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女主出場,選秀進行進度百分之二十
女主攜手後宮整治大如 作者:愛吃龍葵酒的小貓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者小白,文筆有限。
考據黨慎入,如有考據黨進來請把腦子存放此處,謝謝!!!
浙江杭州,雍正四年六月,初夏時節,李府。
午後的暖陽甚是照人,這是入夏了,丫鬟提著食盒漫步來到雨亭,擺好糕點。看著秋千上的姑娘想的入迷,又抬頭望望刺眼的陽光,擔憂的上前。
“姑娘在想什麽,整的這樣入迷。入夏了,午後的太陽最是照人,姑娘還是迴亭子裏歇歇吧。”隻見一梳著雙丫髻身穿淺綠素色長裙,上身外同色短衫的丫鬟問道
“沒什麽,隻是有些煩心罷了。這般想著便不覺得這陽光照人了,也罷,聽你的,去亭子裏”坐在秋千上的女子,慢慢悠悠的蕩蕩著,輕聲迴道
隻見她麵若桃李,唇紅齒白,雙瞳剪水,似與這園子裏的背景並不相融,好像浮萍一般沒有駐地,就好似那風箏。
丫鬟麝月扶著星藜來到亭子裏坐下。見姑娘神色煩悶便開口說道:“姑娘,過兩日便是六月六了,今年可要曬寶”
聽麝月言語今年已到“六月六”李星藜這才驚覺,不禁感慨道:“怎的這樣快,都到六月六了,是了,該曬寶了。”隨即又想到“母親在那裏”
丫鬟麝月迴道:“鋪子裏的掌櫃們來了,夫人在前院查賬。”
李星藜想了想,問:“哦,那金銀鋪子的賬可送來了?”
身側的丫鬟音兒迴道:“迴姑娘,送來了,今兒午膳時送來的。因姑娘在午睡所以沒有通報”
李星藜聞言:“即送來了,便拿來,我看看。”
丫鬟音兒道:“是,姑娘。”話落音兒便帶著兩個小丫鬟去書房拿賬本去了。
李星藜端起茶杯品了品,這茶清香,最是解乏;又撚起一塊兒綠豆糕,很是清爽。不消一會兒,丫鬟音兒便帶著賬本迴來了。
音兒翻開賬本第一頁放在石桌上,說:“請姑娘過目。”
李星藜翻著賬本看著上麵的流水,不錯,不錯,這銀子又豐厚了,離開茶館的本錢更進一步了。前兩天母親給的茶園裏的茶已經都采完了,等明年開了茶館就可以自產自銷了,不過這開茶館著急不得,得先思量思量人選。這般想著“金銀鋪子裏的小廝,陳來很是圓滑,口才也好,最是適合,不過還是要再看看。賬房先生......”
李星藜正在思量著人選,就有丫鬟進來傳話:“姑娘,珊瑚姐姐來了。”
珊瑚進入亭子先是行禮,起身便說:“請姑娘安,太太叫奴婢來請姑娘去前院說是有事。”
李星藜沒急著起身去,而是問:“母親找我何事,可是急事兒?”
珊瑚也不知道是什麽事便老實說道:“奴婢也不知是什麽事,太太沒說,隻說讓奴婢來請姑娘。”
李星藜一聽也不想什麽了,既然母親沒說別的,那隻能去了才能知道,隨後便起身前往。去的路上也不禁想了想今年有沒有什麽大事發生,畢竟這可是封建朝代,一不小心可是要誅九族的。
今年是雍正四年,一年前年貴妃薨逝,年羹堯倒台;半月前聽說菀嬪離宮祈福;明年佟佳氏的隆科多快死了;等兩年後才是是齊妃,算算甄嬛也是兩年後迴宮的。可惜這個世界不是正史是小說衍生的,想著已經來這世界十二年了,大抵是迴不去了。
匆匆來到前院偏廳,入眼便是一慈眉善目三十來歲,身穿絳紅色絲綢廣袖交領長袍,頭梳三綹發髻,發髻上纏花步搖垂下,除此之外再無別物,幾個管事丫鬟立在身側聽候吩咐。到門前兒莊媽媽出來引著李星藜進去:“太太姑娘來了。”
佟氏忙抬起頭,招手讓李星藜上前。又抬手叫管事們下去,吩咐丫鬟上茶和點心。
進屋李星藜先是行禮問安:“母親安好”隨後才上前挨著母親坐下。
佟氏笑著叫起,拉著李星藜的手,又笑著跟莊媽媽說:“快快起來。瞧瞧這越發大了,也知禮了。這見了母親也不撒嬌了。”
母親這一番話弄的李星藜一臉嬌羞,莊媽媽也出聲附和道:“姑娘這是大了,太太也可以鬆鬆了。難不成姑娘大了太太就不疼了”
見莊媽媽這樣說,李星藜也不羞了,出聲順著說:“是啊,母親。女兒大了,難不成不撒嬌母親就不疼藜兒了嗎?”
