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調查(已補內容)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 作者:百柒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兩日,林橋迴了一趟鎮上,去辦林向安交代他的事情。
借著去看望王和忠,而私下詢問了胡大夫關於風寒方麵的事,雖沒有看到具體情況,但實際上有可能的。
首先長期處在潮濕悶熱的環境中,若持續服用一些寒涼的藥物,會導致體內寒邪深重,若不及時治療,最終會感染風寒病亡。
例如:石膏、細辛、黃柏、大黃等,稍微過量時,就能引起體內寒氣聚集,就會出現類似風寒的症狀。
聽明白胡大夫的話後,林橋告別王和忠,便準備迴一趟林家。
離開安康堂,行至街頭時,忽聽前方一陣嘈雜。
抬眼望去,隻見一中年男子衣衫襤褸,正跪在路中央,周圍圍滿了指指點點的百姓。
那男子麵容憔悴,語帶哭腔,大聲喊道:
“天理何在!那賭坊夥同惡霸欺我良善!我不過是借了幾兩銀子,他們竟騙走我全部田地!如今我一家老小要喝西北風了啊!”
林橋心一沉,瞬間被他的話觸動,便停下腳步觀望。
那男子身旁跪著一名婦人,懷裏抱著一個瘦弱的孩子,目光呆滯,淚痕未幹。
周圍路人雖圍得密集,卻無人敢上前勸慰。
林橋聽到人群小聲議論。
“唉,這不是李家的莊稼漢嗎?上個月還好好的,怎麽就這樣了?”
“聽說賭坊連著三次贏他的錢,最後還讓他抵押了地契,現在連房子也沒了。”
“這賭場害人啊!”
“哎,你們不知道,這樣的事,隔段時間就會發生,經常鬧得家破人亡。”
“真是缺德啊!”
“這賭坊背後有人撐腰,普通人哪裏能將他們怎麽樣,隻有認栽了。”
林橋眉頭微皺,這讓他想起了不愉快的記憶。
想到了林向安說的,可以從賭坊和趙家村兩邊入手。
隨後詢問了好幾個旁邊的人,打聽這人的情況。
正好有人認識,就說這人叫李大牛,原本是一老實本分的人,原本家裏留下來不少地,也不知道怎麽就沾上賭,如今倒好,地和房子都沒了,一家人還流落街頭。
一旁聽著的人,唏噓不已。
林橋思考片刻,心裏有了決定。便走到人群前,語氣平和地問道:“這位兄台,可否與我細說原委?”
那男子抬起頭,滿臉淚痕,一看是年輕公子,先是愣了一下,旋即撲通一聲磕頭:“
公子救命!小人姓李,家住城東,本分種地為生。
前月友人邀我去賭坊說開開眼界,我原推脫不去,但那友人多次邀請,礙於麵子去了。
當時看著友人贏了不少,便忍不住心動玩了一把,可誰知——”
他情緒激動,聲音越說越顫:“
他們先讓我贏了幾局,讓我以為運氣來了,又玩了幾次,結果誰知沒多久竟連連輸錢!
最後,他們逼我抵押地契,說再來一次定能翻本,結果……全輸了!
我沒錢還賬,他們直接上門,連房子都搶了去!”
婦人聽到這裏掩麵而泣:“我都說了那不是正道,你偏不聽……”
林橋心頭沉重,這和當初他爹的做的事,一模一樣。
自己無用,還害了妻兒老小。
“你可曾見到他們作弊?或者記下了放貸的賬目?”
中年男子聞言連連痛:“小人雖然愚鈍,但賭坊夥計之間的眼色我看得分明,雖沒有直接證據,但定是耍了手段的,當時他們讓我畫押了一張借條,上頭還寫了離譜的利息,如今還藏在我衣衫夾層裏。”
林橋點點頭,心中已有幾分明了。
這賭坊耍手段,利用人心,巧取豪奪別人的家產,若是沒有的就賣兒賣女。
“你那朋友,可是和賭坊一夥的?”
“我也去找過朋友,但他隻說我的手氣差,怨不得別人。要不是他,我怎麽會去賭!”
男子說完又痛心又痛苦。
這麽多年過去了,又有多少家庭被這樣逼上絕路!
