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看病
都迴到58年了,我還不能躺平 作者:烤鴨不用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進到醫院之後三人兩眼一抹黑,不知道去哪邊看,易立東準備找了一個人諮詢一下。
他也不知道現在的醫院看病用不用掛號,畢竟沒來過,腿傷去哪邊看就也不知道。
剛好這時候有一個穿白大褂的人從旁邊過,易立東趕緊詢問了一下“你好大夫,腿傷去哪邊看?”。
“怎麽了,崴住了嗎?你們去中醫科吧,就在前麵。”那個大夫聽到易立東的詢問,蹲下看了小春的腿一眼說道。
“謝謝,我們這就去看。”易立東趕緊扶著小春向著前麵的科室走去。
小虎在後麵抱著被子跟著兩人,被子可不能扔掉。
走到這邊才發現有護士,剛才進來的地方估計是大廳,現在沒有導診台差評,易立東趕緊上去諮詢了一下護士。
通過講解病情,知道了要看哪位大夫,護士把幾人帶到了一個診室門口,交代幾人在這邊等著就行。
現在的人很少來醫院,一方麵是錢確實不寬裕,另一方麵就是覺得到了醫院就是大病,所以有點小病或者什麽的都是扛著,要麽弄點草藥吃,條件好點的就去村裏或者公社老中醫那邊看一下。
大部分都是這種模式,和後世農村差不太多,農村一般有病都是在小診所看,看不了再去醫院,然後就是大醫院,都是這樣一級一級的看,要不然都去大醫院看,這麽多的人大醫院醫療資源會更加的緊張,早就人滿為患了。
很快就到小春了,從裏麵出來一位護士帶著兩人扶著小春走了進去。
“你好,我朋友的腳疼,走路一瘸一拐的,您幫忙給看看。”進來之後看到一個五六十歲的大夫,易立東先簡單講解了一下病情。
中醫都是越老越吃香,畢竟要有積累的,畢竟兩個醫生在一起,一個年齡大的一個年齡小的意見不一致你信誰的,我覺的大部分還是相信年齡大的人吧。
“小夥子我看看你的腿。”那位老大夫讓小春坐下,讓小春抬腿試試,然後又站了一下。
“這是怎麽造成的?”大夫詢問了一下小春腿傷的原因。
“那個跑的太快了,可能是扭了一下?”小春沒說因為打架把腿扭了。
“你要在晚來一點時間,可能會更嚴重,你看這邊都已經有點腫了。”大夫說著,拿起小春的腿捏了捏。
“嘶,啊,疼疼。”小春疼的齜牙咧嘴的。
“沒什麽大事,就是扭傷了,錯位了,忍一下很快就好。”大夫說了一下小春腿的情況。
在幾人還在聽病情的時候隻聽哢嚓一聲,接著就是小春嗷的一聲叫了起來。
“好了,迴去養個十來天就好了。”大夫放下小春的腿說道。
“這就好了?”易立東問道,這速度也太快了吧。
“嗯,就是簡單的錯位,小夥子年輕,迴去養個十來天就沒事情了,要是受傷了之後就過來,可能五六天就好了,雖然抹過藥了,但是手法不對,後期在抹藥的時候,輕一點就行,也不用開藥了,出去吧,後麵還有別的病人。”那位大夫解釋了一下,就讓幾人出去了。
這看病的速度可太快了,和後世的醫院簡直天壤之別,根本不用看片子什麽的,直接讓病人走路一看,在上手一摸,哢嚓兩下就行了。
易立東真不知道這還能弄這麽快,看來是有絕活的。
“診療費5毛錢。”護士帶著幾人走出來之後說道。
易立東痛快的交上了五毛錢,價格還行,畢竟沒有拿藥,隻是上手收五毛錢也可以接受。
“小春你感覺怎麽樣?”
“輕鬆多了,最起碼沒有那麽脹了。”
“那就好,有效果就行,大夫說了要養個十來天呢,你小子可記住了,這幾天不能瞎跑。”
“知道了東哥。”
“走咱們先迴去,你倆先在這邊等著,我這就去找車。”易立東交代兩人先在這等著自己去找車。
“哎,陳師傅,您還在這啊?”易立東出了醫院的大門,沒走多遠就看到陳師傅在這邊坐著,上去問道。
“你們看好啦?”
