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窮丹青之妙巧
穿書成男主早死的娘子 作者:倚樓聽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文成書院附近下馬車後,蘇漓就近找了個小館子吃飯。
之後整理了下儀容,這才前往文成書院。
“蘇漓!”
剛到書院門口,竟然就遇到了蘇辭。
“蘇辭,又見麵了。”蘇漓笑著打招唿,她知道蘇辭在這裏讀書,卻沒想到一來就剛好碰到他。
隻見他又是一身飄逸白衣,手中拿著一個油紙袋,大概是買的吃的。
“你怎麽會在這裏?”
蘇漓睨了眼手中的木盒子,說道“交畫。”
蘇辭自是知道“神女圖”畫作參比賽一事,這是首次由京城浩瀚書院舉辦的全國性的大型畫作比賽,連書院裏有很多不參加秋闈的學子和先生也有參賽。
這些日子,他也偶爾會遇到前來交參賽畫作的各種畫師。
“交畫作的地方在書院的文林閣,我帶你去吧。”
“麻煩你了……”
二人進了書院門,穿過講學廣場後,又進了一道門。
蘇辭問道:“可是替裴秀才交的?”
蘇漓搖頭:“是我自己。”
蘇辭詫異了一瞬,繼而想起,小時候的蘇漓確實是會畫畫的,不過那時候他年紀太小,隻知道她是會畫畫的,至於畫得如何,他卻是不知也不懂的。
後來,他年紀再大一點的時候,就再沒見過她畫畫了。
沒想到她也會來參賽:“我以為你早已沒畫畫了。”
“是很多年沒畫了,我也是前段時間才又開始畫的。”
猶豫了會,蘇辭開口:“可否讓我欣賞一番?”他其實很好奇,她的畫畫得如何。
蘇漓笑道:“有何不可……”
正是書院的午休時間,講堂裏除了蘇漓二人,再無其他人。
打開木盒子,將畫取了出來。
“這……”
當蘇漓把“神女圖”完全展開時,蘇辭滿眼驚豔,震撼得幾乎說不出話來。
他想過她也許會畫得不錯,甚至很好,卻沒想到,好到這種程度。
“不去文林閣了,我直接帶你去找宋先生。”他有信心,這樣的畫作在此次參賽中,即便是在整個大晉國也是能名列前茅的。
“宋先生?”
蘇辭解釋道:“宋先河先生,他是京城浩瀚書院的先生,是‘神女圖’畫作大賽的發起人之一,也是今年洛城秋闈的主考官,他昨日剛到的洛城,現在就在書院裏。”
大晉國每三年一次的鄉試,也就是秋闈,會在各省首府省城舉行,屆時,皇上會欽派一個主考官前來主持秋闈。
他之所以能說出直接帶她去見他是因為,一來,他的師父與宋先生是摯友,他想見他比別人容易得多。
二來,蘇漓的畫實在太過出彩,若能直接交到宋先生手中,也避免了被有心人冒認調換或摧毀的可能,畢竟,人心險惡。
這倒是和蘇漓想到一處去了,雖說她也在畫中留了標識。如今蘇辭提出來,這麽好的事,她自然是答應的。
來到竹香園門口,門口的小廝見是蘇辭,直接放他二人進去。
竹林的涼亭中,兩個氣質儒雅的中年男子正在喝茶談笑。
蘇辭上前見禮:“師父,宋先生,糖炒栗子買迴來了。”
說著打開油紙袋,露出裏麵還冒著熱氣的栗子。
鄭岩看向蘇漓:“這位是?”
蘇辭介紹:“師父,宋先生,這位是我朋友,蘇漓,也是此次“神女圖”的參賽者。”
蘇漓揖禮:“兩位先生好。”
鄭岩正詫異自己的弟子何時與女子走那麽近過,就聽旁邊的老友溫和笑問:“哦?蘇姑娘手中拿著的可是‘神女圖’?”
“正是。”主動問起就是要幫著看的意思了。
蘇漓暗想,蘇辭果然靠譜!
她打開木盒子時,蘇辭也幫著拿出畫。
待看到畫中內容時,宋先河與鄭岩的表情比剛剛的蘇辭還要驚豔震撼。
畫中神女或清麗,或明豔,或靈動,或嬌媚,明明相貌神采各異,卻皆透著神聖不可侵犯之感。
畫中有神,神采飛揚,宛若真正的仙人。
背景是人間不曾有的景色,整個畫麵如夢似幻,真真如赴仙境一般!
