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出門咯!
重生後,太夫人她隻想擺爛 作者:冬月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紅珊瑚擺件是在閔喬氏放出風聲之後的第六天賣掉的,也就是距離閔輝成親隻過了三天。
價格和閔喬氏比預期的還多了一點,最後賣了十二萬兩,買家是一戶商賈,說是買來送禮的。
閔喬氏可不在乎那紅珊瑚擺件最後會轉到誰手裏,反正錢給到位,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銀貨兩訖。
拿著錢,閔喬氏振臂一唿,“出發!”
然後,拿到錢的第二天,一行人就馬不停蹄的離了京。
隻是,等到出了京城,閔喬氏才恍惚間想起來,自己好像忘了什麽事。
***
與此同時,閔喬氏聲勢浩蕩的離開侯府之後,何氏和吳氏才反應過來,閔喬氏這是要出遠門?
兩人急吼吼的跑到鬆鶴堂打聽,這才知道閔喬氏居然要南下。
吳氏連忙迴去找閔悅希商量對策。
何氏也趕緊派人去大理寺通知閔榮。
太夫人離京遠行,侯爺和侯夫人以及管家的何姨娘居然都不知道!
宣平侯府內瞬間鬧鬧哄哄的,說什麽的都有。
很快,就連外頭的人都知道了這件荒唐事。
不消半日,“宣平侯府太夫人離京,宣平候兩口子竟然一無所知”的八卦消息就在京城傳得沸沸揚揚。
有人這迴算是徹底信了宣平侯夫妻和閔喬氏不和的傳言。
有人說閔喬氏不知分寸,不為兒子和宣平侯府的名聲著想。
也有人說,閔榮兩口子不孝,才叫閔喬氏寒了心,一大把年紀了,還鬧著出遠門。
反正紛紛擾擾的,說什麽的都有。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宣平侯府又在京城的貴族圈子裏麵反向刷了一迴名望。
聽到這個消息的鄭太夫人也忍不住苦笑連連,“這閔喬氏是越來越任性了!離京這麽大的事,居然都不跟兒子說一聲。”
關嬤嬤也認同的點點頭,“可不是嘛。這喬太夫人都跟您說了她要遠行的事,怎麽偏偏就不跟宣平侯兩口子說呢?再怎麽說也是親母子啊!”
鄭太夫人自己說閔喬氏不對,沒覺得有什麽。可聽到關嬤嬤也跟著說閔喬氏的不是,她頓時又不樂意了。撇了撇嘴,替閔喬氏找補道:“說起來,還是宣平侯兩口子的不是!
“閔喬氏要出遠門,這麽大的事,肯定準備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們一個屋簷下住著,這麽大的動靜,宣平侯兩口子就真的一點沒發現?”
“可見,這兩口子對閔喬氏那是一點真心都沒有啊!絲毫都不關心閔喬氏!”
這態度轉變得也太快了吧?關嬤嬤哭笑不得,可還是連忙附和道:“太夫人說的是,要是宣平侯夫妻能對喬太夫人上點心,也不至於人走了,都不知道。”
“嗯,就是這麽迴事!”鄭太夫人點頭。
不過,這事也就喧鬧了兩日功夫就沒人再議論了。
因為,今年的春闈開始了!
新一屆的舉子們也忍著尚未退卻的春寒,進入貢院,為自己搏一個前程。
這裏麵,也包括了路明。
考生入場那天早上,閔悅希早早的起來,帶著丫頭,偷偷的躲在馬車上,遠遠的看著排成長列的考生隊伍,目光幽深。
***
閔喬氏一行人出了京,又走了兩天的陸路,這才換了水路,坐上了南下的商船。
一行人裏麵,閔喬氏和方嬤嬤、楊安兩口子是南方人,對於坐船並不陌生。
隨行的二十幾個鏢師走南闖北,對於坐船也不在話下。
剩下十幾個家丁和幾個丫頭裏麵,大部分都還好,適應了兩天也就緩過勁來了。
隻有阿棋一個從上船開始就暈船,船離了碼頭沒多大會兒功夫,她就開始吐。一路上吐得昏天黑地。
閔喬氏讓她在船艙裏休息,讓阿依她們幾個多看顧著些,又吩咐灶上給阿棋備些清淡易消化的飲食。
可惜,全無用處。
該暈船,還暈船。該吐,還照樣吐。
阿棋不想讓自己的事擾了閔喬氏出行的心情,就拜托了阿雙多給閔喬氏念話本子。
阿雙也不負所托,很快就用她日漸精進的讀書技巧獲得了眾人的讚賞,也順利的轉移走了閔喬氏的注意力。
船行了幾日,路經一個城鎮碼頭,船上需要補充一些食材,需要停船半日。
閔喬氏便讓阿依幾個也下船去逛逛,還讓她們去找阿棋拿些銀子,看到什麽好吃好玩的,可以買些迴來。
阿棋本來還在船艙裏挺屍,一聽說阿依幾個要拿錢去逛集市,立馬硬挺著虛弱的身子,捂著荷包就下了地。
“我也一起去!”
