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府試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 作者:百柒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頓下來之後,林向安和楊輝開始專心溫習,馮辰和薛文逸隔幾天就會過來一起相互探討。
大概月中時,宋桐才來到府城,通過馮辰之前留的地址,找過來的。
五個人聚齊後,又去找了一趟府學,找李夫子的同窗給宋桐互結擔保。
這一次倒是沒有給他們開小灶,但給他們幾人一些提醒,讓他們在搜檢的時候,一定注意陌生人靠近。
近幾年有發生一些報複栽贓作弊事件。
趁人不注意,把小抄塞到別人身上,結果就被抓到了,百口莫辯,失去考試資格。
有的沒有防備,被人下藥,拉肚子,導致無法考試。
同時還注意一些賣考題的人,基本都是騙子。
讀書人對科舉的執著,衍生出了各種奇葩行為,而且作弊行為也是層出不窮,屢禁不止。
一係列提醒,大概意思就是讓他們謹慎些,別去湊熱鬧,安心溫習,別連累他們。
出去時,五人心裏非常感激這位廩生的提醒。
幾人也是聽勸的,大多時間都在一起溫習,偶爾出去外麵走走,散散心,換一下狀態。
時間一晃而過,就到了考試當天。
和縣試一樣,快到五更天時,第一次鞭炮聲響了,提醒考生起床,之後再提醒一次,讓考生盡快趕到考棚。
天剛亮,第三次鞭炮聲響起,正式開始搜檢。
有了之前的提醒,五個人在一起時,就比較注意陌生人的接近。
也不知道哪裏擠來的一個人,想圍過來搭話,但大家冷冷地,不理他。
那人自討沒趣,就換了個地方,跑到前麵和其他學子搭話。
林向安也沒在意,結果沒多久,就聽到前麵隊伍一陣騷動,議論紛紛,說是有人作弊,在衣服裏找出小抄。
被衙役拖走的人一直喊冤枉,大喊說不是他的東西,但沒人信。
畢竟作弊的人都這麽說,連帶著一起互保的幾個人,全部失去了考試資格,也把兩位廩生也給害了。
“那人不是咱們縣裏考前十的學子嗎?他縣試考的那麽好,怎麽還作弊?難道上次也作弊,沒被查出來?”
在林向安旁邊隊伍裏兩個人,認識作弊的那人,小聲議論著。
“不知道啊,和他一起的人太慘了!”
“是啊,不過對咱們是好事,競爭名額的人又少了。”
......
聽了那兩人的對話,林向安就留意之前來找他們搭話的人,尋了半天,才看到那人有湊到一個人跟前,不知道在聊什麽。
結果他剛離開,輪到跟他搭話的人被搜檢,就又傳出作弊。
當事人一臉詫異,又在大唿中被衙役拖走了,又連累了好幾人。
就在這當口,那人就不見了。
若不是被人提醒過,林向安會以為是意外,但此時不得不懷疑是別人專門針對做的。
之後眾學子戰戰兢兢,趕緊相互檢查,生怕被別人拖累。
和縣試的流程一樣,所有檢查通過後,林向安幾人順利進入考棚。
防止同縣的學子考場內作弊,都被打散隔開了。
找自己座位時,林向安碰到了宋桓,他皺著眉頭,臉色很難看。
原以為宋桓是衝他甩臉色,但看到他走進的號舍,林向安一下子就明白了,竟然被分在臭號旁邊。
一個富家公子,哪裏受的了這種氣味。
林向安的座位稍微好點,隔了好幾個號舍,可能也會有氣味,但不至於那麽重。
不管怎麽說,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檢查好號板,用衣衫擦了一遍,就從考籃裏拿出筆墨紙硯、考試紙、草紙。
當考棚大門關好,掛上考棚印方,這才開始。
由知府擔任主考,儒學署的教諭訓導監考,來迴在考場走動查看。
題目由衙役舉著牌子,繞場一周。
府試和縣試唯一的區別是,府試考三場。
其中第一場頭試,隻要通過了,後麵初覆、二覆可以隨意些。
頭試:四書製義題兩道,試貼詩一題。
第一道題: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義
這是出自於《孟子》卷十二·告子章句下·第十五節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這經典名句不要太熟啊!!!
