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道歉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 作者:百柒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兄弟倆走在田野邊上,想到自己挺重的,抱著比較辛苦,王和忠小聲地開口。
“哥哥,你放我下來,抱著我太累了!”
林向安笑了笑,“那我背著你,這樣輕鬆些,咱們倆說說心裏話。”
“好。”
之前林向安就在想,弟弟性子沉默,是不是因為覺得和姓氏不一樣?讓他覺得自己是外人?
當初他考慮的太片麵,沒有征求弟弟的意見,如今想來是自己自私了。
雖然在林向安心裏,覺得姓氏沒那麽重要,但別人不這麽想。
“阿忠,哥哥想給你道個歉。”
王和忠緊緊抱著林向安的脖子,不明白哥哥為什麽說這話。
“為什麽?”
“讓你跟著爹姓,是我的想法,但沒有問你的意願,是我不對。”
眼睛看著遠處,一馬平川的稻田,陸陸續續被插上秧苗,看著就很舒服。
林向安露出溫柔地神色,看著遠方,淺笑著說道。
“阿忠,在我心裏,無論你姓什麽,你都是我親弟弟,你和嘉月對我來說同等重要。我希望你倆能快樂健康的長大。隻要我還在,便會一輩子護你們平安。”
趴在哥哥的肩膀上,王和忠小小的心靈,感覺很溫暖。
平日裏哥哥對他就很好,但這還是第一次聽到哥哥對他說這樣的話。
“哥哥,我不怪你。因為嘉月是女孩子,大家都偏愛他,我知道的。”
小時候他挺羨慕妹妹的,總是被各位哥哥、爹娘、奶奶抱著哄著,總感覺自己被忽視了。
隻有林向安最關注他,他很愛待在哥哥身邊,常跑去找哥哥睡覺,從來不會拒絕。
還是爹娘不讓他去打擾哥哥學習了,這才不粘著哥哥了。
“這都沒關係,因為我是哥哥,嘉月是妹妹,我得保護她。”
這小孩太懂事了,讓林向安反而有些心疼。
對於父母來說,懂事反而會更忽視,畢竟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或許自己長大後,常想起小時候的自己,既感謝自己的堅強,但也會心疼自己的懂事。
將小孩子帶大,看著他們,仿佛就想到曾經的自己。
便想著多嗬護一些。
“阿忠,你和嘉月一樣大,都是小孩子,不用保護她也可以的。你可以哭,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都沒有關係,我都支持你的。”
“好,我記下了。哥哥,你生嘉月的氣了嗎?”
想到剛才哥哥的樣子,王和忠有些擔心。
“放心,我沒有生氣,嘉月口無遮攔,不該隨意奚落對她好的人。上次提醒過她,但她沒記心裏,我得讓她長點教訓,晚一點我會找她聊聊的。”
聊著聊著,王和忠就抬起頭,看著前方,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有了一絲孩子氣,讓林向安安心不少。
“阿忠,你有想做的事嗎?若是沒有,哥哥想讓你去讀書,懂些道理。”
王和忠猶豫了一下,但還是說出了口。
“哥哥,我能去學醫當大夫嗎?”
林向安愣了一下,倒是沒想過他會提出這樣的想法。
若是不考科舉,也不願經商,學醫倒也是個方向。
“怎麽會有這個想法?”
“妹妹小時候經常生病,我想著要是能幫上忙就好了。後來,我才知道有大夫,可以治病。奶奶身體偶爾不舒服,但不願意去看,我想著要是我會看病,奶奶就不會這樣難受了。”
靜靜聽著弟弟說著,這還是小家夥第一次明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作為哥哥,他都是無條件支持。
“你想學,就去學,可能會比較辛苦。”
小家夥聽到哥哥同意了,特別高興,兄弟倆就一邊走一邊聊,又繞到了養殖場。
林橋帶著林嘉月迴去了,便讓三伯母孫玉蘭帶著轉了一圈,隨便問了一下為什麽會養鵝。
說是鵝看門比較厲害。
天熱時,山林免不了有蛇蟲,但鵝不怕,能保護雞和鴨。
想到剛才鵝的戰鬥力,林向安覺得挺有道理的。
便不準備燉了那三隻欺負弟弟妹妹的鵝。
又去看了養豬的情況,三伯王二雷帶著他看了一圈。
王和忠對小豬很好奇,時不時提一些奇怪的問題。
最後又去看了鴨子,王老太見到兩人,樂嗬嗬的,還領著兩人去撿鴨蛋,還說了一些養鴨的情況。