“李兄,你若想討迴公道,不妨和我做個交易。”
男子聞言感激涕零:“公子,你說,我聽你的,隻要能討迴公道,要我做什麽都可以。”
林橋沉吟片刻,又道:“此事可能驚動賭坊,他們不會善罷甘休,你先帶著妻兒跟我來。”
雖然這樣的人不值得同情,但未曾不可以利用一下。
將人領到了路邊一個小店,付了錢,讓這三人先吃個飽飯,他稍後再來。
李大牛拉住林橋,怕他不管這事,便急切的問道,“公子,你要我做什麽?求求你幫幫我們吧!”
“不急,你們先吃。”
看著妻兒餓了半天,終於能吃口東西,心酸又自責。
林橋讓他們在這裏等一會,他出去一下,去了豆腐鋪,找到了王和智。
讓他幫忙去找個落腳的地方,能住人就行。
若不把人安頓好,那人估計也沒心思配合,林橋觀那他對妻兒還算有點心,有弱點就能利用。
“你要落腳的地方幹什麽?”
王和智不太理解,他不是跟著林向安嗎?家裏也有住所,為啥還找落腳的地方?
“這會說不清,銀子你先墊上,迴頭給你,要隱蔽安全一點的地方。”
簡單的解釋了一下原因,想多收集些證據,以便後麵能用上。
“若是這樣,就住我們屋後麵吧,那邊有個院子,全是對外租的,我記得還有空屋。”
王和智家旁邊的宅子,就是對外出租的,有一個大院子,住了好幾戶人家。
那屋主和他認識,還托他介紹人來住。
“行,你提前和人說一聲,我晚點把人帶過去,到時候就交給你,若有情況,你就來縣裏告訴我。”
定下來之後,林橋便去找了李大牛,將人直接帶去了住處,雖然有點破舊,但好歹能住人。
“公子,你需要我辦什麽事?”
李大牛見林橋這樣安排,是真的想幫助他,事情發生到現在,無人出聲,如今也隻有這位公子伸出援助之後,一定得好好的幹。
“你去打聽一下,和你同樣被賭坊騙的人,再去盯一下賭坊這邊的動靜,他們如何找上賭客的?你那位友人極有可能知曉內情。”
去賭坊裏賭錢,做局的前提是知道這人的家底,不然身無分文,何必費這功夫。
“我察覺被騙,已經晚了,但聽說和我相同經曆的有不少人,公子想要調查這些幹嘛?”
“若是想討迴公道,定是受害者多,才足以讓人重視,你放心,這事辦好了,少不了你的報酬。”
李大牛一臉感激,直接跪在了地上,“公子,我不要報酬,隻要讓妻兒有口飯吃就行。
我大牛沒文化,被人誆騙,才淪落至此,幸好天無絕人之路,才遇到公子,定不會辜負公子所托。
若能揭露賭坊惡行,就是死,我也願意站出來作證!”
林橋將人拉了起來,提醒道,“你小心些調查,不要被賭坊的人注意到了。若有消息,你便去林家豆腐鋪找一個叫王和智的人,告訴他就行。”
隨後,給了一點銀錢那婦人,讓她拿著安頓。
交代完了以後,林橋原本準備迴林家待一晚上的,但因為這事,便直接迴了縣城。
收到林橋托人傳來的信息,林向安晚上便迴來家裏。
林橋將事情原委告訴了林向安。
“這事你辦的好,就讓他多聯係受害者,等機會成熟,將此事公之於眾。”
林向安誇讚林橋將事情處理的很好。
“既然開始行動,那趙家村的事,也提前找人散播流言。
至於土匪那邊,定是有人配合,既然有人想讓他們死,那咱們就讓他活。
找鄭班頭幫忙,給那土匪頭子塞紙條,讓人故意去提醒有人要害他。
之後,就托人傳信息,如他想活命,就吐出有價值的信息。”
雖然不知道會不會做無用功,但總比坐以待斃強。
與其不知道鏢局信息何時送來,還不如抓住僅有的線索去深挖。
“我知道了。”
上次家裏給的一千兩銀票,除去酒肆大大小小的開銷,差不多還剩一半。
又拿出來兩百兩銀票,交給林橋,畢竟所有的事,都是要錢的。
過段時間就能來錢了,縣裏酒肆和民報的收入,都歸他名下。
