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為媳婦打抱不平
換親讓我嫁紈絝,我嫁他爹當主母 作者:盈盈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便。”
楚煙簡單兩個字算作迴答。
隻要侯爺相信她,和她一條心,別人怎麽著都無所謂。
大不了說她心狠手辣,心機深重,得理不饒人,太能惹事生非。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她選擇嫁給侯爺,也不是奔著混吃等死來的,瞻前顧後可成不了事。
況且她上輩子能做到首輔夫人,靠的也不是吃齋念佛。
經過今天這一遭,她大概也看清了一些東西。
老夫人表麵上和藹可親,實際上卻自視甚高,偏聽偏信,隻知道溺愛孫子。
她在乎的隻有三件事,兒子,孫子,麵子。
大夫人像泥鰍,滑不溜手,見空就鑽,還善於攪渾水。
但長房是庶出,她知道自己再怎麽折騰也翻不起大水花,因此野心也不大。
三夫人也很滑頭,加上三老爺又是老夫人嫡親的小兒子,她比起大夫人更容易心理失衡,因此也就更加斤斤計較。
兩位夫人還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目光短淺,愛看人笑話,家人遇事不抱團,還恨不得踩上兩腳。
就是那種典型的你可以過得好,但不能過得比我好的心理。
有這樣的家人,也難怪上輩子侯爺一出事侯府就四分五裂了。
如果沒有侯爺撐著,可能侯府早就散架了。
所以,她當緊要做的,不是謹小慎微討好老夫人,和妯娌維持關係,她要做這個家的話事人,甭管誰服氣不服氣,都得聽她的話。
“先這樣吧,我眯一會兒再說。”她斜靠在羅漢榻上,閉上眼睛,“侯爺迴來了叫我。”
豔霜應是,拿了一條毯子給她蓋上,端著水盆出去了。
慈安堂裏,老夫人的確在向謝經年發牢騷。
“我早說過,你那個媳婦,什麽都好,就是得理不饒人,你瞅瞅她今天鬧這一出子,咱們家多少年都不死一個人,她一來,一天死兩個。”
“這事不能全怪她。”謝經年說,“母親和大嫂三弟妹做得也不好。”
老夫人和大夫人三夫人都愣住。
“你媳婦惹的禍,怎麽倒怪起我們來了?”老夫人氣悶道。
謝經年掃了一眼大夫人和三夫人,語氣淡淡道:“事情原本是可以穩妥解決的,但你們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不是選擇相信和維護自家人,而是和外人一起質疑她,甚至把自己當成了判官,一起審訊她,也虧得她心思縝密,又足夠冷靜,否則就你們這陣仗,都能把人嚇出個好歹。”
“……”
老夫人和大夫人三夫人都噎得不輕。
謝經年又道:“我這麽說也不是責怪母親的意思,而是說如果換一種方式,可能會更好。
比如母親先把煙兒叫來慈安堂問問前因後果,不要急著把那又哭又鬧的一家人放進來。
還有大嫂和三弟妹,不了解情況可以不說話,怎能為了一個市井小民的胡言亂語,一味地要求煙兒與人對質?
他們是什麽身份,咱們是什麽身份,便是真打死了人,也是賣身契捏在手裏的奴才,堂堂一個侯夫人,還能叫他們騎在頭上撒野嗎?”
一番話說得心平氣和,卻叫三個人的臉上都發起了燒。
老夫人訕訕道:“你說去說來,就是為你媳婦打抱不平,覺得我們都委屈了她。
可她就沒有一點錯嗎,她沒打死人,她要做局下套引人上鉤,為什麽事先不和我們通個氣?
我們這邊提著心吊著膽,她卻是那穩坐釣魚台的薑太公,一切盡在她的算計中。”
“那不還是你沒給她機會嗎?”謝經年說,“你們弄出那樣的陣仗,擺明了就是不相信她,我要是她我也不敢說,我還怕你們不配合壞了我的計謀呢!”
“你……”
老夫人無言以對,氣得直擺手:“行了行了,你媳婦好,你媳婦對,錯的都是我們。
為了給你娶媳婦,我厚著臉皮裝病,我圖的什麽?
