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真情剖白(四)
當現代老男人遇到古代落魄小直男 作者:犬二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爺爺!許久沒見您了,前幾日都是陰雨天,您腿還好嗎”
張忠義是大樹村的裏正,管著村裏落戶、賣地、納稅之類的瑣事。
也會幫著寫婚書,帶人去縣衙門過契。今年剛55,身體還算硬朗。年輕時得了老寒腿,一到陰雨天就會不舒服。
當時李鴻武被人送到張忠義的院門口,正值深秋,大晚上的天特別冷。
幾個孩子衣衫襤褸,身上隻有一塊玉佩和幾兩碎銀。老兩口讓二兒媳喂了水,第二天又請了大夫在自己家照料了一陣子,這才沒有落下病根。
後麵又給李鴻武劃了如今這間房,本不想收李鴻武的錢,可這到底娃娃是有骨氣的,說爺爺不收他便不起。
張忠義大兒子張鬆和自己媳婦兒成親之後分家出去,生了一對兒女。
大孫子去年娶了親,孫媳是村裏周家族長的孫女,叫周棉,也算是青梅竹馬,是個很文靜的姑娘,平日裏繡點繡品賺些小錢,前陣子李鴻武才見過。
二兒子和兒媳就在家伺候老兩口,也有個兒子在,今年十四歲。偶爾會跟著李鴻武上山撿些野菜。
還有個老來子,叫張楊,今年剛十二,兩個哥哥都很喜歡這個小弟弟,幼時在鎮上的學堂讀過書,但是沒有考上童生後麵就作罷,
現在幫著他老子寫寫婚書,或者是哪家需要出力的就去幫襯一下,養的很壯實,雖說農村孩子早當家,卻跟自己的小侄子很玩得來。
平日也能看到他倆在村子裏招貓逗狗,上房揭瓦。
還有個遠嫁到縣裏一個員外郎家做妾的大閨女,叫張柳的,好些年沒迴來了。
張忠義家也算是人口興旺,雖說大兒子有自己主意,早年間分家出去,但大孫子自小就和自己的爺爺親近,又老來得子,所以張忠義日子過的很舒坦。
加之大樹村的村民都很老實本分,隻有些小輩兒心性未定喜歡調皮搗蛋。
除開逢年過節,朝廷征稅這些大事也沒什麽要忙的,瑣事還有小兒子幫忙,張忠義就很清閑自在。
他家也是李鴻武除了張震強家(張叔)和孫旺家(孫叔)最親近的長輩了。
又因為還有個年歲相仿的孫子,平日裏格外走得近。
要麽就是李鴻武獵到東西送去張爺爺家,要麽就是張忠義的媳婦,李奶奶,派自己的孫子或者小兒子跑腿送點自家種的菜或者米。
“還好還好,我就是不放心你們,過來看看,正好老婆子說家裏菜吃不完,讓我來送一些”
“小武啊,你家這是在做什麽,老遠都聞著味兒了”
“張爺爺,是我弟弟烤的野兔肉,自己琢磨出來的吃食,您進來歇一歇吧,剛好還有兔腿呢,我給您切些”
“甚好,甚好,人老了沒啥念想,就對這一口吃的有點追求”
劉恆辰也聽見聲音了,讓大寶小寶繼續搗藥,他也出來待客。
“您就是張爺爺吧,我是劉恆辰。您坐,我給您上茶”
茶水是金銀花、雛菊、紅棗泡的甜茶。
“唉,小武啊,你這表弟可以說話了?啞疾可是好了?”
