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甄嬛傳——弘暉(47)
綜穿之配角不按照劇情走 作者:短尾泥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永昭帝的鼓勵之下,了了說起自己的想法,想要做的事情。
皇後聽著她的想法,眼淚不受控製地往下掉。
她扭過頭去,不想讓了了看到自己臉上的淚水。
明明是了了在暢想自己的未來,可是她隻覺得傷心。
等了了說完後,她看向了額娘,心疼為她擦眼淚,道:“額娘,對不起!可是,我真的不想留在高牆大院之中。整日望著天,看著雲。”
“我想當一隻鷹,翱翔在天際。”
其實,了了更想擁有權利,掌握主動權。
也許會很累,也會得到很多質疑。
但,站到權利的最高峰,隻會讓她歡喜。
皇後轉頭看著傷心之中帶著期許的女兒,最終點點頭,算是答應了。
了了歡喜不已,她卻沒瞧見皇後眼底的哀傷。
*
了了在知道自己能嫁到蒙古後,要求弘暉帶著她一起參與政事,她覺得實踐才能出真理。
弘暉答應了,可是永昭帝卻有想法,他叫來了弘暉說起了此事。
弘暉說之前看再多的書,也不過是紙上談兵,真正想當執政公主唯有跟當權者學習。
所以,既然已有想要執政的想法,現在就該在大清好好學。
永昭帝也覺得說得對,所以便不再管此事。
*
大清要嫁固倫公主到蒙古的事情,不僅大清的朝臣沸騰了,連蒙古也激動起來。
畢竟,現在大清比他們強大。
若是能結為姻親,這就是自家人,肯定不打仗。
現在大清的兩位固倫公主,皆是身份貴重,
一位是中宮皇後之女,一位是太子之妹。
不管是誰下嫁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上折子請求下嫁公主的人有很多,優秀的蒙古部落王子很多。
永昭帝,弘暉和了了商量後,定下了規則。
在永昭八年去往木蘭圍場的時候,考校眾王子的武功、滿學、漢學、蒙學,騎射。
蒙古的王子痛苦麵具,怎麽還要學漢學?
但,皇上和太子都說要考,肯定會考的。
凡是榜上有名的王子都連忙請大儒學習漢學。
*
景仁宮中,皇後坐在上位,咳嗽了起來。
宜修連忙送上了枇杷梨子水,擔憂地說:“娘娘,您喝點水,潤潤肺。”
皇後接過茶杯喝了口水,她放下茶杯,溫柔地看著宜修,道:“小滿,我可以這樣叫你嗎?”
“娘娘。”
宜修驚唿出聲,她好像知道了什麽,眼底泛起了淚光。
“可以嗎?”
皇後的眼神中帶著幾分乞求之色,她感覺到了自己的大限將到。
她放心不下的人,隻有了了。
至於瓜爾佳氏,完全不用她擔憂,家裏的子孫都是爭氣的人。
“可以。娘娘,您……”
宜修說不出口,她早就察覺出皇後的身體出問題了。
“小滿,我比你大,你叫我一聲姐姐,可好?”
皇後滿目皆是溫柔,她對後宮的女人都是一視同仁。
但,她現在要走了,放心不下了了。
隻能將希望放在宜修的身上。
“好,姐姐。”
宜修眼底閃著淚光,她知道皇後要說什麽。
跟皇後相處多年,她也知道皇後到底是什麽樣的人。
她是一個合格的正室,太子妃和皇後,也是一個合格的母親。
她一直都在為了了的未來謀劃,想她過得幸福。
隻是,孩子受得教導與她們不同,想要的生活也不一樣。
“小滿,我一直都很羨慕你。你活得肆意,能笑能哭,可以不用當廟裏的泥菩薩。”
“我知道,你對了了很好,自你來後,了了的笑容都多了幾分。”
“所以,我想將了了托付給你。”
皇後眼淚掉了下來,她的了了啊!也許自己看不到她出嫁了。
“姐姐,了了是固倫公主,不管是誰都不會怠慢她。”
“她要是受了委屈,不用皇上說話,安安就會第一個不饒他。”
“姐姐,你要好好保養身體。”
“看著了了風光大嫁,生兒育女,執掌蒙古,成為大清的攝政固倫公主。”
宜修寬慰著她,人隻要心中有了希望,便會有活下來的勇氣。
皇後笑了起來,她一直都撐著口氣,想要看了了幸福。
然,她也明白了,自己大限到了,隻能請宜修照顧了了。
*
永壽宮中,弘暉,穗穗和阿福正在用膳。
宜修的興致不高,她吃了幾口,便不再用膳了。
用完膳後,弘暉給額娘端了茶,擔憂地說:“額娘,您是不舒服嗎?”
