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要我割讓十座城池?打!
絕嗣暴君讀心後,冷宮奶團馴惡龍 作者:梅梅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還是葉秉恆第一次來東宮。
雖然從血緣關係上來說,蕭璟月是他的外孫女,可在血緣關係之上,還有一層君臣關係。
他被封為葉國公,從階下囚晉升成天子寵臣,葉家一躍成為帝都第一世家,全仰仗於這個外孫女的誕生。
他在朝堂上,謹小慎微,戰戰兢兢,生怕給皇太女殿下帶來什麽禍患。
可他再如何謹慎,也架不住家裏有兩個不省心的家夥。
葉今歌和葉雯鈺屬實是給他出了好大的難題,也讓葉家出了好大的醜,一度讓葉家處在謠言之中。
他們都還活著,那就是陛下給葉家最大的仁慈和體麵了。
葉家隻有一心報國,才能報答君恩,才能讓葉家再維係百年世家的榮耀。
小胖崽急匆匆地來到東宮,莫文平正好在東宮當值,於是就引著兩位大臣在東宮主殿等候。
“殿下,這是邊關急報。”見到皇太女來了,葉秉恆忙拿出奏報。
莫文平接過,替他遞給端坐在上首的小殿下。
“這是湫瀾城的崔副官冒死發出的急報。
湫瀾城是寧國的邊境要塞,被趙國的軍隊攻克。
湫瀾城守將錢鐵民以及妻兒老小被殺,趙軍在湫瀾城燒殺搶掠十天十夜,湫瀾城百姓十不存一。
錢鐵民的崔副官逃出來,這是他帶來的最新戰報。
趙國軍隊已經渡過西瀾河,攻下湫瀾城,逼近煥藍城。”
蕭璟月的小臉緊繃,腦袋轉得飛快,道:“煥藍城,葉家世代鎮守,外祖,有應對之法?”
葉秉恆心說,小家夥居然還知道煥藍城是葉家的根基,不錯。
“我葉家軍也不是吃素的,扛上半個月不成問題,隻是煥藍城沒有主將坐鎮,恐怕不能長久。
而且打仗需要糧草,若後方沒有糧草補齊,也是難辦。”
蕭璟月看向祝常卿,道:“祝相國,糧草一事,可有辦法?”
一說到錢,祝常卿就犯難:
“殿下,此事我一人說了不算,得要戶部尚書統籌借調糧草呀。
更何況,此仗,也不是非打不可……
趙國軍隊派出了和談的使臣,這是使臣的要求,割讓與趙國臨近的十座城池。
臣看了,都是些微末小城,割讓出去,寧國損失不大。
如今陛下病重,又有幾位藩王蠢蠢欲動,倒不如割地給他們,以求和平自保。”
蕭璟月還沒說什麽,葉秉恆就擼起了袖子:
“老臣我拚死拚活,帶著將士們收迴的城池,你一個文官隨便動動嘴皮子,說讓出去就讓出去?”
祝常卿早就提防他這一招,趕緊往後躲,躲到了莫文平身後:
“我又沒說錯,現在咱們國庫打不起仗了!
勞民傷財不說,打下來了也沒幾個百姓。
他們要的都是西瀾河以東的一些小城池,早些年的時候,不也割給過他們嗎?
再過些年,咱們趙國強大了,再讓他們還迴來就是了。”
葉秉恆氣急:“你說得輕巧,你怎麽不去打仗?”
趁著他倆吵架,蕭璟月對莫文平說:“地圖。”
莫文平將地圖展開,掛在了牆壁上。
蕭璟月發現,趙國要割讓的土地,確實不大,隻是幾個城池,說是城,其實隻是幾個小鎮子。
可這幾個鎮子,都是在西瀾河以東。
西瀾河是趙國和寧國交界的地方,以東乃寧國,以西乃趙國。
若是把這幾個鎮子歸給寧國,恐怕寧國將再永無寧日。
見小殿下看起了地圖,葉秉恆也不和祝常卿打了,老實地站在一旁,等候太女殿下的決斷。
祝常卿見狀,心裏滿是疑惑。
就算皇太女殿下再聰明,也不可能理得清楚這裏頭的彎彎繞繞吧?
這麽大的事,要是她向著自家外祖父,直接就聽葉秉恆這個老家夥的話,那豈不是要壞事?
隻見,小小的殿下,頭戴九珠冠,指著地圖,小手一揮,道:“打。”
葉秉恆忙附和道:“殿下說的對,凡是大寧國的領土,寸土必爭。”
祝常卿暗道不好,說:“葉國公,你不要仗著自己是殿下的長輩,就幹擾殿下的判斷!
這打仗可是要錢要糧的事,不是你說打就打的。
我們京都附近,遭了瘟疫的災,康州附近,又遭了雪災。
一樁樁一件件,可都是要錢。
現在就要播種了,更是要一大筆支出讓百姓耕種。
若是打仗,那地裏的糧食誰去種?你嗎?、
你把壯勞力都帶走了,今年秋天,我們的百姓吃什麽?吃西北風啊?”
