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意見達成一致,便去找楊輝,商量好後,便一起去找李夫子。


    李夫子看著五個學生,楊輝和馮辰兩人已經十五歲,薛文逸十四歲了,這三人的確可以下場試試。


    而宋桐小一歲,心理尚不穩定,這位學子平日裏學的還不錯,但一遇到考試,就容易出岔子,李夫子對他有些不放心。


    林向安這位學生年紀小,但是反而是幾人中最沉穩的,不驕不躁,性子很是難得,年紀小,反而是這幾人中學的最紮實的。


    在過去,學習中總能提一些很深的見解,也讓他有所啟發。


    這五個學生也算是他第一次當夫子,親手帶大的學生,對他們的感情總歸有些不同。


    “既然你們已經想好了,我也不攔著。不過你們年紀還小,不必太執著結果,心放寬些。”


    見幾個孩子點點頭,李夫子這才緩緩叮囑,“楊輝,你讀書刻苦,學習用功,考試中日常發揮就好。薛文逸你在詩賦上再下些功夫,馮辰四書方麵你要多多溫習鞏固。”


    說完就轉頭看向宋桐和林向安,“林向安年紀雖小,一向沉穩,我也不擔心。但宋桐你最欠缺的就是穩定發揮,這方麵你要注意一下。”


    待李夫子提點完,五人異口同聲的道謝。


    “學生,多謝夫子指點!”


    “李夫子,能請您作為廩生給我們五個互保結嗎?”


    互保結就是考生與同考四人,共同書寫“五童互結保單”,同時需要本縣的廩生給他們五人互保結。


    隻有成績名列一等的秀才稱為廩生,名額有定數,初府學四十人,州學三十人,縣學二十人,每人月給廩米六鬥。


    給童生作保可以收取一定的好處費。


    “好,等縣衙通知下來了,我帶著你們去報名,一般會提前一個月,要等到明年一月份,還有五個月時間,你們要多準備。”


    接著李夫子給他們提醒童生試的注意事項,五人耐心聽著,等從李夫子的書房,都已經是晌午了。


    現在李夫子不再向以前那樣手把手帶他們學習,現在更多的是自主學習。


    李夫子布置出題,然後大家迴去答題,再一對一請教。


    畢竟每個人的進度,以及學習問題不一樣。


    可以在私塾學習,也可以在家裏學習,但一般隔三四天得來一次私塾,找李夫子請教。


    四書是必修,加起來大約字,《論語》《孟子》稍微長一些,倒背如流是基本。


    而五經全部加起來約47萬字,更多是熟讀和理解,多看名家注解,加深理解。


    “還剩五個月時間,我們是一起學習嗎?還是單獨準備?”


    馮辰心裏挺想大家一起學的,但怕自己耽誤其他人。


    原先有趙澤在,他倆半斤八兩,但現在最差的就是他了。


    大家長大了,漸漸有壓力了,不能像剛開始蒙學那樣輕鬆快樂了。


    “我都可以。”


    對於林向安來說,他自己學習,和一起學習,都沒有太大的關係。


    宋桐想到夫子的提醒,猶豫了一下,才開口詢問林向安。


    “向安,我能和你一起學嗎?我爹書房收集了一些名家注解,可以拿出來一起看的。”


    馮辰趕緊附和,他老爹也收集了不少,隻不過他看不懂,看幾頁就犯困,所以沒啥興趣。


    見宋桐提到,突然就想起來了。


    “啊,這樣的話,我也一起,我家也有不少這樣的書,都是我爹花重金四處收集的。”


    四書五經的注解,除了看名家的,也可以看一些其他的注解。


    每個人經曆不同,理解起來角度各異,多看一些,能更全麵的看待。


    但這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


    林向安覺得還不錯,一起備考氣氛更好。


    人讀書一定不能閉門造車。


    “行啊,那就一起來私塾學習,若是遇到問題,也能及時請教李夫子。”


    “那也加我一個!”


    薛文逸原本想在家獨自學習,但林向安都願意來,那他也要來,連忙出聲。


    “楊輝,你也來嗎?”林向安側頭問道。


    楊輝猶豫了一下,他家離私塾有些遠,一來一去,將近一個多時辰,這時間他想利用來學習。但他們四個一起學習,還能看相關注解的書,他挺羨慕。


    最終覺得這樣學習的機會太難得,還是點點頭。


    “我也來。”


    ......


    還沒有到家門口,就看到兩個熟悉的小身影,在門口玩耍。


    林嘉月看到他後,就咚咚地跑過來,衝進了林向安懷裏,親昵地喊道,“哥哥,你今日迴來的有些晚。”


    “慢點跑!”


    趕緊穩住妹妹,這孩子已經長到7歲了,長的粉粉嫩嫩,但性格有點像個男孩子,特別活潑調皮。


    或許是因為家裏就她一個女孩子,備受疼愛。


    相反弟弟王和忠性子很文靜,兩個人簡直像生錯了性別。


    王和忠站在門口,等著林向安牽著林嘉月過來。


    “哥哥!”


    林向安摸了摸他的頭,笑著問道,“嗯,你們兩個怎麽今日在門口玩?”


    “嘉月說要等你迴來,我便陪她在這裏等你。”


    “下次別到外麵等了,不安全。你們倆今日功課學習的怎麽樣了?”


    兩孩子四歲的時候,林向安就教兩人認字。


    林遠從十一歲的時候,就跟著開始跑鏢,已經兩年了,一年到頭,沒多長時間住家裏。


    林橋幫著林秋蘭打理店鋪,王四順經常待在鄉下,和豬、雞、鴨打交道,反正兩頭跑。


    王和智、王和信已經搬出去了,五伯一家在鎮上買了房子。


    林家從原先的一家小鋪子,變成了三家鋪子。


    多了林家雜貨鋪和林家酒肆。


    林家雜貨鋪主要賣醃製品,以及一些其他地方特產。


    這是趙澤在的時候,利用鏢局的關係,建立起來的一條商路。


    雜貨鋪還有趙澤的一份原始股,他占三成,林家占七成,每年會給他分紅。


    畢竟鏢局經營多年的路線,有他們在安全。


    而林家酒肆,專門做吃食,他記得各種小炒,專門聘請大廚一起研究,招牌是特色豆腐宴,在鎮上小有名氣。


    “哥哥,你布置的我學完了,嘉月沒有做完。”


    見狀林向安微微挑眉,瞧著林嘉月,問道,“你為何沒做?”


    “哥哥,嘉月太想你了,一直盼著你迴來,就沒心思做!”


    林嘉月嘟囔著嘴,撒嬌道。


    說的理直氣壯,林向安都不好指責她,雖然世道不支持女孩子讀書,但他還是覺得讀一些比較好。


    “你不想讀書,那是想學刺繡嗎?”


    家裏現在能供養的起孩子,不指望她賺錢,但總得學點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柒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柒柒並收藏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