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買年貨
我的花旦老師愛上是女小生的我 作者:雲溪漫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臘月的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濕冷的寒意,但街上的年味卻早已濃得化不開。再過幾天就是春節了,我和媽媽一早便出門,準備去市場上采購年貨。
市場位於鎮中心,是一條長長的老街,青石板路被歲月磨得光滑發亮。街道兩旁擠滿了攤位,紅彤彤的燈籠高高掛起,春聯、福字、年畫琳琅滿目,攤主們熱情地吆喝著,聲音此起彼伏。空氣中飄蕩著炒貨的香氣,還有臘肉、臘腸的鹹香,混合著新鮮蔬菜的清新,讓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氣。
媽媽手裏拿著一張購物清單,一邊走一邊念叨:“瓜子、花生得多買點,過年客人來了得有吃的;還有你爸愛吃的醬鴨,也得挑一隻……”
我跟在媽媽身後,手裏提著幾個空袋子,笑著應道:“媽,您慢點,咱們一樣一樣來,別漏了。”
媽媽迴頭看了我一眼,笑道:“你這孩子,過年可是大事,馬虎不得。對了,今年你想吃什麽?媽給你做。”
我撓了撓頭,想了想:“我想吃您做的東坡肉,還有糖醋魚。”
媽媽笑著點頭:“行,都給你做。不過你得幫我拎東西,別偷懶。”
媽媽興致勃勃地穿梭在人群中,手裏提著購物袋,不時停下腳步,在各個攤位前仔細挑選著年貨。而我則緊隨其後,幫她提著另一個袋子,偶爾也會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
然而,當媽媽走到一個賣年糕的攤位前時,我卻有些不樂意了。年糕,這個在我看來既單調又無趣的食物,每年過年都必不可少,但我一直對它提不起興趣。看著媽媽熟練地挑選著年糕,我不禁皺了皺眉。
“媽媽,怎麽又買年糕啊?每年都吃,都吃膩了。”我忍不住抱怨道。
媽媽迴頭看了看我,眼神中充滿了溫柔與理解:“年糕是咱們的傳統食物,寓意著年年高升,好意頭嘛。而且,過年吃年糕也是咱們家的老傳統了,不能丟。”
我知道媽媽說的有道理,但內心還是有些抗拒。然而,看著媽媽那堅定的眼神和充滿期待的表情,我無奈地歎了口氣,隻好妥協了。
“好吧,媽媽,既然你這麽喜歡,那就買吧。”我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試圖掩飾自己內心的不情願。
接著,我們又去了幹果攤。攤主是個熱情的大嬸,見我們過來,連忙招唿:“大姐,來看看,今年的瓜子、花生都是新炒的,香著呢!”
媽媽抓了一把瓜子,捏開一顆嚐了嚐,點點頭:“確實不錯,給我來五斤瓜子,三斤花生。”
我一邊裝袋一邊笑道:“媽,這麽多,咱們家得吃到正月十五吧?”
媽媽瞪了我一眼:“過年嘛,多買點,熱鬧。”
買完幹果,我們又去了臘味攤。攤位上掛滿了醬鴨、臘腸、臘肉,油光發亮,香氣撲鼻。媽媽挑了一隻肥瘦相間的醬鴨,又選了幾根臘腸,遞給攤主稱重。
我湊過去聞了聞,忍不住感歎:“真香啊,媽,咱們今年得多做點臘味飯。”
媽媽笑著點頭:“行,到時候讓你吃個夠。”
最後,我們去了水產攤,買了一條新鮮的鱸魚。媽媽一邊挑一邊說:“年夜飯得有魚,寓意年年有餘。”
市場偶遇:溫馨的對話與相互的誇讚
隨著春節的腳步日益臨近,市場裏彌漫著濃濃的年味。紅燈籠高高掛起,年貨攤位一個接一個,熱鬧非凡。我和媽媽穿行在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挑選著各種年貨,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
突然,一個熟悉的聲音傳入我的耳中:“這不是子墨嗎?都這麽大了!”我循聲望去,隻見一位麵容慈祥的阿姨正微笑著向我們走來。原來是媽媽的熟人蘇阿姨,她是我們鄰居家的長輩,平日裏總是和藹可親,對我更是關愛有加。
我連忙打招唿道:“蘇阿姨好!”聲音中帶著幾分欣喜與尊敬。蘇阿姨笑著點了點頭,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片刻,仿佛在欣賞著我長大的模樣。
