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梁桐書院
當現代老男人遇到古代落魄小直男 作者:犬二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不知為何李鴻武也同意老三棄考,但劉恆辰並不是很在意這些,他本來就是不想李麟霄表現的太過惹眼給自己招惹是非,引得旁人嫉妒暗害。
雖說有知縣撐腰,但防人之心不可無,鬼知道會不會有神經病找他弟弟麻煩。
午時後吃罷晌飯,兄弟幾個駕車去了衙門找向琥。
書房內。
向琥才接待完出了案首的曾家,便聽到來人稟報說他的乖辰辰上門,便連忙讓人請進來,這些日子他忙著出題,都顧不上見他,今兒倒是稀罕了。
“咋了?來找我幹啥,你家老三不是中選了麽。” “叔,我就是為了這事兒來的,我想問問能不能棄考。”
向琥寫字的手一下子沒穩住,墨汁浸透了那紙張,他有些懊惱的拿掉揉成團,有些狐疑的問道
“為何?你弟弟的文章寫得還可以啊,雖說沒那麽出彩,但文筆通暢,字跡相當工整,今年是有望中選成秀才的。算數也是不錯的”
“老三還是年紀太小了點,他說考那一場已經是筋疲力盡了,我覺得還是讓他再長個幾年,而且我聽說府試還要寫策論,要在考場睡一晚,我擔心他體力不支出意外...”
這是他在扯謊,但劉恆辰總不能直接說他覺得老三八歲當秀才太惹眼,那豈不是擺明了就是在炫耀,會讓向琥心裏不舒坦。
“唔,確實是太年輕了些,當年老二考秀才也是十四歲的年紀,既如此那我到時會和知府大人稟明緣由。”
隨後向琥又接著問道
“那你們書院可選好了?我看麟霄他天資不錯,是個可塑之才,不如就去那梁桐書院念書吧。”
“我正有此意,隻是這會兒過了收學子的日子,不知叔叔有沒有門路能讓我倆弟弟加塞進去。”
劉恆辰熱切的搓著手盯著向琥,後者搖著頭寵溺的笑了笑。
“這好辦,我現在修書一封,你拿著去找山長就行。束修的銀錢可夠麽?” “夠的夠的,托叔叔的福,我店裏生意好著呢~”
“那就好。”
幾人略做做後,拿上向琥的親筆信便走了,不敢耽誤他做事兒。上了驢車,沉默半晌的李鴻武才開口。
“弟弟啥時候想好這說辭的,這理由當真讓人信服又妥當。”
“你們跟我聊完我就想好了啊?總不能真的跟人家說‘我覺得我們老三當秀才太早了點,不想太惹人注目,等年紀大了再考’吧,那也太欠揍了。”
劉恆辰說這話拿腔捏調,很是搞怪,後麵坐著的兄弟仨都被逗笑了。
“哈哈,二哥這麽一說確實讓人覺著很欠揍。” 李麟霄此刻心情很好,半點因為棄考而感到失落的情緒都沒有。
“那我和三哥還是在一塊兒念書麽?” 李嵐峰坐在板車後麵的邊緣,晃著小腿大聲問道
“嗯,這兩天我跟大哥去那書院看看,若是環境不錯咱們就去那裏念~”
————
次日上午,劉恆辰起了個大早,讓李鴻武看家,他領著倆弟弟去了趟梁桐書院,位置倒是挺好找的,就在城東邊略遠離鬧市的地段。
書院用著青磚青瓦,正門上邊有塊匾額,上麵正是寫著梁桐書院幾個字,比起先前在鎮上的學堂,看著氣派不少。
劉恆辰掏出向琥的信遞給門口的書童,片刻後便被領進了一間書房,裏麵端坐著一位老者,氣度不凡,而且似乎和先前的那名得了案首的少年有些像。
“山長好,晚輩與弟弟是來此求學的。”
李麟霄拉著李嵐峰從劉恆辰身後走出來作揖,他如今年歲大了些,便不再讓劉恆辰幫他來應對這些事。那老者捋著花白的胡須,起身坐向邊兒上的座椅,對著劉恆辰道。
“你便是向知縣介紹來的那位劉恆辰?” “迴山長的話,正是。”
“嗯,情況向兄已在信中與我言明了,但我這書院也並非什麽人都收的,入學除去束修外,還得通過一場測驗。”
那老者身上有股子傲氣,是方舟身上沒有的,劉恆辰聽向琥說過,這書院的山長乃是一名貢士,但當年殿試的文章並未得先帝所喜,故而與進士功名失之交臂。
他一朝受挫無心再考,便迴到老家,也就是冠陽縣,開了這間梁桐書院。
李麟霄聽罷這話連忙上前行禮,謙卑的迴道
“還請山長賜教。” “不錯,有膽氣,你二人隨我來吧,這位劉公子請移步客房稍坐片刻。”
約莫一個多時辰,就在劉恆辰差點在客房睡著的時候,門外被叩響,那名書童又把劉恆辰領到方才的書房。
“劉公子的兩位幼弟確實聰慧,這李麟霄更是難得的人才,難怪小小年紀能在縣試中脫穎而出,若是再長個幾歲,怕是我那孫兒今年的案首就要拱手讓人了。”
“啊?您是那位案首的爺爺?” 劉恆辰脫口而出。
“哈哈哈,正是,你見過我孫兒?” “遠遠瞧見過,難怪瞧著您與那個英姿颯爽的大哥哥有些相像呢。”
曾山長微微一笑,伸出手做了請的動作,讓劉恆辰落座。這位老者先是誇讚了一番兩個弟弟的表現,又聊了會兒以前在哪上的學。
“哦,原是方舟老弟指點過的。” “您也同方先生認識?” “嗯,一個縣裏的讀書人,會有些交集,方老弟性格直爽,我很喜歡。”
四十多歲的方舟被麵前的曾山長叫做老弟,劉恆辰不禁腹誹你這又該是多大年紀...
