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這頓打白挨了
換親讓我嫁紈絝,我嫁他爹當主母 作者:盈盈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楚煙吃了一驚。
侯爺這話什麽意思?
他是說讓謝蘭舟來賞花宴,是太子殿下的主意嗎?
還是說太子殿下料定了謝蘭舟來賞花宴一定會和這些人起衝突,但故意不加阻止,任由事態發展?
可他為什麽要這麽做?
難道他想整靖王,苦於抓不到靖王的錯處,才想到這個辦法?
還是說他偏愛謝蘭舟,上迴靖王父子在書院刁難謝蘭舟,他懷恨在心,這迴正好替謝蘭舟出口氣?
楚煙一瞬間想了很多,又感覺全都似是而非。
但不管怎樣,有一點可以肯定,侯爺之所以這麽痛快地讓她和謝蘭舟來賞花宴,是太子殿下默許的。
她甚至有點懷疑,是不是侯爺先和老夫人說了讓自己帶謝蘭舟來,老夫人才找到她和她商量這件事。
如果是這樣的話,侯爺竟是利用了她和謝蘭舟一迴。
她不禁幽怨地看了謝經年一眼,用眼神對他進行控訴。
謝經年對她笑了下,當著眾人的麵不好多說,隻是輕輕拍了拍她的手。
康寧郡主死死盯著兩人的互動,心裏直冒酸水。
那邊,太子殿下已經親自扶起了謝蘭舟,對他柔聲道:“不用怕,和孤說說到底怎麽迴事。”
謝蘭舟揉了揉打疼的手,猶自忿忿不平:“華章公主汙蔑我與母親的清白,被長公主訓斥,祝康成跳出來偏幫華章公主,說我與母親本就不清不楚,我一氣之下就打了他。”
太子沉下臉,問眾人他說的是不是真的?
眾人都有些為難,謝蘭舟雖然打了人,但他並沒有添油加醋,說的全是實情。
可如果替他作證的話,就等於得罪了靖王爺。
靖王爺,錦繡侯,太子殿下,他們一個都得罪不起,這叫他們如何抉擇?
最後,還是長公主發了話:“本宮可以作證,謝蘭舟說得沒錯,這件事確實是華章挑起的,謝蘭舟和侯夫人看在本宮的麵子,沒有追究華章,康成偏要來插一腳,話還說得極為難聽,這才激怒了謝蘭舟。”
長公主也沒有添油加醋,講的都是事實,她是長公主,靖王再生氣也不敢把她怎麽樣。
太子看向華章公主,語氣十分嚴厲:“華章,你身為公主,大庭廣眾之下不顧體麵吵吵嚷嚷,隨意汙蔑朝廷重臣家眷,你可知錯?”
太子向來謙和,從不輕易發脾氣,對妹妹們更是寵愛有加,眼下卻當著眾人的麵嚴肅地斥責華章公主,看來是真的動了怒。
華章公主羞憤難當,掩麵而哭。
她也不知道為什麽,她明明每次都想和謝蘭舟好好親近的,可每次都會把局麵搞得不可收拾。
謝蘭舟難道是傻子嗎,難道就看不出來她的心意嗎?
難道她堂堂一國公主,還配不上他嗎?
太子冷冷看著她,下達命令:“來人,把華章公主送迴宮中,禁足三個月,太後和淑妃也不得探視,若聖上問起,就說是孤的意思,孤迴宮後自會向父皇說明原由。”
隨從大聲應是,立刻上前帶走了華章公主。
眾人一見太子動了真格,全都嚇得屏住唿吸。
太子又看向祝康成:“你已經不是第一迴汙蔑謝蘭舟了,上迴書院的事,錦繡侯就打算向陛下告狀的,是孤念著兄弟之情,替你攔了下來。
誰知你非但不知感恩,反倒變本加厲,如此心胸狹窄,思想齷齪,實在不堪大用,且丟盡我祝氏皇族的臉麵。”
祝康成縱然再囂張跋扈,也不敢公然反駁太子,頂著一張高高腫起的臉,跪在地上默不作聲。
靖王心疼兒子,試圖大事化小:“殿下教訓得是,但康成也是為了維護自家姐妹,才一時衝動出言不遜,殿下且息怒,我這就帶他迴家,也讓他禁足三月,不,禁足半年,讓他在家好好閉門思過。”
“我不同意!”
謝經年挺身而出,對太子躬身道:“殿下,靖王世子屢次汙蔑小兒與臣妻的清譽,臣已經放過他一迴,這一迴無論如何也不能輕饒了他,否則此事傳出去,豈非人人都以為我錦繡侯府軟弱可欺?”