民報推出的效果還不錯,林向安和薛掌櫃商量,會找個中間人對接。
畢竟林向安要考科舉,分出來的精力有限。
自從民報推出後,就有人寫書信寄到文瀾書鋪,有寫小說的,也有寫信來諮詢的,這些瑣碎的事,若是林向安來看,實在太占用他的時間了。
林橋身上安排的事多,還是得找自己人,王和信還有點小,在家裏或者身邊磨煉會更好。
這對接的活計,王和智來做更合適,便讓林橋去把他叫過來。
於是李大牛的情況,交給了王和信,王和智來到了縣城。
林向安讓薛掌櫃找個機靈的夥計,就讓王和智和那夥計一起負責民報的商務部分。
主要調查日常生活用品的價格,以及聯係車馬船行的出行安排,刊登在民報上,讓大眾提前知曉,便於出行。
最重要的是,主動找各大商鋪掌櫃,洽談各種業務,讓收入多元化。
有人很欣然接受,但有人很排斥,也有的觀望,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接受新鮮事物,這都需要時間的。
王和智以前是跟著吳春娘賣過幾年豆腐,後麵跟著他爹,給各鋪子送豆腐,也積累了不少和各商鋪打交道的經驗。
教這四個兄弟裏讀書認字,王和智是最認真的,林向安稍微指導了一下,他很快就上手了。
從王和智來了後,送來他麵前的文稿,全部都是歸好類,再送來他手裏。
這樣做事的效率,提高了不少。
月考的成績,會有名次排行榜,林向安的排名,勉強是能保住廩生的頭銜。
這成績提醒了林向安,他得更加努力。
日子就這樣有條不紊地過著,休沐期間林向安並未迴家,一直到二姨的忌日,林向安請假,和林橋一起迴去。
往年,大多都是林遠一個人去祭拜趙二,悄悄的來,悄悄的迴。
但今年林向安特意跟著兩兄弟一起,三人一起去祭拜的。
趙二的墳地離趙家村很近,需要經過村子,繞到後麵的荒地。
林家馬車過來的時候,驚動了不少趙家村的人。
畢竟馬車路過,實在太少見了。
在田地裏幹活的人,不少側目觀望。
趕馬車的人,看著眼生,但依舊有人認出來了。
往裏的路比較窄,馬車無法進去,便將馬車停在村口,和村口的人打了個招唿,三人便便提著祭拜的物品,往後麵荒地走去。
這時村裏人湊到一起議論紛紛。
一位年輕媳婦李氏,看了半天,並不認識這三人,便疑惑地問著身旁的長輩。
“這幾個人誰啊?看著好麵生。”
旁邊年紀大的嬸子,一邊解釋,一邊感歎。
“你是後來嫁過來的,不認識他們,這是趙老頭的兩個孫兒,估計迴來祭拜他爹的。不知不覺都已經八年了,時間過得真快。”
“據說林家那邊出了個秀才,可不得了,考了第一名,這兩兄弟現在也跟著出息了。”
有人羨慕地看著高大的馬車,還有他們手上拿著的祭品,不僅有蔬果,還有葷菜,這年頭普通人家都是燒點紙錢,也隻有生活富裕的人家,才會擺上會這樣的祭品。
“若是這樣,怎麽不見趙老頭提起這事?”
村子裏誰家孩子有出息了,恨不得讓全村人知道,但這事李氏從來就沒聽過。
“那趙老頭哪有臉麵說,這兩孩子現在姓林,可不姓趙,當初斷絕關係了。”
“啊,這是為何?”
“說來話長,這趙老頭家和林家算是結了死仇,當年趙二......”
那嬸子也沒有避諱,便將當初的事,完整的講了一遍,當年那場火,半夜燒起來的,等周圍的人發現時,已經晚了。
當初趙家不肯撫養兩兄弟,嫌棄他們,另外林家也不願意讓兩孩子過來,這不最後鬧的斷絕關係了。
“趙老頭估計心裏悔不當初呢!”
見人談論趙老頭家的事,好幾人聚到一起議論,不知道誰突然開口說道。
“我聽說,那兩兄弟在打聽他的爹娘的火災的情況,說是能提供消息的,有錢拿。”
一聽到有錢,好幾人感興趣了,紛紛追著詢問。
“真的假的呀?”