隨後話題談到了束修上,劉恆辰很爽快的交了錢,窮啥他都不會窮教育,這事兒上他不會討價還價的,左右現在每天進賬平均能有個六七兩,他給得起。
“小兄弟也是個爽快人,那我便讓小天帶你們三位去熟悉下環境。” “麻煩您了。”
還是那位領著劉恆辰去客房的書童,接到命令便引著三人在院子裏轉了起來。
正門進來的右邊是一處學堂,裏麵是集中授課的場所,屋外的地麵是整齊又蔥鬱的青草地,牆根又種著鬆竹兩種植物,劉恆辰幾人去參觀的時候還響起了連綿不絕的讀書聲。
左邊則是藏書閣,隔窗便能看見裏麵整齊擺放著各種藏書以及竹簡等物件兒。
從正門再次直走,穿過內門步行一段距離便是學術探討的地方,這書院並不隻是教導啟蒙過後的孩童,也會有一些中舉之人前來此處深造,相當於是私人學府了。左邊是三棟木房,經那書童介紹,這裏就是學子們休息的地方。
右邊則是生活區,食堂、浴房、便所都在這裏。
雖說有知縣撐腰,但防人之心不可無,鬼知道會不會有神經病找他弟弟麻煩。
午時後吃罷晌飯,兄弟幾個駕車去了衙門找向琥。
書房內。
向琥才接待完出了案首的曾家,便聽到來人稟報說他的乖辰辰上門,便連忙讓人請進來,這些日子他忙著出題,都顧不上見他,今兒倒是稀罕了。
“咋了?來找我幹啥,你家老三不是中選了麽。” “叔,我就是為了這事兒來的,我想問問能不能棄考。”
向琥寫字的手一下子沒穩住,墨汁浸透了那紙張,他有些懊惱的拿掉揉成團,有些狐疑的問道
“為何?你弟弟的文章寫得還可以啊,雖說沒那麽出彩,但文筆通暢,字跡相當工整,今年是有望中選成秀才的。算數也是不錯的”
“老三還是年紀太小了點,他說考那一場已經是筋疲力盡了,我覺得還是讓他再長個幾年,而且我聽說府試還要寫策論,要在考場睡一晚,我擔心他體力不支出意外...”
