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四九城第一天
都迴到58年了,我還不能躺平 作者:烤鴨不用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易立東趕緊上前去拉住易小春
“大爺您別和他一樣,他今天剛進城,什麽都不懂,您多擔待”
那個大爺皺了皺眉頭“我早看出來了,這小子就是個二愣子,我都說了好幾遍了,他就是聽不明白。”
“你們這不是不用嗎?也是一直在這堆著,讓我們用一下怎麽了,”易小春不理解的看著大爺。
“你們自己玩吧,我得去忙了”大爺無語的看了一眼易小春走掉了。
易立東此時拉著易小春“小春你怎麽想的,我知道你不是真的想跟別人要東西。”
“還是你了解我,我怎麽可能給別人直接要東西,雖然我剛進城,但是我又不傻。”易小春笑嘻嘻的看著易立東。
“別跟我嬉皮笑臉的,你怎麽想的趕緊說”易立東皺著眉頭瞪了易小春一眼。
“東哥,你不知道我剛才進去看過了,這個收購站可不小,裏麵全是桌椅板凳 或者門窗之類的木的家具,不過大部分都是壞的”易小春賤兮兮和易立東解釋道。
“廢話,這年頭好的家具誰會賣,都是破的也不舍的扔掉,而是賣掉。”易立東心想你就看點這個。
“不是東哥,你聽我說啊,你知道的以前我爺爺在的時候可是村裏木匠,我小時候也跟著我爺爺學過一段時間,據他說早年間在城裏幹過活,教過我認木頭,如果老頭教的沒錯的話,那就都是好木頭啊,包括紫檀黃花梨都有,東哥你可能不理解什麽是好木頭,你就知道以前打官用的就行,那可是有滿滿一個院子的木頭。”易小春踮著腳尖邊向裏麵看邊向易立東說道。
小春後麵的話都沒聽到,隻聽到紫檀黃花梨就蒙了,雖然易立東不是玩古玩的,但也聽說過這幾種木頭都是價值連城的,一個小小的珠子都得好幾百上千的,據說大料都得好幾萬甚至好幾百萬的都有。
雖然易立東剛來的時候也想過收點古董以後好變現,但這些想法都被放棄了,一方麵沒有什麽本錢,還有現在收了也沒有地方放,而且周期太長,現在收了肯定沒辦法變現。
再者自己也不認識,雖說現在真的多假的少,但是不認識肯定會被坑的,收的多了容易暴露自己,別再到時候給自己打倒了就麻煩了,收的少了沒用意思,易立東想的是有機會就收點精品,普通的就不收了。
沒想到被易小春誤打誤撞的找到了一個古董家具倉庫,易立東一時間沒想好收不收,當然也不是說易立東想收就收的,看這老頭的意思,這都屬於公家的私人沒有處置權。
還有最主要的問題是易立東現在身上也沒有什麽錢,肯定買不到什麽好的東西,而且還占地方,以後儲存也是個麻煩事。
“東哥,東哥,你在想什麽呢”
迴過神來看著易小春狐疑的看著自己。
易立東不禁老臉一紅:“那啥走神了,你接著說”
要是讓易小春知道了,自己聽到有好東西就聯想這麽多,那自己的光輝形象肯定就坍塌了。
“我是說,我纏著老頭,隻是想讓這個老頭記住我,下次我來的時候好殺價,我也沒想過白要他的”易小春說道。
易立東聽到這裏眉頭一展問道“那你是想買什麽東西”
“我剛才問過了,這邊的家具有的是迴收的,有的是以前分配房子的時候拉出來的家具,好的都已經重新分配了,這邊剩下的都是破的殘的,一般周邊有需要的話,交點錢報備一下,就可以拿走去用的。”
“那我們直接用錢買不就行了,還用你在這磨嗎?”
