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聽牆角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 作者:百柒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盡管都在鎮上,但平日裏王四順很忙,王和仁現在很少上門,也就見得很少。
他這大侄子要上工,輕易不會迴家?
莫非家裏有什麽事發生?
“比小叔您早點,上午迴來的。要是知道,肯定和您一起迴來。”
王和仁麵上笑著迴答。
昨天劉氏捎來口信,讓他今早一個人迴來,千萬不要叫小叔迴來,說是家裏要分家。
結果,他中午到,小叔傍晚就到了!
他娘怕是白算計了!
王四順看了兩眼大侄子,淡淡地道,“那還真是不巧了!”
大人在屋子裏聊天,王老太去廚房以後,林向安在門口被王和義、王和禮、王和智三人圍住,朝他問東問西。
王芹、王和信在旁邊一臉好奇地看著。
小孩子的問題特別幼稚,林向安敷衍地答非所問。
王家主屋是三間青磚瓦房,兩邊倒是土坯房。
院子裏收拾的挺整齊。
幾個小點的孩子衣服上有補丁,但都挺整潔的。
倒是王和義的衣服明顯好些,但話裏間有點看不起其他兄弟。
小孩子的言行都是父母間接影響的,這德行,估計父母不是個善茬。
人多是非也多。
還是林家人口簡單。
吃晚飯的時候,家裏分了兩桌,男人一桌,女人和孩子一桌。
女性和孩子人更多,但飯菜不到男人桌上一半。
主食稀飯和粗糧餅,四菜一湯。
林向安第一次見識到了搶食的厲害。
他才吃一小口,剛夾一筷子,等再去夾的時候,盤子去了大半。
倒是身旁的王老太給他多夾了兩筷子,這才不至於喝稀飯。
晚上,五伯家騰出來一個房間,大的王和智去大房與王和義一起擠一擠,小的王和信和五伯夫婦一起睡。
這房間就讓父子倆一起休息。
夜裏,飯後大家閑聊一會,便早早迴屋了。
王四順要給老爺子送黃酒,林向安坐了一天車,太累了,躺在床上,不願動。
迷迷糊糊,有了尿意,林向安出去找了黑乎乎地方,露天解手。
迴屋的時候,旁邊屋有人說話。
原本沒想聽牆角,屋子不隔音,又突然提到了他爹得名字,便悄悄跑到牆跟下,側耳傾聽。
“大嫂故意沒有叫你六弟迴來,隻叫了她好大兒子迴來,哪曾想你六弟父子倆迴來報喜了!”
“可見人算不如天算!”
吳春娘有點幸災樂禍,平日裏就看不慣大嫂劉小紅神氣的樣子。
因為長子王和仁在鎮上工作,每次拿迴來銀錢補貼。
在家裏明裏暗裏擠兌她和孫蘭玉。
一到田裏,幹活偷奸耍滑。
王和義都13了,一大小夥子了,認了幾個字,被趕迴來了。
還真當他兒子是讀書人,老偏袒著,常使喚她兒子去做。
三房和五房幹最苦的活,大房幹最少得活,還說他們占她兒子的便宜。
王和仁在鎮上做夥計賺錢,大房就要送小兒子去族裏讀書。
結果壓根不是讀書的料,被族裏的叔公勸退,灰溜溜的迴來了。
認得幾個字,自詡是讀書人,說是以後要到鎮上當賬房呢!
這不孫媳婦生了兒子,又將打算放到了孫子身上。
打算讓大家一起供著,想得美,啥好事都讓她一家占著。
她還想讓兒子去讀書呢,一提就是窮!
“是啊,四順說要入贅時,家裏意見最大的就是大嫂!挖空心思把六弟活計搶到了手,結果這次分家,爹娘說給小弟留三畝水田,她不樂意了!”
