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知否——林噙霜(完)
綜穿之配角不按照劇情走 作者:短尾泥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知道這件事後,墨蘭派人去將明蘭的孩子接到了宮中來養育。
對此,林噙霜並未發表什麽意見,隻說:“你自己決定就好了!”
明蘭的死亡,給華蘭和如蘭都是重重地一擊。
特別是華蘭,她雖是大娘娘的姐姐,但從未被招在宮中去過。
她在忠勤伯府越來越難過起來,她隻有一個女兒便要為她打算。
她看上了長楓的長子盛寧青。
多次帶著她去往郡主府,想著拉近他們之間的關係。
她經常去林噙霜那裏,簡直是捅了王若弗的肺管子。
王若弗將她叫迴家中,指著鼻子,罵道:“你到底是什麽意思?居然去捧林噙霜那個小賤人的臭腳?”
“怎麽?看不上盛家?覺得盛家配不上你的身份?”
華蘭冷眼看著自家母親在自己麵前狗吠。
等她發泄完畢後,才說:“要不是你沒用,我用得著這樣為莊姐兒打算?”
“林噙霜為妾的時候壓在你的頭上。現在還是壓在你的頭上。”
“所以,你活著有什麽意思?”
“如果可以,我寧願投生在她的肚子裏,而不是成為你的女兒。”
聞言,王若弗啪地一巴掌打在了華蘭的臉上。
華蘭摸著自己的臉,嗬嗬地笑出了聲來。
看著自家娘,平靜地說:“打夠了沒有?要是沒打夠,還可以打這邊。”
華蘭將另一邊完好無損的臉送了上去。
王若弗後退了兩步,不可置信地看著她,喃喃道:“華兒,你什麽時候變成這樣了?”
聞言,華蘭無所謂地站起來。
她整理了衣服,平靜地說:“既然你不打,我就走了。”
“我不像你年輕的時候那般,父親配享太廟,腰杆子立得直。”
“現在就盼望著儀寧郡主能顧念著以前之情,護佑莊姐兒幾分。”
剛開始華蘭是衝著盛寧青去的,想著讓莊姐兒嫁給他。
多去了幾次,她就看明白了。
想結親,那是沒門。
但,有玩伴之情,也能讓他們護佑莊姐兒一二。
自從,莊姐兒跟郡主府走近後,她在府中都好過許多。
華蘭轉身離去,王若弗被氣得坐到了椅子上,手都忍不住發抖。
這個時候,她才真正明白林噙霜不再與是同層麵的人,連她的女兒都要去討好她。
對於華蘭的做法,墨蘭並未發表什麽意見。
她跟娘說了當多個玩伴,至於其他想法,還是不要生。
林噙霜也是這個想法。
她對華蘭沒什麽好印象,卻不會遷怒她的女兒。
*
又是幾個月過去,墨蘭生下了次女趙嵐靜。
墨蘭抱著女兒,看著她軟萌的樣子,心軟得一塌糊塗。
崇文帝對自己的這個女兒也很喜歡,因為她長得太漂亮了。
趙嵐靜最喜歡的人,便是外祖母。
她覺得外祖母身上總是香香的,靠在她的身上總是很舒服。
崇文帝知道嶽母的本事。
所以,他也樂得有人幫忙帶娃。
正好,他和墨蘭能過兩二人世界。
隨著墨蘭年齡的增長,歲月沉澱。
倒是讓她越來越有韻味,讓崇文帝越來越喜歡她了。
*
在太子趙瑞十二歲的時候,崇文帝病重,墨蘭傷心不已。
多年夫妻感情,自是不作假。
“墨兒,我真舍不得你。”
崇文帝的眼淚落下,他溫柔地看著墨蘭。
他最不後悔的事情,便是娶了墨蘭。
“官家,你肯定會沒事的。”
墨蘭眼淚像是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往下掉,傷心不已。
“墨兒,你別傷心。如果有來世,我還來找你。”
“傳朕旨意,儀寧郡主林噙霜,溫婉賢淑,教養皇嗣有功,晉為國夫人,號‘寧’。”
說完了這話,崇文帝看向了墨蘭,笑著說:“寧國夫人將你教導得很好。將靜兒和心兒交給她,朕很放心。”
崇文帝笑看著墨蘭,眼神失去了光亮,垂下了手,永遠閉上了眼睛。
“官家~官家~”