宜修接過茶水,端在手上,說起了皇後的事情。
說完後,她深歎口氣,無奈地說:“皇後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了,也不知能不能撐到了了出嫁。”
聞言,弘暉沉默了。
良久後,他說:“這事,我會跟皇阿瑪商量的。至少讓皇額娘見見額駙。”
宜修點點頭,皇後生病的消息是瞞著了了的,甚至連皇上都不知。
弘暉去了養心殿,與永昭帝商量了此事。
於是在八月的時候,浩浩蕩蕩的聖駕前往了木蘭圍場。
此行,不僅有王公大臣,還有宮妃,其中便有皇後。
了了和穗穗也坐不住了,她們都跑出去跟弘暉等人跑馬。
皇後看著在外麵肆意撒歡的了了,擔憂的說:“這也太沒規矩了。”
宜修輕拍著她的手,笑著說:“姐姐,你就讓她們去吧!她們是公主,又有誰敢亂嚼舌根?”
“唉!這次的木蘭圍場之行,謝謝你。我知道是你跟弘暉說的。”
皇後心中門清,她將自己的身體情況掩飾得很好。
皇上整日忙著政事,又怎麽有空去調太醫院的脈案?
唯有宜修,她會跟弘暉說這事。
弘暉自來貼心,他肯定會跟皇上提議提早選額駙。
“姐姐不怪我多嘴就好。”
宜修不好意思地說,她也是怕皇後熬不過去,結果連女婿是誰都不清楚。
“不會,謝謝你,真心的。”
皇後這輩子隻想為皇上排憂解難。
唯一一次硬氣,也就是在皇上麵前爭將了了留在京城。
永昭帝前往木蘭圍場,蒙古眾人也明白了,這是來選夫的。
雖說不懂為什麽要提前,但這是好事。
即使娶不到公主,他們能送幾個人進入後宮,或是嫁給理郡王等人,也是好事。
特別是太子,還未娶太子妃,未必不能有個蒙古的側福晉。
皇後聽著她的想法,眼淚不受控製地往下掉。
她扭過頭去,不想讓了了看到自己臉上的淚水。
明明是了了在暢想自己的未來,可是她隻覺得傷心。
等了了說完後,她看向了額娘,心疼為她擦眼淚,道:“額娘,對不起!可是,我真的不想留在高牆大院之中。整日望著天,看著雲。”
“我想當一隻鷹,翱翔在天際。”
其實,了了更想擁有權利,掌握主動權。
也許會很累,也會得到很多質疑。
但,站到權利的最高峰,隻會讓她歡喜。
皇後轉頭看著傷心之中帶著期許的女兒,最終點點頭,算是答應了。
了了歡喜不已,她卻沒瞧見皇後眼底的哀傷。
*
了了在知道自己能嫁到蒙古後,要求弘暉帶著她一起參與政事,她覺得實踐才能出真理。
弘暉答應了,可是永昭帝卻有想法,他叫來了弘暉說起了此事。
弘暉說之前看再多的書,也不過是紙上談兵,真正想當執政公主唯有跟當權者學習。
所以,既然已有想要執政的想法,現在就該在大清好好學。
永昭帝也覺得說得對,所以便不再管此事。
*
大清要嫁固倫公主到蒙古的事情,不僅大清的朝臣沸騰了,連蒙古也激動起來。
畢竟,現在大清比他們強大。
若是能結為姻親,這就是自家人,肯定不打仗。
現在大清的兩位固倫公主,皆是身份貴重,
一位是中宮皇後之女,一位是太子之妹。
不管是誰下嫁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上折子請求下嫁公主的人有很多,優秀的蒙古部落王子很多。
永昭帝,弘暉和了了商量後,定下了規則。
在永昭八年去往木蘭圍場的時候,考校眾王子的武功、滿學、漢學、蒙學,騎射。
蒙古的王子痛苦麵具,怎麽還要學漢學?