“不知道,你們若有知道的,倒是可以去試試。”
從田裏迴來,正好聽到這群人的議論,趙家大媳婦劉氏眼珠子一轉,計上心頭,便換了個方向,朝荒地那邊走去。
借著去看望王和忠,而私下詢問了胡大夫關於風寒方麵的事,雖沒有看到具體情況,但實際上有可能的。
首先長期處在潮濕悶熱的環境中,若持續服用一些寒涼的藥物,會導致體內寒邪深重,若不及時治療,最終會感染風寒病亡。
例如:石膏、細辛、黃柏、大黃等,稍微過量時,就能引起體內寒氣聚集,就會出現類似風寒的症狀。
聽明白胡大夫的話後,林橋告別王和忠,便準備迴一趟林家。
離開安康堂,行至街頭時,忽聽前方一陣嘈雜。
抬眼望去,隻見一中年男子衣衫襤褸,正跪在路中央,周圍圍滿了指指點點的百姓。
那男子麵容憔悴,語帶哭腔,大聲喊道:
“天理何在!那賭坊夥同惡霸欺我良善!我不過是借了幾兩銀子,他們竟騙走我全部田地!如今我一家老小要喝西北風了啊!”
林橋心一沉,瞬間被他的話觸動,便停下腳步觀望。
那男子身旁跪著一名婦人,懷裏抱著一個瘦弱的孩子,目光呆滯,淚痕未幹。
周圍路人雖圍得密集,卻無人敢上前勸慰。
林橋聽到人群小聲議論。
“唉,這不是李家的莊稼漢嗎?上個月還好好的,怎麽就這樣了?”
“聽說賭坊連著三次贏他的錢,最後還讓他抵押了地契,現在連房子也沒了。”
“這賭場害人啊!”
“哎,你們不知道,這樣的事,隔段時間就會發生,經常鬧得家破人亡。”
“真是缺德啊!”
“這賭坊背後有人撐腰,普通人哪裏能將他們怎麽樣,隻有認栽了。”
林橋眉頭微皺,這讓他想起了不愉快的記憶。
想到了林向安說的,可以從賭坊和趙家村兩邊入手。
隨後詢問了好幾個旁邊的人,打聽這人的情況。
正好有人認識,就說這人叫李大牛,原本是一老實本分的人,原本家裏留下來不少地,也不知道怎麽就沾上賭,如今倒好,地和房子都沒了,一家人還流落街頭。
一旁聽著的人,唏噓不已。
林橋思考片刻,心裏有了決定。便走到人群前,語氣平和地問道:“這位兄台,可否與我細說原委?”
那男子抬起頭,滿臉淚痕,一看是年輕公子,先是愣了一下,旋即撲通一聲磕頭:“
公子救命!小人姓李,家住城東,本分種地為生。
前月友人邀我去賭坊說開開眼界,我原推脫不去,但那友人多次邀請,礙於麵子去了。
當時看著友人贏了不少,便忍不住心動玩了一把,可誰知——”
他情緒激動,聲音越說越顫:“
他們先讓我贏了幾局,讓我以為運氣來了,又玩了幾次,結果誰知沒多久竟連連輸錢!
最後,他們逼我抵押地契,說再來一次定能翻本,結果……全輸了!
我沒錢還賬,他們直接上門,連房子都搶了去!”
婦人聽到這裏掩麵而泣:“我都說了那不是正道,你偏不聽……”
林橋心頭沉重,這和當初他爹的做的事,一模一樣。
自己無用,還害了妻兒老小。
“你可曾見到他們作弊?或者記下了放貸的賬目?”
中年男子聞言連連痛:“小人雖然愚鈍,但賭坊夥計之間的眼色我看得分明,雖沒有直接證據,但定是耍了手段的,當時他們讓我畫押了一張借條,上頭還寫了離譜的利息,如今還藏在我衣衫夾層裏。”
林橋點點頭,心中已有幾分明了。
這賭坊耍手段,利用人心,巧取豪奪別人的家產,若是沒有的就賣兒賣女。
“你那朋友,可是和賭坊一夥的?”
“我也去找過朋友,但他隻說我的手氣差,怨不得別人。要不是他,我怎麽會去賭!”
男子說完又痛心又痛苦。
這麽多年過去了,又有多少家庭被這樣逼上絕路!
