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和智問這問題前,今日已經有很多人,朝林向安問了同樣的問題。


    無奈地又將事情,迴答了一遍。


    王三平不禁感歎,這孩子從小就厲害,如今還一次就考中了,搞不好還真能當個官老爺。


    隨即想起了王老爺子的叮囑,便說道:


    “向安,這消息傳迴家了,你爺時常念叨你,讓你有空迴去一趟。”


    這幾年王三平跟著林家,也賺了不少錢,如今在鎮上安家落戶了,不過每天鎮上、鄉下兩頭跑。


    王老爺子聽人說了這消息,就逮著他和王四順,讓兩人碰到林向安了,讓他迴一趟村。


    說是想孫子了,估計是想和村裏人顯擺顯擺。


    這一提,林向安才想起來他將近有一兩年沒去過王家塢了。


    去年提出來參加科考,其他事都沒有管了,生活就是兩點一線。


    也該抽個空去看望一下了。


    林向安點點頭,笑著說道。


    “五伯,我明日早上要去縣城,拜謝知縣大人。等我迴來,若是時間還早,就迴去一趟。”


    見林向安願意迴去,王三平臉上樂開了花,林向安若迴去,全家人臉上都沾光。


    “行,你看著安排。明日晚些我讓和智來接你,有啥事你就指使他。”


    沒聊幾句,王三平還有事,就帶著王和智趕著馬車走了。


    林向安想到了林家酒肆,那兩家鋪子都獎勵夥計了,沒道理這家沒有,順便讓人送一桌子好菜過去林家豆腐坊那邊。


    於是兩人就去了林家酒肆,雖說林家酒肆最後開起來的,但卻是三個鋪子裏最賺錢的。


    到目前為止開了三年,生意直逼鎮上另外兩家酒樓:翠雲樓和香玉齋。


    因為和翠雲樓有合作關係,林家酒肆沒有做鯽魚燉豆腐這道菜。


    而是以麻婆豆腐、蒸豆腐、豆腐煲、醬爆豆腐為特色,其次利用家裏養殖的牲畜,去年又陸續添加其他特色菜,東坡肘子、紅燒肉、糖醋排骨、宮保雞丁、辣子雞丁、香菇滑雞等。


    這些都是根據他曾經的記憶,和林秋蘭、請來的廚師,一起研發出來的。


    兩位廚師人品很好,當然也是簽訂契約,提供了高額福利待遇。


    林家酒肆的生意越來越好。


    與之相比,香玉齋原先以紅燒肉、清蒸小龍蝦為特色的酒樓,就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而翠雲樓除了鯽魚燉豆腐特色菜,還有特色點心,受到雙皮奶製作的啟發,後續研製出了其他奶製品點心,頗受好評。


    而且在價格上,林家酒肆更有優勢,因為自家產的雞和豬,成本更低。


    同樣的菜色,味道兩家不相伯仲,但林家酒肆更優惠,久而久之,香玉齋的客人就流失了。


    香玉齋估計對林家酒肆恨得牙牙癢,也沒少使出陰招,比如挖牆腳,或者讓人來騷擾,最開始有他師傅趙康平幹預,都解決了。


    即便後來趙家走了,但趙康平離開前跟人說過,林向安是他徒弟,還有部分鏢局的人在鎮上,倒也給他林家麵子。


    有的時候小心翼翼經營,還不如抱人大腿是有道理的。


    林向安正好查看了鋪子裏的賬本,大致翻看了一下,每日差不多有10兩銀子的流水,吃食上的利潤,大概能到達一半。


    順便詢問了顧客的情況,多是港口那邊過來的商人。


    這邊商船是從沿海地帶過來,路過這邊停靠,多是到杭州、揚州一帶,也是這條商業航道的繁華,讓雙林鎮規模越來越大。


    與縣城相比,規模絲毫不弱。


    林家酒肆一年下來,剔除各種成本、稅收、隱含的保護費等,大概能用一千多兩銀子的利潤,可以說是非常賺錢的了。


    從去年開始,他雖然沒有再看各鋪子的賬本,但心裏還是有數的。


    家裏的鋪子,全部是按照當初林家豆腐坊的賬本來規劃的,每月會核對,其次就是每年還會核對。


    財務方麵早期是林向安和王四順一手抓的,後來就交給了王四順和林橋負責,他會定期聽匯報,適當給出經營方向。


    林家酒肆是接手的一家快倒閉的酒樓。


    原先東家經營不善,但原掌櫃的人好,就在轉手鋪子時,原酒樓老板讓林家幫忙給個活計。


    於是被林家留了下來,這人忠厚和聽話,就繼續當了掌櫃。


    讓人打包送了一桌吃食到林家豆腐坊,同時也讓他們自己也做一桌吃食,讓大家空閑了一起吃。


    林向安直接付了兩桌錢。


    掌櫃的不明白少東家為何非要給錢。


    “少東家,這使不得,我記賬就行了,何必還給錢呢。”


    “陳掌櫃,這屬於鋪子裏的公賬,從我手裏付。不然對不上賬,如果家裏其他人都這樣幹,就會成為一筆糊塗賬。”


    他剛才看到賬本上有人記賬,但沒有說出來。


    這會也算是提醒,以後不要再出現記私賬的行為。


    家裏這麽多人,你來占個便宜,他來占個便宜,這不就是挪用公款吃喝嗎?


    “以後,隻有我爹和娘的名義可以,其他人一律不許記賬。”


    陳掌櫃瞬間明白林向安的話。


    “好的,以後我會吩咐下去的。”


    看天色不早了,林向安就帶著林遠迴去了。


    夜裏,林向安就去王四順、林秋蘭的房間,將這事提了一下,之間就不計較了,以後不許再這樣了。


    不僅是林家酒肆,其他兩個鋪子也是。


    二月份在縣城剛開的林家豆腐坊,生意倒是慢慢有起色了,不過遠不如鎮上的生意。


    等後麵他到縣城穩定下來了,再慢慢改善吧。


    久違的,林向安詢問了家裏養殖場的問題,王四順和他說了大概,正好明日拜謝完知縣,他迴去一趟,視察一下。


    家裏的兩輛馬車,一直來迴運送貨物,基本不著家。


    王四順為了家裏人出行方便,就又買了一輛馬車。


    第二日,天剛亮,林遠就趕著馬車,送林向安去縣衙。


    到了縣衙,林向安和門口的衙役說了自己的名字,很快就被帶進去。


    林遠就在縣衙外麵等著。


    穿過長長的抄手遊廊,被帶到一個中廳,讓他稍等片刻。


    等了半炷香的時間,劉知縣才從外麵進來。


    林向安正要行禮,便被劉知縣阻止了,一臉笑容地看著他。


    “不必多禮,坐下吧。”


    並沒有坐下,將手裏的禮品,送了過去。


    “縣尊大人,昨日迴到家中,聽說您送來獎勵,學生特意前來拜謝。這是自家做的一些特產小吃,手藝還不錯,望縣尊大人笑納。”


    劉縣令正想要拒絕,但聽是自家做的吃食,便收下了,語氣溫和地說道。


    “既然是你家做的吃食,那我就收下了,下次不許再禮了。聽說前天你們迴來,路上遇到土匪,可還安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柒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柒柒並收藏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