宋先河神情激動:“窮丹青之妙巧,奪造化之天工,這一幅畫作,足以傳世!”
蘇辭聞言也是同樣激動,還隱隱有引以為傲之感,這是他的朋友,他自小一起長大的朋友!
雖是奔著巨額獎金來參賽,但自己的畫作被認可,蘇漓想,就是不得獎金,她也是高興的。
“不知蘇姑娘師承何人?”宋先河問道。
蘇漓“實話實說”:“晚輩未曾拜師,小時候見我喜愛畫畫,家父曾教導過……”
總不能說她是穿越來的吧,那會被當妖怪燒死吧?
“哦?”
接著又問了好幾個問題,她一一“如實”作答。
隨後宋先河提議把“神女圖”留在他那,他會派人將畫帶迴京。
她當然是求之不得了,留下“神女圖”後,蘇辭又送她出來。
經過講學廣場時,看見許多男子或婦人帶著六七歲的孩子從門外進來。
蘇漓疑惑:“文成書院也收這麽小的學生?”
蘇辭解釋:“剛剛你見到的宋先生,他有個年長他十幾歲的哥哥宋先山,是名滿天下的大儒,宋先生想在南方一帶收一個關門弟子,這些孩子,都是來接受宋先生考較的……”
蘇漓有一瞬的驚喜,她不正好有個過目不忘的“神童”兒子嗎?若裴昭能拜入他門下,也不枉費他那天賦了。
想到這,便把裴昭的情況說了一遍……
幾分鍾後,竹香園裏,看到去而複返的蘇辭兩人,鄭岩和宋先河都有些詫異。
“過目不忘?”宋先河都驚了,這做娘的是丹青妙手,兒子還有過目不忘的本事?
鄭岩也驚了,這女子居然成親了?連兒子都有了?他還以為她是自己弟子中意的人呢,唉,可惜可惜……
“蘇姑……蘇娘子,先隨我去見家兄……”
蘇漓隨著宋先河到文林閣時,隻見園中幾十孩子正排著長長的隊伍,旁邊一書童模樣的少年拿著名冊點名。
每個點到名字的孩子上前,接受宋先山的考較。
之後整理了下儀容,這才前往文成書院。
“蘇漓!”
剛到書院門口,竟然就遇到了蘇辭。
“蘇辭,又見麵了。”蘇漓笑著打招唿,她知道蘇辭在這裏讀書,卻沒想到一來就剛好碰到他。
隻見他又是一身飄逸白衣,手中拿著一個油紙袋,大概是買的吃的。
“你怎麽會在這裏?”
蘇漓睨了眼手中的木盒子,說道“交畫。”
蘇辭自是知道“神女圖”畫作參比賽一事,這是首次由京城浩瀚書院舉辦的全國性的大型畫作比賽,連書院裏有很多不參加秋闈的學子和先生也有參賽。
這些日子,他也偶爾會遇到前來交參賽畫作的各種畫師。
“交畫作的地方在書院的文林閣,我帶你去吧。”
“麻煩你了……”
二人進了書院門,穿過講學廣場後,又進了一道門。
蘇辭問道:“可是替裴秀才交的?”
蘇漓搖頭:“是我自己。”
蘇辭詫異了一瞬,繼而想起,小時候的蘇漓確實是會畫畫的,不過那時候他年紀太小,隻知道她是會畫畫的,至於畫得如何,他卻是不知也不懂的。
後來,他年紀再大一點的時候,就再沒見過她畫畫了。
沒想到她也會來參賽:“我以為你早已沒畫畫了。”
“是很多年沒畫了,我也是前段時間才又開始畫的。”
猶豫了會,蘇辭開口:“可否讓我欣賞一番?”他其實很好奇,她的畫畫得如何。
蘇漓笑道:“有何不可……”
正是書院的午休時間,講堂裏除了蘇漓二人,再無其他人。
打開木盒子,將畫取了出來。
“這……”
當蘇漓把“神女圖”完全展開時,蘇辭滿眼驚豔,震撼得幾乎說不出話來。
他想過她也許會畫得不錯,甚至很好,卻沒想到,好到這種程度。
“不去文林閣了,我直接帶你去找宋先生。”他有信心,這樣的畫作在此次參賽中,即便是在整個大晉國也是能名列前茅的。
“宋先生?”