“謝經年,你不要得理不饒人!”靖王氣憤道,“你兒子三番兩次毆打皇室,本王都沒跟你計較,你差不多得了。”
謝經年冷笑:“既然本侯有理,為什麽要饒你,你不服,咱們就到陛下那裏好好說道說道。”
“你……”
靖王氣得臉色鐵青,也恨得咬牙切齒。
其實兒子鬧這一出,是他暗中授意的,就算沒有華章公主也一樣會鬧起來。
他對這個病懨懨的太子侄兒甚是不喜,更支持與他親近的五皇子做儲君。
奈何太子天天吊著一口氣,就是死不了,身邊還有一個死心塌地的謝經年,誰都動他不得。
所以,想把他拉下馬,就得先從謝經年下手,偏生謝經年又戰功赫赫,深得陛下倚重。
思來想去,他們隻好從謝經年那個不爭氣的兒子身上打開缺口,想誘謝蘭舟犯個大錯,錯到謝經年都護不住他,到最後不得不向他們低頭。
可謝蘭舟雖然頑劣,卻也不是真的傻,想誘他犯錯並不容易。
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發現他對他繼母確實很不一般,因此才決定拿他繼母來激怒他。
上迴謝蘭舟在書院打祝康成,沒有多少人知道,又因為楚煙和謝經年及時出現,沒能引起太大水花。
今天當著滿堂賓客的麵,謝蘭舟如果把祝康成打出個好歹,殘害皇室的罪名就跑不了。
到時候他再聯絡五皇子黨派的朝臣弄些莫須有的罪名彈劾謝經年,就算扳不倒他們,也夠他們喝一壺了。
可他什麽都算好了,唯獨沒算到太子和謝經年會來。
要知道,長公主辦了那麽多年賞花宴,這兩人一次都沒來過。
尤其是謝經年,簡直對這種場合避如蛇蠍,長公主親自邀請他都不給麵子。
可是今天,他們兩個竟然雙雙到場,還趕在最關鍵的時候現身。
天底下怎麽會有這麽巧合的事?
這到底是巧合,還是太子和謝經年精心算計好的?
難道太子在和他玩螳螂捕蟬的把戲?
他和兒子是螳螂,謝蘭舟是蟬,太子和謝經年是黃雀?
如果真是這樣,兒子這頓打,豈不又要白挨了?
侯爺這話什麽意思?
他是說讓謝蘭舟來賞花宴,是太子殿下的主意嗎?
還是說太子殿下料定了謝蘭舟來賞花宴一定會和這些人起衝突,但故意不加阻止,任由事態發展?
可他為什麽要這麽做?
難道他想整靖王,苦於抓不到靖王的錯處,才想到這個辦法?
還是說他偏愛謝蘭舟,上迴靖王父子在書院刁難謝蘭舟,他懷恨在心,這迴正好替謝蘭舟出口氣?
楚煙一瞬間想了很多,又感覺全都似是而非。
但不管怎樣,有一點可以肯定,侯爺之所以這麽痛快地讓她和謝蘭舟來賞花宴,是太子殿下默許的。
她甚至有點懷疑,是不是侯爺先和老夫人說了讓自己帶謝蘭舟來,老夫人才找到她和她商量這件事。
如果是這樣的話,侯爺竟是利用了她和謝蘭舟一迴。
她不禁幽怨地看了謝經年一眼,用眼神對他進行控訴。
謝經年對她笑了下,當著眾人的麵不好多說,隻是輕輕拍了拍她的手。
康寧郡主死死盯著兩人的互動,心裏直冒酸水。
那邊,太子殿下已經親自扶起了謝蘭舟,對他柔聲道:“不用怕,和孤說說到底怎麽迴事。”
謝蘭舟揉了揉打疼的手,猶自忿忿不平:“華章公主汙蔑我與母親的清白,被長公主訓斥,祝康成跳出來偏幫華章公主,說我與母親本就不清不楚,我一氣之下就打了他。”
太子沉下臉,問眾人他說的是不是真的?
眾人都有些為難,謝蘭舟雖然打了人,但他並沒有添油加醋,說的全是實情。
可如果替他作證的話,就等於得罪了靖王爺。
靖王爺,錦繡侯,太子殿下,他們一個都得罪不起,這叫他們如何抉擇?