易小春不好意思的一笑:
“我們不是剛到城裏嗎?沒啥錢,我就想著省一點,現在家裏啥都沒有,隻靠你自己啥時候能行,而且我問過了,買這種家具需要登記的,咱們也沒有戶口啊。”
易立東沉思了一下“那這樣,我們先迴去,別讓他們等著急了,商量一下不行吃完飯再過來。”
易立東想的是知道這個地方了,買紫檀之類的古董家具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要買到床和門窗之類的必須品。
要知道幾人住的地方還是四處漏風的,連大門都沒有的破院子,還不知道今天晚上怎麽熬呢,要是有個門也好一點啊。
“行東哥,我聽你的,”易小春迴答道“這是我撿的柴火,得拿著。”
“我們抬著吧”易立東抓住柴火的一頭抬著向前走去。
沒一會兩人來到了家裏,看到已經亮起的火,知道已經開始做飯了。
“東哥你們迴來了,我們看你們一直沒迴,就先把院子裏的破窗戶燒了。”易小花看著兩人迴來高興的說道。
“東哥,我向那邊走了很遠,沒找到小春我就想著先撿點柴火來燒,但是根本找不到,在雪下麵找了兩根小的也點不著,隻能點這個破窗戶了”王小龍解釋道
易立東看了看幾人:“嗯燒點火暖和多了,小春也就撿到了這麽多的柴火,現在這個時候能撿到的柴火,肯定都被別人撿走了,我明天看看能不能去買一點煤來燒。”
“現在在城裏和在村裏不一樣了,沒有那麽多的木柴來燒火,今天晚上難熬了,一會都多吃點,要麽晚上天太冷頂不住。”
易立東看到幾人興致都不高安慰道:“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們,小春你來說。”
“是這樣的……”
幾人聽到小春的話都開始說起自己的想法來。
“東哥我建議先買一個門,能擋風,要麽根本扛不住”小龍率先發表意見。
“我覺得先買一個床比較好,在下麵放上燒完的灰就能當炕了,這樣肯定暖和。”易小春也接著說道。
“東哥你還有多少錢,我們是不是先看看多少錢再說買什麽家具。”這時小虎說出了問題的關鍵。
“錢的事情你們不用擔心,錢不夠就用糧食來支付,現在糧食肯定比錢好使,我們還有這些糧食,肯定能買到家具的,再說了,那裏的家具都是破的,也不是新的,能有多貴啊,我們吃過飯之後去看看再說吧”易立東看著轉移了注意力了就說道。
“小花你再添點火,抓緊時間做好飯,”易立東看了一眼外麵的天,現在已經漆黑了,冬天的晚上沒有月亮就會顯得特別的黑,今天就是沒有月亮的一天。
“小花你的腿怎麽了,受傷了嗎?”看到添柴的易小花走路姿勢的易立東問道
“沒事東哥,今天碰了一下,也沒流血,沒事的”小花抬起頭迴了一句。
“有事情一定要說,別拖成病了就麻煩了”易立東看了一眼小花的腿確實沒事又說了一句。
幾人圍在火堆旁邊說著話,也在等著飯燒好。
“東哥你出來一下有個事情,和你說一下”這時在等著吃飯的易小花這時走了過來。
易立東緊張的問道“小花你有什麽事情啊,是不是剛過來不習慣,還是腿疼了,放心以後都會好的。”
“不是的東哥,那啥,是這樣的”易小花猶猶豫豫的說了出來。
原來是剛才天已經黑了,易小花不敢自己去公廁,就在房子的後邊解決了,迴來的時候差點沒掉進一個洞裏,把腿都碰傷了。
說是看著那個洞挺深的,小花看了一眼裏麵都是空的,天太黑也沒敢多看,就迴來了,現在有時間了才來告訴易立東。
這個時代的四九城的院子都是沒有廁所的,都是上公廁,特別是冬天,可以想象一下,零下十幾度在公廁的情形。
一般家裏有女眷都是用馬桶。那男的呢?如果講究的也用馬桶唄,但大多數普通人家都是去公廁。
據說是有講究的,從早年間就有規矩,越是講究的院子越沒有廁所。故宮算是最講究的了,但一間廁所都沒有。上到皇帝太後三宮六院,下到宮女太監,所有人都是用馬桶解決。
民國時期的公廁也是後來設立的,也不是官方設立的,而是由“糞霸”投資建設,他們圖的就是這些肥料。一般都是在胡同裏找個犄角旮旯,挖個坑或幾個坑,裏邊埋上幾口缸,然後在缸沿兒鋪上兩塊或幾塊石板,留一塊板子的空隙就行了。
有的四合院也有茅房,大多數都設在西南角,也就是垂花門以外的角落裏。這一般是給老媽子和女傭準備的,太太小姐還是用馬桶。
當然現在廁所都是有人專門負責,定時清理,也就是距離遠近的關係,近的方便點,遠的麻煩點,這也是住在四合院的弊端吧,要麽為什麽有段時期,都要置換樓房呢!
