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不要臉的閔喬氏
重生後,太夫人她隻想擺爛 作者:冬月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閔喬氏可不管這些人怎麽想,隻淡淡的笑著說道:“我呢,就是個沒用的老太婆。這麽多年沒迴來,江南地界上的人也沒誰把我放在眼裏了。”
“可是,我再沒用,那也是朝廷欽封的超一品太夫人。”
“我今天就把話放在這裏。要麽,你們就在我迴京之前弄死我!要麽,這些年你們各家從喬家拿走了什麽,拿走了多少,都乖乖給我還迴來。”
此話一出,在座所有人都瞠目結舌,以為自己聽錯了。
然而,緊接著,就聽閔喬氏繼續說道:“唉,活了大半輩子,我總算是活明白了。這人啊,就不能太要臉!”
“我是沒什麽本事,可我在京城好歹也有幾分人脈。”
“我前些日子剛到杭州城,就給晉國公府的太夫人寫了信,說我迴個娘家卻遭人算計,舉步維艱。讓她進宮幫我問問太後娘娘,朝廷的誥命是不是都是擺設?”
“還是說,江南地界已經自立成國,不屬我大衍管轄了?怎麽我一個朝廷欽封的超一品誥命,迴個娘家,竟然連最基本的尊重和敬畏都得不到?”
聽到這話,眾人皆是一怔。
杭州知府之母大林氏連忙笑著說道:“太夫人言重了,事情哪裏就這麽嚴重了?這麽點小事,又何須驚動太後娘娘?有什麽事,大家坐下來好好商量便是。”
新城縣令之母小林氏也趕緊解釋:“就是,太夫人快消消氣,杭州城裏的事都是誤會!哪個不長眼的敢冒犯太夫人呐?一切都是誤會!”
眾人也紛紛附和:“就是,都是誤會。”
眾人麵上笑嘻嘻,心裏早已將閔喬氏罵了個狗血淋頭。
咱們江南地界的事,你不在江南地界解決,竟然學會告狀了?竟然還把內部矛盾上升到國朝層麵?
閔喬氏這是不講武德!
然而更不講武德的事還在後麵!
見眾人紛紛說杭州城的事情是誤會,閔喬氏當即臉色一沉,“那李家強占我的宅子,這也是誤會?”
眾人麵露尷尬。
就有人小聲說道:“李家人都死絕了。即便他們強占了太夫人的宅子,如今也算是還迴來了。”
閔喬氏瞥了說話那人一眼,“我好好的新宅子被人強住了幾十年不說,現在還在裏頭死了人。你跟我說這叫還迴來了?”
那人瑟縮了一下,低下頭,不敢再說。
閔喬氏也沒揪著那人不放,轉而繼續問道:“我的管事拿著宅子房契去衙門詢問,卻被衙門的人百般推諉,這也是誤會?”
說到這兒,閔喬氏目光直直的落在大林氏身上,“我要是沒弄錯的話,這事應該在知府大人的管轄範圍內吧?”
“老夫人要不要迴去問問你兒子,這是故意為之?還是有意為之?”
大林氏一噎。
小林氏見姐姐吃癟,當即替她找補道:“太夫人此言差矣,知府大人公務繁忙,怎麽會注意到這種小事?定然是底下人疏忽了。迴頭讓知府大人查一查是誰在糊弄太夫人家的管事,將人依法處置了便是。”
“這種事又不與我姐姐相幹,太夫人何苦為難我姐姐?”
閔喬氏撇撇嘴,冷笑道:“詢問兩句就是為難?那有人滅了李家滿門,往我頭上潑髒水,豈不就是明晃晃的要我去死?”
此言一出,全場寂靜了片刻,很快,四處便傳來眾人的竊竊私語。
“什麽潑髒水,我看分明就是真的!”
“就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若不是她做的,為啥全城的人都說是她做的?”
“對啊,出了事,沒兩天就著急忙慌的從杭州城跑來了新城縣。這不就是做賊心虛嗎?”
……
在眾人的議論聲中,大林氏再次開口道:“此事尚未有定論,太夫人何必自苦?正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太夫人沒做過,又何須在意他人言論?”
閔喬氏笑了笑,“老夫人說的是。其實不瞞老夫人說,我覺得這事是知府大人做的。要不然,出了滅門慘案這麽大的事,怎麽這都過去好幾天了,也沒見知府大人抓到兇手?隻怕知府大人就是真兇吧?再不然就是在刻意包庇兇手?”
大林氏臉色一沉,怒火瞬間湧上心頭。
這種話是可以隨便亂說的嗎?而且還是當著這麽多人的麵!
然而,不等她發火,閔喬氏就臉色一沉,語氣冷冷的說道:“我希望知府大人能在三天之內,揪出兇手,還我一個清白。不然……”
眾人撇嘴。
不然怎樣?繼續通過晉國公府太夫人的嘴,跟太後娘娘告狀?
大林氏眉頭一蹙,沉聲問道:“不然,太夫人要如何?”