這是他在扯謊,但劉恆辰總不能直接說他覺得老三八歲當秀才太惹眼,那豈不是擺明了就是在炫耀,會讓向琥心裏不舒坦。
“唔,確實是太年輕了些,當年老二考秀才也是十四歲的年紀,既如此那我到時會和知府大人稟明緣由。”
隨後向琥又接著問道
“那你們書院可選好了?我看麟霄他天資不錯,是個可塑之才,不如就去那梁桐書院念書吧。”
“我正有此意,隻是這會兒過了收學子的日子,不知叔叔有沒有門路能讓我倆弟弟加塞進去。”
劉恆辰熱切的搓著手盯著向琥,後者搖著頭寵溺的笑了笑。
“這好辦,我現在修書一封,你拿著去找山長就行。束修的銀錢可夠麽?” “夠的夠的,托叔叔的福,我店裏生意好著呢~”
“那就好。”
幾人略做做後,拿上向琥的親筆信便走了,不敢耽誤他做事兒。上了驢車,沉默半晌的李鴻武才開口。
“弟弟啥時候想好這說辭的,這理由當真讓人信服又妥當。”
“你們跟我聊完我就想好了啊?總不能真的跟人家說‘我覺得我們老三當秀才太早了點,不想太惹人注目,等年紀大了再考’吧,那也太欠揍了。”
劉恆辰說這話拿腔捏調,很是搞怪,後麵坐著的兄弟仨都被逗笑了。
“哈哈,二哥這麽一說確實讓人覺著很欠揍。” 李麟霄此刻心情很好,半點因為棄考而感到失落的情緒都沒有。
“那我和三哥還是在一塊兒念書麽?” 李嵐峰坐在板車後麵的邊緣,晃著小腿大聲問道
“嗯,這兩天我跟大哥去那書院看看,若是環境不錯咱們就去那裏念~”
————
次日上午,劉恆辰起了個大早,讓李鴻武看家,他領著倆弟弟去了趟梁桐書院,位置倒是挺好找的,就在城東邊略遠離鬧市的地段。
書院用著青磚青瓦,正門上邊有塊匾額,上麵正是寫著梁桐書院幾個字,比起先前在鎮上的學堂,看著氣派不少。
劉恆辰掏出向琥的信遞給門口的書童,片刻後便被領進了一間書房,裏麵端坐著一位老者,氣度不凡,而且似乎和先前的那名得了案首的少年有些像。
“山長好,晚輩與弟弟是來此求學的。”
李麟霄拉著李嵐峰從劉恆辰身後走出來作揖,他如今年歲大了些,便不再讓劉恆辰幫他來應對這些事。那老者捋著花白的胡須,起身坐向邊兒上的座椅,對著劉恆辰道。
“你便是向知縣介紹來的那位劉恆辰?” “迴山長的話,正是。”
“嗯,情況向兄已在信中與我言明了,但我這書院也並非什麽人都收的,入學除去束修外,還得通過一場測驗。”
那老者身上有股子傲氣,是方舟身上沒有的,劉恆辰聽向琥說過,這書院的山長乃是一名貢士,但當年殿試的文章並未得先帝所喜,故而與進士功名失之交臂。
他一朝受挫無心再考,便迴到老家,也就是冠陽縣,開了這間梁桐書院。
李麟霄聽罷這話連忙上前行禮,謙卑的迴道
“還請山長賜教。” “不錯,有膽氣,你二人隨我來吧,這位劉公子請移步客房稍坐片刻。”
約莫一個多時辰,就在劉恆辰差點在客房睡著的時候,門外被叩響,那名書童又把劉恆辰領到方才的書房。
“劉公子的兩位幼弟確實聰慧,這李麟霄更是難得的人才,難怪小小年紀能在縣試中脫穎而出,若是再長個幾歲,怕是我那孫兒今年的案首就要拱手讓人了。”
“啊?您是那位案首的爺爺?” 劉恆辰脫口而出。
“哈哈哈,正是,你見過我孫兒?” “遠遠瞧見過,難怪瞧著您與那個英姿颯爽的大哥哥有些相像呢。”
曾山長微微一笑,伸出手做了請的動作,讓劉恆辰落座。這位老者先是誇讚了一番兩個弟弟的表現,又聊了會兒以前在哪上的學。
“哦,原是方舟老弟指點過的。” “您也同方先生認識?” “嗯,一個縣裏的讀書人,會有些交集,方老弟性格直爽,我很喜歡。”
四十多歲的方舟被麵前的曾山長叫做老弟,劉恆辰不禁腹誹你這又該是多大年紀...
隨後話題談到了束修上,劉恆辰很爽快的交了錢,窮啥他都不會窮教育,這事兒上他不會討價還價的,左右現在每天進賬平均能有個六七兩,他給得起。
“小兄弟也是個爽快人,那我便讓小天帶你們三位去熟悉下環境。” “麻煩您了。”
還是那位領著劉恆辰去客房的書童,接到命令便引著三人在院子裏轉了起來。
正門進來的右邊是一處學堂,裏麵是集中授課的場所,屋外的地麵是整齊又蔥鬱的青草地,牆根又種著鬆竹兩種植物,劉恆辰幾人去參觀的時候還響起了連綿不絕的讀書聲。
左邊則是藏書閣,隔窗便能看見裏麵整齊擺放著各種藏書以及竹簡等物件兒。
從正門再次直走,穿過內門步行一段距離便是學術探討的地方,這書院並不隻是教導啟蒙過後的孩童,也會有一些中舉之人前來此處深造,相當於是私人學府了。左邊是三棟木房,經那書童介紹,這裏就是學子們休息的地方。
右邊則是生活區,食堂、浴房、便所都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