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逐利
當現代老男人遇到古代落魄小直男 作者:犬二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雨花在送走劉恆辰又折返迴來的馬車給寧櫻揉著太陽穴。
“還算他有點良心,我以為跟寧家那幾個老東西混久了他也活成他們的模樣了呢。”
“夫人也別對寧公子太過苛責了...”
“我也不是真的氣他...我也知道他夾在兩頭不容易,隻是你也看到小辰那個委屈勁兒了,這孩子吃了這些年的苦,好不容易要享福,這家夥...”
“寧公子不是說了嗎,等過兩年,他把寧家產業牢牢掌握在手中時就會恢複先前跟小辰的合約。”
寧櫻拍了拍雨花的手,示意她別忙活了。
“但願吧。可恨我如今身份不明,否則...”
“忍辱負重,臥薪嚐膽。”
“唉...”
————
生意上的事情李麟霄和李嵐峰沒有過多的研究,但他們知道劉恆辰今日是吃了虧了,迴到家沒等劉恆辰想去睡覺就圍在他身邊替他打抱不平。
看著滿臉陰鷙和一臉憤懣不平的大小寶,劉恆辰捏了捏他們臉笑道。
“有啥好氣的,做生意嘛,況且還是跟熟人做生意,要知道寧叔他大可以一腳把咱們踹開自己幹自己的,還留著一成利給咱們說明他心底裏是向著咱家的。”
“可...這也太少了。”
“傻老四,這一成利不算少了,你隻看到了當下,眼光要往長遠放,生意上的往來就跟沙場領兵作戰一樣,區別不過是一個見血一個不見血罷了。”
李麟霄坐在劉恆辰床邊,手指摳著衣擺。
“二哥是想在京城打拚?”
“對頭,我其實也不想他給我太多,因為太多的錢現在放我手中也沒多大用,頂多就是攢著給你倆上學用,” 劉恆辰脫下外衫躺到床上,拿枕頭墊在床頭欄杆,靠坐著繼續道。
“京城的鋪子肯定貴的要命,再加上招人啊,選址啊,看風水啊亂七八糟的,這些事情到時候我要親力親為,太麻煩了,倒不如借著我吃這個虧,到時候一應讓寧家幫我擺平,我坐著收起不就行了。”
“可...這些到時候不也能請人做麽?二哥怎就能確信,屆時咱們到了京城,這其間少掉的二成,能用二哥所講的填補過來?”
“傻弟弟,你還是嫩了點。”
李麟霄不解的湊近。
“這話怎講。”
“剛才我不也說了,我雖不了解寧家如何,但我知道眼下寧家並非他的一言堂,如果在這件事上我們跟他較真太過,反而會壞了和氣,倒不如賣個好,讓自己委屈委屈,這樣等寧允把寧家徹底握在手中之時,對咱們會比現在加倍的好也不一定。
更何況,你咋知道我那個條件就提的算吃虧呢~我可沒有說過我隻會開一家店哦。”
人心難測,兩個弟弟現在還小,劉恆辰的話他倆可能還不太懂,但劉恆辰篤定且自信的語氣他們是聽出來了的,於是也不再嚷嚷著要讓寧家有好果子吃之類的話,跟著他一起在主臥睡起午覺。
劉恆辰給他們打著蒲扇,眼皮子也慢慢合了起來。
————
日出日落,時間依舊以它的步調不緊不慢的前行。
劉恆辰難得迎來他來到這個朝代,最清閑的一段時光。
每天真的就無所事事遊手好閑,店裏客人少,雲溪不需要幫忙,連何妮子都在飯點得空看起了書,李薪也因為沒有兩邊店要跑,懶懶的在後院逗狗逗貓曬太陽。
食客就那麽零星幾人,都是八方食的忠實顧客了,劉恆辰也問過為啥不去雲誌酒肆訂餐在家吃,要麽說是太過便宜看不上眼,要麽說是喜歡吃一口熱乎現炒的。
上門的客人他也不會趕人走,現在也不像前世一般,有什麽電費物業費之類的支出,隻要每天有十來個客人他這一個月就不會虧錢的,更何況還有雲誌酒肆的分成在。
不止是雲誌酒肆了,聽寧櫻與他閑聊提起,現如今兩個多月的功夫,寧允已經把店開到了另一個州,擴散速度相當驚人。
本來寧櫻也想著,自己是否該跟著寧允一起行動,畢竟她是寧允名義上的“妹妹”,老是跟劉恆辰黏糊在一起,怕惹得李蒼那幾個家夥懷疑,但劉恆辰猜出來了她是誰,就上門找了寧允,拜托他讓寧櫻留在這裏,作為他自己和他的傳話筒。
寧櫻是一萬個答應,寧允也沒啥好說的,甚至這個要求太過合他們心意,他們都一度以為是劉恆辰看出了什麽,但寧櫻還是那套說辭。
“要是小辰真看出了什麽他早就被嚇尿褲襠了,還會讓我留在他身邊?”