墨蘭喊出了聲,眼淚落了下來。
林噙霜蹲下身,將她扶起來。
溫柔地拍著她的背心,眼眸盡是心疼之色。
太子趙瑞登基為帝,號英武。
墨蘭便獨自出宮與娘一起居住,英武帝勸了好久。
但,她就是不聽,反正要跟娘一起住。
有了娘在身邊,墨蘭逐漸從悲傷中走了出來。
她開始與娘一起建紡織坊,繡坊等,專門招收女子的工坊。
這樣一來,女子也有能力賺錢,自然也就比較受家中看重。
*
英武元年,英武帝開放海禁,建造大船準備巡視海上。
林噙文和林噙武全力支持他的決定。
有兩根定海神針在,英武帝所有決定都無人阻攔。
同年,改革軍製,普及愛國教育,加大軍需投資。
退役的軍人,直接手腳健全者直接編入當地衙門,繼續為百姓服務。
同時在沿海布置了不少鹽田,開辦了曬鹽廠。
招工百姓,又讓百姓多了份選擇和收入。
英武三年,英武帝開始對西夏、大理等國家出手,以強勢的火器拿下了這些國家。
派人進入西夏、大理等國家傳播大宋的文化和製度,還帶去了良種。
英武四年,對外航海開啟,大宋也有了屬於自己的巡邏艦。
配備著大炮,導航儀等物,維護百姓的出海安全。
英武七年,大宋對東瀛出兵,直接將其劃為大宋的國土。
將本地居民用於挖礦等項目,為大宋輸送了不少鐵,銅等物。
在礦產增加後,大宋的科技進步得更快了。
英武八年,英武帝娶了皇後,正式理政。
教育方麵,開設幼兒,小學,中學和大學。
通訊方麵,由戶部牽頭,開設驛站,專業送信,送物。
經濟方麵,依舊是戶部牽頭,建立戶頭,進行財政儲蓄,給予利息。
其契約紙由特殊辦法製成,有防偽標誌,除了朝廷,其他人無法製造。
食物方麵,海上貿易開放,引入了不少菜種,農作物的種子,豐富了蔬菜種類。
牛,羊,豬等進行了研究,已能大量產出,供應百姓。
科技方麵,出現了橡膠,水泥和蒸汽車和蒸汽船等物。
林噙武和林噙文退居二線,他們的孩子接位,繼續為英武帝服務。
英武九年,義陽公主趙嵐心偷偷去了軍營,參加了軍訓。
英武帝知道後,他生氣不已,便來找母親和外祖母訴苦。
“怎麽?你都是皇帝了。你妹妹想去當個兵都不行嗎?那你當皇帝幹什麽?”
墨蘭直接一句話出來,說得英武帝啞口無言。
他看向了外祖母,委屈地說:“外祖母,您看娘說得話,什麽叫你當這個皇帝幹什麽?”
林噙霜睜開了眼睛看了眼墨蘭,又看了眼委屈的外孫,笑著說:“你娘說得對。你是官家,總不能什麽都聽大臣擺弄。”
“建立檢察院,監督百官,我是希望你不要被蒙蔽。”
“心兒她們有什麽樣的能力,你是知道的。”
“她們都是我精心培養出來的。”
“比你手下的那些人都厲害,為什麽不能用?”
“人家唐朝是天朝上國,天可汗,人家還出了女帝呢!”
“你啊!目光不要太狹隘,放寬目光。”
“男人女人,隻要是有人,有能力都可以用。”
林噙霜一直都想推進女子為官的政策。
所以,她讓趙瑞夢見過現代的男女平等,也見過靖康之恥。
隻希望他能納賢才,不管其性別。
“是!孫兒知道了!”
英武點點頭,他也想起了夢中的事情,便笑著應下了這事。
英武十年,義陽公主趙嵐心建立娘子軍,雪花般的折子飛向了英武帝的案桌。
英武帝直接送到軍營點火,氣得那些大臣要來撞柱。
英武帝表示,撞柱死得不幹脆,直接來抹脖子吧!
他扔了把刀給那些大臣,示意他們直接用刀抹脖子。
大臣:??????
其實,我就是嚇嚇你而已,也不是真的想死。
英武帝見他們不死,便直接退朝了,反正他們似乎都不舍得死。
英武十一年,王若弗去世,她死前,想要見林噙霜。
林噙霜沒去,她帶著遺憾離世。
英武十二年,建平公主趙嵐靜進入朝堂,成為大宋第一位女官。
她開啟了女子為官的先河。
英武十四年三月,寧國夫人林噙霜病重。
墨蘭守在旁邊,眼淚落到了她的手背。
“墨兒,不哭!我沒事!”
