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送瓜子
都迴到58年了,我還不能躺平 作者:烤鴨不用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是這個意思,”那婦人趕緊擺擺手說道。
“不是那個意思,那你就收下吧。”易立東沒等她說完就遞給了她。
“我的意思不是嫌少,而是不用這個,都是鄰居不用這麽客氣。”那婦人說道。
“都是鄰居,您就收下吧。我還得去下家呢!”易立東說完就奔著北屋的另一家去了。
“哎,小兄弟,你別去了,大家都上班了,孩子也都不在家,你要是真想給,你去前院找牛師傅,東西給他就行,讓他幫你弄這個,這些人晚上才迴來呢。”那婦人看易立東去道下一家,知道那邊沒人,趕緊告訴易立東一聲。
“啊,都不在嗎?孩子也不在?”易立東疑惑的說道。
“嗯,都不在,都出去了,大人都出去上班了,小孩都跟著錢師傅去撿煤渣了。”那婦人告訴易立東這個院子裏的人都去哪裏了。
“我說來了幾趟,都看不到院裏的人呢,原來大人小孩都有工作啊。”易立東感慨的說道。
原來這個院裏的錢師傅是在煉鋼廠工作,知道什麽時候倒煤渣,院裏的孩子都跟著去撿煤渣,主要撿那些燃燒不充分的或者遺落下來的,一個冬天不少撿,所以大人小孩的多非常熱衷這個工作。
撿來的煤渣,可以用來取暖,如果家裏的孩子多一個冬天基本上不用怎麽買煤的,雖然沒多少錢,但是能省則省嗎。
以前易立東就聽說過這個行當,大部分收拾撿煤炭運輸的時候掉落的,當然那都是在煤炭大省才有的現象,運輸的車輛多,總有掉落的,沒想著四九城也有,不過聽那意思是撿的那些沒有燃燒充分的,和易立東印象中的還是不太一樣。
“哦,知道了嫂子,那個牛師傅在那邊住啊?”易立東迴過神來問道。
“就住前院,私塾那間就是。”那婦人給易立東指了一下路。
易立東來到前院之後,直奔大門右側的私塾走去。
私塾一般隻有大型的四合院才有的,都是用來教家裏孩子的地方,請來的私塾先生居住的地方,和門房隻有一牆之隔。
也就是進大門右轉的地方,進了四合院的大門之後,往左轉就是一排的倒座房,往右轉就是私塾。
進來之後也是個小院子,和自己的院子差不多大,不過就是這邊沒有大門,進來小院之後,左邊就是易立東房子的南牆,這個院的牛師傅也算是鄰居了。
進來之後發現這邊隻有一間房子,他上去敲了敲門“誰呀?”
“牛師傅在家嗎?”
“在呢。”說著話門就開了。
“你是?”開門的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看到易立東之後疑惑的問道。
“您是牛師傅吧,我是您的鄰居,我就住在這個房子。”易立東說著指了指對麵。
“南老頭的房子?”那人看向易立東手指的方向說道。
“對南師傅的房子。”
“早就聽說南師傅的房子換人了,一直沒見到,那個房子可是個好房子啊,不僅大還有個小院,這年頭不好找啊。”牛師傅若有所思的說道。
看來這個牛師傅對這門清啊。
“是的,南師傅把他轉給我了,以後咱們就是鄰居了。”易立東順著他說道。
“快進來,屋裏暖和。”牛師傅知道是自己院裏的人之後,熱情的讓他進去。
“打擾了,打擾了。”易立東連忙說道。
“鄰居串個門有什麽打擾的,再說了,我這就是我們老兩口也沒有人來,來個人我這邊還高興呢。”牛師傅笑嗬嗬的說道。
看來牛師傅是個很隨和的人,這樣的人做鄰居還是比較舒心的,性格好的人一般沒有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大娘沒在家啊。”易立東進來之後說道。
他這邊也不是一間房,而是兩間,易立東發現和門房打通的。
“去找人做針線活了,沒在家,喝水不喝?”牛師傅慌忙這倒水。
“別忙了,牛師傅,我這邊還有點事情麻煩您呢。”易立東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有事情啊,那你說,我這邊能幫的肯定不推辭。”牛師傅聽到有事情,放下水壺說道。