林向安深思片刻,就研墨拿筆在草稿紙上奮筆疾書,一氣嗬成,洋洋灑灑寫下了第一篇製義。
......
中午時,考場提供熱湯,這一次林向安倒是少吃了點。
下午的時候,號廁的味道有些重,時不時能飄過來一些氣味,林向安心裏默默同情宋桓。
然後趕緊將草紙上的內容,謄寫到考試紙上。
大概申時,湊齊了五十人,林向安就提交了試卷,是第一波人出考場的。
剛走出門口,林遠就迎了過來,接過他手裏的考籃。
林向安舒展了一下身體,滿打滿算,也就在考場裏待了4個時辰,坐的太久除了腿酸,其他還好。
考試完後,需要等三天,在榜單上的基本就確定是童生了。
沒上榜的就可以不用考了,得下次重頭再來了。
他們五人都留了下來。
第二場考試時,林向安沒有看到宋桓,猜測他可能落榜了。
......
三場考試考完,林向安終於放鬆下來。
來府城將近一個半月了,都沒有好好逛過。
於是在等待結果的過程中,林向安就拉著林遠、楊輝去找周邊各種美食。
之前不敢亂吃,每天都老老實實的,一結束就放飛自我了,在大街小巷穿行,除了吃東西,還給家裏人挑禮物。
楊輝見狀,也想給家裏帶點東西。這次跟著林向安吃住,省了不少錢。
在吃的問題上,林向安說三人平攤,但他不同意,一定堅持付一半。林遠忙前忙後細微的照顧,他怎麽好意思隻出三分之一。
到目前為止,吃住才花了二兩銀子。
家裏讓他帶了十兩銀子出門,十兩銀子是他爹好幾個月的月錢,他娘讓他在外麵節約點花。
就在買禮物的時候,林向安突然看到一個有點熟的身影,衣著打扮不一樣了,但那張臉他還記得。
“楊輝,你對那人還有印象嗎?”
大概月中時,宋桐才來到府城,通過馮辰之前留的地址,找過來的。
五個人聚齊後,又去找了一趟府學,找李夫子的同窗給宋桐互結擔保。
這一次倒是沒有給他們開小灶,但給他們幾人一些提醒,讓他們在搜檢的時候,一定注意陌生人靠近。
近幾年有發生一些報複栽贓作弊事件。
趁人不注意,把小抄塞到別人身上,結果就被抓到了,百口莫辯,失去考試資格。
有的沒有防備,被人下藥,拉肚子,導致無法考試。
同時還注意一些賣考題的人,基本都是騙子。
讀書人對科舉的執著,衍生出了各種奇葩行為,而且作弊行為也是層出不窮,屢禁不止。
一係列提醒,大概意思就是讓他們謹慎些,別去湊熱鬧,安心溫習,別連累他們。
出去時,五人心裏非常感激這位廩生的提醒。
幾人也是聽勸的,大多時間都在一起溫習,偶爾出去外麵走走,散散心,換一下狀態。
時間一晃而過,就到了考試當天。
和縣試一樣,快到五更天時,第一次鞭炮聲響了,提醒考生起床,之後再提醒一次,讓考生盡快趕到考棚。
天剛亮,第三次鞭炮聲響起,正式開始搜檢。
有了之前的提醒,五個人在一起時,就比較注意陌生人的接近。
也不知道哪裏擠來的一個人,想圍過來搭話,但大家冷冷地,不理他。
那人自討沒趣,就換了個地方,跑到前麵和其他學子搭話。
林向安也沒在意,結果沒多久,就聽到前麵隊伍一陣騷動,議論紛紛,說是有人作弊,在衣服裏找出小抄。
被衙役拖走的人一直喊冤枉,大喊說不是他的東西,但沒人信。
畢竟作弊的人都這麽說,連帶著一起互保的幾個人,全部失去了考試資格,也把兩位廩生也給害了。
“那人不是咱們縣裏考前十的學子嗎?他縣試考的那麽好,怎麽還作弊?難道上次也作弊,沒被查出來?”