“李兄,你若想討迴公道,不妨和我做個交易。”
男子聞言感激涕零:“公子,你說,我聽你的,隻要能討迴公道,要我做什麽都可以。”
林橋沉吟片刻,又道:“此事可能驚動賭坊,他們不會善罷甘休,你先帶著妻兒跟我來。”
雖然這樣的人不值得同情,但未曾不可以利用一下。
將人領到了路邊一個小店,付了錢,讓這三人先吃個飽飯,他稍後再來。
李大牛拉住林橋,怕他不管這事,便急切的問道,“公子,你要我做什麽?求求你幫幫我們吧!”
“不急,你們先吃。”
看著妻兒餓了半天,終於能吃口東西,心酸又自責。
林橋讓他們在這裏等一會,他出去一下,去了豆腐鋪,找到了王和智。
讓他幫忙去找個落腳的地方,能住人就行。
若不把人安頓好,那人估計也沒心思配合,林橋觀那他對妻兒還算有點心,有弱點就能利用。
“你要落腳的地方幹什麽?”
王和智不太理解,他不是跟著林向安嗎?家裏也有住所,為啥還找落腳的地方?
“這會說不清,銀子你先墊上,迴頭給你,要隱蔽安全一點的地方。”
簡單的解釋了一下原因,想多收集些證據,以便後麵能用上。
“若是這樣,就住我們屋後麵吧,那邊有個院子,全是對外租的,我記得還有空屋。”
王和智家旁邊的宅子,就是對外出租的,有一個大院子,住了好幾戶人家。
那屋主和他認識,還托他介紹人來住。
“行,你提前和人說一聲,我晚點把人帶過去,到時候就交給你,若有情況,你就來縣裏告訴我。”
定下來之後,林橋便去找了李大牛,將人直接帶去了住處,雖然有點破舊,但好歹能住人。
“公子,你需要我辦什麽事?”
李大牛見林橋這樣安排,是真的想幫助他,事情發生到現在,無人出聲,如今也隻有這位公子伸出援助之後,一定得好好的幹。
“你去打聽一下,和你同樣被賭坊騙的人,再去盯一下賭坊這邊的動靜,他們如何找上賭客的?你那位友人極有可能知曉內情。”
去賭坊裏賭錢,做局的前提是知道這人的家底,不然身無分文,何必費這功夫。
“我察覺被騙,已經晚了,但聽說和我相同經曆的有不少人,公子想要調查這些幹嘛?”
“若是想討迴公道,定是受害者多,才足以讓人重視,你放心,這事辦好了,少不了你的報酬。”
李大牛一臉感激,直接跪在了地上,“公子,我不要報酬,隻要讓妻兒有口飯吃就行。
我大牛沒文化,被人誆騙,才淪落至此,幸好天無絕人之路,才遇到公子,定不會辜負公子所托。
若能揭露賭坊惡行,就是死,我也願意站出來作證!”
林橋將人拉了起來,提醒道,“你小心些調查,不要被賭坊的人注意到了。若有消息,你便去林家豆腐鋪找一個叫王和智的人,告訴他就行。”
隨後,給了一點銀錢那婦人,讓她拿著安頓。
交代完了以後,林橋原本準備迴林家待一晚上的,但因為這事,便直接迴了縣城。
收到林橋托人傳來的信息,林向安晚上便迴來家裏。
林橋將事情原委告訴了林向安。
“這事你辦的好,就讓他多聯係受害者,等機會成熟,將此事公之於眾。”
林向安誇讚林橋將事情處理的很好。
“既然開始行動,那趙家村的事,也提前找人散播流言。
至於土匪那邊,定是有人配合,既然有人想讓他們死,那咱們就讓他活。
找鄭班頭幫忙,給那土匪頭子塞紙條,讓人故意去提醒有人要害他。
之後,就托人傳信息,如他想活命,就吐出有價值的信息。”
雖然不知道會不會做無用功,但總比坐以待斃強。
與其不知道鏢局信息何時送來,還不如抓住僅有的線索去深挖。
“我知道了。”
上次家裏給的一千兩銀票,除去酒肆大大小小的開銷,差不多還剩一半。
又拿出來兩百兩銀票,交給林橋,畢竟所有的事,都是要錢的。
過段時間就能來錢了,縣裏酒肆和民報的收入,都歸他名下。
民報推出的效果還不錯,林向安和薛掌櫃商量,會找個中間人對接。
畢竟林向安要考科舉,分出來的精力有限。
