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忘記了,這個重要的事情,以林向安這些年了解,馮辰、薛文逸、宋桐他們三人背後的家族,應該和知縣有過接觸。


    “咱們可以了解一下知縣的偏好,畢竟了解主考官對我們來說百利無一害。要是能搞來他的書稿的標注,或者寫過的文章,咱們就能清楚知縣是個什麽人了,可以取巧一點。”


    古代科舉,其實運氣加成的成分很大。


    比如摸清楚主考官的脾氣,討厭什麽,喜歡什麽,這樣把握又會大一點。


    “哈哈,還是你這小子聰明,我迴家就讓我爹去打聽一下!”


    馮辰樂了,林向安平日裏看著挺沉穩,其實鬼點子特別多,他就喜歡這小子思想活絡。


    “那我迴去也讓我爹去問問。”


    宋桐也點點頭,他家裏的哥哥這次也要參加科考,父親雖然不是那麽喜歡他,但看在哥哥的份上,也會去打聽的。


    “那咱們先打聽,後麵再匯總信息。”


    薛文逸也點點頭,他家也有相關人脈,應該也能打聽一些消息出來。


    默默聽著的楊輝,突然意識到自己和他們一起學習,這個決定真的太好了,路途雖然遠了點,但得到很多原來不知道的信息。


    原本對這次考試有些茫然,這會漸漸多了些信心。


    說完後,馮辰、薛文逸、宋桐、楊輝四人都低頭開始做規劃,遇到問題時不時請教林向安。


    ......


    一連好幾天,李夫子路過時,就瞧見他們五個人圍在一起學習。


    有時候看著一個人在講解,其他人聽著,每天都輪流來。


    平日申時就散學離開,現在他們常待到酉時,非常的刻苦。


    臉上並沒有愁眉苦臉,反而很有活力。


    這讓李夫子很欣慰,做學問就是要這樣的態度。


    基本過幾天,李夫子就會給他們出題,讓他們做。


    結果他們來請教科考的怎麽安排的,便按照科考流程來寫,說是提前練習一下,免得到時候時間安排不合理。


    李夫子覺得這幾個孩子的溫習計劃很有意思,看著簡單,條理清晰,隻需要每日按規劃來,一旦完成,內心就會很安穩,絲毫沒有焦慮。


    林向安每日過得很充實,正如他爹說的,沒有再讓弟弟妹妹來打擾他。


    每天早出晚歸,忙碌的日子讓他忘記了時間,結果有天迴家,突然瞧到林遠,把他嚇了一大跳。


    “阿遠,你什麽時候迴來的?這次在家待多久?”


    林向安覺得幾個兄弟,年紀就差一兩歲,成為自家兄弟後,讓他再叫哥哥,莫名別扭,便直接喊名字了。


    小時候的林遠性格簡單,有點活潑,但失去爹娘後,整個人就沉默了,林向安有過類似的經曆,便和阿橋一起關注著。


    後來送他跟著劉教頭練武,長大跟著在走鏢途中磨煉了兩年,成熟了好多。


    “今天中午迴來的。這不是快到我爹娘的忌日了嗎?準過待一段時間再去忙。”


    每年快到他爹娘忌日時,他和哥哥就會放下手裏的事,去祭拜。


    哥哥不喜歡祭拜爹,但仍舊會陪他去看爹。


    “哦哦,都這個時候了,那阿橋也該迴來了。”


    家裏人並沒有把林夏枝去世的真相告訴林遠,這種事知道了隻會讓他痛苦。


    再說林遠的印象中,趙二對他還不錯。


    人已經死了,隻有活著的人難受,何必呢!