“看好了,準備迴去呢,你這是?”
“我想著不能空車迴去啊,先在這邊看看有沒有活,按理說醫院這塊應該有用車的。”
“那正好,我們還要迴去,我這就是出來找車的。”
“那感情好,迴去還順路,這次給你要便宜一點。”陳師傅高興的說道。
“那行,你先在這邊等一下。”
“小春,走了,陳師傅還沒迴去,咱們正好坐他的車子迴去。”易立東走到醫院裏對著小春說道。
“腿怎麽樣啊?”陳師傅在小春躺在車子上的時候問了一句。
“沒什麽大事,就是扭了一下,讓大夫複原了。”小春解釋了一下。
“要是早知道是這樣,我就帶你們去找老中醫了,我們住的那片有位中醫可神了。”陳師傅一邊拉車一邊和幾人說道。
“現在還有中醫可以自己坐堂嗎?”易立東疑惑的問道。
“不是坐堂,人家是在家裏,據說以前成分不太好,反正街坊鄰居有什麽都去找他,街道也知道。”陳師傅解釋了一下。
“那不能開藥是不是。”易立東知道要是沒有執照,現在根本不可能拿到藥的,都是統購統銷的,也就人參什麽的在鴿子市還能見到,別的藥都見不到。
都是統購統銷的,各種藥品的原產地都已經被把控了,藥生產出來就被收購走了,這樣私人藥堂之類的都沒有藥品的來源了,隻能關門或者公私合營,最著名的就是那什麽仁堂。
“都是開藥去藥房拿藥,人家隻開藥不賣藥,人家說的最多的就是一人一方,一個方子不可以兩個人用,而且人家也不收錢,隻要點吃的就行,棒子麵行,紅薯也行。”陳師傅解釋了一下。
“那還挺好的,街道上會不會找麻煩啊?”易立東知道這種沒有備案的都是赤腳醫生,在農村還好點,自己可以在山上采一些草藥,城裏的不知道管的嚴不嚴。
“怎麽管,人家也不收錢,隻是收點吃的,也不多,隨心意,多了就多了,沒有也沒關係,用大夫的話說人家就是幫鄰居忙,沒事開堂的。”陳師傅說道。
他也不知道現在的醫院看病用不用掛號,畢竟沒來過,腿傷去哪邊看就也不知道。
剛好這時候有一個穿白大褂的人從旁邊過,易立東趕緊詢問了一下“你好大夫,腿傷去哪邊看?”。
“怎麽了,崴住了嗎?你們去中醫科吧,就在前麵。”那個大夫聽到易立東的詢問,蹲下看了小春的腿一眼說道。
“謝謝,我們這就去看。”易立東趕緊扶著小春向著前麵的科室走去。
小虎在後麵抱著被子跟著兩人,被子可不能扔掉。
走到這邊才發現有護士,剛才進來的地方估計是大廳,現在沒有導診台差評,易立東趕緊上去諮詢了一下護士。
通過講解病情,知道了要看哪位大夫,護士把幾人帶到了一個診室門口,交代幾人在這邊等著就行。
現在的人很少來醫院,一方麵是錢確實不寬裕,另一方麵就是覺得到了醫院就是大病,所以有點小病或者什麽的都是扛著,要麽弄點草藥吃,條件好點的就去村裏或者公社老中醫那邊看一下。
大部分都是這種模式,和後世農村差不太多,農村一般有病都是在小診所看,看不了再去醫院,然後就是大醫院,都是這樣一級一級的看,要不然都去大醫院看,這麽多的人大醫院醫療資源會更加的緊張,早就人滿為患了。
很快就到小春了,從裏麵出來一位護士帶著兩人扶著小春走了進去。
“你好,我朋友的腳疼,走路一瘸一拐的,您幫忙給看看。”進來之後看到一個五六十歲的大夫,易立東先簡單講解了一下病情。
中醫都是越老越吃香,畢竟要有積累的,畢竟兩個醫生在一起,一個年齡大的一個年齡小的意見不一致你信誰的,我覺的大部分還是相信年齡大的人吧。
“小夥子我看看你的腿。”那位老大夫讓小春坐下,讓小春抬腿試試,然後又站了一下。
“這是怎麽造成的?”大夫詢問了一下小春腿傷的原因。