自從民報推出後,就有人寫書信寄到文瀾書鋪,有寫小說的,也有寫信來諮詢的,這些瑣碎的事,若是林向安來看,實在太占用他的時間了。
林橋身上安排的事多,還是得找自己人,王和信還有點小,在家裏或者身邊磨煉會更好。
這對接的活計,王和智來做更合適,便讓林橋去把他叫過來。
於是李大牛的情況,交給了王和信,王和智來到了縣城。
林向安讓薛掌櫃找個機靈的夥計,就讓王和智和那夥計一起負責民報的商務部分。
主要調查日常生活用品的價格,以及聯係車馬船行的出行安排,刊登在民報上,讓大眾提前知曉,便於出行。
最重要的是,主動找各大商鋪掌櫃,洽談各種業務,讓收入多元化。
有人很欣然接受,但有人很排斥,也有的觀望,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接受新鮮事物,這都需要時間的。
王和智以前是跟著吳春娘賣過幾年豆腐,後麵跟著他爹,給各鋪子送豆腐,也積累了不少和各商鋪打交道的經驗。
教這四個兄弟裏讀書認字,王和智是最認真的,林向安稍微指導了一下,他很快就上手了。
從王和智來了後,送來他麵前的文稿,全部都是歸好類,再送來他手裏。
這樣做事的效率,提高了不少。
月考的成績,會有名次排行榜,林向安的排名,勉強是能保住廩生的頭銜。
這成績提醒了林向安,他得更加努力。
日子就這樣有條不紊地過著,休沐期間林向安並未迴家,一直到二姨的忌日,林向安請假,和林橋一起迴去。
往年,大多都是林遠一個人去祭拜趙二,悄悄的來,悄悄的迴。
但今年林向安特意跟著兩兄弟一起,三人一起去祭拜的。
趙二的墳地離趙家村很近,需要經過村子,繞到後麵的荒地。
林家馬車過來的時候,驚動了不少趙家村的人。
畢竟馬車路過,實在太少見了。
在田地裏幹活的人,不少側目觀望。
趕馬車的人,看著眼生,但依舊有人認出來了。
往裏的路比較窄,馬車無法進去,便將馬車停在村口,和村口的人打了個招唿,三人便便提著祭拜的物品,往後麵荒地走去。
這時村裏人湊到一起議論紛紛。
一位年輕媳婦李氏,看了半天,並不認識這三人,便疑惑地問著身旁的長輩。
“這幾個人誰啊?看著好麵生。”
旁邊年紀大的嬸子,一邊解釋,一邊感歎。
“你是後來嫁過來的,不認識他們,這是趙老頭的兩個孫兒,估計迴來祭拜他爹的。不知不覺都已經八年了,時間過得真快。”
“據說林家那邊出了個秀才,可不得了,考了第一名,這兩兄弟現在也跟著出息了。”
有人羨慕地看著高大的馬車,還有他們手上拿著的祭品,不僅有蔬果,還有葷菜,這年頭普通人家都是燒點紙錢,也隻有生活富裕的人家,才會擺上會這樣的祭品。
“若是這樣,怎麽不見趙老頭提起這事?”
村子裏誰家孩子有出息了,恨不得讓全村人知道,但這事李氏從來就沒聽過。
“那趙老頭哪有臉麵說,這兩孩子現在姓林,可不姓趙,當初斷絕關係了。”
“啊,這是為何?”
“說來話長,這趙老頭家和林家算是結了死仇,當年趙二......”
那嬸子也沒有避諱,便將當初的事,完整的講了一遍,當年那場火,半夜燒起來的,等周圍的人發現時,已經晚了。
當初趙家不肯撫養兩兄弟,嫌棄他們,另外林家也不願意讓兩孩子過來,這不最後鬧的斷絕關係了。
“趙老頭估計心裏悔不當初呢!”
見人談論趙老頭家的事,好幾人聚到一起議論,不知道誰突然開口說道。
“我聽說,那兩兄弟在打聽他的爹娘的火災的情況,說是能提供消息的,有錢拿。”
一聽到有錢,好幾人感興趣了,紛紛追著詢問。
“真的假的呀?”
“不知道,你們若有知道的,倒是可以去試試。”
從田裏迴來,正好聽到這群人的議論,趙家大媳婦劉氏眼珠子一轉,計上心頭,便換了個方向,朝荒地那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