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正麵角度來說,織田信忠是一個重視情義,心懷仁慈的人。
從負麵角度來說,織田信忠是一個有點婦人之仁的人。
仁慈當然不是壞事。
從沒有人敢說仁慈是不對的。
就算是在禮崩樂壞,兵戈搶攘的戰國亂世,主流輿論仍然是讚頌仁慈、敵視殘暴的。
織田信長被廣泛認為是殺伐果斷,冷血無情的霸主。但他少年時期,也曾寬恕過造反的兄弟,也曾多次減免貧農的賦稅,也曾麵對民生凋敝的京都熱淚盈眶。
真正的問題在於,隨著地位的提升,仁慈與理智的交集越來越少了。一旦你還打算保留著後者,就不得不經常性將前者掩蓋起來。
正如英吉利國的名奉行,漢弗萊·阿普比爵士曾說過的話:曆史就是無情對無腦的勝利史。
與其父相比,織田信忠未免就顯得不夠理智了。
他向平手汎秀提問“該如何處置下山鄉垣這無恥之徒”的時候,完全是詢問的語氣。
但“無恥之徒”這個稱唿,已經暴露了一定的傾向性。
從中可以看出,織田信忠的感情和理智在發生激烈衝突。
所以這個問題,越發不好迴答了。
平手汎秀聽聞此言,頷首佇立,沉默良久,方才微微抬起頭,輕聲反問了一句:“少主心下看來已經有決斷了,又何必要來問臣下呢?”
話音落地,織田信忠先是錯愕,繼而搖頭苦笑。
“哈,哈,果然是瞞不過姑父啊……”二代目的臉上,已經完全沒有了出發前的意氣風發,反倒是充滿了疲憊與厭倦的神色,“看來您也猜出來了,許多人都勸我不要追究這個混蛋的責任,而且還要重重嘉獎,賜予更多知行,讓他成為織田家插在伊賀國的釘子。甚至我也覺得這個說法很有道理……”
“少主英明。”
平手汎秀語氣平淡地短短迴了一句,而後繼續低頭,默然無語。
這個決定並不讓他感到吃驚。
織田信忠越是將下山鄉垣罵作“無恥之徒”,便越能說明,他沒有施加懲戒的打算。
人之所以產生的憤怒的原因,不僅僅是現實的殘忍,更多是來源於自己的無能為力。
倘若真的一刀殺之泄憤,反倒不會痛罵了。
堂堂織田家的二代目,當然不會對一個小小國人眾無能為力。隻是他需要權衡利弊之後,做出對於政治局勢最有利的決定。
這個決定與十三歲少年人原本的世界觀發生了激烈的衝突,令他反常地失態了。
也是下山鄉垣那家夥做得太過火了。殘殺婦孺還可以勉強解釋為斬草除根,但侮辱屍體和褻瀆神社的事情就純屬損人不利己的泄憤了,對於象牙塔裏的孩子們來說完全沒法想象。
平手汎秀的心裏其實並不怎麽糾結,因為他已經處理過不少類似的情況,頂多就是程度大小的區別。
況且,來自文明時代的價值觀還沒有完全湮滅,他並不覺得碎屍和瀆神就比殘殺無辜要嚴重很多。
或者從更加通俗的層麵來講——平手汎秀的道德底線,已經要比織田信忠低很多很多了
然則麵對舉止失措的二代目,也不好顯得過於獨善其身。隻能眼觀鼻鼻觀心,假裝自己是一座雕塑罷了。
足足等了一刻鍾左右,年輕的二代目又連續罵了幾句“惡賊”“喪心病狂”之類的,才稍微緩過神來,收斂起語氣對平手汎秀問到:“我真是失態了……剛才的說的那句‘英明’,意思是您也認為此人當賞而不該罰嗎?”
平手汎秀思考了一會兒,沒有正麵迴答,繞了個彎說:“若是有人在京都、界町、奈良之類的地方犯下類似罪業,那就應該嚴懲不貸。”
“您是說,伊賀國這等化外之地,又沒什麽達官貴人,所以不會引人議論嗎?”織田信忠立刻聽懂了意思,但情緒似乎又陷入抑鬱和憤怒之中,“就算是貴為神佛,被供奉在不同的地方,命運也會截然不同啊!”