佟氏忙摟過李星藜說:“怎麽會不疼你,你可是我的心肝兒肉。”
這旁丫鬟擺好茶點,李星藜也想起來時的問題,問道:“母親叫我來可是有事,是什麽事兒。”
佟氏見女兒問起,也忽地想了起來掩去眼裏的擔憂笑著說:“瞧我,差點兒忘了。今兒來叫你是為了鋪子的事。”
李星藜不禁問道:“鋪子,是哪個鋪子?”
佟氏見女兒疑問,解釋道:“是京城的銀樓,前兩年買的,生意不錯。我與你父親看著你這金銀樓經營的不錯,打算把京城的銀樓也交給你做嫁妝。”
因星藜是長女,上麵有兩個哥哥,下麵又有兩個弟弟,家裏隻有她一個掌上明珠,所以格外寵愛,因此便是從出生一直到現在都在攢嫁妝,直至出嫁。在星藜六歲時便給了她一個糕點鋪子當做是練手。
李星藜不禁問道:“母親怎麽現在就給女兒打算了,這京城的銀樓給了我,那次兄們呢。”
佟氏指了指她,對莊媽媽嗔怪道:“你看看,這操心的。”
又迴頭對星藜說:“都有,放心。母親還能少了他們的,他們幾個的都給他們攢著呢。不過你是女兒家,還是嫁妝豐厚些才是,你兄長他們的不用操心。”
聽著母親的話,星藜撒嬌道:“還是母親最是疼女兒”
佟氏看著女兒對著自己撒嬌的樣子,內心很是傷心,擔憂之情瞬間要浮於表麵,還是莊媽媽提醒壓了下去。
調整好情緒便拉著星藜開始看賬,“剛還說大了,這般又做小女孩兒了。好了,快看看這銀樓賬簿,現在都是你的了。”
直到日暮時分,星藜才幫母親看完賬簿。等用過晚膳,星藜便迴房休息了。她迴到房間,細細想了想今天母親反常的神情,尤其是在說京城的時候,淚水差點要流下。難不成是宮中要選秀,可她家又不是旗人,怎麽能參加選秀呢,這令星藜怎麽也想不出結果,所幸便不想了,反正母親會告訴她的。
另一邊主院臥房
佟氏正在拆卸妝容,李衛坐在桌前看書。等佟氏出來看著他這悠閑的樣子,擔憂道:“你還有閑心看書,藜兒的事你想好怎麽辦了嗎?真的沒有迴旋的餘地了嗎?”