她必須得看著她們幾個,沒必要的東西,絕對不給買!
說完,眼神直往阿九身上飄。
好吧,所有人都知道阿九是個吃貨,見著好吃的就挪不動道。
她不跟去盯著,阿九能把集市上好吃的東西統統買一遍!
阿九撇撇嘴,不滿道:“你瞅我幹啥,我又不去!太夫人不下船,我得留在太夫人身邊守著。哼!”
說完,轉身走了。
阿棋一臉莫名其妙的看看阿依、阿雙和阿思,“她不去,跟著你們來找我幹嘛?”
阿雙掩嘴偷笑,阿依也忍不住樂出了聲。
隻有阿思一臉幽怨的說道:“她確實不下船,可她也要問你把錢拿到手,然後委托我們去集市上給她全換成吃的!”
“她這是嫌我做的東西難吃呢!”
阿思一臉的委屈。
船上是有大廚房的,不過大廚房供應的都是大鍋飯,鏢師和家丁小廝們吃吃還行。她們幾個跟著閔喬氏的丫鬟,早就在鬆鶴堂把胃口養刁了。
所以,她們的吃食都是小鍋菜,由阿思親自操持。
因為出行前就考慮到了這些事,所以,一個多月前她就開始跟著鬆鶴堂請的幾個廚娘學廚藝了。
奈何,她就是再有天賦,一個月的時間,廚藝也達不到去酒樓當掌勺師傅的水準。
阿九那個嘴越來越刁的,雖然沒有明說,可明明可以吃三碗飯的人,上船之後一頓飯就隻吃半碗,然後轉過身就去太夫人那兒蹭點心的舉動,分明就是在嫌棄她的廚藝。
幾人笑笑鬧鬧的出了船艙,去跟閔喬氏說了一聲,便一起下船去了。
跟著幾人一起去的,還有閔喬氏給她們安排的幾個保鏢。
“你不去逛逛嗎?”
閔喬氏坐在三樓的甲板上,遠眺著熙熙攘攘的碼頭,問一旁的方嬤嬤。
方嬤嬤笑著搖搖頭,“我這老胳膊老腿兒的,還是留在船上陪太夫人聊天吧。”
閔喬氏笑了笑,“也好。”
“說起來,這都好幾天了,怎麽沒見到你小孫子?你不是說要帶他出門長長見識嗎?”
價格和閔喬氏比預期的還多了一點,最後賣了十二萬兩,買家是一戶商賈,說是買來送禮的。
閔喬氏可不在乎那紅珊瑚擺件最後會轉到誰手裏,反正錢給到位,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銀貨兩訖。
拿著錢,閔喬氏振臂一唿,“出發!”
然後,拿到錢的第二天,一行人就馬不停蹄的離了京。
隻是,等到出了京城,閔喬氏才恍惚間想起來,自己好像忘了什麽事。
***
與此同時,閔喬氏聲勢浩蕩的離開侯府之後,何氏和吳氏才反應過來,閔喬氏這是要出遠門?
兩人急吼吼的跑到鬆鶴堂打聽,這才知道閔喬氏居然要南下。
吳氏連忙迴去找閔悅希商量對策。
何氏也趕緊派人去大理寺通知閔榮。
太夫人離京遠行,侯爺和侯夫人以及管家的何姨娘居然都不知道!
宣平侯府內瞬間鬧鬧哄哄的,說什麽的都有。
很快,就連外頭的人都知道了這件荒唐事。
不消半日,“宣平侯府太夫人離京,宣平候兩口子竟然一無所知”的八卦消息就在京城傳得沸沸揚揚。
有人這迴算是徹底信了宣平侯夫妻和閔喬氏不和的傳言。
有人說閔喬氏不知分寸,不為兒子和宣平侯府的名聲著想。
也有人說,閔榮兩口子不孝,才叫閔喬氏寒了心,一大把年紀了,還鬧著出遠門。
反正紛紛擾擾的,說什麽的都有。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宣平侯府又在京城的貴族圈子裏麵反向刷了一迴名望。
聽到這個消息的鄭太夫人也忍不住苦笑連連,“這閔喬氏是越來越任性了!離京這麽大的事,居然都不跟兒子說一聲。”
關嬤嬤也認同的點點頭,“可不是嘛。這喬太夫人都跟您說了她要遠行的事,怎麽偏偏就不跟宣平侯兩口子說呢?再怎麽說也是親母子啊!”
鄭太夫人自己說閔喬氏不對,沒覺得有什麽。可聽到關嬤嬤也跟著說閔喬氏的不是,她頓時又不樂意了。撇了撇嘴,替閔喬氏找補道:“說起來,還是宣平侯兩口子的不是!