你自己各種為難各種不情願,誰承想媳婦一進門,你先寶貝上了,連我這老娘都要靠邊站。
怪道說娶了媳婦忘了娘,老祖宗傳下的話真是至理名言,一點都錯不了。”
謝經年一看她又惱了,隻得又好言相勸:“兒子就事論事,哪裏就忘了母親了?
媳婦剛進門時,母親不也拉著人家好孩子長好孩子短,又是要人家好好和你兒子過日子,又是讓人家給你多生幾個孫子,難道這些話都是假的嗎?”
老夫人迴想當時的情形,歎口氣:“我那時確實是真心喜歡她的,誰知道她這麽不叫人省心。”
“各人有各人的脾氣,我倒覺得她這樣挺好的。”謝經年說,“咱們家就是太謹慎了,大人按部就班,孩子也個個溫吞,要不是蘭舟隔三差五弄點動靜出來,這個家就是一潭死水。
如今來了個新成員,就好比一池子昏昏欲睡的錦鯉群裏放進了一條鯰魚,她驚了魚,魚遊動起來,死水不就變活水了嗎?”
老夫人:“……”
平時三天說不到兩句話的人,為了媳婦,說了這麽一大堆,真是難為他了。
可是怎麽辦,他是這個家的家主,眼見他態度堅定,旗幟鮮明地要站在他媳婦這邊,自己還能說什麽呢?
老夫人笑了笑,自己給自己找台階下:“你把我們比作錦鯉,把你媳婦比作鯰魚,也不怕她跟你急。”
謝經年也笑了:“隻要母親不說,她不會知道的。”
老夫人擺擺手:“罷了罷了,我老了,我也懶得多管閑事,隨你們折騰去吧!”
“多謝母親寬宏。”謝經年正經給她行了個禮,“母親放心,兒子心裏有數,有兒子掌著舵,船偏不了航。”
老夫人無話可說,隻得又擺了擺手:“去吧去吧,去給你媳婦善後去吧!”
謝經年道聲是,卻沒有立刻就走,轉頭看向大夫人和三夫人:“大嫂和三弟妹管了十幾年的家也辛苦了,以後這苦差事就交給你們的妯娌吧,你們也好鬆快鬆快,過一過清閑的日子。”
楚煙簡單兩個字算作迴答。
隻要侯爺相信她,和她一條心,別人怎麽著都無所謂。
大不了說她心狠手辣,心機深重,得理不饒人,太能惹事生非。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她選擇嫁給侯爺,也不是奔著混吃等死來的,瞻前顧後可成不了事。
況且她上輩子能做到首輔夫人,靠的也不是吃齋念佛。
經過今天這一遭,她大概也看清了一些東西。
老夫人表麵上和藹可親,實際上卻自視甚高,偏聽偏信,隻知道溺愛孫子。
她在乎的隻有三件事,兒子,孫子,麵子。
大夫人像泥鰍,滑不溜手,見空就鑽,還善於攪渾水。
但長房是庶出,她知道自己再怎麽折騰也翻不起大水花,因此野心也不大。
三夫人也很滑頭,加上三老爺又是老夫人嫡親的小兒子,她比起大夫人更容易心理失衡,因此也就更加斤斤計較。
兩位夫人還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目光短淺,愛看人笑話,家人遇事不抱團,還恨不得踩上兩腳。
就是那種典型的你可以過得好,但不能過得比我好的心理。
有這樣的家人,也難怪上輩子侯爺一出事侯府就四分五裂了。
如果沒有侯爺撐著,可能侯府早就散架了。
所以,她當緊要做的,不是謹小慎微討好老夫人,和妯娌維持關係,她要做這個家的話事人,甭管誰服氣不服氣,都得聽她的話。
“先這樣吧,我眯一會兒再說。”她斜靠在羅漢榻上,閉上眼睛,“侯爺迴來了叫我。”
豔霜應是,拿了一條毯子給她蓋上,端著水盆出去了。
慈安堂裏,老夫人的確在向謝經年發牢騷。
“我早說過,你那個媳婦,什麽都好,就是得理不饒人,你瞅瞅她今天鬧這一出子,咱們家多少年都不死一個人,她一來,一天死兩個。”
“這事不能全怪她。”謝經年說,“母親和大嫂三弟妹做得也不好。”
老夫人和大夫人三夫人都愣住。
“你媳婦惹的禍,怎麽倒怪起我們來了?”老夫人氣悶道。
謝經年掃了一眼大夫人和三夫人,語氣淡淡道:“事情原本是可以穩妥解決的,但你們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不是選擇相信和維護自家人,而是和外人一起質疑她,甚至把自己當成了判官,一起審訊她,也虧得她心思縝密,又足夠冷靜,否則就你們這陣仗,都能把人嚇出個好歹。”
“……”
老夫人和大夫人三夫人都噎得不輕。
謝經年又道:“我這麽說也不是責怪母親的意思,而是說如果換一種方式,可能會更好。
比如母親先把煙兒叫來慈安堂問問前因後果,不要急著把那又哭又鬧的一家人放進來。
還有大嫂和三弟妹,不了解情況可以不說話,怎能為了一個市井小民的胡言亂語,一味地要求煙兒與人對質?
