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時間,林向安拿下小三元的消息,瞬間傳遍了整個雙林鎮。


    吳卓聽到了這個消息後,眉頭一皺,心裏一緊,快速趕迴家,將這個消息告訴了他爹吳良曜。


    “爹,林向安考中秀才,還拿下了院案首!咱家和他結怨了,該如何是好?”


    聽到這個消息,吳良曜的心情瞬間跌到穀底。


    原本覺得林向安即便考中秀才,也沒什麽大不了,但誰能想到又拿下了院案首。


    此子就這樣在他們眼皮底下成長起來,心裏又惱又後悔。


    這下不僅劉縣令定會對此子上心,還有縣學的教諭、山長,縣裏的士紳也會另眼相待。


    要不是趙康平,他怎會如此容忍林家,人是走了,但威懾依舊在,這也導致隻敢在外地動手。


    眼看著,再進一步就是舉人,到時候他吳家在這雙林鎮,甚至是烏程縣如何立足?


    吳良曜沉著臉,冷聲道。


    “事已至此,說什麽都晚了,我立刻去找大哥商量對策。”


    於是父子倆趕緊前往縣城吳家。


    ......


    林家送走衙役後,街坊鄰居紛紛來林家道喜,一時之間,門庭若市。


    王四順想到王老爺子一直念叨這事,就盼著林向安能考中秀才,他現在走不開身,還得招唿上門的客人。


    便讓林橋去告訴王和智,讓王和智趕緊迴鄉下,將這好消息帶迴去。


    如今兒子還沒迴來,至於宴請之事,也不好安排,隻能匆忙記下送禮上門的客人,到時候再發請帖。


    原先林家生意好,但和鎮上的一些大戶很少往來,估計別人看不上。


    但知道林向安拿下小三元的消息後,很快就有人送禮過來。


    若是林向安隻是考中普通秀才,這些人都不會主動來送禮。


    可一個13歲的小三元,那份量就不一樣了。


    王和智剛送完貨迴到林家酒肆,就聽到酒肆所有人都很激動,他還納悶發生什麽事了?


    結果掌櫃跟他說林向安考中秀才了,而且還考了第一名。


    瞬間驚呆了,生怕聽錯了。


    掌櫃又重複了一遍,說官差都到林家報喜了,怎會有假!


    於是立馬扔下手裏的活,王和智就準備跑去林家,親自確認一下。


    在路上碰到來找他的林橋,確認消息是真的,激動地在原地跳了起來。


    “好了,先別激動,我找你有正事,三姨父讓你去王家報信,老爺子可一直在等消息呢。”


    “好好好,我這就迴去告訴爺奶,他們知道了定會高興極了!”


    說完,王和智就立馬狂奔起來,林橋看著他瞬間遠去的背影,忍不住輕笑出聲。


    當王老爺子知道這消息後,高興壞了,出去逢人就說這事,片刻功夫村裏人都知道了這事。


    之前王老爺子等考試結果,過了好久都沒來,以為林向安沒考中,大家都快要接受這個結果了,突然就傳來考中了,還考了第一名,正兒八經的秀才公了。


    紛紛換上笑臉朝王老爺子道喜。


    這麽出息的孩子,一些人心裏感歎,明明身上留著王家的血,偏偏成了外姓。


    幸好有王老爺子在,也結下一些善緣,日後村子也能沾點光。


    ......


