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費嬤嬤的震驚
女主攜手後宮整治大如 作者:愛吃龍葵酒的小貓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懿被費嬤嬤的戒尺打的痛唿出聲,有些憤怒的說:“本宮敬你是太後賜下的嬤嬤,你竟敢對本宮用刑?”
費嬤嬤站直著身子不卑不亢的說:“如官女子,您不知禮,可奴婢知,您敬我這奴婢,奴婢自當也敬著您。隻是奴婢奉太後娘娘懿旨,教授官女子規矩,不得不嚴厲些。
再者,官女子剛剛的稱唿錯了,嬪位以上且是一宮主位方可自稱本宮,如官女子以官女子之位僭越自稱,當罰。”
說著又是一戒尺打了下去,別說帶著這個戒尺還是帶對了,省得用自己個兒的手了。
如懿捂著被打的胳膊,不可置信的看著費嬤嬤,怎麽又打,不就是個自稱嗎?本宮說的還少嗎?一直以來她如懿就是這樣稱唿的,用得著上戒尺嗎?
憤怒的指著費嬤嬤,說“嬤嬤怕是不懂本宮這翊坤宮的規矩,一而再再而三的教訓本宮,本宮要去找太後告狀,要皇上賜死你。”
費嬤嬤麵無表情,心想這如官女子真是不聰明,本嬤嬤就是太後派來的,讓好好教教你,告本嬤嬤的狀,(ˉ▽ ̄~) 切~~,至於要皇上賜死本嬤嬤,本嬤嬤可不是嚇大的。
“如官女子,您又錯了。奴婢冒犯了”隻見費嬤嬤微微彎腰頷首,然後又迅速的直起身子,揮舞著戒尺,啪又是一戒尺,這一戒尺打在了如懿的臉上。
打完費嬤嬤又說道:“如官女子,容奴婢提醒您一下,再一再而不再三,若是您還未該過來,奴婢的戒尺多的是,隻是您能否受的住奴婢就不知道了。”
如懿這迴捂著臉,眼底透露出害怕的神情,她不敢再犯了,這個費嬤嬤是真的不怕皇上和她的威脅,所以接下來如懿就老老實實的看著費嬤嬤講規矩。
時不時的還示範一下,示範完如懿還要再來一遍,若是做的不對或不規範,那戒尺一點都不留力道。
好不容易學完坐,又到了走。費嬤嬤先是叫如懿示範了一下她平時如何走路的,隻見如懿扶著秋菊,甩著膀子仰頭挺胸大步邁開,一副目中無人的姿態。
在過門檻的時候還會乍著戴護甲的手指,走多了就會塌腰弓背,這還是在秋菊扶著的情況下。
費嬤嬤見了這般走路的姿態,兩眼一黑,當了禮儀嬤嬤這些年,哪見過這樣走路的,也怪不得當初竹青嬤嬤迴來後就出宮了。
然後費嬤嬤又叫秋菊上一邊去,讓如懿自己一個走走,結果還不如讓秋菊扶著的時候呢。
如懿自己一個人走,那姿態沒眼看,肩膀晃晃悠悠,胳膊一甩一甩的,還走不穩當,頭上的流蘇更是要甩到天去了。
遙想當年先帝後宮,哪有這般姿態啊,要有那也就是夏常在了,因為她沒學過規矩,但夏常再是沒學過規矩那平時流蘇也沒甩這麽很過,隻有在被賜一丈紅的時候頭上的流蘇甩得幅度大些,這是因為嚇得啊,那這個如官女子這樣甩著流蘇想幹啥?
顯示自己走的婀娜多姿嗎?還是覺得自己走的步態很優美?
在如懿走了兩個來迴後,費嬤嬤叫停了如懿。“如官女子,奴婢看了您走的姿態,不行,還要學學。”
說著又讓如懿走了起來,如懿嘟著嘴不情不願的走著,刷一戒尺打在了如懿的肩膀上。
“如官女子,走路的時候不要晃肩膀,上身要挺直,還有手不能乍著。”然後連續用戒尺擊打了如懿的背部和手。
打完又讓如懿走一遍,如此循環往複,直到如懿能夠正常行走。
你說如懿沒有和費嬤嬤抗爭過嗎?當然抗爭過,隻是在看到費嬤嬤手裏的戒尺後,如懿抗爭的心思就消了。笑話,這可是真的會打自己的,不是像皇後那樣隻叫自己禁足和抄經書。
如懿自動忽略了給阿箬施加貓刑的時候被打的板子和前幾個月在圓明園挨得巴掌。
直到午膳,如懿想著終於可以歇一歇了,隻是她不曉得這是她噩夢的開始。
費嬤嬤叫如懿吃飯時不要說話,要細嚼慢咽,儀態要優雅,筷子也不要隨意的耍著玩兒,還有那舌頭,伸這麽早幹什麽?
