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孩子們的分裂
重生後,太夫人她隻想擺爛 作者:冬月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提到阿九,閔喬氏就不由得想到了被帶去城郊莊子上的幾十個孩子。
“你親自跑一趟,去看看那些孩子的情況。有可用的,多帶幾個迴來。”
閔喬氏想了想,“以後你接管了外頭的事情,身邊也得跟幾個身手好的。不然,你一個小姑娘在外頭跑,我可不放心。”
“還有,抽個時間,你把方嬤嬤一家的身契找出來,去衙門跑一趟,把奴籍消了,再順帶手給他們辦個民籍。”
“再從城郊莊子的田地中劃出五十畝過戶到方嬤嬤名下。”
素來鎮定的未佳在聽到閔喬氏的這番話之後,都不由得驚愕的張大了嘴巴。
瞧見她這副模樣,閔喬氏好笑的看著她,“放心,再過幾年,等你二十歲出嫁了,我也給你把奴籍消了。方嬤嬤有的,你也有。”
未佳尷尬的笑了笑,不好意思的說道:“奴婢就是太震驚了。方嬤嬤一家都是的太夫人身邊得用的心腹忠仆,他們一起脫籍,太夫人身邊可用的人一下子就少了好幾個,怕是一時半刻也很難找到合適人頂替他們。”
方嬤嬤、楊安就不說了。一個是閔喬氏的管事嬤嬤,一個是閔喬氏的大管家。
兩人的兩個兒子,老大楊有福管著閔喬氏各處鋪子的生意,老二楊有貴管著各地莊子上的事,都是又能幹、又忠心的大管事。
就連兩人的兩個兒媳婦,成親前也都是閔喬氏身邊貼身伺候的大丫鬟,又忠心,又本事。
這方嬤嬤一家六個大人都是能幹的,孫子輩的眼瞅著慢慢也能當差了。
這一口氣給楊家全家放了奴籍……嘶,未佳想想都替太夫人肉疼。
就更不說,太夫人還要給楊安五十畝京郊的田地了。
天知道,這京郊的田地基本上不是掌握在皇室手中,就是掌握在太夫人這樣的勳貴、權臣手中。
但凡誰家表露出一丁點想要賣京郊的地的意思,不用半天功夫,那地就能引人爭搶。
所以,京郊的地,當真是又值錢,又搶手。
就太夫人要劃給楊家的那五十畝地,隨隨便便賣個八百到一千兩不在話下。
說到底,還是太夫人心善,不肯虧待了忠心伺候她的人。
閔喬氏想了想,這確實是個問題。
“迴頭我找楊家人聊聊,若是他們願意,就讓他們繼續幫我做事,以後就簽個雇傭契書,每月給工錢。若是不願意,那你就得抓緊時間給我找人頂替他們的位置了。”
聽到這話,未佳笑了,同時也鬆了口氣,“想來楊家人也不會拒絕。”
真要讓她短時間內找幾個忠心又能幹的人頂上楊家這幾口子,她還真有些為難。
“不過,”未佳轉換了話題,“太夫人,您在城郊的那個莊子本來就不是很大,總共也才二百畝地。若是再劃給楊管家五十畝,這也太小了些。”
“不如,換到臨京府去吧。太夫人在那邊的地離京城也不是很遠,快馬一天就能到。”
“太夫人若是覺得價值不匹配,田畝數量上略增加一些便是。”
“太夫人,您覺得呢?”
閔喬氏認真思索了一下未佳的建議,最後還是搖了搖頭,“不用換了。就定下京郊的田地吧。”
未佳本來還想再勸,閔喬氏卻是抬手打斷了她的話,“你也知道,我從江南帶了幾十個特別的孩子迴來。以後他們大部分都要長期生活在莊子上。我把地劃出一部分給楊家也有讓楊家人幫忙照料一下那些孩子的意思。”
“將那些孩子交給別的人,我終歸不太放心。”
聽到這話,知道閔喬氏有自己的考量,未佳也便不再多勸。
“那奴婢明天一早就去莊子看看,順便將阿九帶迴來。”
閔喬氏點點頭,“你去看看那些孩子在莊子上可還適應?去的時候,多帶些糧食過去,順便再帶幾十斤豬肉過去,也給孩子們開開葷。”
“是。”未佳笑著應承下來。
而與此同時,京郊的田莊上,正在上演一場分裂戲碼。
從在船上醒來開始,這群孩子就反應各異。
有人驚恐不安,彷徨無助,有人心思百轉,等著伺機而動。
因為這一路上基本都在船上,船上又有幾十個身手不錯的鏢師看著,他們都不敢輕舉妄動。
隨著時間拉長,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裏,他們沒有訓練,沒有受傷,也沒有打罵責罰,反而還能天天有飯吃,他們信任的木大夫也天天都跟他們在一起。
慢慢的,好些人就放下了戒心,開始接受木大夫和阿九跟他們說的話。
木大夫和阿九告訴他們,他們都被好心人救了。
以後沒人會逼著他們訓練,也沒人會動不動就打罵他們。隻要他們乖乖聽話,以後,他們就能吃飽穿暖,過上阿九那樣的好日子。
很多人都對此充滿了向往。
可是,也有小部分人對此嗤之以鼻。
這部分人堅信,這世上根本沒有真正的好人!所謂的對他們好,也不過是因為他們有利可圖!