王三平對大房兩口子,也挺煩的。
一個長子名頭,占了家裏所有好事!別看大哥悶葫蘆,但心最黑。
於是他和老三一起,兩人合夥,就鬧著分家。
老兩口被吵的沒辦法了,就同意了。
分家,最重要的分田地。
爹娘自己留了一份,大房得一份,他和三哥一人一份。
但爹娘想在自己的份上,給王四順勻出去三畝水田。
但這分出去的田是不能賣的,未來老六去世了,田得還迴王家的。
老兩口去世,這田地都是大房繼承。
若是王四順得了這三畝田,是要重新分配的,並不歸大房。
如今王老太說拿三畝留給王四順,大房怎麽樂意。
“反正地也不歸我們,給你六弟也挺好的!雖說去做了上門女婿,但每次迴來,都是提著真金白銀的東西迴來。”
“倒是你那好大侄子,去鎮上工作了,每次都空手迴來,背地裏偷偷給自家人買,咱兒子都瞧見好幾迴了!”
有幾次王和智碰到王和義偷偷吃東西,心裏不舒服,你也沒辦法。
吳春娘對大房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行為,氣的牙牙癢。
而且家裏的徭役,總是他們兩兄弟輪流去,大房那邊總出事故。
比如原本大房要去,結果前一天就去山上摔了腿,而另一個在鎮上要工作。
最後隻能落到三房和五房頭上。
“分家,分了好啊!”
王三平不禁感歎,“如今看來六弟有眼光,雖說入贅林家,但日子越過越好!你看六弟父子倆的衣服,穿得比鄉下人體麵多了,鎮上住的也是青磚瓦房,吃的就更別說了!”
剛開始的時候,吳春娘還覺得王四順蠢,自己明明有收入,還非要入贅看人臉色。
如今想來,林家是好的,不然也不會讓王四順每次都提那麽多東西迴來!
聽說還去兩個大姑姐家,一算下來也是不少呢!
“你六弟精著呢,你們兄弟倆感情好,迴頭你問問他,有沒有其他門路?”
兩人的聲音倒是小了下來,想著能不能讓王四順幫忙,以後也給自己兒子弄個差事之類的。
正全神貫注地聽著,突然背後有人拍了一下林向安的肩膀。
嚇了一大跳,差點要尖叫,拍了拍胸脯,還有一絲理智尚存。
“你在這幹什麽呢?”
他這大侄子要上工,輕易不會迴家?
莫非家裏有什麽事發生?
“比小叔您早點,上午迴來的。要是知道,肯定和您一起迴來。”
王和仁麵上笑著迴答。
昨天劉氏捎來口信,讓他今早一個人迴來,千萬不要叫小叔迴來,說是家裏要分家。
結果,他中午到,小叔傍晚就到了!
他娘怕是白算計了!
王四順看了兩眼大侄子,淡淡地道,“那還真是不巧了!”
大人在屋子裏聊天,王老太去廚房以後,林向安在門口被王和義、王和禮、王和智三人圍住,朝他問東問西。
王芹、王和信在旁邊一臉好奇地看著。
小孩子的問題特別幼稚,林向安敷衍地答非所問。
王家主屋是三間青磚瓦房,兩邊倒是土坯房。
院子裏收拾的挺整齊。
幾個小點的孩子衣服上有補丁,但都挺整潔的。
倒是王和義的衣服明顯好些,但話裏間有點看不起其他兄弟。
小孩子的言行都是父母間接影響的,這德行,估計父母不是個善茬。
人多是非也多。
還是林家人口簡單。
吃晚飯的時候,家裏分了兩桌,男人一桌,女人和孩子一桌。
女性和孩子人更多,但飯菜不到男人桌上一半。
主食稀飯和粗糧餅,四菜一湯。
林向安第一次見識到了搶食的厲害。
他才吃一小口,剛夾一筷子,等再去夾的時候,盤子去了大半。
倒是身旁的王老太給他多夾了兩筷子,這才不至於喝稀飯。
晚上,五伯家騰出來一個房間,大的王和智去大房與王和義一起擠一擠,小的王和信和五伯夫婦一起睡。
這房間就讓父子倆一起休息。
夜裏,飯後大家閑聊一會,便早早迴屋了。
王四順要給老爺子送黃酒,林向安坐了一天車,太累了,躺在床上,不願動。
迷迷糊糊,有了尿意,林向安出去找了黑乎乎地方,露天解手。
迴屋的時候,旁邊屋有人說話。
原本沒想聽牆角,屋子不隔音,又突然提到了他爹得名字,便悄悄跑到牆跟下,側耳傾聽。
“大嫂故意沒有叫你六弟迴來,隻叫了她好大兒子迴來,哪曾想你六弟父子倆迴來報喜了!”
