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建議買個鋪子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 作者:百柒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老爹忍不住搖頭,之前兒子突然交了個朋友,是隔壁賣豆腐的兒子,怕人心術不正,就讓人去打聽了一下。
沒想到還挺有名的,和自家兒子,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就是這小子,膽子忒大,總愛翻牆,也不怕從牆上摔下來。
“你兒子說,對方嫌棄要繞一大圈才能進來,太遠了。”
李寶珠記起了當時聽兒子說的理由,哭笑不得。
那棵香樟樹也挺好爬上去的,她碰見過幾次,兩孩子也沒摔著,就沒管這事。
“那小子心思比咱們兒子深,但能主動讓澤兒去讀書,挺有意思的!”
“哼,是個小滑頭!”
見趙老爹嘴上覺得對方不老實,但眼裏還是欣賞。想到了小兒子之前的話,李寶珠輕輕笑了一下,緩緩道來。
“你知道那孩子想幹什麽嗎?他想向你拜師學武,但我跟兒子說,你不收徒。”
“阿澤轉告了那孩子,然後對方說沒事不急!”
趙老爹嗤笑了一聲,搖搖頭道,“我就知道這小子別有用心!”
“我倒是挺喜歡這小孩的,懂得照顧人。他每次都會看到咱兒子先平安下來了,他才爬過去。”
李寶珠是心細之人,能夠看到對方身上的優點,盡管知道對方有目的,她也沒有阻止。
善良,孝順,體貼父母,細心,這些品質足夠打動她。
趙澤興匆匆跑進屋裏,正準備喊娘,就看到了他爹的身影,身子一僵,怯怯地喊道。
“爹!”
看到趙澤這樣,趙老爹瞬間皺眉,正想輕斥,就聽到妻子咳了一聲,無奈歎了一口氣。
“兒子,快進來!”
李寶珠朝趙澤招招手,讓他過來,拿出帕子擦了擦他額上的汗,溫柔地問道,“怎麽了?”
趙澤看了一眼他爹,又看了一眼娘親,猶豫了一下才開口。
“娘,我想去讀書!”
趙老爹心裏五味雜陳,又喜又惆悵!
......
當天夜裏,王四順見林秋蘭喂完孩子,還有些精神,便跟她簡單提了在王家發生的事。
重點提到族老的建議,讓林向安早點去上學。
“既然這樣,那就不耽誤孩子了!相公,你去打聽一下鎮上的私塾,咱家若是能出個讀書人,那是天大的好事!”
想到自己坐月子帶兩個孩子,丈夫每天辛苦,還要操心大兒子的事,有些心疼。
林老太年紀大了,幹不動重活,這個家都由王四順頂著忙前忙後。
“就是要辛苦你了,咱們家要不招個人?”
“兒子讀書,你要補身體吃藥,還要喂養兩小孩,這到處都是錢,暫時就不請人了。這有什麽辛苦的,家裏日子越來越好,這比什麽都強!”