蘇辭解釋道:“宋先河先生,他是京城浩瀚書院的先生,是‘神女圖’畫作大賽的發起人之一,也是今年洛城秋闈的主考官,他昨日剛到的洛城,現在就在書院裏。”
大晉國每三年一次的鄉試,也就是秋闈,會在各省首府省城舉行,屆時,皇上會欽派一個主考官前來主持秋闈。
他之所以能說出直接帶她去見他是因為,一來,他的師父與宋先生是摯友,他想見他比別人容易得多。
二來,蘇漓的畫實在太過出彩,若能直接交到宋先生手中,也避免了被有心人冒認調換或摧毀的可能,畢竟,人心險惡。
這倒是和蘇漓想到一處去了,雖說她也在畫中留了標識。如今蘇辭提出來,這麽好的事,她自然是答應的。
來到竹香園門口,門口的小廝見是蘇辭,直接放他二人進去。
竹林的涼亭中,兩個氣質儒雅的中年男子正在喝茶談笑。
蘇辭上前見禮:“師父,宋先生,糖炒栗子買迴來了。”
說著打開油紙袋,露出裏麵還冒著熱氣的栗子。
鄭岩看向蘇漓:“這位是?”
蘇辭介紹:“師父,宋先生,這位是我朋友,蘇漓,也是此次“神女圖”的參賽者。”
蘇漓揖禮:“兩位先生好。”
鄭岩正詫異自己的弟子何時與女子走那麽近過,就聽旁邊的老友溫和笑問:“哦?蘇姑娘手中拿著的可是‘神女圖’?”
“正是。”主動問起就是要幫著看的意思了。
蘇漓暗想,蘇辭果然靠譜!
她打開木盒子時,蘇辭也幫著拿出畫。
待看到畫中內容時,宋先河與鄭岩的表情比剛剛的蘇辭還要驚豔震撼。
畫中神女或清麗,或明豔,或靈動,或嬌媚,明明相貌神采各異,卻皆透著神聖不可侵犯之感。
畫中有神,神采飛揚,宛若真正的仙人。
背景是人間不曾有的景色,整個畫麵如夢似幻,真真如赴仙境一般!
宋先河神情激動:“窮丹青之妙巧,奪造化之天工,這一幅畫作,足以傳世!”
蘇辭聞言也是同樣激動,還隱隱有引以為傲之感,這是他的朋友,他自小一起長大的朋友!
雖是奔著巨額獎金來參賽,但自己的畫作被認可,蘇漓想,就是不得獎金,她也是高興的。
“不知蘇姑娘師承何人?”宋先河問道。
蘇漓“實話實說”:“晚輩未曾拜師,小時候見我喜愛畫畫,家父曾教導過……”
總不能說她是穿越來的吧,那會被當妖怪燒死吧?
“哦?”
接著又問了好幾個問題,她一一“如實”作答。
隨後宋先河提議把“神女圖”留在他那,他會派人將畫帶迴京。
她當然是求之不得了,留下“神女圖”後,蘇辭又送她出來。
經過講學廣場時,看見許多男子或婦人帶著六七歲的孩子從門外進來。
蘇漓疑惑:“文成書院也收這麽小的學生?”
蘇辭解釋:“剛剛你見到的宋先生,他有個年長他十幾歲的哥哥宋先山,是名滿天下的大儒,宋先生想在南方一帶收一個關門弟子,這些孩子,都是來接受宋先生考較的……”
蘇漓有一瞬的驚喜,她不正好有個過目不忘的“神童”兒子嗎?若裴昭能拜入他門下,也不枉費他那天賦了。
想到這,便把裴昭的情況說了一遍……
幾分鍾後,竹香園裏,看到去而複返的蘇辭兩人,鄭岩和宋先河都有些詫異。
“過目不忘?”宋先河都驚了,這做娘的是丹青妙手,兒子還有過目不忘的本事?
鄭岩也驚了,這女子居然成親了?連兒子都有了?他還以為她是自己弟子中意的人呢,唉,可惜可惜……
“蘇姑……蘇娘子,先隨我去見家兄……”
蘇漓隨著宋先河到文林閣時,隻見園中幾十孩子正排著長長的隊伍,旁邊一書童模樣的少年拿著名冊點名。
每個點到名字的孩子上前,接受宋先山的考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