寧允也撇撇嘴隨她去了,如今擴張的速度太過迅速,他也分身乏力,每次途徑冠陽縣隻能略坐坐半日就要再次啟程趕路,雖說身體十分疲憊,每次劉恆辰和寧櫻去接風,都能感覺出這家夥的精神勁兒更勝一籌。
至於劉恆辰擔心的莫家事件也的確再次上演過一次,一樣的套路,隻不過換成了一個男子抱著一個年邁老者在店門口哭喊。
劉恆辰瞧著實在沒什麽新意,而且他覺得這次莫家潑髒水並沒有什麽意義,寧允挑選的人都簽過賣身契了,自然不會出現他之前那種在飯菜發現髒東西的橋段。
這鬧劇也就隻是引得一眾路人指指點點便沒有任何水花,店裏的人根本沒人出來搭理他,見目的達不到就自己灰溜溜的迴去,第二天就被人發現一老一少死在了自家床鋪上。
他是不會對這種見利忘義的家夥產生什麽同情心的,要他說死了還好,以前那個女人的下場冠陽縣的老百姓又不是不知情,隻要帶點腦子都能看出來背後有貓膩,所以這次莫家動手的時機才晚了不少。
不是別的緣由,就是因為大家都惜命,誰也不想為了這些錢就把自己一家子推入火坑。
夏去秋來,冬日的漫天大雪並沒有演變成雪災,冠陽縣的居民有驚無險的安然度過了這個冬季,在一聲聲清脆鳥啼中,迎來了新的春天。
“還算他有點良心,我以為跟寧家那幾個老東西混久了他也活成他們的模樣了呢。”
“夫人也別對寧公子太過苛責了...”
“我也不是真的氣他...我也知道他夾在兩頭不容易,隻是你也看到小辰那個委屈勁兒了,這孩子吃了這些年的苦,好不容易要享福,這家夥...”
“寧公子不是說了嗎,等過兩年,他把寧家產業牢牢掌握在手中時就會恢複先前跟小辰的合約。”
寧櫻拍了拍雨花的手,示意她別忙活了。
“但願吧。可恨我如今身份不明,否則...”
“忍辱負重,臥薪嚐膽。”
“唉...”
————
生意上的事情李麟霄和李嵐峰沒有過多的研究,但他們知道劉恆辰今日是吃了虧了,迴到家沒等劉恆辰想去睡覺就圍在他身邊替他打抱不平。
看著滿臉陰鷙和一臉憤懣不平的大小寶,劉恆辰捏了捏他們臉笑道。
“有啥好氣的,做生意嘛,況且還是跟熟人做生意,要知道寧叔他大可以一腳把咱們踹開自己幹自己的,還留著一成利給咱們說明他心底裏是向著咱家的。”
“可...這也太少了。”
“傻老四,這一成利不算少了,你隻看到了當下,眼光要往長遠放,生意上的往來就跟沙場領兵作戰一樣,區別不過是一個見血一個不見血罷了。”
李麟霄坐在劉恆辰床邊,手指摳著衣擺。
“二哥是想在京城打拚?”
“對頭,我其實也不想他給我太多,因為太多的錢現在放我手中也沒多大用,頂多就是攢著給你倆上學用,” 劉恆辰脫下外衫躺到床上,拿枕頭墊在床頭欄杆,靠坐著繼續道。
“京城的鋪子肯定貴的要命,再加上招人啊,選址啊,看風水啊亂七八糟的,這些事情到時候我要親力親為,太麻煩了,倒不如借著我吃這個虧,到時候一應讓寧家幫我擺平,我坐著收起不就行了。”
“可...這些到時候不也能請人做麽?二哥怎就能確信,屆時咱們到了京城,這其間少掉的二成,能用二哥所講的填補過來?”