    “是啊,估計後天就迴來了。我聽三姨說你要下場考試了?等你考試的時候,我去給你當書童。”


    這件事,林遠一直記在心裏。他和哥哥多虧了三姨一家收留,這才能夠無顧慮的長大。


    哥哥說過,未來讓他要給林向安當書童,保護他的安全。


    “阿遠,我不是和你說過,書童的事不必放心上。你有自己喜歡做的事,就去做,不一定非要跟著我的。”


    作為兄弟,林向安並不想讓林遠犧牲自己,來給他當書童。


    “不,當初說好的事,就要遵守。而我是心甘情願的。”


    林遠搖搖頭。


    見他這樣固執,林向安也不多說了,“行吧,那隨你。”


    兩人又聊了一會,就各自忙各自的事去了。


    在林夏枝忌日前一天,林橋終於迴來了。


    提起一天,林向安和幾位同窗好友請了半日的假,說是中午再過去。


    一大清早,林家人就開始準備,林夏枝的墓地和林老爺子挨在一起。


    除了一大家子人,還有大姨、小姨也都會去,拜祭完後,就會到林家聚一聚。


    如今小姨林冬香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大的是女兒,小的是兒子。


    而趙二的墓地,隻有林橋和林遠兩兄弟一起去。


    趙家的人看到長大後的林橋和林遠,知道他們過得很好,想緩和關係,但兩兄弟壓根不理他們。


    如今兩人戶籍已經落在林家了,早就和趙家沒有關係了。


    之後的日子,林向安就成為了:兩眼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人。


    直到年後,縣衙貼出告示,通知縣試開始報名,二月立春後,第二日正式開考。


    李夫子帶著五個人去縣城,進縣城還得交1文錢的過路費。


    到了縣衙的署禮房去拿報表登記。


    登記表上,除了寫自己姓名,要寫同互結保其餘四名童生的姓名,還有互結廩生的姓名。


    要寫祖上三代和業師的姓名,以及左鄰右舍的戶主姓名,籍貫地址,以及年紀和學子樣貌描述。


    填好後縣衙會蓋上印章,由考生自行保管,類似現代考試的準考證。


    一係列手續辦完了,也沒有再縣裏多待,大家就一起迴去了。


    見李夫子沒有提到錢的事,幾個人迴去後,第二天一起送到李夫子麵前。


    林向安率先開口表達了對夫子的感激,除了這些年的教誨,這幾個月全力配合他們。


    不管怎麽樣,這錢李夫子都應該收下的。


    “李夫子,感謝您多年的教誨,我們聽說互結保的廩生是需要收費的,具體不知道多少,所以我們商量著一人出一兩銀子給您。”


    李夫子愕然,沒想到教的幾個學生這麽貼心,但他不能收。


    “你們的心意我領了,這錢你們拿迴去,後麵還有要用到的地方。”


    薛文逸搖搖頭,“李夫子,這一兩銀子,您就收下,若我們不知道這事還好說,如今知道了,萬萬不能不給的。”


    “是啊,您就收下吧!”


    楊輝、宋桐、馮辰異口同聲勸道。


    見他們這樣,李夫子也不好再推辭,便收下了。


    報名之後,感覺時間嗖嗖地就過去了。


    馮辰、宋桐、薛文逸家裏本來在縣城就有住處,所以大家約好考場見。


    林向安和楊輝一起提前了兩天去縣裏,家裏為他安排了住宿。


    當初王四順說好規劃進縣城,早早買好了離縣衙較近的小戶型院子。


    麻雀雖小,但五髒俱全。


    而林遠早早過來將屋子收拾好,隻需要林向安拎包入住。


    楊輝他爹也是林家豆腐坊的銷售夥計,而且來縣城的學子多,周圍的客棧早已經被訂好,甚至漲價。


    於是兩人就住在了一起。


    提前兩天到,主要是為了適應環境,另外就是去踩點看一下考場。


    開考的那天淩晨,在快到五更天時,劈裏啪啦鞭爆竹聲,響徹縣衙周邊。


    這是提醒學子們要起來了。


    外麵一片黑暗,林向安聽到了動靜,立馬從床上起來。


    還沒有穿好衣服,就聽到門外林遠敲門的聲音。


    “向安,該起床了!”


    【我正文沒法傳圖片,可以點擊我的頭像查看這一話的作者有話說,在哪上傳了互結保的圖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柒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柒柒並收藏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