已經有幾年的養殖經驗,倒是得心應手了。
後麵三人一起迴去。
一迴到家,王和忠就去找林嘉月了,這會倒是平靜,但眼睛看著有些紅,可能哭過了。
先去問了一下林橋,林嘉月的情況。
“你那樣走了,她以為你又生氣了,就哭了,說上次你就兇她,說你不喜歡她了,隻喜歡阿忠。”
林橋搞不懂小姑娘的腦迴路,林向安在的時候,使小性子,也不服軟。
結果林向安走遠了,就開始可憐兮兮地哭。
“嘉月,被你們慣壞了,她現在也就怕我。上次我娘稍微弄疼了她,她就發火,今日你看見了,她還嘲笑阿忠,明明阿忠保護了她。”
林橋點點頭,“我明白你的意思,不過你也別太兇。”
“嗯,晚點我找她聊一下,給她講講理。”
中午讓林遠幫忙看著兩小家夥午休,林向安便提著禮,去拜訪了二叔公王鴻。
村子裏其他人,他可以不去看望。
但二叔公是讀書人,也是提點過他的人,每次迴來都該去看望。
沒有上午去,是因為怕對方要給村裏的孩子講課,中午一般會休息,這個點去正合適。
原本吃完午食,想要小憩片刻的王鴻,聽說林向安來了,連忙讓他進來。
問了他接下來的打算,以及院試準備的如何,聊了很多。
甚至在下午都改給學生上課,讓王景辰代替去授課。
如今王景辰也是童生,考過一次秀才,但沒考中,還得多學學。
兩人交流了一下午,讓林向安頗有啟發。
在林向安看來,二叔公很有才學,但不被世人認可,非常可惜,隻能在村子裏教孩子讀書。
走的時候,王鴻給了他兩本隨筆,讓他保存好,有空多看看。
“你後麵要去院試,錢財你不缺,便送你這兩本隨筆。你拿去看看,若是覺得有用,未來幫忙照拂一下王家族人。”
一本隨筆看著有些年頭,但保存的很好。
另一本稍微新一些,裏麵密密麻麻的筆記,都是多年的感悟體會。
稍微看了一眼,林向安明白這是非常有份量的東西。
耕讀世家,之所以和一般讀書人不同,是因為祖祖輩輩留下來的筆記,都積累了下來,能讓後人去看。
一個人的思維知識有限,不同的人看待同一個問題,能夠拓展思維,感受不一樣。
能從中受到啟發,這比錢財更重要。
而那本舊的怕是先輩留下來的,新的沒有寫名字,但一定是二叔公的筆記。
這是比銀子還要貴重的東西,二叔公給出的這個恩情,林向安無法拒絕。
“多謝二叔公,這份恩情侄孫銘記於心。”
“哥哥,你放我下來,抱著我太累了!”
林向安笑了笑,“那我背著你,這樣輕鬆些,咱們倆說說心裏話。”
“好。”
之前林向安就在想,弟弟性子沉默,是不是因為覺得和姓氏不一樣?讓他覺得自己是外人?
當初他考慮的太片麵,沒有征求弟弟的意見,如今想來是自己自私了。
雖然在林向安心裏,覺得姓氏沒那麽重要,但別人不這麽想。
“阿忠,哥哥想給你道個歉。”
王和忠緊緊抱著林向安的脖子,不明白哥哥為什麽說這話。
“為什麽?”
“讓你跟著爹姓,是我的想法,但沒有問你的意願,是我不對。”
眼睛看著遠處,一馬平川的稻田,陸陸續續被插上秧苗,看著就很舒服。
林向安露出溫柔地神色,看著遠方,淺笑著說道。
“阿忠,在我心裏,無論你姓什麽,你都是我親弟弟,你和嘉月對我來說同等重要。我希望你倆能快樂健康的長大。隻要我還在,便會一輩子護你們平安。”
趴在哥哥的肩膀上,王和忠小小的心靈,感覺很溫暖。
平日裏哥哥對他就很好,但這還是第一次聽到哥哥對他說這樣的話。
“哥哥,我不怪你。因為嘉月是女孩子,大家都偏愛他,我知道的。”
小時候他挺羨慕妹妹的,總是被各位哥哥、爹娘、奶奶抱著哄著,總感覺自己被忽視了。
隻有林向安最關注他,他很愛待在哥哥身邊,常跑去找哥哥睡覺,從來不會拒絕。
還是爹娘不讓他去打擾哥哥學習了,這才不粘著哥哥了。
“這都沒關係,因為我是哥哥,嘉月是妹妹,我得保護她。”
這小孩太懂事了,讓林向安反而有些心疼。
對於父母來說,懂事反而會更忽視,畢竟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或許自己長大後,常想起小時候的自己,既感謝自己的堅強,但也會心疼自己的懂事。
將小孩子帶大,看著他們,仿佛就想到曾經的自己。
便想著多嗬護一些。
“阿忠,你和嘉月一樣大,都是小孩子,不用保護她也可以的。你可以哭,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都沒有關係,我都支持你的。”
“好,我記下了。哥哥,你生嘉月的氣了嗎?”
