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李陽在四合院的生活逐漸步入正軌,積極參與各類活動,與鄰裏相處也愈發融洽,但他心裏清楚,真正融入這個時代並非易事。語言和習慣上的差異,就像一道道無形的溝壑,時不時地橫亙在他與鄰居們之間,帶來不少誤解和尷尬。


    那天午後,陽光暖烘烘地灑在院子裏,孫大媽正在院子裏晾曬剛洗好的衣物。李陽路過,看到孫大媽忙碌的身影,便熱情地上前幫忙。他一邊幫忙整理衣物,一邊和孫大媽閑聊起來。


    “孫大媽,您這衣服洗得可真幹淨,這洗衣粉效果真好哈。”李陽笑著說道。


    孫大媽卻一臉疑惑,停下手中的動作,看著李陽:“啥洗衣粉?孩子,我用的是胰子,哪有啥洗衣粉啊。”


    李陽這才反應過來,在這個時代,洗衣粉還未普及,大家用的還是傳統的胰子。他尷尬地撓撓頭,連忙解釋:“哦,我給說錯了,我是說胰子,瞧我這嘴。”


    孫大媽笑了笑,也沒放在心上:“沒事,孩子,估計是你以前習慣說洗衣粉了。”


    本以為這隻是個小插曲,可類似的狀況卻接二連三地發生。有一次,李陽和趙大叔一起去田裏勞作。休息時,趙大叔從兜裏掏出旱煙袋,熟練地裝上煙絲,點燃後深吸一口,臉上露出愜意的神情。


    “趙大叔,您這煙癮可不小啊,少抽點唄,對身體不好。”李陽好心勸道。


    趙大叔聽了,卻微微皺起眉頭:“小夥子,這抽煙咋就對身體不好了?咱莊稼人,就好這一口,抽完煙,幹活都更有勁兒。”


    李陽意識到自己又說錯話了,在這個時代,人們對吸煙危害的認知遠沒有後世那麽深刻,他的這番話在趙大叔聽來,恐怕有些莫名其妙。他趕忙笑著打圓場:“趙大叔,我就是隨便一說,您抽您的,我就是看您抽煙挺享受的。”


    趙大叔這才舒展了眉頭,笑著說:“哈哈,你這小夥子,想法還挺特別。”


    隨著交流的增多,李陽發現自己在表達一些現代觀念時,總是會引發鄰居們的不理解。一天晚上,四合院的鄰居們聚在院子裏乘涼聊天。大家聊起孩子的教育問題,李陽忍不住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我覺得現在孩子的教育,除了讀書識字,還得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讓他們全麵發展。”李陽認真地說道。


    張大爺聽後,搖了搖頭:“小李啊,你說的這些我不太懂。咱這年代,孩子能吃飽穿暖,識幾個字,將來有個手藝能養活自己就行,哪有那麽多講究。”


    其他鄰居也紛紛點頭表示讚同。李陽試圖解釋,可無論他怎麽說,大家似乎都無法理解他口中的“全麵發展”。他有些沮喪,感覺自己和大家之間仿佛隔著一層厚厚的牆。


    然而,李陽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他深知,想要真正融入這個集體,就必須努力去理解和適應這個時代的語言和習慣。於是,他開始更加留意鄰居們的用詞和說話方式,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虛心向大家請教。


    有一次,李陽聽到鄰居們在討論“打尖”這個詞,他一臉茫然,完全不知道是什麽意思。於是,他找到孫大媽,好奇地問道:“孫大媽,我聽大家說‘打尖’,這是啥意思啊?”


    孫大媽笑著解釋道:“孩子,‘打尖’就是在旅途中休息吃飯的意思。以前出門趕路,走到半道上,找個地方吃點東西,歇歇腳,就叫打尖。”


    李陽恍然大悟,連忙道謝:“原來是這樣,謝謝孫大媽,我又學到新知識了。”


    除了語言上的差異,習慣上的不同也讓李陽遭遇了不少尷尬。有一迴,李陽去王嬸家做客。王嬸熱情地招唿他坐下,然後端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水。李陽接過茶杯,習慣性地吹了吹,想讓茶水涼得快一些。


    王嬸看到這一幕,臉色微微一變:“孩子,在咱這兒,喝茶可不能吹,這是對主人家不尊重。”


    李陽頓時愣住了,他完全沒想到自己一個無心的舉動,竟然犯了忌諱。他滿臉愧疚,連忙向王嬸道歉:“王嬸,實在對不起,我真不知道有這規矩,我以後一定注意。”


    王嬸見他一臉誠懇,也沒有過多責怪:“沒事,孩子,你不是本地人,不知道這些規矩也正常,以後多注意就行。”


    經曆了這些事情後,李陽變得更加小心翼翼。每次說話、做事之前,他都會先在心裏琢磨一番,盡量避免因為自己的習慣而引發不必要的誤會。同時,他也更加努力地去了解這個時代的風俗習慣,積極參與到四合院的各種傳統活動中。


    在一次端午節前夕,四合院的女人們聚在一起包粽子。李陽也湊過去,想學習包粽子,順便融入大家。他拿起兩片粽葉,學著孫大媽的樣子,試圖包出一個粽子,可怎麽也包不好。


    “孫大媽,我這咋包得這麽難看啊?”李陽有些沮喪地說道。


    孫大媽笑著手把手教他:“孩子,包粽子可得有耐心,粽葉要這樣折,米不能放太多,不然包不住……”


    在孫大媽的耐心指導下,李陽終於包出了一個像模像樣的粽子。他高興得像個孩子:“孫大媽,您看我包得還行吧?”


    孫大媽笑著點頭:“不錯不錯,學得挺快。包粽子啊,也是咱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可不能丟了。”


    通過參與這次包粽子活動,李陽不僅學會了一項新技能,還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這個時代的傳統習俗。他發現,當自己真正去參與、去感受這些傳統時,與鄰居們之間的距離也在不知不覺中拉近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陽在與鄰居們交流時,誤解和尷尬的情況逐漸減少。他學會了用這個時代的語言和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更加理解和尊重大家的習慣。雖然偶爾還是會不小心說錯話、做錯事,但鄰居們也都能理解他,笑著包容他的小失誤。


    一天晚上,四合院的鄰居們又聚在一起聊天。李陽這次暢所欲言,分享著自己在這個時代的生活感悟。大家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表示讚同。


    “小李啊,你這孩子,來咱四合院這麽久,變化可真大。”張大爺感慨地說道,“現在和我們交流起來,一點都不生分了。”


    李陽笑著說:“張大爺,這都多虧了大家的照顧和包容。我以前不懂的地方多,沒少給大家添麻煩,以後我還得繼續向大家學習。”


    孫大媽也在一旁說道:“孩子,你這態度好,肯學。現在啊,你就是咱四合院的一份子,有啥事兒,大家一起扛。”


    聽到大家的話,李陽心中充滿了溫暖。他知道,自己在融入這個時代的道路上,雖然經曆了不少困難和挫折,但也收獲了滿滿的情誼。未來的日子裏,他將繼續努力,與四合院的鄰居們一起,書寫屬於他們的生活故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49璃院繁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潮汐龍的利普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潮汐龍的利普頓並收藏1949璃院繁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