    定下迴去的時間,林向安就帶著王和信、林遠、楊輝去買些禮品,好帶迴去送人。


    那日拜見學政迴來,楊輝想起了酒菜錢和衣服錢,趕緊還給了林向安。


    可能心情好,對天熱也沒有那麽煩躁了。


    幾人逛了半日,在外麵吃了午食,才提著東西迴去。


    離開前,幾人一起將院子整理和打掃了一番,想來以後不會再來住了,得好好地物歸原主。


    第二日,天還沒亮,幾人就安靜地離開了。


    城門口已經準備好了馬車,比來的時候要好,不過人要少了很多,前麵落榜的人,已經提前迴去了。


    隻有他們等榜單的人,才到現在迴去。


    沿途有衙役保護,一路下來很順利。


    傍晚就迴到了縣城。


    後麵知縣還要帶著這次考中的秀才,到縣學明倫堂祭拜,林向安就沒有立刻迴家,而是住在縣裏。


    讓王和信迴家去報一聲平安。


    待林向安卯時去縣學,剛到門口,就有人跟他道賀。


    基本沿途遇到的人,都來和他搭話,之前還有人說他運氣好,但三次下來,都是第一名,那就說明是實力了。


    這次縣裏考中的12位秀才,縣學占了六人,有兩個出自雲林書院,其他的出自私塾。


    教官特意將秀才聚在一起,一起作伴迴來的。


    在縣裏沒有住所的秀才,被統一安排住在縣學的學舍。


    晚些時間,知縣會過來縣學,率領新秀才去祭拜孔子和先賢,以表達感謝和庇護。


    不僅表達對學問和文化的敬重,也是對新秀才的鼓勵與褒獎。


    林向安直接去找了楊輝和孫文石。


    秀才的裝扮在學子中特別明顯,稍微一打聽,就很快找到了人,都在夥房吃早食。


    迴來的路上,都已經結交認識了,見他來,大夥紛紛熱情地邀請他一起吃。


    不過林向安已經吃過了,便坐在一旁等大家。


    待大家吃完早食,正準備找個空屋坐坐聊天,等待知縣的到來。


    有個小廝過來,說周教諭召見他們。


    一進屋,不僅有周教諭,還有不常露麵的徐山長也在。


    兩人先恭賀了眾人,然後語重心長地給了些叮囑。


    提醒大家成為秀才,不能鬆懈,這才是科舉第一步。


    以後他們要參加,每三年一次的歲試,考試成績太差的,次數多了,有可能會被取消秀才的資格。


    若要參加下一次鄉試,得先參加三年一次的科試,隻有成績一二等的秀才,才能參加鄉試。


    給大家興奮之餘敲了一個警鍾。


    還給了一些讀書建議,與童生需要申請不同,秀才都能夠入讀縣學。


    若是秀才想去府學讀書,有兩個途徑。


    第一個途徑:可先入讀縣學,在考試中名列前茅的秀才,才會被推薦進入府學。


    另一個途徑,秀才直接參加府學的考試,通過了才能入讀。


    除了廩生,可以免除相關費用,有補貼外,其他的秀才入讀都要交費,也隻能減免一定田稅和兩個人的徭役。


    不像舉人能夠快速富起來,秀才還是要看自身家庭。


    事關未來,大家都聽得非常認真,就在這時,有下人進來說劉知縣來了,於是周教諭和山長,帶領著新秀才出門去迎接。


    這次除了劉縣令外,還有主簿和縣丞也來了。


    寒暄了片刻,一起往明倫堂走去,準備祭拜。


    徐山長在前麵帶路,三位大人走在中間,秀才們跟在身後,其他學子正在講堂內聽課。


    早晨的陽光透過樹枝灑在古老的院落裏,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香火味。


    縣學已經提前準備好了祭品。


    劉知縣步伐穩重而沉靜,剛走到明倫堂前,他停下腳步,迴頭望著新晉的秀才,眼中透出一絲讚許。


    “今日,你們皆為文人之英才,理應受到尊崇。先賢孔子在上,諸位在此祭拜,是為告慰先祖,亦是對未來的鞭策。”


    說完,便帶領著大家走進明倫堂。


    堂內,孔子的神像莊嚴肅穆,香爐中的青煙嫋嫋升騰,給人一種肅穆而神聖的氣氛。


    劉知縣領著主簿、縣丞,率先上前,朝著孔老夫子的畫像,鞠了三次躬。


    然後轉身朝眾人說道。


    “你們為家族爭光,今日祭拜,是向先賢匯報,也是請神明護佑,願爾等在今後的學路上能繼續發揚光大,修身齊家,報效朝廷。”


    “謝大人教誨,學生定不負眾望。”


    眾位秀才異口同聲迴道,說完便也跟著鞠了三躬。


    劉知縣看著眾人,滿意地點點頭,一臉欣慰。


    祭拜儀式結束後,三位大人被周教諭和許山長請到屋內去閑談,大家這才鬆了一口氣。


    一個個早已歸心似箭,便向三位大人告辭。


    劉知縣也知道大家的心情,也沒有多留,便讓他們迴去了。


    孫文石和林向安、楊輝不同路,便在縣學門口告別分開。


    “向安兄,我迴家前,要先去一趟李夫子的住處,你要去嗎?”