閔喬氏拍拍胸口,裝模作樣的說道:“我現在年紀大了,受不得驚嚇,也受不得委屈。
“若是知府大人不能還我清白,我少不得就要給我未來孫女婿寫信了。”
說到這兒,閔喬氏像是才想起來似的,看著眾人問道:“哦,對了,我未來孫女婿是誰,你們還不知道吧?”
“太夫人多慮了,這點消息,我們還是知道的。”
大林氏勾了勾嘴角,諷刺意味十足的說道:“太夫人的未來孫女婿不就是一個叫唐雲修的新科進士嗎?”
小林氏連忙提醒,“姐姐,你忘了,還有個工部尚書家的孫小公子呢。就是不知道孫家小公子認不認太夫人這個祖母了。畢竟,和孫小公子定親的閔二小姐可不是太夫人的親孫女!”
說完,還不忘掩嘴輕笑。
眾人也紛紛掩著嘴笑起來。
就算孫小公子認閔喬氏又能如何呢?
難道江南地界這麽多人,還會懼怕一個毛頭小子?還是說,閔喬氏想用工部尚書來恐嚇他們?
與其如此,閔喬氏還不如直接搬出她兒子來好使。
她兒子好歹還是當今聖上跟前得用的人,不比一個沒什麽存在感的工部尚書更有威懾力?
就在眾人等著看閔喬氏笑話的時候,閔喬氏卻是麵不改色,語氣不急不緩的幽幽說道:“哎喲,你們還不知道啊?我離京前才認下個小孫女。我那小孫女你們都不認得。可我那小孫女婿,你們應該都認識。”
閔喬氏賣了個關子,笑了笑,這才說道:“他就是恩平伯。”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涼氣,紛紛變了臉色。
很好,看來恩平伯的名聲都傳到江南來了。不用她再多費口舌,介紹一下恩平伯的豐功偉績了。
“哦,對了,我剛剛還忘了說了。前些日子,我給晉國公太夫人寫信的時候,也順便給我那孫女婿寫了信。”
閔喬氏笑嗬嗬的說道:“我在信裏跟他說,若是我在江南遭遇什麽不測,就讓他稟明聖上,我死得冤屈。請聖上恩準他帶著兵來鏟平江南。”
“如此,既能幫我報仇,又能幫聖上鏟除江南頑疾,三來,還能讓我那孫女婿免費掙一筆功勳。一舉三得。想來,我那孫女婿和聖上都會欣然應允。”
閔喬氏很開心的看著變臉的眾人,繼續氣死人不償命的說道:“哎呀,說不得我那孫女婿已經收到了我的信,這會子正在熱切的期盼著我的死訊傳迴京呢!”
“可是,我再沒用,那也是朝廷欽封的超一品太夫人。”
“我今天就把話放在這裏。要麽,你們就在我迴京之前弄死我!要麽,這些年你們各家從喬家拿走了什麽,拿走了多少,都乖乖給我還迴來。”
此話一出,在座所有人都瞠目結舌,以為自己聽錯了。
然而,緊接著,就聽閔喬氏繼續說道:“唉,活了大半輩子,我總算是活明白了。這人啊,就不能太要臉!”
“我是沒什麽本事,可我在京城好歹也有幾分人脈。”
“我前些日子剛到杭州城,就給晉國公府的太夫人寫了信,說我迴個娘家卻遭人算計,舉步維艱。讓她進宮幫我問問太後娘娘,朝廷的誥命是不是都是擺設?”
“還是說,江南地界已經自立成國,不屬我大衍管轄了?怎麽我一個朝廷欽封的超一品誥命,迴個娘家,竟然連最基本的尊重和敬畏都得不到?”
聽到這話,眾人皆是一怔。
杭州知府之母大林氏連忙笑著說道:“太夫人言重了,事情哪裏就這麽嚴重了?這麽點小事,又何須驚動太後娘娘?有什麽事,大家坐下來好好商量便是。”
新城縣令之母小林氏也趕緊解釋:“就是,太夫人快消消氣,杭州城裏的事都是誤會!哪個不長眼的敢冒犯太夫人呐?一切都是誤會!”
眾人也紛紛附和:“就是,都是誤會。”
眾人麵上笑嘻嘻,心裏早已將閔喬氏罵了個狗血淋頭。
咱們江南地界的事,你不在江南地界解決,竟然學會告狀了?竟然還把內部矛盾上升到國朝層麵?
閔喬氏這是不講武德!
然而更不講武德的事還在後麵!
見眾人紛紛說杭州城的事情是誤會,閔喬氏當即臉色一沉,“那李家強占我的宅子,這也是誤會?”
眾人麵露尷尬。
就有人小聲說道:“李家人都死絕了。即便他們強占了太夫人的宅子,如今也算是還迴來了。”
閔喬氏瞥了說話那人一眼,“我好好的新宅子被人強住了幾十年不說,現在還在裏頭死了人。你跟我說這叫還迴來了?”