李衛放下書,無奈道:“沒了,夫人,你以為我沒想辦法嗎?隻是現在藜兒已經在皇上那裏留名了,改不了了。”
佟氏又驚又慌張:“不是說滿漢不聯姻嗎?再說了,藜兒不是沒參加前年的選秀嗎,怎麽就在禦前留名了。我們這一輩子好不容易盼來個女兒卻要送到那吃人的裏麵這是在剜我的心啊。”
李衛也歎氣:“唉!沒法子,帝王就是帝王,忤逆不得。藜兒雖做不得福晉但側福晉也是當的地。你且先告訴藜兒,讓她準備著,隻待四皇子娶了福晉再行其他”
佟氏擦了擦淚水,抬起頭問:“這是禦前說的,那四皇子福晉還是那位嗎?若不是那該怎麽辦,前世那位寬仁,嫻雅是能容人的,若是換了旁的......”剩下的話佟氏並沒有說出口。
李衛其實也不想女兒進宮,隻是這一世與前世並不一樣。這個世界像是多個世界融合一樣。皇帝還是那個皇帝,隻是這裏沒了鞠躬盡瘁的怡親王,但卻有果郡王;沒有那端莊柔順,治家有方的孝敬憲皇後,卻冒出來一位純元皇後,還有現在的烏拉那拉氏皇後;要不是現在皇帝確實是叫胤禛,他李衛還真不敢確定他現在的這個世界是清朝。
想想前世他鞠躬盡瘁,盡心盡責,賞罰明信,在皇帝去世後三年多也因病去世;又想到上一世並沒有女兒,這一世卻有,唉!真是時也命也。皇家之事不是他一介臣子可以言說的,更何況議儲。
在這個世界裏也就這密議儲位沒改,其他的全都改的麵目全非,看看這大阿哥都被改成側福晉所出了,要是讓真陛下知道那真是天子一怒百官皆靜啊;還有這孝期選秀,要是讓上一世的陛下知道那可不得氣的吐血,遙想陛下是多麽一個純孝的人,現在則變成一個能孝期選秀的昏君,這這這有辱斯文。
佟氏看著夫君想得入神,停下哭泣搖了搖李衛:“老爺,你在想什麽。咱們藜兒的事還沒個章程呢。”
李衛迴過神,看看佟氏:“在想前世,唉!還能有什麽章程,為今之計隻有遵循口諭,明個兒你就開始帶著藜兒管家,等過兩日我上奏禦前為藜兒請個嬤嬤學學規矩,剩下隻待聖裁。”
佟氏又想到什麽追問道:“聖上可說要什麽時候給四皇子賜婚,按先帝時期的例側福晉都是先於福晉進府的,咱們藜兒今年十二,這要是按先例......”
李衛知道佟氏的意思,便說道:“聖上本想今年賜婚,但三皇子還沒遴選福晉,再者後宮諸事皆不得安穩,又有皇嗣接連夭折,所以還要再等等。”
佟氏小心翼翼地問:“這後宮竟如此....”
李衛打斷佟氏得話:“知道就好,別亂說。”
考據黨慎入,如有考據黨進來請把腦子存放此處,謝謝!!!
浙江杭州,雍正四年六月,初夏時節,李府。
午後的暖陽甚是照人,這是入夏了,丫鬟提著食盒漫步來到雨亭,擺好糕點。看著秋千上的姑娘想的入迷,又抬頭望望刺眼的陽光,擔憂的上前。
“姑娘在想什麽,整的這樣入迷。入夏了,午後的太陽最是照人,姑娘還是迴亭子裏歇歇吧。”隻見一梳著雙丫髻身穿淺綠素色長裙,上身外同色短衫的丫鬟問道
“沒什麽,隻是有些煩心罷了。這般想著便不覺得這陽光照人了,也罷,聽你的,去亭子裏”坐在秋千上的女子,慢慢悠悠的蕩蕩著,輕聲迴道
隻見她麵若桃李,唇紅齒白,雙瞳剪水,似與這園子裏的背景並不相融,好像浮萍一般沒有駐地,就好似那風箏。
丫鬟麝月扶著星藜來到亭子裏坐下。見姑娘神色煩悶便開口說道:“姑娘,過兩日便是六月六了,今年可要曬寶”
聽麝月言語今年已到“六月六”李星藜這才驚覺,不禁感慨道:“怎的這樣快,都到六月六了,是了,該曬寶了。”隨即又想到“母親在那裏”
丫鬟麝月迴道:“鋪子裏的掌櫃們來了,夫人在前院查賬。”
李星藜想了想,問:“哦,那金銀鋪子的賬可送來了?”