“可見人算不如天算!”
吳春娘有點幸災樂禍,平日裏就看不慣大嫂劉小紅神氣的樣子。
因為長子王和仁在鎮上工作,每次拿迴來銀錢補貼。
在家裏明裏暗裏擠兌她和孫蘭玉。
一到田裏,幹活偷奸耍滑。
王和義都13了,一大小夥子了,認了幾個字,被趕迴來了。
還真當他兒子是讀書人,老偏袒著,常使喚她兒子去做。
三房和五房幹最苦的活,大房幹最少得活,還說他們占她兒子的便宜。
王和仁在鎮上做夥計賺錢,大房就要送小兒子去族裏讀書。
結果壓根不是讀書的料,被族裏的叔公勸退,灰溜溜的迴來了。
認得幾個字,自詡是讀書人,說是以後要到鎮上當賬房呢!
這不孫媳婦生了兒子,又將打算放到了孫子身上。
打算讓大家一起供著,想得美,啥好事都讓她一家占著。
她還想讓兒子去讀書呢,一提就是窮!
“是啊,四順說要入贅時,家裏意見最大的就是大嫂!挖空心思把六弟活計搶到了手,結果這次分家,爹娘說給小弟留三畝水田,她不樂意了!”
王三平對大房兩口子,也挺煩的。
一個長子名頭,占了家裏所有好事!別看大哥悶葫蘆,但心最黑。
於是他和老三一起,兩人合夥,就鬧著分家。
老兩口被吵的沒辦法了,就同意了。
分家,最重要的分田地。
爹娘自己留了一份,大房得一份,他和三哥一人一份。
但爹娘想在自己的份上,給王四順勻出去三畝水田。
但這分出去的田是不能賣的,未來老六去世了,田得還迴王家的。
老兩口去世,這田地都是大房繼承。
若是王四順得了這三畝田,是要重新分配的,並不歸大房。
如今王老太說拿三畝留給王四順,大房怎麽樂意。
“反正地也不歸我們,給你六弟也挺好的!雖說去做了上門女婿,但每次迴來,都是提著真金白銀的東西迴來。”
“倒是你那好大侄子,去鎮上工作了,每次都空手迴來,背地裏偷偷給自家人買,咱兒子都瞧見好幾迴了!”
有幾次王和智碰到王和義偷偷吃東西,心裏不舒服,你也沒辦法。
吳春娘對大房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行為,氣的牙牙癢。
而且家裏的徭役,總是他們兩兄弟輪流去,大房那邊總出事故。
比如原本大房要去,結果前一天就去山上摔了腿,而另一個在鎮上要工作。
最後隻能落到三房和五房頭上。
“分家,分了好啊!”
王三平不禁感歎,“如今看來六弟有眼光,雖說入贅林家,但日子越過越好!你看六弟父子倆的衣服,穿得比鄉下人體麵多了,鎮上住的也是青磚瓦房,吃的就更別說了!”
剛開始的時候,吳春娘還覺得王四順蠢,自己明明有收入,還非要入贅看人臉色。
如今想來,林家是好的,不然也不會讓王四順每次都提那麽多東西迴來!
聽說還去兩個大姑姐家,一算下來也是不少呢!
“你六弟精著呢,你們兄弟倆感情好,迴頭你問問他,有沒有其他門路?”
兩人的聲音倒是小了下來,想著能不能讓王四順幫忙,以後也給自己兒子弄個差事之類的。
正全神貫注地聽著,突然背後有人拍了一下林向安的肩膀。
嚇了一大跳,差點要尖叫,拍了拍胸脯,還有一絲理智尚存。
“你在這幹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