“是這樣的,我這邊放在不是剛分配下來嗎,我找了人準備收拾一下,可能不時的有叮叮當當的聲響,我這不是怕影響到大家了,所以準備了點瓜子,給大家分一下,一方麵是認識一下,另一方麵是打擾到大家,一點小小的歉意。”易立東和牛師傅說道。
“太客氣了,不用這樣的,大家都是鄰居,你留著吃吧!這年頭誰都不容易。”牛師傅一聽是這個事擺擺手對著易立東說道。
“不是這個事情,是這麽迴事……”易立東說出了他在院裏挨家送瓜子,但是找不到人的事,以及想讓牛師傅幫忙送一下。
“你這哪是找我幫忙啊,這是給我送人情啊,行,這個事情我幫你辦了。”牛師傅聽完說道。
要是給他自己他還能拒絕,但是人家是想給全院的人,自己攔著就有點不合適了,被人知道了自己也不好看。
“那他感謝了,那牛師傅,咱們院裏有多少戶啊?”易立東說著就從挎兜裏拿出來瓜子。
本來是準備賣的,沒想到用在這了,不過這玩意確實合適送禮,特別是這種不熟悉的,東西不貴但是有點稀罕。
“整個四合院加上你家一共是十五家,前院我這邊加上倒座房是三家,中院最多有八家,後院有四家。”牛師傅如數家珍的說起四合院的人家來。
“謔,人不少啊?”易立東聽到這邊有個十幾家驚訝的說道。
“這還多,有多的都有二三十家呢,咱們院還算好的呢,都是以前的老住戶,住的最少的都有八九年了,哦,現在你是剛來的了,大家都知根知底了,相處的還算愉快,不像大多數的院子不和諧,事情也比較多,我們這個院還是比較好的。”牛師傅自豪的說道。
“那就好,我這剛來院裏的人誰也不認識,還得牛師傅多多照顧。”易立東認真的說道。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自己要在這邊住十好幾年呢,整不好都得二十年以上了,和鄰居們打好關係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遠親不如近鄰麽。
“不是那個意思,那你就收下吧。”易立東沒等她說完就遞給了她。
“我的意思不是嫌少,而是不用這個,都是鄰居不用這麽客氣。”那婦人說道。
“都是鄰居,您就收下吧。我還得去下家呢!”易立東說完就奔著北屋的另一家去了。
“哎,小兄弟,你別去了,大家都上班了,孩子也都不在家,你要是真想給,你去前院找牛師傅,東西給他就行,讓他幫你弄這個,這些人晚上才迴來呢。”那婦人看易立東去道下一家,知道那邊沒人,趕緊告訴易立東一聲。
“啊,都不在嗎?孩子也不在?”易立東疑惑的說道。
“嗯,都不在,都出去了,大人都出去上班了,小孩都跟著錢師傅去撿煤渣了。”那婦人告訴易立東這個院子裏的人都去哪裏了。
“我說來了幾趟,都看不到院裏的人呢,原來大人小孩都有工作啊。”易立東感慨的說道。
原來這個院裏的錢師傅是在煉鋼廠工作,知道什麽時候倒煤渣,院裏的孩子都跟著去撿煤渣,主要撿那些燃燒不充分的或者遺落下來的,一個冬天不少撿,所以大人小孩的多非常熱衷這個工作。
撿來的煤渣,可以用來取暖,如果家裏的孩子多一個冬天基本上不用怎麽買煤的,雖然沒多少錢,但是能省則省嗎。
以前易立東就聽說過這個行當,大部分收拾撿煤炭運輸的時候掉落的,當然那都是在煤炭大省才有的現象,運輸的車輛多,總有掉落的,沒想著四九城也有,不過聽那意思是撿的那些沒有燃燒充分的,和易立東印象中的還是不太一樣。
“哦,知道了嫂子,那個牛師傅在那邊住啊?”易立東迴過神來問道。
“就住前院,私塾那間就是。”那婦人給易立東指了一下路。
易立東來到前院之後,直奔大門右側的私塾走去。
私塾一般隻有大型的四合院才有的,都是用來教家裏孩子的地方,請來的私塾先生居住的地方,和門房隻有一牆之隔。
也就是進大門右轉的地方,進了四合院的大門之後,往左轉就是一排的倒座房,往右轉就是私塾。
進來之後也是個小院子,和自己的院子差不多大,不過就是這邊沒有大門,進來小院之後,左邊就是易立東房子的南牆,這個院的牛師傅也算是鄰居了。
進來之後發現這邊隻有一間房子,他上去敲了敲門“誰呀?”
