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量身定做
都迴到58年了,我還不能躺平 作者:烤鴨不用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怎麽可能被騙呢?我們可是打聽過好幾個不同的人呢!再說那個裁縫挺好的啊。”易小春急忙解釋道。
“那還真是挺難得的呀,能得到你的認可可不簡單呢!”易立東聽後驚訝地說道。
“嗯,確實不容易,畢竟要找個合適的裁縫確實需要費點心思。
不過這次真的很幸運,我們找到了一個非常出色的裁縫。
她姓周,大約四十歲左右,以前她們家是開裁縫鋪的,但由於經曆了幾次戰亂,家道逐漸衰落。
現在她丈夫不在了,隻能重新開始做起衣服來維持生計。
她的手藝簡直沒得說,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價格稍貴一些。
我們在那裏待的這段時間裏,看到許多雙職工家庭因為工作忙碌而沒時間給孩子做衣服,所以都去找她幫忙製作。”易小春興致勃勃地講述起這個裁縫的故事,仿佛發現了寶藏一般。
“哦,原來是這樣。聽起來很不錯嘛!隻要質量和手藝過關,價格稍微高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易立東聽完後表示認同,並覺得這一切都沒問題。他對於妹妹的選擇感到滿意,同時也對這位裁縫師傅充滿了期待。
“肯定沒有問題,看長相我都敢肯定沒有問題的!”易小春拍著胸脯保證道。
“哦?你還會相麵?”易立東驚訝地看了易小春一眼,好奇地問道。
“呃……”易小春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嘿嘿,我就是隨便說說,不過那女的確實長得很麵善。”
“行啦行啦,不說這個了,小龍怎麽沒和你在一起?”易小春難得地臉一紅,連忙轉移話題。
易立東一聽易小春這話,心中不禁一動。他看著易小春那不自然的表情,又想起剛才易小花那反常的行為,頓時感覺這裏麵似乎有什麽事情瞞著自己。他心裏暗暗琢磨著,等找個機會一定要好好問一問。
“小龍的事情一會兒再說,先下地窖吧,外麵太冷了。”易立東不動聲色地說道,然後當先朝著地窖走去。
易小春見狀也不再多說什麽,緊跟著易立東一起下了地窖。
“東哥,這是這次做衣服的費用清單,您看看有沒有什麽問題。”剛進入地窖,小虎便拿出一張紙遞給了易立東。
“你知道就行,不用給我看的”易立東擺了擺手,示意王小虎把賬單收起來。
王小虎點了點頭,接著說道:“那我還是跟您說一下吧,我們一共是要做五套衣服,包括棉衣和棉褲,這樣算下來就是十件衣服。
一件衣服的工本費是七毛錢,十件衣服也就是七塊錢。此外,我們給的衣服是舊的,需要重新拆洗,這個工費就是三塊錢,總共加起來就是十塊錢。
東哥,您之前說過,舊衣服的布料我們不需要了,周姨迴收的價格是四塊錢,但由於這些衣服都是棉衣的外皮,需要重新改造,所以價格會低一些。
這樣算下來,這幾件衣服加在一起一共是六塊錢。我們已經付了一塊錢的定金,等一個星期之後就可以去取衣服了。到時候正好快到年了,就可以穿新衣服了”
王小虎深吸一口氣後,將自己的想法一股腦地說了出來,然後目光緊緊地盯著易立東,似乎在期待著對方的迴應。然而,易立東對於此事並不感興趣,隻是淡淡地迴答道:“這些事情你看著辦就行了,不需要向我匯報,等哪天資金不足時再與我說一聲即可。”盡管如此,他還是耐著性子聽完了王小虎的長篇大論。
王小虎微微頷首,表示明白,緊接著又開口說道:“好的,東哥。另外,你明天是否有空呢?我們需要去量身定製衣服,這樣才能確保做出來的衣服合身。我們幾個都已經量好了,隻剩下你和我哥還沒量。”
“我知道了。”易立東隨口應道。
此時,一旁的易小花插話道:“這個價格可是有優惠的哦,其他人現在都是按照一塊錢一件來收費的呢。”
易立東聽後感到十分詫異,好奇地詢問道:“你怎麽會知道這件事呢?”畢竟平日裏,易小花並不熱衷於這類事務,通常都是由他們幾個人商量決定後再告知她結果。並非是不尊重她,而是因為她對此類事情並無興趣,更希望直接了解最終結果。
“周姨說,我們是大客戶,她幹了這兩年了,第一次有一下子做十件衣服的,要給個優惠,而且我們都是小孩,也不能收高價的”易小花解釋道。
“那有沒有說,為什麽沒有做十件衣服的人呢?”易立東第一反應就是有點張揚了,希望不要有什麽事情。
“我問過這個事情,周姨著這麽說的”易小花向幾人解釋道:“周姨說,現在的物資太匱乏了,大家都很節約,穿衣服也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所以一般人都是去買布自己迴家做,這樣比較省錢。
很少有人會去裁縫店做衣服,更別說一次做十件了。而且像你們幾個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一年下來衣服就要換好幾次,要是每次都去裁縫店做,得花多少錢啊!