最後,還是長公主發了話:“本宮可以作證,謝蘭舟說得沒錯,這件事確實是華章挑起的,謝蘭舟和侯夫人看在本宮的麵子,沒有追究華章,康成偏要來插一腳,話還說得極為難聽,這才激怒了謝蘭舟。”
長公主也沒有添油加醋,講的都是事實,她是長公主,靖王再生氣也不敢把她怎麽樣。
太子看向華章公主,語氣十分嚴厲:“華章,你身為公主,大庭廣眾之下不顧體麵吵吵嚷嚷,隨意汙蔑朝廷重臣家眷,你可知錯?”
太子向來謙和,從不輕易發脾氣,對妹妹們更是寵愛有加,眼下卻當著眾人的麵嚴肅地斥責華章公主,看來是真的動了怒。
華章公主羞憤難當,掩麵而哭。
她也不知道為什麽,她明明每次都想和謝蘭舟好好親近的,可每次都會把局麵搞得不可收拾。
謝蘭舟難道是傻子嗎,難道就看不出來她的心意嗎?
難道她堂堂一國公主,還配不上他嗎?
太子冷冷看著她,下達命令:“來人,把華章公主送迴宮中,禁足三個月,太後和淑妃也不得探視,若聖上問起,就說是孤的意思,孤迴宮後自會向父皇說明原由。”
隨從大聲應是,立刻上前帶走了華章公主。
眾人一見太子動了真格,全都嚇得屏住唿吸。
太子又看向祝康成:“你已經不是第一迴汙蔑謝蘭舟了,上迴書院的事,錦繡侯就打算向陛下告狀的,是孤念著兄弟之情,替你攔了下來。
誰知你非但不知感恩,反倒變本加厲,如此心胸狹窄,思想齷齪,實在不堪大用,且丟盡我祝氏皇族的臉麵。”
祝康成縱然再囂張跋扈,也不敢公然反駁太子,頂著一張高高腫起的臉,跪在地上默不作聲。
靖王心疼兒子,試圖大事化小:“殿下教訓得是,但康成也是為了維護自家姐妹,才一時衝動出言不遜,殿下且息怒,我這就帶他迴家,也讓他禁足三月,不,禁足半年,讓他在家好好閉門思過。”
“我不同意!”
謝經年挺身而出,對太子躬身道:“殿下,靖王世子屢次汙蔑小兒與臣妻的清譽,臣已經放過他一迴,這一迴無論如何也不能輕饒了他,否則此事傳出去,豈非人人都以為我錦繡侯府軟弱可欺?”
“謝經年,你不要得理不饒人!”靖王氣憤道,“你兒子三番兩次毆打皇室,本王都沒跟你計較,你差不多得了。”
謝經年冷笑:“既然本侯有理,為什麽要饒你,你不服,咱們就到陛下那裏好好說道說道。”
“你……”
靖王氣得臉色鐵青,也恨得咬牙切齒。
其實兒子鬧這一出,是他暗中授意的,就算沒有華章公主也一樣會鬧起來。
他對這個病懨懨的太子侄兒甚是不喜,更支持與他親近的五皇子做儲君。
奈何太子天天吊著一口氣,就是死不了,身邊還有一個死心塌地的謝經年,誰都動他不得。
所以,想把他拉下馬,就得先從謝經年下手,偏生謝經年又戰功赫赫,深得陛下倚重。
思來想去,他們隻好從謝經年那個不爭氣的兒子身上打開缺口,想誘謝蘭舟犯個大錯,錯到謝經年都護不住他,到最後不得不向他們低頭。
可謝蘭舟雖然頑劣,卻也不是真的傻,想誘他犯錯並不容易。
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發現他對他繼母確實很不一般,因此才決定拿他繼母來激怒他。
上迴謝蘭舟在書院打祝康成,沒有多少人知道,又因為楚煙和謝經年及時出現,沒能引起太大水花。
今天當著滿堂賓客的麵,謝蘭舟如果把祝康成打出個好歹,殘害皇室的罪名就跑不了。
到時候他再聯絡五皇子黨派的朝臣弄些莫須有的罪名彈劾謝經年,就算扳不倒他們,也夠他們喝一壺了。
可他什麽都算好了,唯獨沒算到太子和謝經年會來。
要知道,長公主辦了那麽多年賞花宴,這兩人一次都沒來過。
尤其是謝經年,簡直對這種場合避如蛇蠍,長公主親自邀請他都不給麵子。
可是今天,他們兩個竟然雙雙到場,還趕在最關鍵的時候現身。
天底下怎麽會有這麽巧合的事?
這到底是巧合,還是太子和謝經年精心算計好的?
難道太子在和他玩螳螂捕蟬的把戲?
他和兒子是螳螂,謝蘭舟是蟬,太子和謝經年是黃雀?
如果真是這樣,兒子這頓打,豈不又要白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