身側的丫鬟音兒迴道:“迴姑娘,送來了,今兒午膳時送來的。因姑娘在午睡所以沒有通報”
李星藜聞言:“即送來了,便拿來,我看看。”
丫鬟音兒道:“是,姑娘。”話落音兒便帶著兩個小丫鬟去書房拿賬本去了。
李星藜端起茶杯品了品,這茶清香,最是解乏;又撚起一塊兒綠豆糕,很是清爽。不消一會兒,丫鬟音兒便帶著賬本迴來了。
音兒翻開賬本第一頁放在石桌上,說:“請姑娘過目。”
李星藜翻著賬本看著上麵的流水,不錯,不錯,這銀子又豐厚了,離開茶館的本錢更進一步了。前兩天母親給的茶園裏的茶已經都采完了,等明年開了茶館就可以自產自銷了,不過這開茶館著急不得,得先思量思量人選。這般想著“金銀鋪子裏的小廝,陳來很是圓滑,口才也好,最是適合,不過還是要再看看。賬房先生......”
李星藜正在思量著人選,就有丫鬟進來傳話:“姑娘,珊瑚姐姐來了。”
珊瑚進入亭子先是行禮,起身便說:“請姑娘安,太太叫奴婢來請姑娘去前院說是有事。”
李星藜沒急著起身去,而是問:“母親找我何事,可是急事兒?”
珊瑚也不知道是什麽事便老實說道:“奴婢也不知是什麽事,太太沒說,隻說讓奴婢來請姑娘。”
李星藜一聽也不想什麽了,既然母親沒說別的,那隻能去了才能知道,隨後便起身前往。去的路上也不禁想了想今年有沒有什麽大事發生,畢竟這可是封建朝代,一不小心可是要誅九族的。
今年是雍正四年,一年前年貴妃薨逝,年羹堯倒台;半月前聽說菀嬪離宮祈福;明年佟佳氏的隆科多快死了;等兩年後才是是齊妃,算算甄嬛也是兩年後迴宮的。可惜這個世界不是正史是小說衍生的,想著已經來這世界十二年了,大抵是迴不去了。
匆匆來到前院偏廳,入眼便是一慈眉善目三十來歲,身穿絳紅色絲綢廣袖交領長袍,頭梳三綹發髻,發髻上纏花步搖垂下,除此之外再無別物,幾個管事丫鬟立在身側聽候吩咐。到門前兒莊媽媽出來引著李星藜進去:“太太姑娘來了。”
佟氏忙抬起頭,招手讓李星藜上前。又抬手叫管事們下去,吩咐丫鬟上茶和點心。
進屋李星藜先是行禮問安:“母親安好”隨後才上前挨著母親坐下。
佟氏笑著叫起,拉著李星藜的手,又笑著跟莊媽媽說:“快快起來。瞧瞧這越發大了,也知禮了。這見了母親也不撒嬌了。”
母親這一番話弄的李星藜一臉嬌羞,莊媽媽也出聲附和道:“姑娘這是大了,太太也可以鬆鬆了。難不成姑娘大了太太就不疼了”
見莊媽媽這樣說,李星藜也不羞了,出聲順著說:“是啊,母親。女兒大了,難不成不撒嬌母親就不疼藜兒了嗎?”
佟氏忙摟過李星藜說:“怎麽會不疼你,你可是我的心肝兒肉。”
這旁丫鬟擺好茶點,李星藜也想起來時的問題,問道:“母親叫我來可是有事,是什麽事兒。”
佟氏見女兒問起,也忽地想了起來掩去眼裏的擔憂笑著說:“瞧我,差點兒忘了。今兒來叫你是為了鋪子的事。”
李星藜不禁問道:“鋪子,是哪個鋪子?”