“牛師傅在家嗎?”
“在呢。”說著話門就開了。
“你是?”開門的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看到易立東之後疑惑的問道。
“您是牛師傅吧,我是您的鄰居,我就住在這個房子。”易立東說著指了指對麵。
“南老頭的房子?”那人看向易立東手指的方向說道。
“對南師傅的房子。”
“早就聽說南師傅的房子換人了,一直沒見到,那個房子可是個好房子啊,不僅大還有個小院,這年頭不好找啊。”牛師傅若有所思的說道。
看來這個牛師傅對這門清啊。
“是的,南師傅把他轉給我了,以後咱們就是鄰居了。”易立東順著他說道。
“快進來,屋裏暖和。”牛師傅知道是自己院裏的人之後,熱情的讓他進去。
“打擾了,打擾了。”易立東連忙說道。
“鄰居串個門有什麽打擾的,再說了,我這就是我們老兩口也沒有人來,來個人我這邊還高興呢。”牛師傅笑嗬嗬的說道。
看來牛師傅是個很隨和的人,這樣的人做鄰居還是比較舒心的,性格好的人一般沒有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大娘沒在家啊。”易立東進來之後說道。
他這邊也不是一間房,而是兩間,易立東發現和門房打通的。
“去找人做針線活了,沒在家,喝水不喝?”牛師傅慌忙這倒水。
“別忙了,牛師傅,我這邊還有點事情麻煩您呢。”易立東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有事情啊,那你說,我這邊能幫的肯定不推辭。”牛師傅聽到有事情,放下水壺說道。
“是這樣的,我這邊放在不是剛分配下來嗎,我找了人準備收拾一下,可能不時的有叮叮當當的聲響,我這不是怕影響到大家了,所以準備了點瓜子,給大家分一下,一方麵是認識一下,另一方麵是打擾到大家,一點小小的歉意。”易立東和牛師傅說道。
“太客氣了,不用這樣的,大家都是鄰居,你留著吃吧!這年頭誰都不容易。”牛師傅一聽是這個事擺擺手對著易立東說道。
“不是這個事情,是這麽迴事……”易立東說出了他在院裏挨家送瓜子,但是找不到人的事,以及想讓牛師傅幫忙送一下。
“你這哪是找我幫忙啊,這是給我送人情啊,行,這個事情我幫你辦了。”牛師傅聽完說道。
要是給他自己他還能拒絕,但是人家是想給全院的人,自己攔著就有點不合適了,被人知道了自己也不好看。
“那他感謝了,那牛師傅,咱們院裏有多少戶啊?”易立東說著就從挎兜裏拿出來瓜子。
本來是準備賣的,沒想到用在這了,不過這玩意確實合適送禮,特別是這種不熟悉的,東西不貴但是有點稀罕。
“整個四合院加上你家一共是十五家,前院我這邊加上倒座房是三家,中院最多有八家,後院有四家。”牛師傅如數家珍的說起四合院的人家來。
“謔,人不少啊?”易立東聽到這邊有個十幾家驚訝的說道。
“這還多,有多的都有二三十家呢,咱們院還算好的呢,都是以前的老住戶,住的最少的都有八九年了,哦,現在你是剛來的了,大家都知根知底了,相處的還算愉快,不像大多數的院子不和諧,事情也比較多,我們這個院還是比較好的。”牛師傅自豪的說道。
“那就好,我這剛來院裏的人誰也不認識,還得牛師傅多多照顧。”易立東認真的說道。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自己要在這邊住十好幾年呢,整不好都得二十年以上了,和鄰居們打好關係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遠親不如近鄰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