所以很多人家都是大的穿完小的接著穿,最後實在穿不了了才會去裁縫店改一下。所以咱們這次一次做十件衣服,算是大客戶了。”
通過易小花的解釋,易立東終於聽明白了。原來是這樣,現在的物資生活真的是太匱乏了,人們把老祖宗留下來的光榮傳統——勤儉節約,發揮到了極致。
從衣著上就能看的出來,大家都很節省,能不浪費就不浪費。
這種情況讓易立東不禁有些感慨,同時也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因為他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會越來越好,大家的日子也會越來越紅火。
在一個家庭中有多個孩子的時候,通常情況是這樣的:老大總是能穿上嶄新的衣物,而老二則隻能繼承老大穿過的舊衣,之後的老三、老四等,可能隻能穿著經過縫補的衣物
。即便衣服已經破舊到無法再穿,也會被用漿糊刷好保留下來,以便製作鞋子,確保每一寸布料都不會被浪費。
大的衣物可以改製成小的,舊的翻麵後又變成了“新”的。
在那個特定的年代裏,這種現象再正常不過了。
不僅如此,連領子和衣袖都可以替換,長褲可以改為短褲,如果褲腳太短還可以加長。
這真是將節儉精神發揮到了極致,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當裁縫聽說要做這麽多衣服時,驚訝不已,甚至以為他們是來搗亂的。好在他們帶著舊衣服去,否則還真難以解釋清楚。
畢竟,這個行為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格格不入。
“那還真是挺難得的呀,能得到你的認可可不簡單呢!”易立東聽後驚訝地說道。
“嗯,確實不容易,畢竟要找個合適的裁縫確實需要費點心思。
不過這次真的很幸運,我們找到了一個非常出色的裁縫。
她姓周,大約四十歲左右,以前她們家是開裁縫鋪的,但由於經曆了幾次戰亂,家道逐漸衰落。
現在她丈夫不在了,隻能重新開始做起衣服來維持生計。
她的手藝簡直沒得說,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價格稍貴一些。
我們在那裏待的這段時間裏,看到許多雙職工家庭因為工作忙碌而沒時間給孩子做衣服,所以都去找她幫忙製作。”易小春興致勃勃地講述起這個裁縫的故事,仿佛發現了寶藏一般。
“哦,原來是這樣。聽起來很不錯嘛!隻要質量和手藝過關,價格稍微高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易立東聽完後表示認同,並覺得這一切都沒問題。他對於妹妹的選擇感到滿意,同時也對這位裁縫師傅充滿了期待。
“肯定沒有問題,看長相我都敢肯定沒有問題的!”易小春拍著胸脯保證道。
“哦?你還會相麵?”易立東驚訝地看了易小春一眼,好奇地問道。
“呃……”易小春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嘿嘿,我就是隨便說說,不過那女的確實長得很麵善。”
“行啦行啦,不說這個了,小龍怎麽沒和你在一起?”易小春難得地臉一紅,連忙轉移話題。
易立東一聽易小春這話,心中不禁一動。他看著易小春那不自然的表情,又想起剛才易小花那反常的行為,頓時感覺這裏麵似乎有什麽事情瞞著自己。他心裏暗暗琢磨著,等找個機會一定要好好問一問。
“小龍的事情一會兒再說,先下地窖吧,外麵太冷了。”易立東不動聲色地說道,然後當先朝著地窖走去。
易小春見狀也不再多說什麽,緊跟著易立東一起下了地窖。
“東哥,這是這次做衣服的費用清單,您看看有沒有什麽問題。”剛進入地窖,小虎便拿出一張紙遞給了易立東。
“你知道就行,不用給我看的”易立東擺了擺手,示意王小虎把賬單收起來。
王小虎點了點頭,接著說道:“那我還是跟您說一下吧,我們一共是要做五套衣服,包括棉衣和棉褲,這樣算下來就是十件衣服。