在林向安旁邊隊伍裏兩個人,認識作弊的那人,小聲議論著。
“不知道啊,和他一起的人太慘了!”
“是啊,不過對咱們是好事,競爭名額的人又少了。”
......
聽了那兩人的對話,林向安就留意之前來找他們搭話的人,尋了半天,才看到那人有湊到一個人跟前,不知道在聊什麽。
結果他剛離開,輪到跟他搭話的人被搜檢,就又傳出作弊。
當事人一臉詫異,又在大唿中被衙役拖走了,又連累了好幾人。
就在這當口,那人就不見了。
若不是被人提醒過,林向安會以為是意外,但此時不得不懷疑是別人專門針對做的。
之後眾學子戰戰兢兢,趕緊相互檢查,生怕被別人拖累。
和縣試的流程一樣,所有檢查通過後,林向安幾人順利進入考棚。
防止同縣的學子考場內作弊,都被打散隔開了。
找自己座位時,林向安碰到了宋桓,他皺著眉頭,臉色很難看。
原以為宋桓是衝他甩臉色,但看到他走進的號舍,林向安一下子就明白了,竟然被分在臭號旁邊。
一個富家公子,哪裏受的了這種氣味。
林向安的座位稍微好點,隔了好幾個號舍,可能也會有氣味,但不至於那麽重。
不管怎麽說,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檢查好號板,用衣衫擦了一遍,就從考籃裏拿出筆墨紙硯、考試紙、草紙。
當考棚大門關好,掛上考棚印方,這才開始。
由知府擔任主考,儒學署的教諭訓導監考,來迴在考場走動查看。
題目由衙役舉著牌子,繞場一周。
府試和縣試唯一的區別是,府試考三場。
其中第一場頭試,隻要通過了,後麵初覆、二覆可以隨意些。
頭試:四書製義題兩道,試貼詩一題。
第一道題: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義
這是出自於《孟子》卷十二·告子章句下·第十五節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這經典名句不要太熟啊!!!
林向安深思片刻,就研墨拿筆在草稿紙上奮筆疾書,一氣嗬成,洋洋灑灑寫下了第一篇製義。
......
中午時,考場提供熱湯,這一次林向安倒是少吃了點。
下午的時候,號廁的味道有些重,時不時能飄過來一些氣味,林向安心裏默默同情宋桓。
然後趕緊將草紙上的內容,謄寫到考試紙上。
大概申時,湊齊了五十人,林向安就提交了試卷,是第一波人出考場的。
剛走出門口,林遠就迎了過來,接過他手裏的考籃。
林向安舒展了一下身體,滿打滿算,也就在考場裏待了4個時辰,坐的太久除了腿酸,其他還好。
考試完後,需要等三天,在榜單上的基本就確定是童生了。
沒上榜的就可以不用考了,得下次重頭再來了。
他們五人都留了下來。
第二場考試時,林向安沒有看到宋桓,猜測他可能落榜了。
......
三場考試考完,林向安終於放鬆下來。
來府城將近一個半月了,都沒有好好逛過。
於是在等待結果的過程中,林向安就拉著林遠、楊輝去找周邊各種美食。
之前不敢亂吃,每天都老老實實的,一結束就放飛自我了,在大街小巷穿行,除了吃東西,還給家裏人挑禮物。
楊輝見狀,也想給家裏帶點東西。這次跟著林向安吃住,省了不少錢。
在吃的問題上,林向安說三人平攤,但他不同意,一定堅持付一半。林遠忙前忙後細微的照顧,他怎麽好意思隻出三分之一。
到目前為止,吃住才花了二兩銀子。
家裏讓他帶了十兩銀子出門,十兩銀子是他爹好幾個月的月錢,他娘讓他在外麵節約點花。
就在買禮物的時候,林向安突然看到一個有點熟的身影,衣著打扮不一樣了,但那張臉他還記得。
“楊輝,你對那人還有印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