但,皇上和太子都說要考,肯定會考的。
凡是榜上有名的王子都連忙請大儒學習漢學。
*
景仁宮中,皇後坐在上位,咳嗽了起來。
宜修連忙送上了枇杷梨子水,擔憂地說:“娘娘,您喝點水,潤潤肺。”
皇後接過茶杯喝了口水,她放下茶杯,溫柔地看著宜修,道:“小滿,我可以這樣叫你嗎?”
“娘娘。”
宜修驚唿出聲,她好像知道了什麽,眼底泛起了淚光。
“可以嗎?”
皇後的眼神中帶著幾分乞求之色,她感覺到了自己的大限將到。
她放心不下的人,隻有了了。
至於瓜爾佳氏,完全不用她擔憂,家裏的子孫都是爭氣的人。
“可以。娘娘,您……”
宜修說不出口,她早就察覺出皇後的身體出問題了。
“小滿,我比你大,你叫我一聲姐姐,可好?”
皇後滿目皆是溫柔,她對後宮的女人都是一視同仁。
但,她現在要走了,放心不下了了。
隻能將希望放在宜修的身上。
“好,姐姐。”
宜修眼底閃著淚光,她知道皇後要說什麽。
跟皇後相處多年,她也知道皇後到底是什麽樣的人。
她是一個合格的正室,太子妃和皇後,也是一個合格的母親。
她一直都在為了了的未來謀劃,想她過得幸福。
隻是,孩子受得教導與她們不同,想要的生活也不一樣。
“小滿,我一直都很羨慕你。你活得肆意,能笑能哭,可以不用當廟裏的泥菩薩。”
“我知道,你對了了很好,自你來後,了了的笑容都多了幾分。”
“所以,我想將了了托付給你。”
皇後眼淚掉了下來,她的了了啊!也許自己看不到她出嫁了。
“姐姐,了了是固倫公主,不管是誰都不會怠慢她。”
“她要是受了委屈,不用皇上說話,安安就會第一個不饒他。”
“姐姐,你要好好保養身體。”
“看著了了風光大嫁,生兒育女,執掌蒙古,成為大清的攝政固倫公主。”
宜修寬慰著她,人隻要心中有了希望,便會有活下來的勇氣。
皇後笑了起來,她一直都撐著口氣,想要看了了幸福。
然,她也明白了,自己大限到了,隻能請宜修照顧了了。
*
永壽宮中,弘暉,穗穗和阿福正在用膳。
宜修的興致不高,她吃了幾口,便不再用膳了。
用完膳後,弘暉給額娘端了茶,擔憂地說:“額娘,您是不舒服嗎?”
宜修接過茶水,端在手上,說起了皇後的事情。
說完後,她深歎口氣,無奈地說:“皇後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了,也不知能不能撐到了了出嫁。”
聞言,弘暉沉默了。
良久後,他說:“這事,我會跟皇阿瑪商量的。至少讓皇額娘見見額駙。”
宜修點點頭,皇後生病的消息是瞞著了了的,甚至連皇上都不知。
弘暉去了養心殿,與永昭帝商量了此事。
於是在八月的時候,浩浩蕩蕩的聖駕前往了木蘭圍場。
此行,不僅有王公大臣,還有宮妃,其中便有皇後。
了了和穗穗也坐不住了,她們都跑出去跟弘暉等人跑馬。
皇後看著在外麵肆意撒歡的了了,擔憂的說:“這也太沒規矩了。”
宜修輕拍著她的手,笑著說:“姐姐,你就讓她們去吧!她們是公主,又有誰敢亂嚼舌根?”
“唉!這次的木蘭圍場之行,謝謝你。我知道是你跟弘暉說的。”
皇後心中門清,她將自己的身體情況掩飾得很好。
皇上整日忙著政事,又怎麽有空去調太醫院的脈案?
唯有宜修,她會跟弘暉說這事。
弘暉自來貼心,他肯定會跟皇上提議提早選額駙。
“姐姐不怪我多嘴就好。”
宜修不好意思地說,她也是怕皇後熬不過去,結果連女婿是誰都不清楚。
“不會,謝謝你,真心的。”
皇後這輩子隻想為皇上排憂解難。
唯一一次硬氣,也就是在皇上麵前爭將了了留在京城。
永昭帝前往木蘭圍場,蒙古眾人也明白了,這是來選夫的。
雖說不懂為什麽要提前,但這是好事。
即使娶不到公主,他們能送幾個人進入後宮,或是嫁給理郡王等人,也是好事。
特別是太子,還未娶太子妃,未必不能有個蒙古的側福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