林噙霜溫柔地看著墨蘭,原主這個女兒養得確實不錯。
不管是在劇情之中,還是在自己麵前,她都是極為感恩的孩子。
她在劇情中為原主辯解的時候,盛長楓跟死了一樣。
盛長楓根本不配有原主這麽好的母親。
“娘,我……我不要你死!”
墨蘭委屈地哭出聲,隻要娘在,她就是有人疼愛的孩子。
“我沒有死!我一直都活在你的心裏。墨兒,那些東西都是我留給你的。等你要去的時候,再留給他們,知道嗎?”
林噙霜將檢察院暗部的人留給了她,便是要給她留個保障。
什麽都是假的,唯有權和錢不會騙人。
“嗯。”
墨蘭點點頭,她知道娘放心不下她,所以才會將暗部的令牌留給她。
六月,寧國夫人林噙霜逝世,官家悲傷不已,下令大宋上下皆為其守孝三個月。
不得食用葷腥,聽歌燕舞。
檢察院監督,違反者直接流放,去修黃河去,去種樹。
其中不少宗室王爺被抓了出來,英武帝直接送去了挖沙,種樹,完全沒因為他們姓趙就寬恕他們。
英武十五年四月,皇後懷孕。
墨蘭才緩了過來,重新露出了笑容。
英武十六年除夕,皇後產下皇長女芸汐。
隨著芸汐成長起來,竟然與寧國夫人有五分像。
墨蘭對她喜歡得不行,教她識字,對娘的思念都放在了芸汐的身上。
英武二十四年,墨蘭病重,英武帝與妹妹,皇子們跪在地上。
她拿出檢察院暗部的令牌,說:“此令牌是我娘所留,凡是擁有此令牌的人,將會被檢察院暗部效忠,也是最好的皇帝人選。”
隻見那令牌,直接飛了出去,眾人還未有反應過來,它便直接入芸汐的眉心。
看到這個場景,墨蘭笑了,她說:“芸汐,我將我所學全都教給你了。希望你能好好地當好皇帝。”
“母親~”
英武帝驚唿出聲,他心儀的皇帝人選,並不是芸汐。
墨蘭笑了,她看著天上,高興地說:“娘,您來接墨兒了?”
文德皇後盛墨蘭於英武二十四年三月十八日未時一刻崩逝!
英武帝心中悲憤,罷朝三日,為母親守孝。
*
《文德本記》中有所記載寧國夫人林噙霜,本是盛家賤妾。
然,她並未妄自菲薄,甘於平凡。
她親自養育了文德皇後盛墨蘭和安國公盛長楓。
在永平帝登基之時,她獻上良種,賀新帝登基。
在幽雲之戰中,她提供了糧餉,說出扞衛大宋國土完整,這是每個子民該做之事。
她還是教育家,教導出了安國公的長子盛寧青,次子盛安青,長女盛玉笙,次女盛玉瑤。
連英武帝趙瑞,義陽公主趙嵐心和建平公主趙嵐靜都是她教導出來的。
《文德本紀》中還記錄了這樣一句話,說:夫人曾言:不論男子還是女子,皆是大宋的子民,必須扞衛國土的完整和統一。
夫人又言:重文輕武的國策是錯誤的。文武都該發展,齊頭並進。
若錢不用來國防建設,難道用來戰爭賠款嗎?
有人說,這段話猶如一巴掌扇在了宋太祖的臉上。
如果她不是文德皇後生母,怕是要被斬頭。
畢竟,這就是說皇室不對。
在那個皇權至上的時代,不該出現這樣的言論。
“老師,難道寧國夫人不怕被殺頭嗎?”
其中一個同學站起來,問到了這個問題。
其他人疑惑不解,為什麽寧國夫人會說這樣的話?
“她是跟文德皇後所說。你覺得文德皇後會廣而告之嗎?”
“這些筆記都是宣平女帝在整理文德皇後遺物的時候看到的,她帶到了自己的墓中。”
“也是最近才被公布出來的。”
這樣的話肯定不能在那個時代說,所以隻有文德皇後知曉。
後來被宣平女帝帶入了墓穴之中。
“所以,寧國夫人是穿越者嗎?”
