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遺憾(二)
七零,救個人怎麽就要結婚了 作者:三月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清開了燈才發現媳婦已經淚流滿麵了,忙將她抱進懷裏。
“媳婦,你冷靜點好嗎?”
“冷靜,你讓我怎麽冷靜?那是我師父!我給他報仇了的好消息還沒告訴他,我還給他把他的銀針帶迴來了!還給他帶了特產!我們去京市的時候他還好好的!
大嫂肯定搞錯了,那人肯定不是劉爺爺,我得去看看劉爺爺和子傑。”
麥芽一邊擦眼淚,一邊想要掙紮開。
“媳婦,你現在這種狀態怎麽去?那裏不止有爺爺奶奶,還有村裏其他人!你要是這樣子過去,不僅會害了子傑,也會害了蘇家!”
謝清緊緊抱著媳婦,壓根不敢放開她。
麥芽停止了掙紮,謝清的話像一盆冷水從頭淋下來,讓她混沌的腦子慢慢清明。
是啊,她要是這樣跑過去,村裏人會怎麽想?大家可都不是傻子。
“媳婦,你先坐一下。我去給你打水來洗臉。”謝清拉著媳婦讓她坐到椅子上,看她冷靜一些了,才出去給她打水。
“謝清,我妹妹沒事吧?”蘇大哥一直擔心的看著麥芽他們的房間,看謝清出來了,著急的問他。
“大哥,沒事,她就是想爺爺奶奶了。”謝清敷衍了一句。
“行,沒事就好,奇怪,妹妹上次去京市迴來也沒見她這麽想爺爺奶奶。”蘇大哥嘀咕著迴了堂屋。
給媳婦洗了臉,看她情緒沒有特別不對的地方了,謝清才帶著她往牛棚走去。
他理解媳婦心裏的難受,就連他聽到這個消息都有點接受不了。
兩人剛到牛棚,一雙雙眼睛就齊刷刷的看了過來,眼裏都滿是好奇,村裏的年輕人可都不太願意過來的。
“麥芽,謝知青,你們從京市迴來啦?啥時候迴來的?”
村裏人可都知道他倆迴京市過年去了,這件事還一度成為他們過年期間的談資呢,都在猜麥芽去了京市會不會被婆家看不起和刁難。
“各位爺爺奶奶好,我爺爺奶奶他們呢?聽說他們在這,我們就過來看看。”謝清搶著迴道,他擔心媳婦一開口就憋不住。
“都在屋裏呢,你們進去吧。”牛棚裏並不大,所以大部分人都坐在外麵的。
“謝謝,那我們先進去看看。”謝清拉著媳婦的袖子往屋裏走去。
“哎,你們說,麥芽不會是在婆家受欺負了吧?怎麽還低著頭不說話呢?”
“這可真說不準,麥芽這孩子平時可有禮貌了,見到我們都會主動打招唿的。”
“難道謝知青也是個愛裝模作樣的?在村裏的時候可是表現的很在乎麥芽的,要是真在乎還能看著他媳婦被刁難?”
“所以啊,我就不讓我家孩子找知青,七遠八遠的,誰知道他家裏啥樣。”
謝清兩人一走,幾個嬸子就嘀咕起來。
蘇媽媽聽見女婿的聲音正準備出去,就看到他領著閨女進來了。
“娘,爺爺、奶奶。”謝清打了聲招唿。
“嗯,迴來了就好。”
蘇媽媽輕輕點頭,擔心的看著自己閨女,她得到消息後,本來想去城裏給閨女拍個電報的,估摸著他們估計也在迴來的火車上了,也就作罷了。
麥芽往炕上看去,隻見劉爺爺穿戴整齊安詳的躺在上麵,要不是那灰白的臉色,麥芽都以為他隻是睡著了。
子傑一動不動的跪在炕前,小小的身影卻透露著死寂和倔強。
鼻子一酸,麥芽差點控製不住自己,死死咬住自己的嘴唇,刺痛傳來才沒讓眼淚掉下來。
“閨女,他走的很體麵,估計是猜到自己熬不過了,提前換上了最好的衣服。”蘇媽媽摟住閨女的肩膀,在她耳邊輕聲說道。
雖然衣服是破舊帶補丁的,但也算幹淨整潔,就是可憐這個小男孩了,聽說才八歲多呢!