劉恆辰忘記這茬了,他在村裏的傳說中還是個有啞疾的,他趕緊解釋道
“本不是什麽大毛病,因著逃過來的時候受了傷,才不能說話。
後麵大哥照顧的好,身體養好了也就慢慢能說了。是我一時沒講明了,讓大哥和叔伯爺爺們誤會了”
“好好好,沒啥大毛病就好,都是懂禮數的好娃娃,看到你們在村裏住的習慣,老頭子我就安心了。
呀,這兔腿烤的好啊,隻是好似味道淡了些”
“張爺爺厲害啊,這能吃出來,大哥今日被蛇咬傷了,礙著傷口,我沒給他撒香料呢。下迴您來,我給您再烤一隻給您嚐鮮”
“咋了這是,難怪瞅著小武臉色不大好。要不要爺爺去給你請個大夫”
“多謝爺爺關心,現下已經喝了藥,沒大礙了,隻是傷口未愈,得稍微留心些。
弟弟幼時親人被咬傷,他有瞧見,現下剛好能處理的過來,且也不是什麽劇毒之蛇。爺爺不用憂心”
“好小子,難怪之前你奶奶從蘭兒那聽說,李家表弟是個有本事的,那些髒器都做的噴香。
老婆子這些天一直想來你家討教討教,如今連蛇毒都能解。真有能耐啊!”
蘭兒便是張嬸,是張震強的堂妹。
“張爺爺這叫什麽話,您讓奶奶直接過來就成,怎麽能說是討教呢,都是我瞎琢磨鬧著玩罷了。
這也大哥他吉人天相,這才沒事。
這是我自己剛才磨的香料,您不嫌棄的話就帶迴去灑在肉上,保管好吃!”
“小武啊,你這表弟,行啊。小小年紀說起話來比你那些個叔叔哥哥可強多了。”
“讓張爺爺見笑了,哪裏就比得過大叔大哥們,對了爺爺,我想跟您商量個事兒”
“嗯?你說來聽聽”
“是這樣的,我想讓我弟弟落戶到我家,就算作我二弟您看成嗎,他爹娘都已經落難了。一個人舉目無親,我想讓他跟著我住,也好互相照顧著點。”
“這事兒不難,月底我剛好得去一趟衙門,你這事兒我幫你辦好,錢你別操心,這點子小錢老頭子我出得起啊。”
張忠義摸著胡子開口道。
“這怎麽行!爺爺您”
“怎麽!還跟爺爺客氣了?你們幾個既叫我一聲爺爺,那我便把你們當親孫子一樣對待。
行了,你那些錢自個兒留著用吧,如今家中又多一張嘴,正是用錢的時候,還有個把月就入冬了,東西和年貨都該添置起來,有什麽短的缺的盡管跟爺爺說。”
劉恆辰機靈,看著李鴻武還在愣著呢,拽著他一起跪著
“大恩不言謝,以後張爺爺有什麽需要我倆的地方您盡管開口,我倆一定盡心盡力”
“行了行了,還沒過年呢,跪啥跪,老頭子今天可沒準備紅封,快起來,地上髒。
這些又不是什麽大事,舉手之勞罷了,老的顧著小的。別跟爺爺客氣”
“嘿嘿,那改日爺爺帶上奶奶叔叔們來家中吃個便飯罷,我沒啥拿得出手的本事,做的吃食還算能見人。”
劉恆辰也不願白受恩惠,畢竟禮尚往來才能長久。
“害,哪有老輩兒去小輩兒家裏蹭飯的,你有這份心就成了。”
“那可不行!到時候您把戶籍落下之後就來吧!爺爺可別推辭了,您要是不來我可就住的不安生啊”
“好好好,你這小嘴啊。迴頭我就跟你奶奶講,要是缺肉缺菜盡管上我家拿。
行了,這饞也解了,菜也送到了,我先迴去給老婆子複命去了,戶籍的事兒有我,你們別操心。好好在這兒住下來昂。”