那坐姿怎麽又迴到了之前,這一頓飯下來,如懿身上都不知道挨了多少戒尺了。
秋菊在一旁侍候著用膳都覺得疼的慌,想著除了玫嬪娘娘的鞭子外,這費嬤嬤的戒尺也是能壓住這個能作的主兒了。
等如懿用完午膳,費嬤嬤也累了,在宮裏這些年,頭一次這樣累,就是教訓剛入宮的宮女也沒這樣累過,那時候可是一個嬤嬤管著十幾個二十幾個宮女呢。
費嬤嬤想要歇一歇,所以叫如懿先迴顧迴顧之前的禮儀規矩,然後坐在椅子上,喝著秋菊倒好的茶水,看著如懿走路行禮。
下午,費嬤嬤又教了如何對高位嬪妃行禮,那如懿示範的把費嬤嬤給震驚的合不上眼,這還是費嬤嬤頭一次見到這樣行禮的,彎腰都快彎到地上了,那萬福禮也沒蹲下去。
以前還聽別的宮女說這如官女子做嬪的時候還給答應行過禮呢,費嬤嬤見如懿行禮行的這樣隨便,看來給答應行禮是真的。
費嬤嬤一直教如懿教到晚上,才放過如懿。費嬤嬤覺得如懿還是能聽進去話的,不過一個月她就能教完,頓時覺得不累了。
可是令費嬤嬤沒想到的是,她還是放心放的太早了。在早起看秋菊叫如官女子起床的時候,費嬤嬤算是開了眼了。
隻見如懿先是在床上扭了扭身子,那手上還戴著護甲,不怕睡覺的時候紮著?
然後如懿又坐起身子,打了哈欠,還伸了個懶腰,最後又在床上滾了滾才起來梳洗。
費嬤嬤看到這一幕,心裏直唿天老爺啊,這宮裏還有這樣睡姿的主子,她算是開了眼了,入宮倆月的宮女睡覺的姿勢都比這位主兒好。
當費嬤嬤以為如懿的起床就很炸裂的時候,給皇後的請安更讓費嬤嬤見到了一個新的場景。
費嬤嬤站直著身子不卑不亢的說:“如官女子,您不知禮,可奴婢知,您敬我這奴婢,奴婢自當也敬著您。隻是奴婢奉太後娘娘懿旨,教授官女子規矩,不得不嚴厲些。
再者,官女子剛剛的稱唿錯了,嬪位以上且是一宮主位方可自稱本宮,如官女子以官女子之位僭越自稱,當罰。”
說著又是一戒尺打了下去,別說帶著這個戒尺還是帶對了,省得用自己個兒的手了。
如懿捂著被打的胳膊,不可置信的看著費嬤嬤,怎麽又打,不就是個自稱嗎?本宮說的還少嗎?一直以來她如懿就是這樣稱唿的,用得著上戒尺嗎?
憤怒的指著費嬤嬤,說“嬤嬤怕是不懂本宮這翊坤宮的規矩,一而再再而三的教訓本宮,本宮要去找太後告狀,要皇上賜死你。”
費嬤嬤麵無表情,心想這如官女子真是不聰明,本嬤嬤就是太後派來的,讓好好教教你,告本嬤嬤的狀,(ˉ▽ ̄~) 切~~,至於要皇上賜死本嬤嬤,本嬤嬤可不是嚇大的。
“如官女子,您又錯了。奴婢冒犯了”隻見費嬤嬤微微彎腰頷首,然後又迅速的直起身子,揮舞著戒尺,啪又是一戒尺,這一戒尺打在了如懿的臉上。
打完費嬤嬤又說道:“如官女子,容奴婢提醒您一下,再一再而不再三,若是您還未該過來,奴婢的戒尺多的是,隻是您能否受的住奴婢就不知道了。”
如懿這迴捂著臉,眼底透露出害怕的神情,她不敢再犯了,這個費嬤嬤是真的不怕皇上和她的威脅,所以接下來如懿就老老實實的看著費嬤嬤講規矩。
時不時的還示範一下,示範完如懿還要再來一遍,若是做的不對或不規範,那戒尺一點都不留力道。
好不容易學完坐,又到了走。費嬤嬤先是叫如懿示範了一下她平時如何走路的,隻見如懿扶著秋菊,甩著膀子仰頭挺胸大步邁開,一副目中無人的姿態。
在過門檻的時候還會乍著戴護甲的手指,走多了就會塌腰弓背,這還是在秋菊扶著的情況下。
費嬤嬤見了這般走路的姿態,兩眼一黑,當了禮儀嬤嬤這些年,哪見過這樣走路的,也怪不得當初竹青嬤嬤迴來後就出宮了。
然後費嬤嬤又叫秋菊上一邊去,讓如懿自己一個走走,結果還不如讓秋菊扶著的時候呢。
如懿自己一個人走,那姿態沒眼看,肩膀晃晃悠悠,胳膊一甩一甩的,還走不穩當,頭上的流蘇更是要甩到天去了。
遙想當年先帝後宮,哪有這般姿態啊,要有那也就是夏常在了,因為她沒學過規矩,但夏常再是沒學過規矩那平時流蘇也沒甩這麽很過,隻有在被賜一丈紅的時候頭上的流蘇甩得幅度大些,這是因為嚇得啊,那這個如官女子這樣甩著流蘇想幹啥?