佟氏見女兒疑問,解釋道:“是京城的銀樓,前兩年買的,生意不錯。我與你父親看著你這金銀樓經營的不錯,打算把京城的銀樓也交給你做嫁妝。”
因星藜是長女,上麵有兩個哥哥,下麵又有兩個弟弟,家裏隻有她一個掌上明珠,所以格外寵愛,因此便是從出生一直到現在都在攢嫁妝,直至出嫁。在星藜六歲時便給了她一個糕點鋪子當做是練手。
李星藜不禁問道:“母親怎麽現在就給女兒打算了,這京城的銀樓給了我,那次兄們呢。”
佟氏指了指她,對莊媽媽嗔怪道:“你看看,這操心的。”
又迴頭對星藜說:“都有,放心。母親還能少了他們的,他們幾個的都給他們攢著呢。不過你是女兒家,還是嫁妝豐厚些才是,你兄長他們的不用操心。”
聽著母親的話,星藜撒嬌道:“還是母親最是疼女兒”
佟氏看著女兒對著自己撒嬌的樣子,內心很是傷心,擔憂之情瞬間要浮於表麵,還是莊媽媽提醒壓了下去。
調整好情緒便拉著星藜開始看賬,“剛還說大了,這般又做小女孩兒了。好了,快看看這銀樓賬簿,現在都是你的了。”
直到日暮時分,星藜才幫母親看完賬簿。等用過晚膳,星藜便迴房休息了。她迴到房間,細細想了想今天母親反常的神情,尤其是在說京城的時候,淚水差點要流下。難不成是宮中要選秀,可她家又不是旗人,怎麽能參加選秀呢,這令星藜怎麽也想不出結果,所幸便不想了,反正母親會告訴她的。
另一邊主院臥房
佟氏正在拆卸妝容,李衛坐在桌前看書。等佟氏出來看著他這悠閑的樣子,擔憂道:“你還有閑心看書,藜兒的事你想好怎麽辦了嗎?真的沒有迴旋的餘地了嗎?”
李衛放下書,無奈道:“沒了,夫人,你以為我沒想辦法嗎?隻是現在藜兒已經在皇上那裏留名了,改不了了。”
佟氏又驚又慌張:“不是說滿漢不聯姻嗎?再說了,藜兒不是沒參加前年的選秀嗎,怎麽就在禦前留名了。我們這一輩子好不容易盼來個女兒卻要送到那吃人的裏麵這是在剜我的心啊。”
李衛也歎氣:“唉!沒法子,帝王就是帝王,忤逆不得。藜兒雖做不得福晉但側福晉也是當的地。你且先告訴藜兒,讓她準備著,隻待四皇子娶了福晉再行其他”
佟氏擦了擦淚水,抬起頭問:“這是禦前說的,那四皇子福晉還是那位嗎?若不是那該怎麽辦,前世那位寬仁,嫻雅是能容人的,若是換了旁的......”剩下的話佟氏並沒有說出口。
李衛其實也不想女兒進宮,隻是這一世與前世並不一樣。這個世界像是多個世界融合一樣。皇帝還是那個皇帝,隻是這裏沒了鞠躬盡瘁的怡親王,但卻有果郡王;沒有那端莊柔順,治家有方的孝敬憲皇後,卻冒出來一位純元皇後,還有現在的烏拉那拉氏皇後;要不是現在皇帝確實是叫胤禛,他李衛還真不敢確定他現在的這個世界是清朝。
想想前世他鞠躬盡瘁,盡心盡責,賞罰明信,在皇帝去世後三年多也因病去世;又想到上一世並沒有女兒,這一世卻有,唉!真是時也命也。皇家之事不是他一介臣子可以言說的,更何況議儲。
在這個世界裏也就這密議儲位沒改,其他的全都改的麵目全非,看看這大阿哥都被改成側福晉所出了,要是讓真陛下知道那真是天子一怒百官皆靜啊;還有這孝期選秀,要是讓上一世的陛下知道那可不得氣的吐血,遙想陛下是多麽一個純孝的人,現在則變成一個能孝期選秀的昏君,這這這有辱斯文。
佟氏看著夫君想得入神,停下哭泣搖了搖李衛:“老爺,你在想什麽。咱們藜兒的事還沒個章程呢。”
李衛迴過神,看看佟氏:“在想前世,唉!還能有什麽章程,為今之計隻有遵循口諭,明個兒你就開始帶著藜兒管家,等過兩日我上奏禦前為藜兒請個嬤嬤學學規矩,剩下隻待聖裁。”
佟氏又想到什麽追問道:“聖上可說要什麽時候給四皇子賜婚,按先帝時期的例側福晉都是先於福晉進府的,咱們藜兒今年十二,這要是按先例......”
李衛知道佟氏的意思,便說道:“聖上本想今年賜婚,但三皇子還沒遴選福晉,再者後宮諸事皆不得安穩,又有皇嗣接連夭折,所以還要再等等。”
佟氏小心翼翼地問:“這後宮竟如此....”
李衛打斷佟氏得話:“知道就好,別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