劉恆辰和李鴻武一起把張裏正送了出去。
“張爺爺人真好。”
“是啊。爺爺他待我和麟霄嵐峰就跟親孫子一樣。當時...罷了沒啥”
李鴻武本想講剛來村子裏的事,又突然把話咽了迴去
劉恆辰聽著李鴻武欲言又止,知道他倆關係還沒熟到那個份上,互相都有自己的過往,他也沒追問。拍了拍李鴻武的肩。
“行了,迴去我給你上藥。”
張忠義是大樹村的裏正,管著村裏落戶、賣地、納稅之類的瑣事。
也會幫著寫婚書,帶人去縣衙門過契。今年剛55,身體還算硬朗。年輕時得了老寒腿,一到陰雨天就會不舒服。
當時李鴻武被人送到張忠義的院門口,正值深秋,大晚上的天特別冷。
幾個孩子衣衫襤褸,身上隻有一塊玉佩和幾兩碎銀。老兩口讓二兒媳喂了水,第二天又請了大夫在自己家照料了一陣子,這才沒有落下病根。
後麵又給李鴻武劃了如今這間房,本不想收李鴻武的錢,可這到底娃娃是有骨氣的,說爺爺不收他便不起。
張忠義大兒子張鬆和自己媳婦兒成親之後分家出去,生了一對兒女。
大孫子去年娶了親,孫媳是村裏周家族長的孫女,叫周棉,也算是青梅竹馬,是個很文靜的姑娘,平日裏繡點繡品賺些小錢,前陣子李鴻武才見過。
二兒子和兒媳就在家伺候老兩口,也有個兒子在,今年十四歲。偶爾會跟著李鴻武上山撿些野菜。
還有個老來子,叫張楊,今年剛十二,兩個哥哥都很喜歡這個小弟弟,幼時在鎮上的學堂讀過書,但是沒有考上童生後麵就作罷,
現在幫著他老子寫寫婚書,或者是哪家需要出力的就去幫襯一下,養的很壯實,雖說農村孩子早當家,卻跟自己的小侄子很玩得來。
平日也能看到他倆在村子裏招貓逗狗,上房揭瓦。
還有個遠嫁到縣裏一個員外郎家做妾的大閨女,叫張柳的,好些年沒迴來了。
張忠義家也算是人口興旺,雖說大兒子有自己主意,早年間分家出去,但大孫子自小就和自己的爺爺親近,又老來得子,所以張忠義日子過的很舒坦。
加之大樹村的村民都很老實本分,隻有些小輩兒心性未定喜歡調皮搗蛋。
除開逢年過節,朝廷征稅這些大事也沒什麽要忙的,瑣事還有小兒子幫忙,張忠義就很清閑自在。
他家也是李鴻武除了張震強家(張叔)和孫旺家(孫叔)最親近的長輩了。
又因為還有個年歲相仿的孫子,平日裏格外走得近。
要麽就是李鴻武獵到東西送去張爺爺家,要麽就是張忠義的媳婦,李奶奶,派自己的孫子或者小兒子跑腿送點自家種的菜或者米。
“還好還好,我就是不放心你們,過來看看,正好老婆子說家裏菜吃不完,讓我來送一些”
“小武啊,你家這是在做什麽,老遠都聞著味兒了”
“張爺爺,是我弟弟烤的野兔肉,自己琢磨出來的吃食,您進來歇一歇吧,剛好還有兔腿呢,我給您切些”
“甚好,甚好,人老了沒啥念想,就對這一口吃的有點追求”
劉恆辰也聽見聲音了,讓大寶小寶繼續搗藥,他也出來待客。
“您就是張爺爺吧,我是劉恆辰。您坐,我給您上茶”
茶水是金銀花、雛菊、紅棗泡的甜茶。
“唉,小武啊,你這表弟可以說話了?啞疾可是好了?”