顯示自己走的婀娜多姿嗎?還是覺得自己走的步態很優美?
在如懿走了兩個來迴後,費嬤嬤叫停了如懿。“如官女子,奴婢看了您走的姿態,不行,還要學學。”
說著又讓如懿走了起來,如懿嘟著嘴不情不願的走著,刷一戒尺打在了如懿的肩膀上。
“如官女子,走路的時候不要晃肩膀,上身要挺直,還有手不能乍著。”然後連續用戒尺擊打了如懿的背部和手。
打完又讓如懿走一遍,如此循環往複,直到如懿能夠正常行走。
你說如懿沒有和費嬤嬤抗爭過嗎?當然抗爭過,隻是在看到費嬤嬤手裏的戒尺後,如懿抗爭的心思就消了。笑話,這可是真的會打自己的,不是像皇後那樣隻叫自己禁足和抄經書。
如懿自動忽略了給阿箬施加貓刑的時候被打的板子和前幾個月在圓明園挨得巴掌。
直到午膳,如懿想著終於可以歇一歇了,隻是她不曉得這是她噩夢的開始。
費嬤嬤叫如懿吃飯時不要說話,要細嚼慢咽,儀態要優雅,筷子也不要隨意的耍著玩兒,還有那舌頭,伸這麽早幹什麽?
那坐姿怎麽又迴到了之前,這一頓飯下來,如懿身上都不知道挨了多少戒尺了。
秋菊在一旁侍候著用膳都覺得疼的慌,想著除了玫嬪娘娘的鞭子外,這費嬤嬤的戒尺也是能壓住這個能作的主兒了。
等如懿用完午膳,費嬤嬤也累了,在宮裏這些年,頭一次這樣累,就是教訓剛入宮的宮女也沒這樣累過,那時候可是一個嬤嬤管著十幾個二十幾個宮女呢。
費嬤嬤想要歇一歇,所以叫如懿先迴顧迴顧之前的禮儀規矩,然後坐在椅子上,喝著秋菊倒好的茶水,看著如懿走路行禮。
下午,費嬤嬤又教了如何對高位嬪妃行禮,那如懿示範的把費嬤嬤給震驚的合不上眼,這還是費嬤嬤頭一次見到這樣行禮的,彎腰都快彎到地上了,那萬福禮也沒蹲下去。
以前還聽別的宮女說這如官女子做嬪的時候還給答應行過禮呢,費嬤嬤見如懿行禮行的這樣隨便,看來給答應行禮是真的。
費嬤嬤一直教如懿教到晚上,才放過如懿。費嬤嬤覺得如懿還是能聽進去話的,不過一個月她就能教完,頓時覺得不累了。
可是令費嬤嬤沒想到的是,她還是放心放的太早了。在早起看秋菊叫如官女子起床的時候,費嬤嬤算是開了眼了。
隻見如懿先是在床上扭了扭身子,那手上還戴著護甲,不怕睡覺的時候紮著?
然後如懿又坐起身子,打了哈欠,還伸了個懶腰,最後又在床上滾了滾才起來梳洗。
費嬤嬤看到這一幕,心裏直唿天老爺啊,這宮裏還有這樣睡姿的主子,她算是開了眼了,入宮倆月的宮女睡覺的姿勢都比這位主兒好。
當費嬤嬤以為如懿的起床就很炸裂的時候,給皇後的請安更讓費嬤嬤見到了一個新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