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是你小子啊,怎麽這個時候過來了”劉強仔細辨認了一下才認出是易立東來。


    “劉哥我是來給你送樣品的”易立東把劉強拉到了牆邊。


    “走,跟我去家裏,有事情家裏說”劉強就要拉著易立東進家裏。


    “不去了,劉哥,我還有事情,給你這個,我先走了,”易立東把東西遞給了劉強就要走。


    “別走啊,說一下怎麽交易”劉強拉住了易立東


    “明天早上我去鴿子市找你,你確定好了明天就可以交易。”易立東迴了一句就走了。


    “這麽著急幹什麽啊”劉強在後麵喊了一句。


    易立東擺了擺手頭也不迴的就走了。


    “這誰啊,這麽瀟灑”劉強一轉頭看到了剛才喊他的那個大爺。


    “李大爺,謝謝您喊我啊,這個是我的一個小兄弟,來給我送點東西,您忙吧,我先撤了”劉強趕緊說了句就拿著麻袋迴去了。


    “行了,滾吧”那個李大爺笑著說了一句。


    “得嘞,您忙”劉強也笑嗬嗬的迴了一句,看來兩人關係還不錯。


    這個時候易立東已經走出了德勝門大街,向著下一個目的地走去。


    這次易立東準是去找一下孫振,這次賣魚還是多虧了他,答應的要送他一條魚的,今天正好給他送過去,順便問問水果他們要不要,畢竟西瓜太多了,隻是劉強那邊估計很難消化掉的。


    易立東確定好方向之後就向著箭廠胡同走去,這次沒有多遠,穿過銀錠橋之後,再沿著南鑼鼓巷北邊的路走上沒多遠就走到了箭廠胡同。


    走在箭廠胡同的易立東看著來往的人,這邊明顯比劉強那邊的人多,不知道是下班了還是怎麽,他感覺每個人穿的都差不多,都是一身藍色的衣服,很少能看到穿別的顏色的人,這一路上都沒有看到幾個。


    走了一段路程,易立東差不多明白了這邊是什麽地方了,這一片可能就是傳說中的大院區吧,他以前隻是聽說過,沒想到在這一片就有個大院,這裏所說的大院,並不是指的大的院子,而是一部分人才可以居住的院子,被戲稱為大院。


    一般都是同一個行業或者是群體所共同居住的院子,或者稱之為街道也行。


    在這個年代四合院大致有四種大院,第一種就是最神秘的部隊大院了,一般部隊大院都是在城市的邊緣地帶,因為每天出早操,上下班吹軍號,都是在城市邊緣最多,各個軍種分別有各自的大院。


    大院子弟所讀書的學校也不一樣。大部分都集中在寄宿製子弟學校,這裏也有區別於地方上的人員。


    大院的生活空間,顯得非常有紀律,一直保持著與外界的相對隔絕。


    想要進出必須要通過手續,可比現在的小區管理嚴格多了。


    而之所以要如此,一方麵是為了保證軍人家屬的安全,另一方麵是部隊的傳統,一直都是講究嚴格與規矩。


    當然這種氛圍下的大院環境,也並不會像我們想的那樣封閉無趣,而是逐漸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生態圈子。


    在這裏,每個人的精神世界都很充裕,他們的生活積極向上,每一個大院子弟都擁有著一份屬於自己的驕傲,他們知道自己父輩的榮光,也時常以軍人身份而自傲。


    因為是在半軍事化的環境中,所有的大院子弟都必須進行嚴格的訓練與學習,始終保持著上進心態,他們要喊口號,做早操,練習軍人的必備科目。


    也正因為如此,絕大多數的大院子弟很少養成紈絝子弟的習慣,他們無論是在最上進的年代,還是最低穀的時期,他們都保持著一位軍人的基本素養。


    他們多以軍綠色的軍裝為主要的服裝顏色,一年四季基本上都是穿著軍裝,很好辨認,一般在公主墳的居多。


    他們從小就與軍人有著天然的聯係,從小穿著父母的軍裝長大,從小就有著嚴格的組織紀律,從小生活在自己的大院裏,從小生活在大院裏的幼兒園,從小生活學習在大院裏的學校,學校是在封閉的大院裏,生活是在封閉的大院裏,天然的形成了鮮明的組織性紀律性。後來的這些孩子們大多數都走入了軍營,或是與軍事有關的基地工廠。


    而另一種則是被稱為地方大院,也有說成機關大院的,其實說的都是一種人群,這種大院又和部隊大院不一樣,部委大院的孩子們講資曆,家裏官大的當頭,是最早的官二代。


    大多穿藍色中山裝為主,他們多是各個部委的的家屬院而慢慢的形成的一個群體,人雖然不多但是也比較有影響力,大多居住大四九城內城附近,易立東來的這個箭廠胡同應該就是其中的一個。


    還有一種就是各大學,研究院所大院,這個大院的人員一般都是高知分子,這個大院的子弟是最時髦的,也能接觸到國外的資料什麽的,是最有眼界的一群人,主要是分布在各個大學和科研單位裏麵。


    以上的三種大院裏都是統一製式,像個獨立的小社會大院有自己的辦公區、生活區、食堂、禮堂、幼兒園、小學、中學、車隊、醫院、服務社...等配給製的。


    這幾種大院子弟一起玩也是一唿百應,因為是從小就在一起玩,上學,還是比較團結的。


    而最後一種大院,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大雜院了,也被稱為胡同子弟,這批人也不是說的四九城的原住民,而是因為整個四九城要從消費型城市轉變成生產型城市,四九城必須作為一個大的工業基地,這就需要天南海北的人來支援四九城,來了之後一般都是安排在各個大的廠子,在計劃經濟時期,這些廠子就成為了集生產,分配為一體的所在。


    來了四九城重新分配單位,分配住房,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種雜居的狀態,可以看到一個大院裏麵,哪裏的人都有,但大家都是剛剛來到四九城支援建設,都是人生地不熟的隻能抱團取暖,慢慢的就形成了一個胡同文化,也就是最後一種大院了,穿著主要以灰黑為主。


    易立東來到的這邊一看就能看出來屬於是機關大院的,大家的穿著都比較統一,都是藍色的中山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迴到58年了,我還不能躺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烤鴨不用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烤鴨不用片並收藏都迴到58年了,我還不能躺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