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冷嘲熱諷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 作者:百柒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然已經決定要辦學報,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內容了。”
林向安清了清嗓子,看著大家說到,“學報的目標是傳播學問,啟發思考,同時與科考相關,讓學報不僅能幫助各位學生,還能更廣傳播。”
還能影響周圍的書院、私塾等的學子。
“學報的內容應該有一個核心,即‘學問’,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隻局限於四書五經。”
段昊初點頭讚同,接著補充道:“我也有同感,可以開設一些文化和娛樂的內容,像是詩詞、書法、對聯等,這樣既能滿足一些學子的興趣,又不至於讓學報顯得過於單一。”
孫文石眼睛閃過一絲思索的光芒,說道,“縣學有不少才子,很多人詩詞歌賦都有不小的造詣,完全可以借這個機會展現。”
林向安聽完大家的討論,心中已然有了大致的框架,站起身,笑著說:“很好,大家集思廣益,讓我也有很多想法。
內容可以分為幾個部分:首先是‘學術天地’,這部分以學術討論和科舉為主,
其次是‘文化專欄’,是詩文、對聯等內容;
最後,有一個‘書香話題’版塊,鼓勵學子們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和學習經驗,亦或是文學創作。
這不僅能提升小報的品味,也能增強大家的參與感。”
一直在旁邊認真聽的邵明,提出了心中的疑問,“那多久出一期呢?”
“每隔十天一期,就定在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
這時候是用陰曆算日子。
大家紛紛表示同意,氣氛變得愈加熱烈。
既然確定了內容,接下來就是分工,分析了幾個人的優勢,林向安便直接分配了任務。
“這三個欄目定了,現在人少,剛開始會辛苦一些。
學術天地,由我來負責。
子宴,你比我們認識的人多,文化專欄的由你負責,邵明你配合他整理。
至於書香話題,文石和楊輝你倆負責。
若遇到問題,及時和我反饋,我們商量來解決。
大家有問題嗎?”
紛紛搖頭,表示沒問題。
分工之後,各自知道了方向,就已經開始討論。
於是,除了上課外,五人業餘時間就開始找同窗們約稿。
然而,事情遠比他們想象得要困難。
孫文石和楊輝去找同窗的過程中,直接被人拒絕了,不乏冷嘲熱諷。
“學報?聽說是你們幾個新秀鼓搗出來的東西吧?這種‘嘩眾取寵’的玩意兒,我可不想沾邊。”
“不過,我倒是好奇你們能折騰多久,什麽時候出個第一期讓我看看笑話。”
“學報?嗬,勞神費力不討好的事,幹嘛要做?真以為靠幾張紙就能讓世人刮目相看?我勸你還是多讀幾本書吧,別把精力浪費在這種事上。”
......
這事也沒有瞞別人,於是消息瞬間傳開了,不少人像看小醜一樣看他們。
後麵再去約人,人家一聽說,紛紛拒絕。
原本段昊初約好了人,都已經定好了。
結果就因為流言蜚語,然後人家跑來把詩詞收迴去了,明確拒絕。
仿佛學報是什麽髒東西,怕沾著甩不掉。
林向安知道這事後,感受到大家心中的失望和不甘,變給大家做思想工作。
“萬事開頭難,沒事,”林向安深吸一口氣,語氣低沉卻堅定,“別人越是等著看我們笑話,我們就要用事實讓他們閉嘴。”
說到這裏,林向安抬起頭,目光炯炯有神:“這些事我們一起解決,第一期的內容,我們自己來寫!哪怕隻靠我們幾個人,也一定能讓這份學報麵世。”
孫文石、段昊初、楊輝和邵明看著林向安堅定的神情,原本低落的情緒,漸漸被他的話點燃。
各自對視一眼,默默地點了點頭。
“對,我們一定要做成。”
段昊初被人氣到了,咬了咬牙,眼神堅定。
孫文石臉上浮現出一絲倔強的笑容,“就算再難,也要讓那些看輕我們的人看看,我們能做到!”
邵明和楊輝也紛紛點頭,他們知道,這是一場硬仗,已經開弓沒有迴頭箭,必須全力以赴。
關於學術天地,林向安約稿的人選,有三個人:周教諭、徐山長、李夫子。
這是他的認識人裏,學問最好的三個人了。
既然學生不願意,那第一期,就選擇份量重的人,周教諭和李夫子應該沒問題。
至於文化專欄直接讓段昊初、孫文石、楊輝、邵明四個人一起寫,對聯林向安還能記住不少,就出上聯,讓人對下聯,留個懸念。
雖然林向安腦海裏有許多經典的詩詞,但這說多了容易穿幫。
但凡有學問的,很容易拆穿。
一首詩詞,可以說是一個人的內在,反應了一個人真實情感領悟。
不同的詩詞,一個人說出來,經不住推敲,反而弄巧成拙。
至於書香話題,直接林向安自己上,他一個13歲小三元,學習經驗還是能說道的。
定下來之後,林向安就變得非常忙碌了,甚至連選修課都沒去上了。
......