王四順隻要想到兒子讀書,全身充滿力氣。
“咱兒子先到鎮上私塾啟蒙,要是讀的好,咱們就送到縣裏去。”
“鎮上兩所私塾,明兒我就去打聽一下,迴來再和你商量。”
“咱家終於要出讀書人了。”
林秋蘭看著丈夫,嘴角含著一絲笑意,說著說著聲音就變小了,慢慢合眼睡著了。
這些年這個家多虧了他,才能有今天的樣子。
*
第二天,林向安醒的有些晚,外麵已經大亮。
趕緊從床上爬起來,父親已經去忙了,林老太也不在家。
簡單洗漱後,在廚房晃了一圈,鍋裏溫著饅頭、雞蛋、豆漿。
一看就是林老太給他留的。
去母親房裏打了個招唿,林秋蘭已經能起身了,正坐在床邊,見他進來招手過來身邊。
“小豆子,你爹都跟我說了,族老說你是個讀書的料,讓我們送你去讀書。”
“我跟娘說了這事,她很高興,等打聽好私塾,就送你去讀書。”
“以後別去集市幫忙了。”
既然家裏決定了,那肯定不會讓他再去集市幫忙了。
林向安沒有反駁,點點頭。
“娘,我知道了。”
家裏的生意他思考了一下,目前林家豆腐攤生意其實不差,但再想增多就很難了。
所以得優化生產,增加新的銷售渠道。
做豆腐的過程,能做出豆漿和豆花。
礙於沒地方,沒人手,也忙不過來,就沒有拓展這條生意路線。
以他在集市上這段時間的觀察,總共有三家賣豆腐的,就屬他家賣的最好。
目前賣豆漿都是搭配著早食。
但專賣豆花的倒有一家,他去嚐過,是甜味的,應該是放了糖稀,味道還行,沒有他家細膩,生意也還不錯。
豆花其實可以放各種調料的, 這一帶來往的商人多,口味有差異,可以做些醬料,供人選擇。
而製作豆腐、豆幹、豆腐皮的原理都是相通的,隻是一些步驟工具的差異。
豆腐,能弄成:油炸豆腐,臭豆腐,毛豆腐,腐乳。
豆幹,能弄成:鹵的,炒的,煎的,油炸的。
這些知道大致方法,找到擅長工人,專門研究,不就能出來了嗎?
這比研究火藥武器不簡單多了?
總之豆腐家族完全能變成一家特色店,以賣豆腐和加工小吃結合在一起。
林家豆腐坊在這小有名氣,再進一步包裝營銷成品牌,就變成做特色豆製品鋪子。
向外擴展或者找人合作加盟,打進新的市場,不是指日可待!
他以前就投資過餐飲生意,調研和實踐過,有些經驗的。
家裏林老太和她娘,在生意上偏於穩定,即便他爹有能力,但精力也有限。
於是林向安便試著提出一點意見。
“娘,我這段時候在集市幫忙,觀察了周圍其他家的生意。我覺得咱們家買個鋪子來做豆腐生意會更好!”
林秋蘭被兒子的話,驚了一下,有些詫異他怎麽會有這個念頭。
並沒有多上心,但還是詢問了孩子為何這樣說。
“為什麽?”
沒想到還挺有名的,和自家兒子,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就是這小子,膽子忒大,總愛翻牆,也不怕從牆上摔下來。
“你兒子說,對方嫌棄要繞一大圈才能進來,太遠了。”
李寶珠記起了當時聽兒子說的理由,哭笑不得。
那棵香樟樹也挺好爬上去的,她碰見過幾次,兩孩子也沒摔著,就沒管這事。
“那小子心思比咱們兒子深,但能主動讓澤兒去讀書,挺有意思的!”
“哼,是個小滑頭!”
見趙老爹嘴上覺得對方不老實,但眼裏還是欣賞。想到了小兒子之前的話,李寶珠輕輕笑了一下,緩緩道來。
“你知道那孩子想幹什麽嗎?他想向你拜師學武,但我跟兒子說,你不收徒。”
“阿澤轉告了那孩子,然後對方說沒事不急!”
趙老爹嗤笑了一聲,搖搖頭道,“我就知道這小子別有用心!”
“我倒是挺喜歡這小孩的,懂得照顧人。他每次都會看到咱兒子先平安下來了,他才爬過去。”
李寶珠是心細之人,能夠看到對方身上的優點,盡管知道對方有目的,她也沒有阻止。
善良,孝順,體貼父母,細心,這些品質足夠打動她。
趙澤興匆匆跑進屋裏,正準備喊娘,就看到了他爹的身影,身子一僵,怯怯地喊道。
“爹!”
看到趙澤這樣,趙老爹瞬間皺眉,正想輕斥,就聽到妻子咳了一聲,無奈歎了一口氣。
“兒子,快進來!”
李寶珠朝趙澤招招手,讓他過來,拿出帕子擦了擦他額上的汗,溫柔地問道,“怎麽了?”
趙澤看了一眼他爹,又看了一眼娘親,猶豫了一下才開口。
“娘,我想去讀書!”