蘇媽媽心裏也有點難受,她向來受不了這種事。
“乖寶,坐一下吧。”蘇奶奶把自己坐的小板凳拿過來給孫女,她知道孫女心裏肯定很難受,她跟老伴不傻,早就猜到孫女跟牛棚這爺孫有關係了。
“謝謝奶奶。”麥芽沒拒絕,她腿有點軟,這也是她到了牛棚後開口說的第一句話。
蘇奶奶看了一眼爺孫倆,又看了看自家孫女,最後什麽都沒說,拍了拍孫女的肩膀就出去了。
麥芽一直呆呆的看著劉爺爺的遺體,她真的想不通,為什麽好好的一個人,不過半個多月沒見,就天人永隔了?
劉爺爺為什麽不等她迴來?難道他就舍得子傑?就甘心帶著遺憾離開?
麥芽心口緊的發疼,嘴唇都被她咬出血了卻渾然不覺。
也不知道坐了多久,麥芽才被謝清拉著跟蘇家幾人一塊迴去,蘇爺爺他們都還沒吃晚飯,待會吃完飯還得過來,不管怎麽樣,他們這些老人都得送一送牛棚的老爺子。
村裏這些爺爺奶奶們都是輪流迴家吃飯休息的,牛棚得一直有人守著。
迴到家後,謝清忙去給媳婦打水洗澡,麥芽則靜靜的坐在房間的椅子上。
她現在腦海中一片空白,謝清讓做什麽就乖乖的做什麽。
謝清看著媳婦的樣子,心疼的不行,卻又毫無辦法,隻能媳婦自己走出來。
麥芽洗完澡也沒睡覺,她沒任何理由跟村裏人一起守在牛棚,但她可以在附近守著,不讓村裏人發現就行了。
沒過多久,蘇爸爸也迴來了,他今天一直忙個不停,這老爺子突然沒了,孫子又還那麽小,沒人給他操辦後事,隻能村裏負責了。
為了不讓村裏人有意見,他們幾個村幹部商量了好久這事到底該怎麽辦,畢竟也沒有先例。
他們去了縣裏,因為這個老爺子是下放人員,縣裏也沒辦法管,出於人道主義給他們補貼了點錢,讓他們自己看著辦。
最後村裏還是決定簡單操辦一下,買了一口最便宜的棺材,村裏也出點錢,讓大家在牛棚那邊做一頓飯吃,也算是送老爺子最後一程了,後天早上就下葬,也管不了是不是好日子了。
他沒什麽親人,村裏老人們幫著守兩個晚上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媳婦,你冷靜點好嗎?”
“冷靜,你讓我怎麽冷靜?那是我師父!我給他報仇了的好消息還沒告訴他,我還給他把他的銀針帶迴來了!還給他帶了特產!我們去京市的時候他還好好的!
大嫂肯定搞錯了,那人肯定不是劉爺爺,我得去看看劉爺爺和子傑。”
麥芽一邊擦眼淚,一邊想要掙紮開。
“媳婦,你現在這種狀態怎麽去?那裏不止有爺爺奶奶,還有村裏其他人!你要是這樣子過去,不僅會害了子傑,也會害了蘇家!”
謝清緊緊抱著媳婦,壓根不敢放開她。
麥芽停止了掙紮,謝清的話像一盆冷水從頭淋下來,讓她混沌的腦子慢慢清明。
是啊,她要是這樣跑過去,村裏人會怎麽想?大家可都不是傻子。
“媳婦,你先坐一下。我去給你打水來洗臉。”謝清拉著媳婦讓她坐到椅子上,看她冷靜一些了,才出去給她打水。
“謝清,我妹妹沒事吧?”蘇大哥一直擔心的看著麥芽他們的房間,看謝清出來了,著急的問他。
“大哥,沒事,她就是想爺爺奶奶了。”謝清敷衍了一句。
“行,沒事就好,奇怪,妹妹上次去京市迴來也沒見她這麽想爺爺奶奶。”蘇大哥嘀咕著迴了堂屋。
給媳婦洗了臉,看她情緒沒有特別不對的地方了,謝清才帶著她往牛棚走去。
他理解媳婦心裏的難受,就連他聽到這個消息都有點接受不了。
兩人剛到牛棚,一雙雙眼睛就齊刷刷的看了過來,眼裏都滿是好奇,村裏的年輕人可都不太願意過來的。
“麥芽,謝知青,你們從京市迴來啦?啥時候迴來的?”