    雖然李夫子肯定已經知道消息了,但作為學生迴來了,得先去拜謝夫子,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之恩。


    “我也有此意,咱倆一起去吧,在縣裏買些謝禮。”


    林向安點點頭,雖說他入了縣學,但李夫子仍是他的授業恩師,兩人考中秀才,是該備上重禮親自去感謝。


    師生方麵的謝禮,兩人去縣裏最大的一家書齋,楊輝買的是毛筆和硯台。


    林向安在書齋環顧了一圈,沒找到合適的,藏書古籍,這種可遇不可求,尋常書,送給李夫子意義不大。


    他也不能和楊輝買的一樣。


    兩人出來後,就看到對麵有一家茶葉鋪子,於是林向安進去茶鋪買了一罐洞庭毛尖。


    這時候的茶葉很貴,最普通的芽茶(用細嫩芽葉製成的散茶)將近80文一斤。


    林向安買的中等的散茶,一罐差不多一斤,將近二兩銀子,又去買了一些糕點和酥餅。


    之後楊輝又去割了三斤豬肉。


    兩人迴到家裏,叫上林遠,雇了一輛馬車,這才迴去鎮上。


    樹人私塾的大門關著的,兩人提著謝禮,林遠幫忙去敲門。


    待吳小山打開大門,驚喜地叫了起來。


    “林公子,楊公子,你們迴來了?恭喜兩位考中秀才,快快進來!”


    本來兩人穿著秀才的裝扮,就有人關注著,聽到吳小山的稱唿,瞬間明白是李夫子的兩位考中秀才的學生。


    便有人要圍過來恭喜,還好吳小山眼疾手快,趕忙讓他們進來。


    兩人還沒有搞清楚狀況,就被拉進來了,林遠也緊隨其後進來了。


    “這是怎麽了?”


    林向安不解地問道,不明白這是何意。


    “托兩位公子的福,我家夫子也成了這一帶的名師,之前就有不少孩子送過來讀書,但夫子都拒絕了。這不林公子和楊公子中秀才的名聲傳迴來,大家又來求夫子收學生。”


    吳小山笑著解釋這種情況,自從林向安拿了小三元的名頭,以及楊輝考中秀才,李夫子的名聲就更勝一籌。


    奈何李夫子準備去縣學教書,現在學生也教到年底,便不再收學生。


    可有些人就是不死心,說教幾個月也行。


    他家夫子負責,不想讓學生來迴波折,一律拒絕了。


    “林公子,你大概不知道,當日衙役到你家報喜,鎮上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你13歲考了個小三元,大家都誇你是文曲星下凡,吵著嚷著要見見你,沾沾福氣。”


    瞬間明白了吳小山的舉動,林向安哭笑不得,“原來如此,看樣子一會我得從後門走了。”


    隨即又問道,“李夫子準備何時去縣學教書?”


    “夫子打算教到年底,明年再去。”


    林向安輕笑出聲,感歎道,“那好啊,大家又能在縣學裏碰到了。”


    “楊公子,接下來也要入讀縣學?”


    聞言,吳小山便轉頭看向楊輝,笑著問道。


    “是啊,我先迴一趟家,過幾日後,再去縣學報名。”


    “李夫子要是看到你們倆來了,定然會高興的。”


    吳小山笑著說道,就將三人帶到廳堂,讓他們先坐一會,給幾人端了熱茶。


    接著又解釋,“李夫子還在給學生上課,你們在這稍等一下。”


    兩人也沒有提前約定,就這樣過來的,反正有時間。


    林向安一臉和善,溫柔地笑道,“小山哥,不著急,等李夫子上完課,你再跟他說我們來了,我和楊輝兄在這等


    著。”


    一聽到林向安還是同以往那樣稱唿他,吳小山趕忙搖頭,製止道。


    “林公子,可別這樣稱唿了,我可承受不起,要是不介意,就直接喊我小山。”


    現在他雖然和李夫子還有師生名分,但兩人都是廩生,吳小山的話倒是提醒了林向安,隨即點點頭,說道。


    “我知道了,小山。”


    吳小山這才走出廳堂,到課室門口等著。


    林遠想到外麵的情況,剛才的馬夫已經走了,剛才吳小山的話,提醒了他,怕路人擠到林向安,得先迴去把家裏馬車趕過來。


    “向安,一會李夫子來了,我就先迴去一趟,把家裏的馬車拉過來,在門口等著,眼下這情形,還是避開一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柒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柒柒並收藏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