易立東幾人待的這個破四合院肯定就沒有廁所了,所以才要去公廁的。
易立東聽到這裏第一反應就是有菜窖。
前世易立東在四九城生活了好幾年,對這邊還是比較了解的,也聽老人說過,在這個時代家家戶戶都有一個菜窖,冬天用來儲存蔬菜,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幾家一起共用一個菜窖,隻是後來唐山事間之後都被填平了。
“大爺您別和他一樣,他今天剛進城,什麽都不懂,您多擔待”
那個大爺皺了皺眉頭“我早看出來了,這小子就是個二愣子,我都說了好幾遍了,他就是聽不明白。”
“你們這不是不用嗎?也是一直在這堆著,讓我們用一下怎麽了,”易小春不理解的看著大爺。
“你們自己玩吧,我得去忙了”大爺無語的看了一眼易小春走掉了。
易立東此時拉著易小春“小春你怎麽想的,我知道你不是真的想跟別人要東西。”
“還是你了解我,我怎麽可能給別人直接要東西,雖然我剛進城,但是我又不傻。”易小春笑嘻嘻的看著易立東。
“別跟我嬉皮笑臉的,你怎麽想的趕緊說”易立東皺著眉頭瞪了易小春一眼。
“東哥,你不知道我剛才進去看過了,這個收購站可不小,裏麵全是桌椅板凳 或者門窗之類的木的家具,不過大部分都是壞的”易小春賤兮兮和易立東解釋道。
“廢話,這年頭好的家具誰會賣,都是破的也不舍的扔掉,而是賣掉。”易立東心想你就看點這個。
“不是東哥,你聽我說啊,你知道的以前我爺爺在的時候可是村裏木匠,我小時候也跟著我爺爺學過一段時間,據他說早年間在城裏幹過活,教過我認木頭,如果老頭教的沒錯的話,那就都是好木頭啊,包括紫檀黃花梨都有,東哥你可能不理解什麽是好木頭,你就知道以前打官用的就行,那可是有滿滿一個院子的木頭。”易小春踮著腳尖邊向裏麵看邊向易立東說道。
小春後麵的話都沒聽到,隻聽到紫檀黃花梨就蒙了,雖然易立東不是玩古玩的,但也聽說過這幾種木頭都是價值連城的,一個小小的珠子都得好幾百上千的,據說大料都得好幾萬甚至好幾百萬的都有。
雖然易立東剛來的時候也想過收點古董以後好變現,但這些想法都被放棄了,一方麵沒有什麽本錢,還有現在收了也沒有地方放,而且周期太長,現在收了肯定沒辦法變現。
再者自己也不認識,雖說現在真的多假的少,但是不認識肯定會被坑的,收的多了容易暴露自己,別再到時候給自己打倒了就麻煩了,收的少了沒用意思,易立東想的是有機會就收點精品,普通的就不收了。
沒想到被易小春誤打誤撞的找到了一個古董家具倉庫,易立東一時間沒想好收不收,當然也不是說易立東想收就收的,看這老頭的意思,這都屬於公家的私人沒有處置權。
還有最主要的問題是易立東現在身上也沒有什麽錢,肯定買不到什麽好的東西,而且還占地方,以後儲存也是個麻煩事。
“東哥,東哥,你在想什麽呢”
迴過神來看著易小春狐疑的看著自己。
易立東不禁老臉一紅:“那啥走神了,你接著說”
要是讓易小春知道了,自己聽到有好東西就聯想這麽多,那自己的光輝形象肯定就坍塌了。
“我是說,我纏著老頭,隻是想讓這個老頭記住我,下次我來的時候好殺價,我也沒想過白要他的”易小春說道。
易立東聽到這裏眉頭一展問道“那你是想買什麽東西”
“我剛才問過了,這邊的家具有的是迴收的,有的是以前分配房子的時候拉出來的家具,好的都已經重新分配了,這邊剩下的都是破的殘的,一般周邊有需要的話,交點錢報備一下,就可以拿走去用的。”
“那我們直接用錢買不就行了,還用你在這磨嗎?”