那人瑟縮了一下,低下頭,不敢再說。
閔喬氏也沒揪著那人不放,轉而繼續問道:“我的管事拿著宅子房契去衙門詢問,卻被衙門的人百般推諉,這也是誤會?”
說到這兒,閔喬氏目光直直的落在大林氏身上,“我要是沒弄錯的話,這事應該在知府大人的管轄範圍內吧?”
“老夫人要不要迴去問問你兒子,這是故意為之?還是有意為之?”
大林氏一噎。
小林氏見姐姐吃癟,當即替她找補道:“太夫人此言差矣,知府大人公務繁忙,怎麽會注意到這種小事?定然是底下人疏忽了。迴頭讓知府大人查一查是誰在糊弄太夫人家的管事,將人依法處置了便是。”
“這種事又不與我姐姐相幹,太夫人何苦為難我姐姐?”
閔喬氏撇撇嘴,冷笑道:“詢問兩句就是為難?那有人滅了李家滿門,往我頭上潑髒水,豈不就是明晃晃的要我去死?”
此言一出,全場寂靜了片刻,很快,四處便傳來眾人的竊竊私語。
“什麽潑髒水,我看分明就是真的!”
“就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若不是她做的,為啥全城的人都說是她做的?”
“對啊,出了事,沒兩天就著急忙慌的從杭州城跑來了新城縣。這不就是做賊心虛嗎?”
……
在眾人的議論聲中,大林氏再次開口道:“此事尚未有定論,太夫人何必自苦?正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太夫人沒做過,又何須在意他人言論?”
閔喬氏笑了笑,“老夫人說的是。其實不瞞老夫人說,我覺得這事是知府大人做的。要不然,出了滅門慘案這麽大的事,怎麽這都過去好幾天了,也沒見知府大人抓到兇手?隻怕知府大人就是真兇吧?再不然就是在刻意包庇兇手?”
大林氏臉色一沉,怒火瞬間湧上心頭。
這種話是可以隨便亂說的嗎?而且還是當著這麽多人的麵!
然而,不等她發火,閔喬氏就臉色一沉,語氣冷冷的說道:“我希望知府大人能在三天之內,揪出兇手,還我一個清白。不然……”
眾人撇嘴。
不然怎樣?繼續通過晉國公府太夫人的嘴,跟太後娘娘告狀?
大林氏眉頭一蹙,沉聲問道:“不然,太夫人要如何?”
閔喬氏拍拍胸口,裝模作樣的說道:“我現在年紀大了,受不得驚嚇,也受不得委屈。
“若是知府大人不能還我清白,我少不得就要給我未來孫女婿寫信了。”
說到這兒,閔喬氏像是才想起來似的,看著眾人問道:“哦,對了,我未來孫女婿是誰,你們還不知道吧?”
“太夫人多慮了,這點消息,我們還是知道的。”
大林氏勾了勾嘴角,諷刺意味十足的說道:“太夫人的未來孫女婿不就是一個叫唐雲修的新科進士嗎?”
小林氏連忙提醒,“姐姐,你忘了,還有個工部尚書家的孫小公子呢。就是不知道孫家小公子認不認太夫人這個祖母了。畢竟,和孫小公子定親的閔二小姐可不是太夫人的親孫女!”
說完,還不忘掩嘴輕笑。
眾人也紛紛掩著嘴笑起來。
就算孫小公子認閔喬氏又能如何呢?
難道江南地界這麽多人,還會懼怕一個毛頭小子?還是說,閔喬氏想用工部尚書來恐嚇他們?
與其如此,閔喬氏還不如直接搬出她兒子來好使。
她兒子好歹還是當今聖上跟前得用的人,不比一個沒什麽存在感的工部尚書更有威懾力?
就在眾人等著看閔喬氏笑話的時候,閔喬氏卻是麵不改色,語氣不急不緩的幽幽說道:“哎喲,你們還不知道啊?我離京前才認下個小孫女。我那小孫女你們都不認得。可我那小孫女婿,你們應該都認識。”
閔喬氏賣了個關子,笑了笑,這才說道:“他就是恩平伯。”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涼氣,紛紛變了臉色。
很好,看來恩平伯的名聲都傳到江南來了。不用她再多費口舌,介紹一下恩平伯的豐功偉績了。
“哦,對了,我剛剛還忘了說了。前些日子,我給晉國公太夫人寫信的時候,也順便給我那孫女婿寫了信。”
閔喬氏笑嗬嗬的說道:“我在信裏跟他說,若是我在江南遭遇什麽不測,就讓他稟明聖上,我死得冤屈。請聖上恩準他帶著兵來鏟平江南。”
“如此,既能幫我報仇,又能幫聖上鏟除江南頑疾,三來,還能讓我那孫女婿免費掙一筆功勳。一舉三得。想來,我那孫女婿和聖上都會欣然應允。”
閔喬氏很開心的看著變臉的眾人,繼續氣死人不償命的說道:“哎呀,說不得我那孫女婿已經收到了我的信,這會子正在熱切的期盼著我的死訊傳迴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