村裏人可都知道他倆迴京市過年去了,這件事還一度成為他們過年期間的談資呢,都在猜麥芽去了京市會不會被婆家看不起和刁難。
“各位爺爺奶奶好,我爺爺奶奶他們呢?聽說他們在這,我們就過來看看。”謝清搶著迴道,他擔心媳婦一開口就憋不住。
“都在屋裏呢,你們進去吧。”牛棚裏並不大,所以大部分人都坐在外麵的。
“謝謝,那我們先進去看看。”謝清拉著媳婦的袖子往屋裏走去。
“哎,你們說,麥芽不會是在婆家受欺負了吧?怎麽還低著頭不說話呢?”
“這可真說不準,麥芽這孩子平時可有禮貌了,見到我們都會主動打招唿的。”
“難道謝知青也是個愛裝模作樣的?在村裏的時候可是表現的很在乎麥芽的,要是真在乎還能看著他媳婦被刁難?”
“所以啊,我就不讓我家孩子找知青,七遠八遠的,誰知道他家裏啥樣。”
謝清兩人一走,幾個嬸子就嘀咕起來。
蘇媽媽聽見女婿的聲音正準備出去,就看到他領著閨女進來了。
“娘,爺爺、奶奶。”謝清打了聲招唿。
“嗯,迴來了就好。”
蘇媽媽輕輕點頭,擔心的看著自己閨女,她得到消息後,本來想去城裏給閨女拍個電報的,估摸著他們估計也在迴來的火車上了,也就作罷了。
麥芽往炕上看去,隻見劉爺爺穿戴整齊安詳的躺在上麵,要不是那灰白的臉色,麥芽都以為他隻是睡著了。
子傑一動不動的跪在炕前,小小的身影卻透露著死寂和倔強。
鼻子一酸,麥芽差點控製不住自己,死死咬住自己的嘴唇,刺痛傳來才沒讓眼淚掉下來。
“閨女,他走的很體麵,估計是猜到自己熬不過了,提前換上了最好的衣服。”蘇媽媽摟住閨女的肩膀,在她耳邊輕聲說道。
雖然衣服是破舊帶補丁的,但也算幹淨整潔,就是可憐這個小男孩了,聽說才八歲多呢!
蘇媽媽心裏也有點難受,她向來受不了這種事。
“乖寶,坐一下吧。”蘇奶奶把自己坐的小板凳拿過來給孫女,她知道孫女心裏肯定很難受,她跟老伴不傻,早就猜到孫女跟牛棚這爺孫有關係了。
“謝謝奶奶。”麥芽沒拒絕,她腿有點軟,這也是她到了牛棚後開口說的第一句話。
蘇奶奶看了一眼爺孫倆,又看了看自家孫女,最後什麽都沒說,拍了拍孫女的肩膀就出去了。
麥芽一直呆呆的看著劉爺爺的遺體,她真的想不通,為什麽好好的一個人,不過半個多月沒見,就天人永隔了?
劉爺爺為什麽不等她迴來?難道他就舍得子傑?就甘心帶著遺憾離開?
麥芽心口緊的發疼,嘴唇都被她咬出血了卻渾然不覺。
也不知道坐了多久,麥芽才被謝清拉著跟蘇家幾人一塊迴去,蘇爺爺他們都還沒吃晚飯,待會吃完飯還得過來,不管怎麽樣,他們這些老人都得送一送牛棚的老爺子。
村裏這些爺爺奶奶們都是輪流迴家吃飯休息的,牛棚得一直有人守著。
迴到家後,謝清忙去給媳婦打水洗澡,麥芽則靜靜的坐在房間的椅子上。
她現在腦海中一片空白,謝清讓做什麽就乖乖的做什麽。
謝清看著媳婦的樣子,心疼的不行,卻又毫無辦法,隻能媳婦自己走出來。
麥芽洗完澡也沒睡覺,她沒任何理由跟村裏人一起守在牛棚,但她可以在附近守著,不讓村裏人發現就行了。
沒過多久,蘇爸爸也迴來了,他今天一直忙個不停,這老爺子突然沒了,孫子又還那麽小,沒人給他操辦後事,隻能村裏負責了。
為了不讓村裏人有意見,他們幾個村幹部商量了好久這事到底該怎麽辦,畢竟也沒有先例。
他們去了縣裏,因為這個老爺子是下放人員,縣裏也沒辦法管,出於人道主義給他們補貼了點錢,讓他們自己看著辦。
最後村裏還是決定簡單操辦一下,買了一口最便宜的棺材,村裏也出點錢,讓大家在牛棚那邊做一頓飯吃,也算是送老爺子最後一程了,後天早上就下葬,也管不了是不是好日子了。
他沒什麽親人,村裏老人們幫著守兩個晚上已經是相當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