“子墨啊,每次去你家都能聽到你唱戲的聲音,還是電視了,真是能幹的呀!”蘇阿姨誇讚道。我知道,她這是在誇我小時候在小區裏唱戲的事情。那時候的我對戲曲充滿了熱愛,經常在家裏練習唱腔和身段,偶爾也會在小區裏表演給鄰居們看。沒想到這麽久過去了,蘇阿姨還記得這件事情。
媽媽聽了蘇阿姨的話,臉上露出了謙虛的笑容:“哪有啊,蘇阿姨你太誇獎她了。你家囡囡才懂事呢,每次迴來都幫著你做家務,徐子墨還得催著才肯動手。”
蘇阿姨聽了媽媽的話,也笑了起來:“哎呀,咱們就別互相誇了。孩子們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咱們做家長的,就是得多鼓勵、多支持他們。”說著,她親熱地拉起了媽媽的手,兩人邊走邊聊了起來。
我站在一旁,看著媽媽和蘇阿姨親切交談的樣子,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這兩位長輩之間的友誼和相互的誇讚,讓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那份真摯的情感和溫暖。同時,我也意識到,無論是唱戲還是做家務,隻要我們用心去做,都能得到他人的認可和讚賞。這份自信和動力,將伴隨著我迎接新的一年和未來的挑戰。
逛了一上午,我們手裏的袋子已經裝得滿滿當當。我拎著沉甸甸的年貨,跟在媽媽身後,心裏卻覺得格外踏實。
迴家的路上,媽媽突然停下腳步,指著路邊的一個小攤位說道:“哎,子墨,你看,那邊有賣糖炒栗子的,要不要來一袋?”
我笑著點頭:“好啊,好久沒吃了。”
媽媽買了兩袋糖炒栗子,遞給我一袋。我剝開一顆,熱乎乎的栗子香甜軟糯,忍不住笑道:“媽,您也嚐嚐,特別好吃。”
媽媽咬了一口,點點頭:“嗯,確實不錯。過年嘛,就得吃點甜的,日子才能甜甜蜜蜜。”
我看著她臉上的笑容,心裏暖暖的。雖然年貨買得差不多了,但我知道,真正的年味,其實是和家人在一起的這份溫暖與期待。浙江的年,總是這樣,帶著水鄉的溫潤,帶著親情的厚重,讓人心裏踏實又滿足。
市場位於鎮中心,是一條長長的老街,青石板路被歲月磨得光滑發亮。街道兩旁擠滿了攤位,紅彤彤的燈籠高高掛起,春聯、福字、年畫琳琅滿目,攤主們熱情地吆喝著,聲音此起彼伏。空氣中飄蕩著炒貨的香氣,還有臘肉、臘腸的鹹香,混合著新鮮蔬菜的清新,讓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氣。
媽媽手裏拿著一張購物清單,一邊走一邊念叨:“瓜子、花生得多買點,過年客人來了得有吃的;還有你爸愛吃的醬鴨,也得挑一隻……”
我跟在媽媽身後,手裏提著幾個空袋子,笑著應道:“媽,您慢點,咱們一樣一樣來,別漏了。”
媽媽迴頭看了我一眼,笑道:“你這孩子,過年可是大事,馬虎不得。對了,今年你想吃什麽?媽給你做。”
我撓了撓頭,想了想:“我想吃您做的東坡肉,還有糖醋魚。”
媽媽笑著點頭:“行,都給你做。不過你得幫我拎東西,別偷懶。”
媽媽興致勃勃地穿梭在人群中,手裏提著購物袋,不時停下腳步,在各個攤位前仔細挑選著年貨。而我則緊隨其後,幫她提著另一個袋子,偶爾也會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
然而,當媽媽走到一個賣年糕的攤位前時,我卻有些不樂意了。年糕,這個在我看來既單調又無趣的食物,每年過年都必不可少,但我一直對它提不起興趣。看著媽媽熟練地挑選著年糕,我不禁皺了皺眉。
“媽媽,怎麽又買年糕啊?每年都吃,都吃膩了。”我忍不住抱怨道。
媽媽迴頭看了看我,眼神中充滿了溫柔與理解:“年糕是咱們的傳統食物,寓意著年年高升,好意頭嘛。而且,過年吃年糕也是咱們家的老傳統了,不能丟。”
我知道媽媽說的有道理,但內心還是有些抗拒。然而,看著媽媽那堅定的眼神和充滿期待的表情,我無奈地歎了口氣,隻好妥協了。
“好吧,媽媽,既然你這麽喜歡,那就買吧。”我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試圖掩飾自己內心的不情願。
接著,我們又去了幹果攤。攤主是個熱情的大嬸,見我們過來,連忙招唿:“大姐,來看看,今年的瓜子、花生都是新炒的,香著呢!”