葉秉恆說:“難道仗就不打了嗎?你今日讓十城,明天就要讓百城,再過幾年,國將不國,還吃什麽飯?”
說著,葉秉恆就要上去揍他,莫文平連忙擋在祝常卿的麵前,拉著葉國公說:
“國公爺,殿下還在呢,您消消氣。
祝丞相,您也少說兩句,咱們都聽殿下定奪吧。”
三雙眼睛直勾勾地看了過來,蕭璟月道:“要打,可有人選?”
葉國公問:“殿下是想問,有沒有堪當大任的大將?”
祝常卿一臉痛惜,他也隻是敢在蕭璟月麵前反駁兩句,若是換了陛下,他定是不敢吱聲的。
如今殿下根本不聽他的,他氣急敗壞,卻沒有用。
葉秉恆這個老匹夫,當真可惡!
葉國公拱拱手說:“微臣的兒子葉黎清對煥藍城的軍務熟悉,臣懇請殿下,派他去平定戰亂。”
祝常卿搖搖頭,大聲說道:
“那可是你親生兒子,你舉薦他去平亂,不怕旁人說你不避嫌嗎?
殿下,臣看兵部尚書之子孔桓驍很是不俗,此子在軍中鍛煉多年,定能為殿下鏟平禍患。”
葉國公揭穿他老底:
“那孔桓驍一直在京都,自打出生起就沒打過一場仗,你叫他去,不是讓他送死嗎?
兵部尚書知道是你舉薦的,怕是要半夜打你一頓!”
祝常卿昂首說:“男兒誌在四方,誰不是從不會到會的?你不能以老眼光看人。
人家孔桓驍是出自孔家名門之後,自小就是跟隨他老爹學習軍務,定是不會有錯。”
葉秉恆一甩袖袍:“紙上談兵,乳臭未幹的小兒,怎比得上我兒子?”
莫文平都替小殿下累心。
他們東宮的人員簡單,處理的事務也不難,多是一條心,大家夥兒擰成一股繩,都向著小殿下。
她說什麽,他們就做什麽,哪裏會像現在這樣?
兩個老家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還都是一句話就能定無數人生死的大人物。
莫文平站在一旁,唾沫星子都被濺了無數。
可憐的小殿下肯定嚇壞了吧?
莫文平偷偷瞧著小殿下,嗯???
雖然從血緣關係上來說,蕭璟月是他的外孫女,可在血緣關係之上,還有一層君臣關係。
他被封為葉國公,從階下囚晉升成天子寵臣,葉家一躍成為帝都第一世家,全仰仗於這個外孫女的誕生。
他在朝堂上,謹小慎微,戰戰兢兢,生怕給皇太女殿下帶來什麽禍患。
可他再如何謹慎,也架不住家裏有兩個不省心的家夥。
葉今歌和葉雯鈺屬實是給他出了好大的難題,也讓葉家出了好大的醜,一度讓葉家處在謠言之中。
他們都還活著,那就是陛下給葉家最大的仁慈和體麵了。
葉家隻有一心報國,才能報答君恩,才能讓葉家再維係百年世家的榮耀。
小胖崽急匆匆地來到東宮,莫文平正好在東宮當值,於是就引著兩位大臣在東宮主殿等候。
“殿下,這是邊關急報。”見到皇太女來了,葉秉恆忙拿出奏報。
莫文平接過,替他遞給端坐在上首的小殿下。
“這是湫瀾城的崔副官冒死發出的急報。
湫瀾城是寧國的邊境要塞,被趙國的軍隊攻克。
湫瀾城守將錢鐵民以及妻兒老小被殺,趙軍在湫瀾城燒殺搶掠十天十夜,湫瀾城百姓十不存一。
錢鐵民的崔副官逃出來,這是他帶來的最新戰報。
趙國軍隊已經渡過西瀾河,攻下湫瀾城,逼近煥藍城。”
蕭璟月的小臉緊繃,腦袋轉得飛快,道:“煥藍城,葉家世代鎮守,外祖,有應對之法?”
葉秉恆心說,小家夥居然還知道煥藍城是葉家的根基,不錯。
“我葉家軍也不是吃素的,扛上半個月不成問題,隻是煥藍城沒有主將坐鎮,恐怕不能長久。
而且打仗需要糧草,若後方沒有糧草補齊,也是難辦。”
蕭璟月看向祝常卿,道:“祝相國,糧草一事,可有辦法?”