平手汎秀一聲不吭地予以默認。
又過了一會兒,織田信忠輕歎了兩聲,繼續開口:“既然如此,便把下山鄉垣這家夥帶迴岐阜城裏,再授以虛職打發走吧。我不想再見到此人,更不認為他適合鎮守在伊賀繼續危害鄉裏。”
最終二代目還是做出了自己的判斷,與其他人的勸諫有所區別。
一旁侍立的梁田廣正依舊謹守禮節,一言不發,但立即皺著眉搖搖頭。
可見,他就是勸說織田信忠將下山鄉垣留在伊賀國的眾臣之一。
他的想法當然也是有道理的。
下山鄉垣及其一眾黨羽們,已經徹底得罪本地百姓,站上了人民的對立麵,再無“撥亂反正”的可能性。因此他就不得不抱緊織田家的大腿,積極鎮壓往日同鄉。
而對於伊賀國這麽個物產貧乏,民風剽悍的地方,織田家其實並不指望能收到什麽賦稅,正需要一些冷酷無情的“偽軍”來執法。
現下織田信忠卻以“不讓他繼續禍害鄉裏”為原由否定這個方案,可謂感情用事。
梁田廣正自己不方便開口,卻用期待的眼神看著足智多謀的平手汎秀,仿佛是希望後者能勸說少主走迴“正道”。
然而——
平手汎秀並沒說出對方期待的話來。
甚至什麽話都沒有說。
隻是以一種別樣的目光,在織田信忠和梁田廣正身上來迴轉了幾圈。
他嘴角甚至帶了一絲難以名狀的笑意。
直到織田信忠心裏有點發毛,平手汎秀才躬身施禮,緩緩說到:
“請恕臣下直言,少主您對於下山鄉垣這個小人物,未免有些……過於重視了。”
“您的意思是……”織田信忠疑惑不解,麵上隱約有些不滿。
“若殺此人,會顯得織田家無容人之量;但不加懲戒,又令您難以釋懷。既然如此,不妨把此事交給臣下吧。”
話音入耳,織田信忠越發猶疑,上下打量了半天,疑道:“您……會怎麽做?”
“前麵與您的安排一致,把下山鄉垣這家夥帶迴岐阜城。至於日後,便把他派到我平手家麾下即可。”平手汎秀淡然道,“論對付友軍的手段,臣下雖然不如某些同僚,卻也不至於毫無辦法。三月之內,定然讓少主了卻心頭這樁殘事。”
此言一出,聽者一齊都愣了。
居然公開的宣稱要整死友軍?這還是那個算無遺策的智將嗎?
平手汎秀淡定自若地承受著兩道驚訝的目光,心下毫無波瀾。
他的話當然不是隨口說說的,而是算準了聽眾的反應。
包括了遠在京都,但日後一定會從相關人員口中得知今日之事的織田信長。
從負麵角度來說,織田信忠是一個有點婦人之仁的人。
仁慈當然不是壞事。
從沒有人敢說仁慈是不對的。
就算是在禮崩樂壞,兵戈搶攘的戰國亂世,主流輿論仍然是讚頌仁慈、敵視殘暴的。
織田信長被廣泛認為是殺伐果斷,冷血無情的霸主。但他少年時期,也曾寬恕過造反的兄弟,也曾多次減免貧農的賦稅,也曾麵對民生凋敝的京都熱淚盈眶。
真正的問題在於,隨著地位的提升,仁慈與理智的交集越來越少了。一旦你還打算保留著後者,就不得不經常性將前者掩蓋起來。
正如英吉利國的名奉行,漢弗萊·阿普比爵士曾說過的話:曆史就是無情對無腦的勝利史。
與其父相比,織田信忠未免就顯得不夠理智了。
他向平手汎秀提問“該如何處置下山鄉垣這無恥之徒”的時候,完全是詢問的語氣。
但“無恥之徒”這個稱唿,已經暴露了一定的傾向性。
從中可以看出,織田信忠的感情和理智在發生激烈衝突。
所以這個問題,越發不好迴答了。
平手汎秀聽聞此言,頷首佇立,沉默良久,方才微微抬起頭,輕聲反問了一句:“少主心下看來已經有決斷了,又何必要來問臣下呢?”