“閔喬氏要出遠門,這麽大的事,肯定準備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們一個屋簷下住著,這麽大的動靜,宣平侯兩口子就真的一點沒發現?”
“可見,這兩口子對閔喬氏那是一點真心都沒有啊!絲毫都不關心閔喬氏!”
這態度轉變得也太快了吧?關嬤嬤哭笑不得,可還是連忙附和道:“太夫人說的是,要是宣平侯夫妻能對喬太夫人上點心,也不至於人走了,都不知道。”
“嗯,就是這麽迴事!”鄭太夫人點頭。
不過,這事也就喧鬧了兩日功夫就沒人再議論了。
因為,今年的春闈開始了!
新一屆的舉子們也忍著尚未退卻的春寒,進入貢院,為自己搏一個前程。
這裏麵,也包括了路明。
考生入場那天早上,閔悅希早早的起來,帶著丫頭,偷偷的躲在馬車上,遠遠的看著排成長列的考生隊伍,目光幽深。
***
閔喬氏一行人出了京,又走了兩天的陸路,這才換了水路,坐上了南下的商船。
一行人裏麵,閔喬氏和方嬤嬤、楊安兩口子是南方人,對於坐船並不陌生。
隨行的二十幾個鏢師走南闖北,對於坐船也不在話下。
剩下十幾個家丁和幾個丫頭裏麵,大部分都還好,適應了兩天也就緩過勁來了。
隻有阿棋一個從上船開始就暈船,船離了碼頭沒多大會兒功夫,她就開始吐。一路上吐得昏天黑地。
閔喬氏讓她在船艙裏休息,讓阿依她們幾個多看顧著些,又吩咐灶上給阿棋備些清淡易消化的飲食。
可惜,全無用處。
該暈船,還暈船。該吐,還照樣吐。
阿棋不想讓自己的事擾了閔喬氏出行的心情,就拜托了阿雙多給閔喬氏念話本子。
阿雙也不負所托,很快就用她日漸精進的讀書技巧獲得了眾人的讚賞,也順利的轉移走了閔喬氏的注意力。
船行了幾日,路經一個城鎮碼頭,船上需要補充一些食材,需要停船半日。
閔喬氏便讓阿依幾個也下船去逛逛,還讓她們去找阿棋拿些銀子,看到什麽好吃好玩的,可以買些迴來。
阿棋本來還在船艙裏挺屍,一聽說阿依幾個要拿錢去逛集市,立馬硬挺著虛弱的身子,捂著荷包就下了地。
“我也一起去!”
她必須得看著她們幾個,沒必要的東西,絕對不給買!
說完,眼神直往阿九身上飄。
好吧,所有人都知道阿九是個吃貨,見著好吃的就挪不動道。
她不跟去盯著,阿九能把集市上好吃的東西統統買一遍!
阿九撇撇嘴,不滿道:“你瞅我幹啥,我又不去!太夫人不下船,我得留在太夫人身邊守著。哼!”
說完,轉身走了。
阿棋一臉莫名其妙的看看阿依、阿雙和阿思,“她不去,跟著你們來找我幹嘛?”
阿雙掩嘴偷笑,阿依也忍不住樂出了聲。
隻有阿思一臉幽怨的說道:“她確實不下船,可她也要問你把錢拿到手,然後委托我們去集市上給她全換成吃的!”
“她這是嫌我做的東西難吃呢!”
阿思一臉的委屈。
船上是有大廚房的,不過大廚房供應的都是大鍋飯,鏢師和家丁小廝們吃吃還行。她們幾個跟著閔喬氏的丫鬟,早就在鬆鶴堂把胃口養刁了。
所以,她們的吃食都是小鍋菜,由阿思親自操持。
因為出行前就考慮到了這些事,所以,一個多月前她就開始跟著鬆鶴堂請的幾個廚娘學廚藝了。
奈何,她就是再有天賦,一個月的時間,廚藝也達不到去酒樓當掌勺師傅的水準。
阿九那個嘴越來越刁的,雖然沒有明說,可明明可以吃三碗飯的人,上船之後一頓飯就隻吃半碗,然後轉過身就去太夫人那兒蹭點心的舉動,分明就是在嫌棄她的廚藝。
幾人笑笑鬧鬧的出了船艙,去跟閔喬氏說了一聲,便一起下船去了。
跟著幾人一起去的,還有閔喬氏給她們安排的幾個保鏢。
“你不去逛逛嗎?”
閔喬氏坐在三樓的甲板上,遠眺著熙熙攘攘的碼頭,問一旁的方嬤嬤。
方嬤嬤笑著搖搖頭,“我這老胳膊老腿兒的,還是留在船上陪太夫人聊天吧。”
閔喬氏笑了笑,“也好。”
“說起來,這都好幾天了,怎麽沒見到你小孫子?你不是說要帶他出門長長見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