媽媽抓了一把瓜子,捏開一顆嚐了嚐,點點頭:“確實不錯,給我來五斤瓜子,三斤花生。”
我一邊裝袋一邊笑道:“媽,這麽多,咱們家得吃到正月十五吧?”
媽媽瞪了我一眼:“過年嘛,多買點,熱鬧。”
買完幹果,我們又去了臘味攤。攤位上掛滿了醬鴨、臘腸、臘肉,油光發亮,香氣撲鼻。媽媽挑了一隻肥瘦相間的醬鴨,又選了幾根臘腸,遞給攤主稱重。
我湊過去聞了聞,忍不住感歎:“真香啊,媽,咱們今年得多做點臘味飯。”
媽媽笑著點頭:“行,到時候讓你吃個夠。”
最後,我們去了水產攤,買了一條新鮮的鱸魚。媽媽一邊挑一邊說:“年夜飯得有魚,寓意年年有餘。”
市場偶遇:溫馨的對話與相互的誇讚
隨著春節的腳步日益臨近,市場裏彌漫著濃濃的年味。紅燈籠高高掛起,年貨攤位一個接一個,熱鬧非凡。我和媽媽穿行在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挑選著各種年貨,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
突然,一個熟悉的聲音傳入我的耳中:“這不是子墨嗎?都這麽大了!”我循聲望去,隻見一位麵容慈祥的阿姨正微笑著向我們走來。原來是媽媽的熟人蘇阿姨,她是我們鄰居家的長輩,平日裏總是和藹可親,對我更是關愛有加。
我連忙打招唿道:“蘇阿姨好!”聲音中帶著幾分欣喜與尊敬。蘇阿姨笑著點了點頭,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片刻,仿佛在欣賞著我長大的模樣。
“子墨啊,每次去你家都能聽到你唱戲的聲音,還是電視了,真是能幹的呀!”蘇阿姨誇讚道。我知道,她這是在誇我小時候在小區裏唱戲的事情。那時候的我對戲曲充滿了熱愛,經常在家裏練習唱腔和身段,偶爾也會在小區裏表演給鄰居們看。沒想到這麽久過去了,蘇阿姨還記得這件事情。
媽媽聽了蘇阿姨的話,臉上露出了謙虛的笑容:“哪有啊,蘇阿姨你太誇獎她了。你家囡囡才懂事呢,每次迴來都幫著你做家務,徐子墨還得催著才肯動手。”
蘇阿姨聽了媽媽的話,也笑了起來:“哎呀,咱們就別互相誇了。孩子們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咱們做家長的,就是得多鼓勵、多支持他們。”說著,她親熱地拉起了媽媽的手,兩人邊走邊聊了起來。
我站在一旁,看著媽媽和蘇阿姨親切交談的樣子,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這兩位長輩之間的友誼和相互的誇讚,讓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那份真摯的情感和溫暖。同時,我也意識到,無論是唱戲還是做家務,隻要我們用心去做,都能得到他人的認可和讚賞。這份自信和動力,將伴隨著我迎接新的一年和未來的挑戰。
逛了一上午,我們手裏的袋子已經裝得滿滿當當。我拎著沉甸甸的年貨,跟在媽媽身後,心裏卻覺得格外踏實。
迴家的路上,媽媽突然停下腳步,指著路邊的一個小攤位說道:“哎,子墨,你看,那邊有賣糖炒栗子的,要不要來一袋?”
我笑著點頭:“好啊,好久沒吃了。”
媽媽買了兩袋糖炒栗子,遞給我一袋。我剝開一顆,熱乎乎的栗子香甜軟糯,忍不住笑道:“媽,您也嚐嚐,特別好吃。”
媽媽咬了一口,點點頭:“嗯,確實不錯。過年嘛,就得吃點甜的,日子才能甜甜蜜蜜。”
我看著她臉上的笑容,心裏暖暖的。雖然年貨買得差不多了,但我知道,真正的年味,其實是和家人在一起的這份溫暖與期待。浙江的年,總是這樣,帶著水鄉的溫潤,帶著親情的厚重,讓人心裏踏實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