趙老爹心裏五味雜陳,又喜又惆悵!
......
當天夜裏,王四順見林秋蘭喂完孩子,還有些精神,便跟她簡單提了在王家發生的事。
重點提到族老的建議,讓林向安早點去上學。
“既然這樣,那就不耽誤孩子了!相公,你去打聽一下鎮上的私塾,咱家若是能出個讀書人,那是天大的好事!”
想到自己坐月子帶兩個孩子,丈夫每天辛苦,還要操心大兒子的事,有些心疼。
林老太年紀大了,幹不動重活,這個家都由王四順頂著忙前忙後。
“就是要辛苦你了,咱們家要不招個人?”
“兒子讀書,你要補身體吃藥,還要喂養兩小孩,這到處都是錢,暫時就不請人了。這有什麽辛苦的,家裏日子越來越好,這比什麽都強!”
王四順隻要想到兒子讀書,全身充滿力氣。
“咱兒子先到鎮上私塾啟蒙,要是讀的好,咱們就送到縣裏去。”
“鎮上兩所私塾,明兒我就去打聽一下,迴來再和你商量。”
“咱家終於要出讀書人了。”
林秋蘭看著丈夫,嘴角含著一絲笑意,說著說著聲音就變小了,慢慢合眼睡著了。
這些年這個家多虧了他,才能有今天的樣子。
*
第二天,林向安醒的有些晚,外麵已經大亮。
趕緊從床上爬起來,父親已經去忙了,林老太也不在家。
簡單洗漱後,在廚房晃了一圈,鍋裏溫著饅頭、雞蛋、豆漿。
一看就是林老太給他留的。
去母親房裏打了個招唿,林秋蘭已經能起身了,正坐在床邊,見他進來招手過來身邊。
“小豆子,你爹都跟我說了,族老說你是個讀書的料,讓我們送你去讀書。”
“我跟娘說了這事,她很高興,等打聽好私塾,就送你去讀書。”
“以後別去集市幫忙了。”
既然家裏決定了,那肯定不會讓他再去集市幫忙了。
林向安沒有反駁,點點頭。
“娘,我知道了。”
家裏的生意他思考了一下,目前林家豆腐攤生意其實不差,但再想增多就很難了。
所以得優化生產,增加新的銷售渠道。
做豆腐的過程,能做出豆漿和豆花。
礙於沒地方,沒人手,也忙不過來,就沒有拓展這條生意路線。
以他在集市上這段時間的觀察,總共有三家賣豆腐的,就屬他家賣的最好。
目前賣豆漿都是搭配著早食。
但專賣豆花的倒有一家,他去嚐過,是甜味的,應該是放了糖稀,味道還行,沒有他家細膩,生意也還不錯。
豆花其實可以放各種調料的, 這一帶來往的商人多,口味有差異,可以做些醬料,供人選擇。
而製作豆腐、豆幹、豆腐皮的原理都是相通的,隻是一些步驟工具的差異。
豆腐,能弄成:油炸豆腐,臭豆腐,毛豆腐,腐乳。
豆幹,能弄成:鹵的,炒的,煎的,油炸的。
這些知道大致方法,找到擅長工人,專門研究,不就能出來了嗎?
這比研究火藥武器不簡單多了?
總之豆腐家族完全能變成一家特色店,以賣豆腐和加工小吃結合在一起。
林家豆腐坊在這小有名氣,再進一步包裝營銷成品牌,就變成做特色豆製品鋪子。
向外擴展或者找人合作加盟,打進新的市場,不是指日可待!
他以前就投資過餐飲生意,調研和實踐過,有些經驗的。
家裏林老太和她娘,在生意上偏於穩定,即便他爹有能力,但精力也有限。
於是林向安便試著提出一點意見。
“娘,我這段時候在集市幫忙,觀察了周圍其他家的生意。我覺得咱們家買個鋪子來做豆腐生意會更好!”
林秋蘭被兒子的話,驚了一下,有些詫異他怎麽會有這個念頭。
並沒有多上心,但還是詢問了孩子為何這樣說。
“為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