又有個同學站了起來,這位寧國夫人太像穿越者了。
對此,林噙霜並未發表什麽意見,隻說:“你自己決定就好了!”
明蘭的死亡,給華蘭和如蘭都是重重地一擊。
特別是華蘭,她雖是大娘娘的姐姐,但從未被招在宮中去過。
她在忠勤伯府越來越難過起來,她隻有一個女兒便要為她打算。
她看上了長楓的長子盛寧青。
多次帶著她去往郡主府,想著拉近他們之間的關係。
她經常去林噙霜那裏,簡直是捅了王若弗的肺管子。
王若弗將她叫迴家中,指著鼻子,罵道:“你到底是什麽意思?居然去捧林噙霜那個小賤人的臭腳?”
“怎麽?看不上盛家?覺得盛家配不上你的身份?”
華蘭冷眼看著自家母親在自己麵前狗吠。
等她發泄完畢後,才說:“要不是你沒用,我用得著這樣為莊姐兒打算?”
“林噙霜為妾的時候壓在你的頭上。現在還是壓在你的頭上。”
“所以,你活著有什麽意思?”
“如果可以,我寧願投生在她的肚子裏,而不是成為你的女兒。”
聞言,王若弗啪地一巴掌打在了華蘭的臉上。
華蘭摸著自己的臉,嗬嗬地笑出了聲來。
看著自家娘,平靜地說:“打夠了沒有?要是沒打夠,還可以打這邊。”
華蘭將另一邊完好無損的臉送了上去。
王若弗後退了兩步,不可置信地看著她,喃喃道:“華兒,你什麽時候變成這樣了?”
聞言,華蘭無所謂地站起來。
她整理了衣服,平靜地說:“既然你不打,我就走了。”
“我不像你年輕的時候那般,父親配享太廟,腰杆子立得直。”
“現在就盼望著儀寧郡主能顧念著以前之情,護佑莊姐兒幾分。”
剛開始華蘭是衝著盛寧青去的,想著讓莊姐兒嫁給他。
多去了幾次,她就看明白了。
想結親,那是沒門。
但,有玩伴之情,也能讓他們護佑莊姐兒一二。
自從,莊姐兒跟郡主府走近後,她在府中都好過許多。
華蘭轉身離去,王若弗被氣得坐到了椅子上,手都忍不住發抖。
這個時候,她才真正明白林噙霜不再與是同層麵的人,連她的女兒都要去討好她。
對於華蘭的做法,墨蘭並未發表什麽意見。
她跟娘說了當多個玩伴,至於其他想法,還是不要生。
林噙霜也是這個想法。
她對華蘭沒什麽好印象,卻不會遷怒她的女兒。
*
又是幾個月過去,墨蘭生下了次女趙嵐靜。
墨蘭抱著女兒,看著她軟萌的樣子,心軟得一塌糊塗。
崇文帝對自己的這個女兒也很喜歡,因為她長得太漂亮了。
趙嵐靜最喜歡的人,便是外祖母。
她覺得外祖母身上總是香香的,靠在她的身上總是很舒服。
崇文帝知道嶽母的本事。
所以,他也樂得有人幫忙帶娃。
正好,他和墨蘭能過兩二人世界。
隨著墨蘭年齡的增長,歲月沉澱。
倒是讓她越來越有韻味,讓崇文帝越來越喜歡她了。
*
在太子趙瑞十二歲的時候,崇文帝病重,墨蘭傷心不已。
多年夫妻感情,自是不作假。
“墨兒,我真舍不得你。”
崇文帝的眼淚落下,他溫柔地看著墨蘭。
他最不後悔的事情,便是娶了墨蘭。
“官家,你肯定會沒事的。”
墨蘭眼淚像是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往下掉,傷心不已。
“墨兒,你別傷心。如果有來世,我還來找你。”
“傳朕旨意,儀寧郡主林噙霜,溫婉賢淑,教養皇嗣有功,晉為國夫人,號‘寧’。”
說完了這話,崇文帝看向了墨蘭,笑著說:“寧國夫人將你教導得很好。將靜兒和心兒交給她,朕很放心。”
崇文帝笑看著墨蘭,眼神失去了光亮,垂下了手,永遠閉上了眼睛。
“官家~官家~”
墨蘭喊出了聲,眼淚落了下來。
林噙霜蹲下身,將她扶起來。
溫柔地拍著她的背心,眼眸盡是心疼之色。
太子趙瑞登基為帝,號英武。