一件衣服的工本費是七毛錢,十件衣服也就是七塊錢。此外,我們給的衣服是舊的,需要重新拆洗,這個工費就是三塊錢,總共加起來就是十塊錢。
東哥,您之前說過,舊衣服的布料我們不需要了,周姨迴收的價格是四塊錢,但由於這些衣服都是棉衣的外皮,需要重新改造,所以價格會低一些。
這樣算下來,這幾件衣服加在一起一共是六塊錢。我們已經付了一塊錢的定金,等一個星期之後就可以去取衣服了。到時候正好快到年了,就可以穿新衣服了”
王小虎深吸一口氣後,將自己的想法一股腦地說了出來,然後目光緊緊地盯著易立東,似乎在期待著對方的迴應。然而,易立東對於此事並不感興趣,隻是淡淡地迴答道:“這些事情你看著辦就行了,不需要向我匯報,等哪天資金不足時再與我說一聲即可。”盡管如此,他還是耐著性子聽完了王小虎的長篇大論。
王小虎微微頷首,表示明白,緊接著又開口說道:“好的,東哥。另外,你明天是否有空呢?我們需要去量身定製衣服,這樣才能確保做出來的衣服合身。我們幾個都已經量好了,隻剩下你和我哥還沒量。”
“我知道了。”易立東隨口應道。
此時,一旁的易小花插話道:“這個價格可是有優惠的哦,其他人現在都是按照一塊錢一件來收費的呢。”
易立東聽後感到十分詫異,好奇地詢問道:“你怎麽會知道這件事呢?”畢竟平日裏,易小花並不熱衷於這類事務,通常都是由他們幾個人商量決定後再告知她結果。並非是不尊重她,而是因為她對此類事情並無興趣,更希望直接了解最終結果。
“周姨說,我們是大客戶,她幹了這兩年了,第一次有一下子做十件衣服的,要給個優惠,而且我們都是小孩,也不能收高價的”易小花解釋道。
“那有沒有說,為什麽沒有做十件衣服的人呢?”易立東第一反應就是有點張揚了,希望不要有什麽事情。
“我問過這個事情,周姨著這麽說的”易小花向幾人解釋道:“周姨說,現在的物資太匱乏了,大家都很節約,穿衣服也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所以一般人都是去買布自己迴家做,這樣比較省錢。
很少有人會去裁縫店做衣服,更別說一次做十件了。而且像你們幾個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一年下來衣服就要換好幾次,要是每次都去裁縫店做,得花多少錢啊!
所以很多人家都是大的穿完小的接著穿,最後實在穿不了了才會去裁縫店改一下。所以咱們這次一次做十件衣服,算是大客戶了。”
通過易小花的解釋,易立東終於聽明白了。原來是這樣,現在的物資生活真的是太匱乏了,人們把老祖宗留下來的光榮傳統——勤儉節約,發揮到了極致。
從衣著上就能看的出來,大家都很節省,能不浪費就不浪費。
這種情況讓易立東不禁有些感慨,同時也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因為他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會越來越好,大家的日子也會越來越紅火。
在一個家庭中有多個孩子的時候,通常情況是這樣的:老大總是能穿上嶄新的衣物,而老二則隻能繼承老大穿過的舊衣,之後的老三、老四等,可能隻能穿著經過縫補的衣物
。即便衣服已經破舊到無法再穿,也會被用漿糊刷好保留下來,以便製作鞋子,確保每一寸布料都不會被浪費。
大的衣物可以改製成小的,舊的翻麵後又變成了“新”的。
在那個特定的年代裏,這種現象再正常不過了。
不僅如此,連領子和衣袖都可以替換,長褲可以改為短褲,如果褲腳太短還可以加長。
這真是將節儉精神發揮到了極致,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當裁縫聽說要做這麽多衣服時,驚訝不已,甚至以為他們是來搗亂的。好在他們帶著舊衣服去,否則還真難以解釋清楚。
畢竟,這個行為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