想到剛才哥哥的樣子,王和忠有些擔心。
“放心,我沒有生氣,嘉月口無遮攔,不該隨意奚落對她好的人。上次提醒過她,但她沒記心裏,我得讓她長點教訓,晚一點我會找她聊聊的。”
聊著聊著,王和忠就抬起頭,看著前方,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有了一絲孩子氣,讓林向安安心不少。
“阿忠,你有想做的事嗎?若是沒有,哥哥想讓你去讀書,懂些道理。”
王和忠猶豫了一下,但還是說出了口。
“哥哥,我能去學醫當大夫嗎?”
林向安愣了一下,倒是沒想過他會提出這樣的想法。
若是不考科舉,也不願經商,學醫倒也是個方向。
“怎麽會有這個想法?”
“妹妹小時候經常生病,我想著要是能幫上忙就好了。後來,我才知道有大夫,可以治病。奶奶身體偶爾不舒服,但不願意去看,我想著要是我會看病,奶奶就不會這樣難受了。”
靜靜聽著弟弟說著,這還是小家夥第一次明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作為哥哥,他都是無條件支持。
“你想學,就去學,可能會比較辛苦。”
小家夥聽到哥哥同意了,特別高興,兄弟倆就一邊走一邊聊,又繞到了養殖場。
林橋帶著林嘉月迴去了,便讓三伯母孫玉蘭帶著轉了一圈,隨便問了一下為什麽會養鵝。
說是鵝看門比較厲害。
天熱時,山林免不了有蛇蟲,但鵝不怕,能保護雞和鴨。
想到剛才鵝的戰鬥力,林向安覺得挺有道理的。
便不準備燉了那三隻欺負弟弟妹妹的鵝。
又去看了養豬的情況,三伯王二雷帶著他看了一圈。
王和忠對小豬很好奇,時不時提一些奇怪的問題。
最後又去看了鴨子,王老太見到兩人,樂嗬嗬的,還領著兩人去撿鴨蛋,還說了一些養鴨的情況。
已經有幾年的養殖經驗,倒是得心應手了。
後麵三人一起迴去。
一迴到家,王和忠就去找林嘉月了,這會倒是平靜,但眼睛看著有些紅,可能哭過了。
先去問了一下林橋,林嘉月的情況。
“你那樣走了,她以為你又生氣了,就哭了,說上次你就兇她,說你不喜歡她了,隻喜歡阿忠。”
林橋搞不懂小姑娘的腦迴路,林向安在的時候,使小性子,也不服軟。
結果林向安走遠了,就開始可憐兮兮地哭。
“嘉月,被你們慣壞了,她現在也就怕我。上次我娘稍微弄疼了她,她就發火,今日你看見了,她還嘲笑阿忠,明明阿忠保護了她。”
林橋點點頭,“我明白你的意思,不過你也別太兇。”
“嗯,晚點我找她聊一下,給她講講理。”
中午讓林遠幫忙看著兩小家夥午休,林向安便提著禮,去拜訪了二叔公王鴻。
村子裏其他人,他可以不去看望。
但二叔公是讀書人,也是提點過他的人,每次迴來都該去看望。
沒有上午去,是因為怕對方要給村裏的孩子講課,中午一般會休息,這個點去正合適。
原本吃完午食,想要小憩片刻的王鴻,聽說林向安來了,連忙讓他進來。
問了他接下來的打算,以及院試準備的如何,聊了很多。
甚至在下午都改給學生上課,讓王景辰代替去授課。
如今王景辰也是童生,考過一次秀才,但沒考中,還得多學學。
兩人交流了一下午,讓林向安頗有啟發。
在林向安看來,二叔公很有才學,但不被世人認可,非常可惜,隻能在村子裏教孩子讀書。
走的時候,王鴻給了他兩本隨筆,讓他保存好,有空多看看。
“你後麵要去院試,錢財你不缺,便送你這兩本隨筆。你拿去看看,若是覺得有用,未來幫忙照拂一下王家族人。”
一本隨筆看著有些年頭,但保存的很好。
另一本稍微新一些,裏麵密密麻麻的筆記,都是多年的感悟體會。
稍微看了一眼,林向安明白這是非常有份量的東西。
耕讀世家,之所以和一般讀書人不同,是因為祖祖輩輩留下來的筆記,都積累了下來,能讓後人去看。
一個人的思維知識有限,不同的人看待同一個問題,能夠拓展思維,感受不一樣。
能從中受到啟發,這比錢財更重要。
而那本舊的怕是先輩留下來的,新的沒有寫名字,但一定是二叔公的筆記。
這是比銀子還要貴重的東西,二叔公給出的這個恩情,林向安無法拒絕。
“多謝二叔公,這份恩情侄孫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