一說到錢,祝常卿就犯難:
“殿下,此事我一人說了不算,得要戶部尚書統籌借調糧草呀。
更何況,此仗,也不是非打不可……
趙國軍隊派出了和談的使臣,這是使臣的要求,割讓與趙國臨近的十座城池。
臣看了,都是些微末小城,割讓出去,寧國損失不大。
如今陛下病重,又有幾位藩王蠢蠢欲動,倒不如割地給他們,以求和平自保。”
蕭璟月還沒說什麽,葉秉恆就擼起了袖子:
“老臣我拚死拚活,帶著將士們收迴的城池,你一個文官隨便動動嘴皮子,說讓出去就讓出去?”
祝常卿早就提防他這一招,趕緊往後躲,躲到了莫文平身後:
“我又沒說錯,現在咱們國庫打不起仗了!
勞民傷財不說,打下來了也沒幾個百姓。
他們要的都是西瀾河以東的一些小城池,早些年的時候,不也割給過他們嗎?
再過些年,咱們趙國強大了,再讓他們還迴來就是了。”
葉秉恆氣急:“你說得輕巧,你怎麽不去打仗?”
趁著他倆吵架,蕭璟月對莫文平說:“地圖。”
莫文平將地圖展開,掛在了牆壁上。
蕭璟月發現,趙國要割讓的土地,確實不大,隻是幾個城池,說是城,其實隻是幾個小鎮子。
可這幾個鎮子,都是在西瀾河以東。
西瀾河是趙國和寧國交界的地方,以東乃寧國,以西乃趙國。
若是把這幾個鎮子歸給寧國,恐怕寧國將再永無寧日。
見小殿下看起了地圖,葉秉恆也不和祝常卿打了,老實地站在一旁,等候太女殿下的決斷。
祝常卿見狀,心裏滿是疑惑。
就算皇太女殿下再聰明,也不可能理得清楚這裏頭的彎彎繞繞吧?
這麽大的事,要是她向著自家外祖父,直接就聽葉秉恆這個老家夥的話,那豈不是要壞事?
隻見,小小的殿下,頭戴九珠冠,指著地圖,小手一揮,道:“打。”
葉秉恆忙附和道:“殿下說的對,凡是大寧國的領土,寸土必爭。”
祝常卿暗道不好,說:“葉國公,你不要仗著自己是殿下的長輩,就幹擾殿下的判斷!
這打仗可是要錢要糧的事,不是你說打就打的。
我們京都附近,遭了瘟疫的災,康州附近,又遭了雪災。
一樁樁一件件,可都是要錢。
現在就要播種了,更是要一大筆支出讓百姓耕種。
若是打仗,那地裏的糧食誰去種?你嗎?、
你把壯勞力都帶走了,今年秋天,我們的百姓吃什麽?吃西北風啊?”
葉秉恆說:“難道仗就不打了嗎?你今日讓十城,明天就要讓百城,再過幾年,國將不國,還吃什麽飯?”
說著,葉秉恆就要上去揍他,莫文平連忙擋在祝常卿的麵前,拉著葉國公說:
“國公爺,殿下還在呢,您消消氣。
祝丞相,您也少說兩句,咱們都聽殿下定奪吧。”
三雙眼睛直勾勾地看了過來,蕭璟月道:“要打,可有人選?”
葉國公問:“殿下是想問,有沒有堪當大任的大將?”
祝常卿一臉痛惜,他也隻是敢在蕭璟月麵前反駁兩句,若是換了陛下,他定是不敢吱聲的。
如今殿下根本不聽他的,他氣急敗壞,卻沒有用。
葉秉恆這個老匹夫,當真可惡!
葉國公拱拱手說:“微臣的兒子葉黎清對煥藍城的軍務熟悉,臣懇請殿下,派他去平定戰亂。”
祝常卿搖搖頭,大聲說道:
“那可是你親生兒子,你舉薦他去平亂,不怕旁人說你不避嫌嗎?
殿下,臣看兵部尚書之子孔桓驍很是不俗,此子在軍中鍛煉多年,定能為殿下鏟平禍患。”
葉國公揭穿他老底:
“那孔桓驍一直在京都,自打出生起就沒打過一場仗,你叫他去,不是讓他送死嗎?
兵部尚書知道是你舉薦的,怕是要半夜打你一頓!”
祝常卿昂首說:“男兒誌在四方,誰不是從不會到會的?你不能以老眼光看人。
人家孔桓驍是出自孔家名門之後,自小就是跟隨他老爹學習軍務,定是不會有錯。”
葉秉恆一甩袖袍:“紙上談兵,乳臭未幹的小兒,怎比得上我兒子?”
莫文平都替小殿下累心。
他們東宮的人員簡單,處理的事務也不難,多是一條心,大家夥兒擰成一股繩,都向著小殿下。
她說什麽,他們就做什麽,哪裏會像現在這樣?
兩個老家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還都是一句話就能定無數人生死的大人物。
莫文平站在一旁,唾沫星子都被濺了無數。
可憐的小殿下肯定嚇壞了吧?
莫文平偷偷瞧著小殿下,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