知道林向安他們舉辦學報,被同窗們嘲諷後,邱煥慶幸自己選擇退出。
“陸兄,我們當初沒錯。”
邱煥輕聲說道,語氣中有些許的慶幸,“這些人還真以為可以憑著幾個人的熱情就能辦好一個學報,現實可不像他們想的那麽簡單。”
陸肖也點了點頭,麵露笑意:“是啊,連連遇到困難,費力不討好。”
“嗯。”陸煥的嘴角勾起一絲輕蔑,“我看他們肯定會因為瑣事煩得不想做,最後還不是不了了之。”
每當聽到周圍學子的討論,他們倆就更覺得慶幸自己沒有參與。
“你看他們忙成什麽樣子,”邱煥冷笑一聲,“他們以為憑一腔熱血就能做出事,最終不過是個笑話。”
陸肖也忍不住笑了:“就算能勉強出一期,能有多少人真正看呢?我看大多數人都隻是抱著‘看好戲’的心態,等著他們摔跟頭。”
兩人對林向安他們的困境並沒有絲毫同情,反而從中得到了某種滿足感。
畢竟,自己早已做出了明智的選擇,避免了卷入這些麻煩之中。
陸肖的語氣輕鬆,眼中透著幾分得意,“我們至少可以安心讀書,不用被這些瑣事牽絆。”
兩人說完,繼續走向自己的書房,心情愉悅,心裏默默慶幸著自己的決定。
雖然學報還沒正式出世,但他們心裏已經做好了預期:
這場看似“新潮”的嚐試,注定會是一場鬧劇。
邱煥平靜地說道,“眼下專心讀書更重要。”
陸肖點點頭,勾起嘴角,心裏對林向安他們嗤之以鼻,覺得這群人有些不知天高地厚。
“嗯,外麵的風風雨雨,不必理會,咱們看看熱鬧就行了。”
林向安清了清嗓子,看著大家說到,“學報的目標是傳播學問,啟發思考,同時與科考相關,讓學報不僅能幫助各位學生,還能更廣傳播。”
還能影響周圍的書院、私塾等的學子。
“學報的內容應該有一個核心,即‘學問’,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隻局限於四書五經。”
段昊初點頭讚同,接著補充道:“我也有同感,可以開設一些文化和娛樂的內容,像是詩詞、書法、對聯等,這樣既能滿足一些學子的興趣,又不至於讓學報顯得過於單一。”
孫文石眼睛閃過一絲思索的光芒,說道,“縣學有不少才子,很多人詩詞歌賦都有不小的造詣,完全可以借這個機會展現。”
林向安聽完大家的討論,心中已然有了大致的框架,站起身,笑著說:“很好,大家集思廣益,讓我也有很多想法。
內容可以分為幾個部分:首先是‘學術天地’,這部分以學術討論和科舉為主,
其次是‘文化專欄’,是詩文、對聯等內容;
最後,有一個‘書香話題’版塊,鼓勵學子們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和學習經驗,亦或是文學創作。
這不僅能提升小報的品味,也能增強大家的參與感。”
一直在旁邊認真聽的邵明,提出了心中的疑問,“那多久出一期呢?”
“每隔十天一期,就定在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
這時候是用陰曆算日子。
大家紛紛表示同意,氣氛變得愈加熱烈。
既然確定了內容,接下來就是分工,分析了幾個人的優勢,林向安便直接分配了任務。
“這三個欄目定了,現在人少,剛開始會辛苦一些。
學術天地,由我來負責。
子宴,你比我們認識的人多,文化專欄的由你負責,邵明你配合他整理。
至於書香話題,文石和楊輝你倆負責。
若遇到問題,及時和我反饋,我們商量來解決。
大家有問題嗎?”