劉恆辰忘記這茬了,他在村裏的傳說中還是個有啞疾的,他趕緊解釋道
“本不是什麽大毛病,因著逃過來的時候受了傷,才不能說話。
後麵大哥照顧的好,身體養好了也就慢慢能說了。是我一時沒講明了,讓大哥和叔伯爺爺們誤會了”
“好好好,沒啥大毛病就好,都是懂禮數的好娃娃,看到你們在村裏住的習慣,老頭子我就安心了。
呀,這兔腿烤的好啊,隻是好似味道淡了些”
“張爺爺厲害啊,這能吃出來,大哥今日被蛇咬傷了,礙著傷口,我沒給他撒香料呢。下迴您來,我給您再烤一隻給您嚐鮮”
“咋了這是,難怪瞅著小武臉色不大好。要不要爺爺去給你請個大夫”
“多謝爺爺關心,現下已經喝了藥,沒大礙了,隻是傷口未愈,得稍微留心些。
弟弟幼時親人被咬傷,他有瞧見,現下剛好能處理的過來,且也不是什麽劇毒之蛇。爺爺不用憂心”
“好小子,難怪之前你奶奶從蘭兒那聽說,李家表弟是個有本事的,那些髒器都做的噴香。
老婆子這些天一直想來你家討教討教,如今連蛇毒都能解。真有能耐啊!”
蘭兒便是張嬸,是張震強的堂妹。
“張爺爺這叫什麽話,您讓奶奶直接過來就成,怎麽能說是討教呢,都是我瞎琢磨鬧著玩罷了。
這也大哥他吉人天相,這才沒事。
這是我自己剛才磨的香料,您不嫌棄的話就帶迴去灑在肉上,保管好吃!”
“小武啊,你這表弟,行啊。小小年紀說起話來比你那些個叔叔哥哥可強多了。”
“讓張爺爺見笑了,哪裏就比得過大叔大哥們,對了爺爺,我想跟您商量個事兒”
“嗯?你說來聽聽”
“是這樣的,我想讓我弟弟落戶到我家,就算作我二弟您看成嗎,他爹娘都已經落難了。一個人舉目無親,我想讓他跟著我住,也好互相照顧著點。”
“這事兒不難,月底我剛好得去一趟衙門,你這事兒我幫你辦好,錢你別操心,這點子小錢老頭子我出得起啊。”
張忠義摸著胡子開口道。
“這怎麽行!爺爺您”
“怎麽!還跟爺爺客氣了?你們幾個既叫我一聲爺爺,那我便把你們當親孫子一樣對待。
行了,你那些錢自個兒留著用吧,如今家中又多一張嘴,正是用錢的時候,還有個把月就入冬了,東西和年貨都該添置起來,有什麽短的缺的盡管跟爺爺說。”
劉恆辰機靈,看著李鴻武還在愣著呢,拽著他一起跪著
“大恩不言謝,以後張爺爺有什麽需要我倆的地方您盡管開口,我倆一定盡心盡力”
“行了行了,還沒過年呢,跪啥跪,老頭子今天可沒準備紅封,快起來,地上髒。
這些又不是什麽大事,舉手之勞罷了,老的顧著小的。別跟爺爺客氣”
“嘿嘿,那改日爺爺帶上奶奶叔叔們來家中吃個便飯罷,我沒啥拿得出手的本事,做的吃食還算能見人。”
劉恆辰也不願白受恩惠,畢竟禮尚往來才能長久。
“害,哪有老輩兒去小輩兒家裏蹭飯的,你有這份心就成了。”
“那可不行!到時候您把戶籍落下之後就來吧!爺爺可別推辭了,您要是不來我可就住的不安生啊”
“好好好,你這小嘴啊。迴頭我就跟你奶奶講,要是缺肉缺菜盡管上我家拿。
行了,這饞也解了,菜也送到了,我先迴去給老婆子複命去了,戶籍的事兒有我,你們別操心。好好在這兒住下來昂。”
劉恆辰和李鴻武一起把張裏正送了出去。
“張爺爺人真好。”
“是啊。爺爺他待我和麟霄嵐峰就跟親孫子一樣。當時...罷了沒啥”
李鴻武本想講剛來村子裏的事,又突然把話咽了迴去
劉恆辰聽著李鴻武欲言又止,知道他倆關係還沒熟到那個份上,互相都有自己的過往,他也沒追問。拍了拍李鴻武的肩。
“行了,迴去我給你上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