易小春不好意思的一笑:
“我們不是剛到城裏嗎?沒啥錢,我就想著省一點,現在家裏啥都沒有,隻靠你自己啥時候能行,而且我問過了,買這種家具需要登記的,咱們也沒有戶口啊。”
易立東沉思了一下“那這樣,我們先迴去,別讓他們等著急了,商量一下不行吃完飯再過來。”
易立東想的是知道這個地方了,買紫檀之類的古董家具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要買到床和門窗之類的必須品。
要知道幾人住的地方還是四處漏風的,連大門都沒有的破院子,還不知道今天晚上怎麽熬呢,要是有個門也好一點啊。
“行東哥,我聽你的,”易小春迴答道“這是我撿的柴火,得拿著。”
“我們抬著吧”易立東抓住柴火的一頭抬著向前走去。
沒一會兩人來到了家裏,看到已經亮起的火,知道已經開始做飯了。
“東哥你們迴來了,我們看你們一直沒迴,就先把院子裏的破窗戶燒了。”易小花看著兩人迴來高興的說道。
“東哥,我向那邊走了很遠,沒找到小春我就想著先撿點柴火來燒,但是根本找不到,在雪下麵找了兩根小的也點不著,隻能點這個破窗戶了”王小龍解釋道
易立東看了看幾人:“嗯燒點火暖和多了,小春也就撿到了這麽多的柴火,現在這個時候能撿到的柴火,肯定都被別人撿走了,我明天看看能不能去買一點煤來燒。”
“現在在城裏和在村裏不一樣了,沒有那麽多的木柴來燒火,今天晚上難熬了,一會都多吃點,要麽晚上天太冷頂不住。”
易立東看到幾人興致都不高安慰道:“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們,小春你來說。”
“是這樣的……”
幾人聽到小春的話都開始說起自己的想法來。
“東哥我建議先買一個門,能擋風,要麽根本扛不住”小龍率先發表意見。
“我覺得先買一個床比較好,在下麵放上燒完的灰就能當炕了,這樣肯定暖和。”易小春也接著說道。
“東哥你還有多少錢,我們是不是先看看多少錢再說買什麽家具。”這時小虎說出了問題的關鍵。
“錢的事情你們不用擔心,錢不夠就用糧食來支付,現在糧食肯定比錢好使,我們還有這些糧食,肯定能買到家具的,再說了,那裏的家具都是破的,也不是新的,能有多貴啊,我們吃過飯之後去看看再說吧”易立東看著轉移了注意力了就說道。
“小花你再添點火,抓緊時間做好飯,”易立東看了一眼外麵的天,現在已經漆黑了,冬天的晚上沒有月亮就會顯得特別的黑,今天就是沒有月亮的一天。
“小花你的腿怎麽了,受傷了嗎?”看到添柴的易小花走路姿勢的易立東問道
“沒事東哥,今天碰了一下,也沒流血,沒事的”小花抬起頭迴了一句。
“有事情一定要說,別拖成病了就麻煩了”易立東看了一眼小花的腿確實沒事又說了一句。
幾人圍在火堆旁邊說著話,也在等著飯燒好。
“東哥你出來一下有個事情,和你說一下”這時在等著吃飯的易小花這時走了過來。
易立東緊張的問道“小花你有什麽事情啊,是不是剛過來不習慣,還是腿疼了,放心以後都會好的。”
“不是的東哥,那啥,是這樣的”易小花猶猶豫豫的說了出來。
原來是剛才天已經黑了,易小花不敢自己去公廁,就在房子的後邊解決了,迴來的時候差點沒掉進一個洞裏,把腿都碰傷了。
說是看著那個洞挺深的,小花看了一眼裏麵都是空的,天太黑也沒敢多看,就迴來了,現在有時間了才來告訴易立東。
這個時代的四九城的院子都是沒有廁所的,都是上公廁,特別是冬天,可以想象一下,零下十幾度在公廁的情形。
一般家裏有女眷都是用馬桶。那男的呢?如果講究的也用馬桶唄,但大多數普通人家都是去公廁。
據說是有講究的,從早年間就有規矩,越是講究的院子越沒有廁所。故宮算是最講究的了,但一間廁所都沒有。上到皇帝太後三宮六院,下到宮女太監,所有人都是用馬桶解決。
民國時期的公廁也是後來設立的,也不是官方設立的,而是由“糞霸”投資建設,他們圖的就是這些肥料。一般都是在胡同裏找個犄角旮旯,挖個坑或幾個坑,裏邊埋上幾口缸,然後在缸沿兒鋪上兩塊或幾塊石板,留一塊板子的空隙就行了。
有的四合院也有茅房,大多數都設在西南角,也就是垂花門以外的角落裏。這一般是給老媽子和女傭準備的,太太小姐還是用馬桶。
當然現在廁所都是有人專門負責,定時清理,也就是距離遠近的關係,近的方便點,遠的麻煩點,這也是住在四合院的弊端吧,要麽為什麽有段時期,都要置換樓房呢!
易立東幾人待的這個破四合院肯定就沒有廁所了,所以才要去公廁的。
易立東聽到這裏第一反應就是有菜窖。
前世易立東在四九城生活了好幾年,對這邊還是比較了解的,也聽老人說過,在這個時代家家戶戶都有一個菜窖,冬天用來儲存蔬菜,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幾家一起共用一個菜窖,隻是後來唐山事間之後都被填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