甚至還有人懷疑,所謂的救他們的好心人,根本就是和殺手組織一夥的!
否則,那人哪兒來那麽大大本事,一口氣將他們這麽多人悄無聲息的救出來?
不得不說,有理有據,讓人無從辯駁。
不過,不管抱持什麽態度的人,在來到莊子之前,都沒有輕舉妄動。
直到,他們被帶到了莊子上,那些鏢師和家丁也都離開,莊子上隻剩下三個負責做飯和看守莊子的婆子,以及阿九這個外人。
那一小部分別有心思的人這才躁動起來。
來到莊子也有一天一夜了,他們已經把莊子周圍都摸排了一遍,發現莊子周圍除了佃戶之外,就是尋常農家,沒有護衛、鏢師、殺手、官兵……諸如此類可以威脅到他們的人存在。
於是,在摸清了周圍情況之後,這部分人振臂一唿,想要帶著所有人離開莊子,逃離“好心人”的魔爪。
“你們是不是傻?這時候還不走,留在這兒等著被人當牲口使嗎?”
說話的是一個十二、三歲的男孩子,眉眼銳利間帶著幾分精明,一看就刺頭。
“你們都經曆過什麽,難道你們這麽快就忘了嗎?你們怎麽還會愚蠢的以為,這世上還有單純的好人?”
“說什麽,救了我們,給我們吃穿,不過是他們收買人心的手段罷了!”
“以前他們來硬的,現在是來軟的!說到底,還不是要我們死心塌地的給他們賣命?”
就在這時,另一個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也慫恿道:“你們是不是傻?還愣著做什麽?快跟我們一起走啊!”
“就是,還不走,留著做什麽?”
“快走,快走!咱們一起走,也好有個照應。”
……
大大的雜物房中,幾十個孩子或坐、或站、或靠牆。他們都神色各異的看著那幾個說話的孩子。
“你親自跑一趟,去看看那些孩子的情況。有可用的,多帶幾個迴來。”
閔喬氏想了想,“以後你接管了外頭的事情,身邊也得跟幾個身手好的。不然,你一個小姑娘在外頭跑,我可不放心。”
“還有,抽個時間,你把方嬤嬤一家的身契找出來,去衙門跑一趟,把奴籍消了,再順帶手給他們辦個民籍。”
“再從城郊莊子的田地中劃出五十畝過戶到方嬤嬤名下。”
素來鎮定的未佳在聽到閔喬氏的這番話之後,都不由得驚愕的張大了嘴巴。
瞧見她這副模樣,閔喬氏好笑的看著她,“放心,再過幾年,等你二十歲出嫁了,我也給你把奴籍消了。方嬤嬤有的,你也有。”
未佳尷尬的笑了笑,不好意思的說道:“奴婢就是太震驚了。方嬤嬤一家都是的太夫人身邊得用的心腹忠仆,他們一起脫籍,太夫人身邊可用的人一下子就少了好幾個,怕是一時半刻也很難找到合適人頂替他們。”
方嬤嬤、楊安就不說了。一個是閔喬氏的管事嬤嬤,一個是閔喬氏的大管家。
兩人的兩個兒子,老大楊有福管著閔喬氏各處鋪子的生意,老二楊有貴管著各地莊子上的事,都是又能幹、又忠心的大管事。
就連兩人的兩個兒媳婦,成親前也都是閔喬氏身邊貼身伺候的大丫鬟,又忠心,又本事。
這方嬤嬤一家六個大人都是能幹的,孫子輩的眼瞅著慢慢也能當差了。
這一口氣給楊家全家放了奴籍……嘶,未佳想想都替太夫人肉疼。
就更不說,太夫人還要給楊安五十畝京郊的田地了。
天知道,這京郊的田地基本上不是掌握在皇室手中,就是掌握在太夫人這樣的勳貴、權臣手中。
但凡誰家表露出一丁點想要賣京郊的地的意思,不用半天功夫,那地就能引人爭搶。
所以,京郊的地,當真是又值錢,又搶手。
就太夫人要劃給楊家的那五十畝地,隨隨便便賣個八百到一千兩不在話下。
說到底,還是太夫人心善,不肯虧待了忠心伺候她的人。
閔喬氏想了想,這確實是個問題。
“迴頭我找楊家人聊聊,若是他們願意,就讓他們繼續幫我做事,以後就簽個雇傭契書,每月給工錢。若是不願意,那你就得抓緊時間給我找人頂替他們的位置了。”
聽到這話,未佳笑了,同時也鬆了口氣,“想來楊家人也不會拒絕。”
真要讓她短時間內找幾個忠心又能幹的人頂上楊家這幾口子,她還真有些為難。
“不過,”未佳轉換了話題,“太夫人,您在城郊的那個莊子本來就不是很大,總共也才二百畝地。若是再劃給楊管家五十畝,這也太小了些。”
“不如,換到臨京府去吧。太夫人在那邊的地離京城也不是很遠,快馬一天就能到。”
“太夫人若是覺得價值不匹配,田畝數量上略增加一些便是。”
“太夫人,您覺得呢?”