墨蘭便獨自出宮與娘一起居住,英武帝勸了好久。
但,她就是不聽,反正要跟娘一起住。
有了娘在身邊,墨蘭逐漸從悲傷中走了出來。
她開始與娘一起建紡織坊,繡坊等,專門招收女子的工坊。
這樣一來,女子也有能力賺錢,自然也就比較受家中看重。
*
英武元年,英武帝開放海禁,建造大船準備巡視海上。
林噙文和林噙武全力支持他的決定。
有兩根定海神針在,英武帝所有決定都無人阻攔。
同年,改革軍製,普及愛國教育,加大軍需投資。
退役的軍人,直接手腳健全者直接編入當地衙門,繼續為百姓服務。
同時在沿海布置了不少鹽田,開辦了曬鹽廠。
招工百姓,又讓百姓多了份選擇和收入。
英武三年,英武帝開始對西夏、大理等國家出手,以強勢的火器拿下了這些國家。
派人進入西夏、大理等國家傳播大宋的文化和製度,還帶去了良種。
英武四年,對外航海開啟,大宋也有了屬於自己的巡邏艦。
配備著大炮,導航儀等物,維護百姓的出海安全。
英武七年,大宋對東瀛出兵,直接將其劃為大宋的國土。
將本地居民用於挖礦等項目,為大宋輸送了不少鐵,銅等物。
在礦產增加後,大宋的科技進步得更快了。
英武八年,英武帝娶了皇後,正式理政。
教育方麵,開設幼兒,小學,中學和大學。
通訊方麵,由戶部牽頭,開設驛站,專業送信,送物。
經濟方麵,依舊是戶部牽頭,建立戶頭,進行財政儲蓄,給予利息。
其契約紙由特殊辦法製成,有防偽標誌,除了朝廷,其他人無法製造。
食物方麵,海上貿易開放,引入了不少菜種,農作物的種子,豐富了蔬菜種類。
牛,羊,豬等進行了研究,已能大量產出,供應百姓。
科技方麵,出現了橡膠,水泥和蒸汽車和蒸汽船等物。
林噙武和林噙文退居二線,他們的孩子接位,繼續為英武帝服務。
英武九年,義陽公主趙嵐心偷偷去了軍營,參加了軍訓。
英武帝知道後,他生氣不已,便來找母親和外祖母訴苦。
“怎麽?你都是皇帝了。你妹妹想去當個兵都不行嗎?那你當皇帝幹什麽?”
墨蘭直接一句話出來,說得英武帝啞口無言。
他看向了外祖母,委屈地說:“外祖母,您看娘說得話,什麽叫你當這個皇帝幹什麽?”
林噙霜睜開了眼睛看了眼墨蘭,又看了眼委屈的外孫,笑著說:“你娘說得對。你是官家,總不能什麽都聽大臣擺弄。”
“建立檢察院,監督百官,我是希望你不要被蒙蔽。”
“心兒她們有什麽樣的能力,你是知道的。”
“她們都是我精心培養出來的。”
“比你手下的那些人都厲害,為什麽不能用?”
“人家唐朝是天朝上國,天可汗,人家還出了女帝呢!”
“你啊!目光不要太狹隘,放寬目光。”
“男人女人,隻要是有人,有能力都可以用。”
林噙霜一直都想推進女子為官的政策。
所以,她讓趙瑞夢見過現代的男女平等,也見過靖康之恥。
隻希望他能納賢才,不管其性別。
“是!孫兒知道了!”
英武點點頭,他也想起了夢中的事情,便笑著應下了這事。
英武十年,義陽公主趙嵐心建立娘子軍,雪花般的折子飛向了英武帝的案桌。
英武帝直接送到軍營點火,氣得那些大臣要來撞柱。
英武帝表示,撞柱死得不幹脆,直接來抹脖子吧!
他扔了把刀給那些大臣,示意他們直接用刀抹脖子。
大臣:??????
其實,我就是嚇嚇你而已,也不是真的想死。
英武帝見他們不死,便直接退朝了,反正他們似乎都不舍得死。
英武十一年,王若弗去世,她死前,想要見林噙霜。
林噙霜沒去,她帶著遺憾離世。
英武十二年,建平公主趙嵐靜進入朝堂,成為大宋第一位女官。
她開啟了女子為官的先河。
英武十四年三月,寧國夫人林噙霜病重。
墨蘭守在旁邊,眼淚落到了她的手背。
“墨兒,不哭!我沒事!”
