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滿意道:


    “是了,就是這麽個意思,爺有資源了,爺就是要坐著把實力給擴充了。


    如今老子有錢有炮有糧,還特麽怕聚攏不了人?


    去辦的時候說話要低調,行事要高調。


    拿出我們一向的傳統就很好,想吃好的就特麽得有本事又聽話,沒本事的連屁也別給他們吃,至於不聽話的,嘿嘿,你知道該怎麽辦!”


    左裁縫意會道:


    “是,我這就去辦!”


    次日,秦晉將整理好的物資收入空間後,這才拉著部隊開始擴編起來。


    左裁縫用物資從123團換了612名俘虜兵,秦晉將騎兵班,步騎班,後勤保障班通通擴編成了連。


    將炮兵班重組為重炮連,迫擊炮直接分給了步騎連。


    騎兵連新老騎兵滿編共計123人,步騎連新老步騎兵滿編共計298人,重炮連新老炮兵滿編共計186人,後勤保障連各兵種滿編共計63人。除開仆從軍的148人,突擊營正編目前共計667人。


    原本打算給下麵幾天時間讓新老兵相互適應一下的,結果旅部就命令全旅南下追擊125團,將陣地留給第一軍的援軍去對付142旅。


    11旅跟著125團撤退的路線一路南下,繞過九華山脈,一路進入了江蘇地界。


    秦晉帶著八百多人一路邊走邊整訓部隊,一連行軍數日,終於在27年1月6日這天追上了和21師會合的125團。


    由於南方水係發達,地勢平坦低窪,兩軍剛接觸便遭遇了冬雨洗禮,原本剛剛接收到中央軍劃撥的11旅炮營也不得不歇了火。


    21師這邊情況也差不多,潮濕的空氣,使彈藥的保存和火炮的維護更加艱難。


    突擊營的陣地這次由於跟來的太晚,隻能在北側外圍陣地和北洋軍其他部隊對陣。


    秦晉還是發揚自己土工作業的研究課題,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來就先挖壕溝壘土建炮兵陣地。


    由於南方地下水豐富,壕溝一旦挖深便會有水滲透出來,這塹壕戰一旦積水,那不用敵人針對,雙方士兵就會被塹壕足的問題給拖得沒有戰鬥力。


    可能對麵的指揮官目前還不會知道這個問題,可秦晉畢竟是穿越者,一戰二戰的歐洲塹壕足可是全球盛名的。


    秦晉讓人將壕溝分段聯通,再在結合處深挖一條兩米深的引水溝將積水引往低處。


    同時讓人砍伐樹木,以三四根圓木拚成一米左右寬的木排,將木排架空鋪在壕溝底部充當地麵保持幹濕分離。


    這樣一來,雖然多花了幾天時間,可是對於這種動則一月半載的陣地壕溝戰來說,這簡直就是事半功倍。


    對麵的情況經過這幾天的情報收集,也打探到是21師124團的一營在這一帶布防。


    124團,125團,126團是北洋21師的三個王牌主力團,三個團的兵力火力配置基本都差不多,除了常規的步兵配置外,均配備了一個加強炮兵營。


    124團的團長,副團長,參謀長居然是三胞胎的兄弟三人。


    團長陳明日,副團長陳明月,參謀長陳明星。


    當秦晉知道這個情況的時候真不知道這兄弟三人是真有本事還是真沒本事,畢竟在軍隊中,同一支部隊裏這種操作他兩世從未聽說過。


    他既懷疑這三人是通過關係家世上位的草包,又覺得北洋指揮係統不可能這麽明顯的人事安排都不會察覺,很有可能這兄弟三人真可能有什麽過硬的本事。


    這一來就琢磨對手的習慣在對付125團得利後,算是秦晉的慣例了,畢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既然不能斷言對手是什麽樣的人,那秦晉就隻能先試探試探了。


    南方土地柔軟,又加上連日陰雨綿綿,騎兵暫時是指望不上了,無奈隻得在多修陣地的基礎上,不斷的派出小股部隊突襲對麵的前沿觀察哨。


    目的自然是為了抓些舌頭迴來打探一下對手的消息。


    可是一連兩日,秦晉派出去的小隊硬是連對手的邊都靠不攏,不僅如此,對麵的前線偵察也在不斷的試探秦晉的底。


    結果很明顯,秦晉這小年輕壓根不是對麵的對手,接連被對手端了三處前沿觀察哨後。


    秦晉果斷撤迴所有的小隊,這次損失六人,雖然談不上什麽傷筋動骨,可敵人對自己的實力已經有了初步的判斷。


    好在六人隻是被打冷槍戰死,沒有給對手留下抓舌頭的機會。


    不過124團既然和125團同屬北洋21師,秦晉不相信他們不會互相溝通情報。


    自己在明,敵人在暗,果斷收縮防禦陣地是最佳選擇。


    一下子陣地後移200米,這樣一來,對麵的偵察員再次過來就必然會落入自己的火力覆蓋範圍。


    秦晉的陣地布置為三段階梯式,最前沿的陣地以倒l角為主,除了防禦對手,對身後的二三層階梯陣地壓根不設防。


    二線陣地布置上基本延續了前沿一線陣地的布置,不過在細節上開創性的挖了很多原木覆土搭成的貓耳洞和避雨棚。


    後方陣地由於地勢略高,這才修建了標準的壕溝陣地,除了防炮工事外,營指揮部同樣也設在這裏。


    三道防線各自相隔200米,縱深600米的陣地,即便士兵體力再好,也不可能一口氣突破三層。


    而敵人即便拿下了一道防線,由於秦晉隻是夯土為牆,並未在一二線裝沙袋壘土,一時間也隻能就地和突擊營開戰,絕無重新挖土壘牆的機會和閑情逸致。


    而炮兵陣地秦晉更是南北兩端各修了兩處,正中段陣地反而沒有一個炮兵陣地。


    他對於北洋王牌正規軍的炮火打擊能力深有體會,他可不想自己的指揮部和炮兵陣地被對手一波帶走!


    迫擊炮下放到排,那前線的火力打擊能力他是放心的,可是火炮這種重武器,目前他是毀一門就少一門,加之對手可不是什麽雜牌軍樣子貨,精準打擊的能力是絕對專業的。


    自己在不了解對手的情況下,除了故布疑兵外,狡兔三窟也是必不可少的。


    戰場上越直腸子,那死的就越快,越是狡猾的,反而活下來的機會越多!


    秦晉不認為自己就一定比別人聰明,也不會認為對手就一定隻是個給自己刷npc的經驗寶寶,戰場就是生與死的較量,心眼子越多越壞,對自己來說起碼不會是什麽壞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混民國,不借就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中老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中老客並收藏混民國,不借就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