“傻弟弟,你還是嫩了點。”
李麟霄不解的湊近。
“這話怎講。”
“剛才我不也說了,我雖不了解寧家如何,但我知道眼下寧家並非他的一言堂,如果在這件事上我們跟他較真太過,反而會壞了和氣,倒不如賣個好,讓自己委屈委屈,這樣等寧允把寧家徹底握在手中之時,對咱們會比現在加倍的好也不一定。
更何況,你咋知道我那個條件就提的算吃虧呢~我可沒有說過我隻會開一家店哦。”
人心難測,兩個弟弟現在還小,劉恆辰的話他倆可能還不太懂,但劉恆辰篤定且自信的語氣他們是聽出來了的,於是也不再嚷嚷著要讓寧家有好果子吃之類的話,跟著他一起在主臥睡起午覺。
劉恆辰給他們打著蒲扇,眼皮子也慢慢合了起來。
————
日出日落,時間依舊以它的步調不緊不慢的前行。
劉恆辰難得迎來他來到這個朝代,最清閑的一段時光。
每天真的就無所事事遊手好閑,店裏客人少,雲溪不需要幫忙,連何妮子都在飯點得空看起了書,李薪也因為沒有兩邊店要跑,懶懶的在後院逗狗逗貓曬太陽。
食客就那麽零星幾人,都是八方食的忠實顧客了,劉恆辰也問過為啥不去雲誌酒肆訂餐在家吃,要麽說是太過便宜看不上眼,要麽說是喜歡吃一口熱乎現炒的。
上門的客人他也不會趕人走,現在也不像前世一般,有什麽電費物業費之類的支出,隻要每天有十來個客人他這一個月就不會虧錢的,更何況還有雲誌酒肆的分成在。
不止是雲誌酒肆了,聽寧櫻與他閑聊提起,現如今兩個多月的功夫,寧允已經把店開到了另一個州,擴散速度相當驚人。
本來寧櫻也想著,自己是否該跟著寧允一起行動,畢竟她是寧允名義上的“妹妹”,老是跟劉恆辰黏糊在一起,怕惹得李蒼那幾個家夥懷疑,但劉恆辰猜出來了她是誰,就上門找了寧允,拜托他讓寧櫻留在這裏,作為他自己和他的傳話筒。
寧櫻是一萬個答應,寧允也沒啥好說的,甚至這個要求太過合他們心意,他們都一度以為是劉恆辰看出了什麽,但寧櫻還是那套說辭。
“要是小辰真看出了什麽他早就被嚇尿褲襠了,還會讓我留在他身邊?”
寧允也撇撇嘴隨她去了,如今擴張的速度太過迅速,他也分身乏力,每次途徑冠陽縣隻能略坐坐半日就要再次啟程趕路,雖說身體十分疲憊,每次劉恆辰和寧櫻去接風,都能感覺出這家夥的精神勁兒更勝一籌。
至於劉恆辰擔心的莫家事件也的確再次上演過一次,一樣的套路,隻不過換成了一個男子抱著一個年邁老者在店門口哭喊。
劉恆辰瞧著實在沒什麽新意,而且他覺得這次莫家潑髒水並沒有什麽意義,寧允挑選的人都簽過賣身契了,自然不會出現他之前那種在飯菜發現髒東西的橋段。
這鬧劇也就隻是引得一眾路人指指點點便沒有任何水花,店裏的人根本沒人出來搭理他,見目的達不到就自己灰溜溜的迴去,第二天就被人發現一老一少死在了自家床鋪上。
他是不會對這種見利忘義的家夥產生什麽同情心的,要他說死了還好,以前那個女人的下場冠陽縣的老百姓又不是不知情,隻要帶點腦子都能看出來背後有貓膩,所以這次莫家動手的時機才晚了不少。
不是別的緣由,就是因為大家都惜命,誰也不想為了這些錢就把自己一家子推入火坑。
夏去秋來,冬日的漫天大雪並沒有演變成雪災,冠陽縣的居民有驚無險的安然度過了這個冬季,在一聲聲清脆鳥啼中,迎來了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