“那個跑的太快了,可能是扭了一下?”小春沒說因為打架把腿扭了。
“你要在晚來一點時間,可能會更嚴重,你看這邊都已經有點腫了。”大夫說著,拿起小春的腿捏了捏。
“嘶,啊,疼疼。”小春疼的齜牙咧嘴的。
“沒什麽大事,就是扭傷了,錯位了,忍一下很快就好。”大夫說了一下小春腿的情況。
在幾人還在聽病情的時候隻聽哢嚓一聲,接著就是小春嗷的一聲叫了起來。
“好了,迴去養個十來天就好了。”大夫放下小春的腿說道。
“這就好了?”易立東問道,這速度也太快了吧。
“嗯,就是簡單的錯位,小夥子年輕,迴去養個十來天就沒事情了,要是受傷了之後就過來,可能五六天就好了,雖然抹過藥了,但是手法不對,後期在抹藥的時候,輕一點就行,也不用開藥了,出去吧,後麵還有別的病人。”那位大夫解釋了一下,就讓幾人出去了。
這看病的速度可太快了,和後世的醫院簡直天壤之別,根本不用看片子什麽的,直接讓病人走路一看,在上手一摸,哢嚓兩下就行了。
易立東真不知道這還能弄這麽快,看來是有絕活的。
“診療費5毛錢。”護士帶著幾人走出來之後說道。
易立東痛快的交上了五毛錢,價格還行,畢竟沒有拿藥,隻是上手收五毛錢也可以接受。
“小春你感覺怎麽樣?”
“輕鬆多了,最起碼沒有那麽脹了。”
“那就好,有效果就行,大夫說了要養個十來天呢,你小子可記住了,這幾天不能瞎跑。”
“知道了東哥。”
“走咱們先迴去,你倆先在這邊等著,我這就去找車。”易立東交代兩人先在這等著自己去找車。
“哎,陳師傅,您還在這啊?”易立東出了醫院的大門,沒走多遠就看到陳師傅在這邊坐著,上去問道。
“你們看好啦?”
“看好了,準備迴去呢,你這是?”
“我想著不能空車迴去啊,先在這邊看看有沒有活,按理說醫院這塊應該有用車的。”
“那正好,我們還要迴去,我這就是出來找車的。”
“那感情好,迴去還順路,這次給你要便宜一點。”陳師傅高興的說道。
“那行,你先在這邊等一下。”
“小春,走了,陳師傅還沒迴去,咱們正好坐他的車子迴去。”易立東走到醫院裏對著小春說道。
“腿怎麽樣啊?”陳師傅在小春躺在車子上的時候問了一句。
“沒什麽大事,就是扭了一下,讓大夫複原了。”小春解釋了一下。
“要是早知道是這樣,我就帶你們去找老中醫了,我們住的那片有位中醫可神了。”陳師傅一邊拉車一邊和幾人說道。
“現在還有中醫可以自己坐堂嗎?”易立東疑惑的問道。
“不是坐堂,人家是在家裏,據說以前成分不太好,反正街坊鄰居有什麽都去找他,街道也知道。”陳師傅解釋了一下。
“那不能開藥是不是。”易立東知道要是沒有執照,現在根本不可能拿到藥的,都是統購統銷的,也就人參什麽的在鴿子市還能見到,別的藥都見不到。
都是統購統銷的,各種藥品的原產地都已經被把控了,藥生產出來就被收購走了,這樣私人藥堂之類的都沒有藥品的來源了,隻能關門或者公私合營,最著名的就是那什麽仁堂。
“都是開藥去藥房拿藥,人家隻開藥不賣藥,人家說的最多的就是一人一方,一個方子不可以兩個人用,而且人家也不收錢,隻要點吃的就行,棒子麵行,紅薯也行。”陳師傅解釋了一下。
“那還挺好的,街道上會不會找麻煩啊?”易立東知道這種沒有備案的都是赤腳醫生,在農村還好點,自己可以在山上采一些草藥,城裏的不知道管的嚴不嚴。
“怎麽管,人家也不收錢,隻是收點吃的,也不多,隨心意,多了就多了,沒有也沒關係,用大夫的話說人家就是幫鄰居忙,沒事開堂的。”陳師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