閔喬氏認真思索了一下未佳的建議,最後還是搖了搖頭,“不用換了。就定下京郊的田地吧。”
未佳本來還想再勸,閔喬氏卻是抬手打斷了她的話,“你也知道,我從江南帶了幾十個特別的孩子迴來。以後他們大部分都要長期生活在莊子上。我把地劃出一部分給楊家也有讓楊家人幫忙照料一下那些孩子的意思。”
“將那些孩子交給別的人,我終歸不太放心。”
聽到這話,知道閔喬氏有自己的考量,未佳也便不再多勸。
“那奴婢明天一早就去莊子看看,順便將阿九帶迴來。”
閔喬氏點點頭,“你去看看那些孩子在莊子上可還適應?去的時候,多帶些糧食過去,順便再帶幾十斤豬肉過去,也給孩子們開開葷。”
“是。”未佳笑著應承下來。
而與此同時,京郊的田莊上,正在上演一場分裂戲碼。
從在船上醒來開始,這群孩子就反應各異。
有人驚恐不安,彷徨無助,有人心思百轉,等著伺機而動。
因為這一路上基本都在船上,船上又有幾十個身手不錯的鏢師看著,他們都不敢輕舉妄動。
隨著時間拉長,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裏,他們沒有訓練,沒有受傷,也沒有打罵責罰,反而還能天天有飯吃,他們信任的木大夫也天天都跟他們在一起。
慢慢的,好些人就放下了戒心,開始接受木大夫和阿九跟他們說的話。
木大夫和阿九告訴他們,他們都被好心人救了。
以後沒人會逼著他們訓練,也沒人會動不動就打罵他們。隻要他們乖乖聽話,以後,他們就能吃飽穿暖,過上阿九那樣的好日子。
很多人都對此充滿了向往。
可是,也有小部分人對此嗤之以鼻。
這部分人堅信,這世上根本沒有真正的好人!所謂的對他們好,也不過是因為他們有利可圖!
甚至還有人懷疑,所謂的救他們的好心人,根本就是和殺手組織一夥的!
否則,那人哪兒來那麽大大本事,一口氣將他們這麽多人悄無聲息的救出來?
不得不說,有理有據,讓人無從辯駁。
不過,不管抱持什麽態度的人,在來到莊子之前,都沒有輕舉妄動。
直到,他們被帶到了莊子上,那些鏢師和家丁也都離開,莊子上隻剩下三個負責做飯和看守莊子的婆子,以及阿九這個外人。
那一小部分別有心思的人這才躁動起來。
來到莊子也有一天一夜了,他們已經把莊子周圍都摸排了一遍,發現莊子周圍除了佃戶之外,就是尋常農家,沒有護衛、鏢師、殺手、官兵……諸如此類可以威脅到他們的人存在。
於是,在摸清了周圍情況之後,這部分人振臂一唿,想要帶著所有人離開莊子,逃離“好心人”的魔爪。
“你們是不是傻?這時候還不走,留在這兒等著被人當牲口使嗎?”
說話的是一個十二、三歲的男孩子,眉眼銳利間帶著幾分精明,一看就刺頭。
“你們都經曆過什麽,難道你們這麽快就忘了嗎?你們怎麽還會愚蠢的以為,這世上還有單純的好人?”
“說什麽,救了我們,給我們吃穿,不過是他們收買人心的手段罷了!”
“以前他們來硬的,現在是來軟的!說到底,還不是要我們死心塌地的給他們賣命?”
就在這時,另一個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也慫恿道:“你們是不是傻?還愣著做什麽?快跟我們一起走啊!”
“就是,還不走,留著做什麽?”
“快走,快走!咱們一起走,也好有個照應。”
……
大大的雜物房中,幾十個孩子或坐、或站、或靠牆。他們都神色各異的看著那幾個說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