林噙霜溫柔地看著墨蘭,原主這個女兒養得確實不錯。
不管是在劇情之中,還是在自己麵前,她都是極為感恩的孩子。
她在劇情中為原主辯解的時候,盛長楓跟死了一樣。
盛長楓根本不配有原主這麽好的母親。
“娘,我……我不要你死!”
墨蘭委屈地哭出聲,隻要娘在,她就是有人疼愛的孩子。
“我沒有死!我一直都活在你的心裏。墨兒,那些東西都是我留給你的。等你要去的時候,再留給他們,知道嗎?”
林噙霜將檢察院暗部的人留給了她,便是要給她留個保障。
什麽都是假的,唯有權和錢不會騙人。
“嗯。”
墨蘭點點頭,她知道娘放心不下她,所以才會將暗部的令牌留給她。
六月,寧國夫人林噙霜逝世,官家悲傷不已,下令大宋上下皆為其守孝三個月。
不得食用葷腥,聽歌燕舞。
檢察院監督,違反者直接流放,去修黃河去,去種樹。
其中不少宗室王爺被抓了出來,英武帝直接送去了挖沙,種樹,完全沒因為他們姓趙就寬恕他們。
英武十五年四月,皇後懷孕。
墨蘭才緩了過來,重新露出了笑容。
英武十六年除夕,皇後產下皇長女芸汐。
隨著芸汐成長起來,竟然與寧國夫人有五分像。
墨蘭對她喜歡得不行,教她識字,對娘的思念都放在了芸汐的身上。
英武二十四年,墨蘭病重,英武帝與妹妹,皇子們跪在地上。
她拿出檢察院暗部的令牌,說:“此令牌是我娘所留,凡是擁有此令牌的人,將會被檢察院暗部效忠,也是最好的皇帝人選。”
隻見那令牌,直接飛了出去,眾人還未有反應過來,它便直接入芸汐的眉心。
看到這個場景,墨蘭笑了,她說:“芸汐,我將我所學全都教給你了。希望你能好好地當好皇帝。”
“母親~”
英武帝驚唿出聲,他心儀的皇帝人選,並不是芸汐。
墨蘭笑了,她看著天上,高興地說:“娘,您來接墨兒了?”
文德皇後盛墨蘭於英武二十四年三月十八日未時一刻崩逝!
英武帝心中悲憤,罷朝三日,為母親守孝。
*
《文德本記》中有所記載寧國夫人林噙霜,本是盛家賤妾。
然,她並未妄自菲薄,甘於平凡。
她親自養育了文德皇後盛墨蘭和安國公盛長楓。
在永平帝登基之時,她獻上良種,賀新帝登基。
在幽雲之戰中,她提供了糧餉,說出扞衛大宋國土完整,這是每個子民該做之事。
她還是教育家,教導出了安國公的長子盛寧青,次子盛安青,長女盛玉笙,次女盛玉瑤。
連英武帝趙瑞,義陽公主趙嵐心和建平公主趙嵐靜都是她教導出來的。
《文德本紀》中還記錄了這樣一句話,說:夫人曾言:不論男子還是女子,皆是大宋的子民,必須扞衛國土的完整和統一。
夫人又言:重文輕武的國策是錯誤的。文武都該發展,齊頭並進。
若錢不用來國防建設,難道用來戰爭賠款嗎?
有人說,這段話猶如一巴掌扇在了宋太祖的臉上。
如果她不是文德皇後生母,怕是要被斬頭。
畢竟,這就是說皇室不對。
在那個皇權至上的時代,不該出現這樣的言論。
“老師,難道寧國夫人不怕被殺頭嗎?”
其中一個同學站起來,問到了這個問題。
其他人疑惑不解,為什麽寧國夫人會說這樣的話?
“她是跟文德皇後所說。你覺得文德皇後會廣而告之嗎?”
“這些筆記都是宣平女帝在整理文德皇後遺物的時候看到的,她帶到了自己的墓中。”
“也是最近才被公布出來的。”
這樣的話肯定不能在那個時代說,所以隻有文德皇後知曉。
後來被宣平女帝帶入了墓穴之中。
“所以,寧國夫人是穿越者嗎?”
又有個同學站了起來,這位寧國夫人太像穿越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