話音落地,織田信忠先是錯愕,繼而搖頭苦笑。
“哈,哈,果然是瞞不過姑父啊……”二代目的臉上,已經完全沒有了出發前的意氣風發,反倒是充滿了疲憊與厭倦的神色,“看來您也猜出來了,許多人都勸我不要追究這個混蛋的責任,而且還要重重嘉獎,賜予更多知行,讓他成為織田家插在伊賀國的釘子。甚至我也覺得這個說法很有道理……”
“少主英明。”
平手汎秀語氣平淡地短短迴了一句,而後繼續低頭,默然無語。
這個決定並不讓他感到吃驚。
織田信忠越是將下山鄉垣罵作“無恥之徒”,便越能說明,他沒有施加懲戒的打算。
人之所以產生的憤怒的原因,不僅僅是現實的殘忍,更多是來源於自己的無能為力。
倘若真的一刀殺之泄憤,反倒不會痛罵了。
堂堂織田家的二代目,當然不會對一個小小國人眾無能為力。隻是他需要權衡利弊之後,做出對於政治局勢最有利的決定。
這個決定與十三歲少年人原本的世界觀發生了激烈的衝突,令他反常地失態了。
也是下山鄉垣那家夥做得太過火了。殘殺婦孺還可以勉強解釋為斬草除根,但侮辱屍體和褻瀆神社的事情就純屬損人不利己的泄憤了,對於象牙塔裏的孩子們來說完全沒法想象。
平手汎秀的心裏其實並不怎麽糾結,因為他已經處理過不少類似的情況,頂多就是程度大小的區別。
況且,來自文明時代的價值觀還沒有完全湮滅,他並不覺得碎屍和瀆神就比殘殺無辜要嚴重很多。
或者從更加通俗的層麵來講——平手汎秀的道德底線,已經要比織田信忠低很多很多了
然則麵對舉止失措的二代目,也不好顯得過於獨善其身。隻能眼觀鼻鼻觀心,假裝自己是一座雕塑罷了。
足足等了一刻鍾左右,年輕的二代目又連續罵了幾句“惡賊”“喪心病狂”之類的,才稍微緩過神來,收斂起語氣對平手汎秀問到:“我真是失態了……剛才的說的那句‘英明’,意思是您也認為此人當賞而不該罰嗎?”
平手汎秀思考了一會兒,沒有正麵迴答,繞了個彎說:“若是有人在京都、界町、奈良之類的地方犯下類似罪業,那就應該嚴懲不貸。”
“您是說,伊賀國這等化外之地,又沒什麽達官貴人,所以不會引人議論嗎?”織田信忠立刻聽懂了意思,但情緒似乎又陷入抑鬱和憤怒之中,“就算是貴為神佛,被供奉在不同的地方,命運也會截然不同啊!”
平手汎秀一聲不吭地予以默認。
又過了一會兒,織田信忠輕歎了兩聲,繼續開口:“既然如此,便把下山鄉垣這家夥帶迴岐阜城裏,再授以虛職打發走吧。我不想再見到此人,更不認為他適合鎮守在伊賀繼續危害鄉裏。”
最終二代目還是做出了自己的判斷,與其他人的勸諫有所區別。
一旁侍立的梁田廣正依舊謹守禮節,一言不發,但立即皺著眉搖搖頭。
可見,他就是勸說織田信忠將下山鄉垣留在伊賀國的眾臣之一。
他的想法當然也是有道理的。
下山鄉垣及其一眾黨羽們,已經徹底得罪本地百姓,站上了人民的對立麵,再無“撥亂反正”的可能性。因此他就不得不抱緊織田家的大腿,積極鎮壓往日同鄉。
而對於伊賀國這麽個物產貧乏,民風剽悍的地方,織田家其實並不指望能收到什麽賦稅,正需要一些冷酷無情的“偽軍”來執法。
現下織田信忠卻以“不讓他繼續禍害鄉裏”為原由否定這個方案,可謂感情用事。
梁田廣正自己不方便開口,卻用期待的眼神看著足智多謀的平手汎秀,仿佛是希望後者能勸說少主走迴“正道”。
然而——
平手汎秀並沒說出對方期待的話來。
甚至什麽話都沒有說。
隻是以一種別樣的目光,在織田信忠和梁田廣正身上來迴轉了幾圈。
他嘴角甚至帶了一絲難以名狀的笑意。
直到織田信忠心裏有點發毛,平手汎秀才躬身施禮,緩緩說到:
“請恕臣下直言,少主您對於下山鄉垣這個小人物,未免有些……過於重視了。”
“您的意思是……”織田信忠疑惑不解,麵上隱約有些不滿。
“若殺此人,會顯得織田家無容人之量;但不加懲戒,又令您難以釋懷。既然如此,不妨把此事交給臣下吧。”
話音入耳,織田信忠越發猶疑,上下打量了半天,疑道:“您……會怎麽做?”
“前麵與您的安排一致,把下山鄉垣這家夥帶迴岐阜城。至於日後,便把他派到我平手家麾下即可。”平手汎秀淡然道,“論對付友軍的手段,臣下雖然不如某些同僚,卻也不至於毫無辦法。三月之內,定然讓少主了卻心頭這樁殘事。”
此言一出,聽者一齊都愣了。
居然公開的宣稱要整死友軍?這還是那個算無遺策的智將嗎?
平手汎秀淡定自若地承受著兩道驚訝的目光,心下毫無波瀾。
他的話當然不是隨口說說的,而是算準了聽眾的反應。
包括了遠在京都,但日後一定會從相關人員口中得知今日之事的織田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