個年代真的幫不了。
自己這兩天在修車鋪,修的車子不少,最少得有個十來輛了,雖然和後世的那些車子略有不同,到那時大致上差不多,修理的也越來越得心應手。
這兩天也把這個時代的車子基本情況了解的差不多了,完全有能力獨立擺攤了。
在第二天快要下班的時候,主任出現了,告訴易立東明天就可以帶他去銀錠橋了。
經過詢問原來這兩天主任和街道的領導,去給自己協商地方去了。
畢竟這個是要長期做的,肯定是不能隨便的找個地方就可以的。
要找一個交通要道,還要有個能避風避雨的地方,雖然這些東西不怕淋濕,但是人怕啊,最起碼要找個好一點的地方。
而且還不能影響到別人,據說費了一些功夫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地方。
主任這兩天就弄這個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