紛紛搖頭,表示沒問題。
分工之後,各自知道了方向,就已經開始討論。
於是,除了上課外,五人業餘時間就開始找同窗們約稿。
然而,事情遠比他們想象得要困難。
孫文石和楊輝去找同窗的過程中,直接被人拒絕了,不乏冷嘲熱諷。
“學報?聽說是你們幾個新秀鼓搗出來的東西吧?這種‘嘩眾取寵’的玩意兒,我可不想沾邊。”
“不過,我倒是好奇你們能折騰多久,什麽時候出個第一期讓我看看笑話。”
“學報?嗬,勞神費力不討好的事,幹嘛要做?真以為靠幾張紙就能讓世人刮目相看?我勸你還是多讀幾本書吧,別把精力浪費在這種事上。”
......
這事也沒有瞞別人,於是消息瞬間傳開了,不少人像看小醜一樣看他們。
後麵再去約人,人家一聽說,紛紛拒絕。
原本段昊初約好了人,都已經定好了。
結果就因為流言蜚語,然後人家跑來把詩詞收迴去了,明確拒絕。
仿佛學報是什麽髒東西,怕沾著甩不掉。
林向安知道這事後,感受到大家心中的失望和不甘,變給大家做思想工作。
“萬事開頭難,沒事,”林向安深吸一口氣,語氣低沉卻堅定,“別人越是等著看我們笑話,我們就要用事實讓他們閉嘴。”
說到這裏,林向安抬起頭,目光炯炯有神:“這些事我們一起解決,第一期的內容,我們自己來寫!哪怕隻靠我們幾個人,也一定能讓這份學報麵世。”
孫文石、段昊初、楊輝和邵明看著林向安堅定的神情,原本低落的情緒,漸漸被他的話點燃。
各自對視一眼,默默地點了點頭。
“對,我們一定要做成。”
段昊初被人氣到了,咬了咬牙,眼神堅定。
孫文石臉上浮現出一絲倔強的笑容,“就算再難,也要讓那些看輕我們的人看看,我們能做到!”
邵明和楊輝也紛紛點頭,他們知道,這是一場硬仗,已經開弓沒有迴頭箭,必須全力以赴。
關於學術天地,林向安約稿的人選,有三個人:周教諭、徐山長、李夫子。
這是他的認識人裏,學問最好的三個人了。
既然學生不願意,那第一期,就選擇份量重的人,周教諭和李夫子應該沒問題。
至於文化專欄直接讓段昊初、孫文石、楊輝、邵明四個人一起寫,對聯林向安還能記住不少,就出上聯,讓人對下聯,留個懸念。
雖然林向安腦海裏有許多經典的詩詞,但這說多了容易穿幫。
但凡有學問的,很容易拆穿。
一首詩詞,可以說是一個人的內在,反應了一個人真實情感領悟。
不同的詩詞,一個人說出來,經不住推敲,反而弄巧成拙。
至於書香話題,直接林向安自己上,他一個13歲小三元,學習經驗還是能說道的。
定下來之後,林向安就變得非常忙碌了,甚至連選修課都沒去上了。
......
知道林向安他們舉辦學報,被同窗們嘲諷後,邱煥慶幸自己選擇退出。
“陸兄,我們當初沒錯。”
邱煥輕聲說道,語氣中有些許的慶幸,“這些人還真以為可以憑著幾個人的熱情就能辦好一個學報,現實可不像他們想的那麽簡單。”
陸肖也點了點頭,麵露笑意:“是啊,連連遇到困難,費力不討好。”
“嗯。”陸煥的嘴角勾起一絲輕蔑,“我看他們肯定會因為瑣事煩得不想做,最後還不是不了了之。”
每當聽到周圍學子的討論,他們倆就更覺得慶幸自己沒有參與。
“你看他們忙成什麽樣子,”邱煥冷笑一聲,“他們以為憑一腔熱血就能做出事,最終不過是個笑話。”
陸肖也忍不住笑了:“就算能勉強出一期,能有多少人真正看呢?我看大多數人都隻是抱著‘看好戲’的心態,等著他們摔跟頭。”
兩人對林向安他們的困境並沒有絲毫同情,反而從中得到了某種滿足感。
畢竟,自己早已做出了明智的選擇,避免了卷入這些麻煩之中。
陸肖的語氣輕鬆,眼中透著幾分得意,“我們至少可以安心讀書,不用被這些瑣事牽絆。”
兩人說完,繼續走向自己的書房,心情愉悅,心裏默默慶幸著自己的決定。
雖然學報還沒正式出世,但他們心裏已經做好了預期:
這場看似“新潮”的嚐試,注定會是一場鬧劇。
邱煥平靜地說道,“眼下專心讀書更重要。”
陸肖點點頭,勾起嘴角,心裏對林向安他們嗤之以鼻,覺得這群人有些不知天高地厚。
“嗯,外麵的風風雨雨,不必理會,咱們看看熱鬧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