他們是什麽身份,咱們是什麽身份,便是真打死了人,也是賣身契捏在手裏的奴才,堂堂一個侯夫人,還能叫他們騎在頭上撒野嗎?”
一番話說得心平氣和,卻叫三個人的臉上都發起了燒。
老夫人訕訕道:“你說去說來,就是為你媳婦打抱不平,覺得我們都委屈了她。
可她就沒有一點錯嗎,她沒打死人,她要做局下套引人上鉤,為什麽事先不和我們通個氣?
我們這邊提著心吊著膽,她卻是那穩坐釣魚台的薑太公,一切盡在她的算計中。”
“那不還是你沒給她機會嗎?”謝經年說,“你們弄出那樣的陣仗,擺明了就是不相信她,我要是她我也不敢說,我還怕你們不配合壞了我的計謀呢!”
“你……”
老夫人無言以對,氣得直擺手:“行了行了,你媳婦好,你媳婦對,錯的都是我們。
為了給你娶媳婦,我厚著臉皮裝病,我圖的什麽?
你自己各種為難各種不情願,誰承想媳婦一進門,你先寶貝上了,連我這老娘都要靠邊站。
怪道說娶了媳婦忘了娘,老祖宗傳下的話真是至理名言,一點都錯不了。”
謝經年一看她又惱了,隻得又好言相勸:“兒子就事論事,哪裏就忘了母親了?
媳婦剛進門時,母親不也拉著人家好孩子長好孩子短,又是要人家好好和你兒子過日子,又是讓人家給你多生幾個孫子,難道這些話都是假的嗎?”
老夫人迴想當時的情形,歎口氣:“我那時確實是真心喜歡她的,誰知道她這麽不叫人省心。”
“各人有各人的脾氣,我倒覺得她這樣挺好的。”謝經年說,“咱們家就是太謹慎了,大人按部就班,孩子也個個溫吞,要不是蘭舟隔三差五弄點動靜出來,這個家就是一潭死水。
如今來了個新成員,就好比一池子昏昏欲睡的錦鯉群裏放進了一條鯰魚,她驚了魚,魚遊動起來,死水不就變活水了嗎?”
老夫人:“……”
平時三天說不到兩句話的人,為了媳婦,說了這麽一大堆,真是難為他了。
可是怎麽辦,他是這個家的家主,眼見他態度堅定,旗幟鮮明地要站在他媳婦這邊,自己還能說什麽呢?
老夫人笑了笑,自己給自己找台階下:“你把我們比作錦鯉,把你媳婦比作鯰魚,也不怕她跟你急。”
謝經年也笑了:“隻要母親不說,她不會知道的。”
老夫人擺擺手:“罷了罷了,我老了,我也懶得多管閑事,隨你們折騰去吧!”
“多謝母親寬宏。”謝經年正經給她行了個禮,“母親放心,兒子心裏有數,有兒子掌著舵,船偏不了航。”
老夫人無話可說,隻得又擺了擺手:“去吧去吧,去給你媳婦善後去吧!”
謝經年道聲是,卻沒有立刻就走,轉頭看向大夫人和三夫人:“大嫂和三弟妹管了十幾年的家也辛苦了,以後這苦差事就交給你們的妯娌吧,你們也好鬆快鬆快,過一過清閑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