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巧匠與商機
開局種田空間,讓當采購員? 作者:易之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大山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刻刀,輕輕吹去木屑,仔細端詳著手中那隻栩栩如生的小鳥。陽光透過倉庫的窗戶灑在他臉上,映出一種專注而滿足的神情。他抬起頭,對李滿倉說道:“滿倉,你這人眼光不錯,這木雕手藝要是能賣出去,那可比賣鐵疙瘩有意思多了。”
李滿倉點了點頭,心中滿是興奮。他一直覺得,四九城的市場雖然不大,但總有那麽一些人喜歡這些有手藝的東西。他想了想,說道:“張師傅,要不這樣,您先多雕幾件,我找機會帶去合作社看看。要是真能賣得出去,咱們就合作,您負責雕,我負責賣。”
張大山沉吟片刻,點了點頭:“行,那我就試試。不過我這手藝,要是能被更多人看到,我也挺高興的。”
李滿倉拍了拍張大山的肩膀,笑道:“您就放心吧,我李滿倉別的本事沒有,這找門路、跑生意的本事還是有的。”
李滿倉迴到軋鋼廠後,心裏一直惦記著張大山的木雕。他覺得這事兒要是能成,不僅能讓張大山的手藝得到認可,說不定還能給合作社帶來一筆不小的收入。於是,他利用下班後的時間,開始琢磨如何把張大山的木雕推向市場。
他先是在四九城的各個角落轉了一圈,看看哪裏有合適的銷售點。他發現,雖然四九城的商業不算發達,但還是有一些小店鋪和集市。他覺得,這些地方或許能成為張大山木雕的銷售點。
李滿倉找到合作社的負責人,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合作社的負責人聽了後,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於是答應支持李滿倉的計劃。李滿倉心裏有了底,便開始著手準備。
他找到張大山,說:“張師傅,我已經跟合作社那邊說好了,他們同意先幫您代銷一批木雕。您看,咱們先雕個二十件左右,我帶去合作社試試水。”
張大山點了點頭,說道:“好,那我就趕工,爭取早點把東西雕出來。”
張大山是個認真的人,一旦決定了要做一件事,就會全力以赴。他每天下班後,都會在倉庫裏待上幾個小時,專心致誌地雕刻木雕。他雕的題材很豐富,有小鳥、小貓、小狗,還有各種花卉和人物。每一件作品都栩栩如生,仿佛隨時會動起來。
李滿倉時不時地會去倉庫看看張大山的進度。每次看到那些精美的木雕,他都忍不住讚歎:“張師傅,您這手藝真是絕了!”
張大山隻是笑笑,說道:“滿倉,你別誇我了,我也就是喜歡這手藝。要是這些東西能賣出去,那我就更高興了。”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努力,張大山終於完成了二十件木雕作品。李滿倉看著這些作品,心裏充滿了期待。他知道,隻要這些木雕能被更多人看到,一定會受到歡迎的。
李滿倉帶著張大山的木雕來到了合作社。合作社的負責人看到這些木雕後,也讚不絕口。他說道:“滿倉,你這眼光真不錯,這些木雕要是放在我們這兒賣,肯定能吸引不少顧客。”
李滿倉笑了笑,說道:“那可不,張師傅的手藝可不是蓋的。”
合作社的負責人安排了一個專門的貨架,把張大山的木雕擺放得整整齊齊。他還特意在貨架前掛了一個牌子,上麵寫著“張師傅手工木雕,精美絕倫,歡迎選購”。
李滿倉心裏有些忐忑,不知道這些木雕到底能不能賣出去。但他知道,隻有讓顧客看到這些木雕的美,才能真正打動他們。
第二天,李滿倉早早地來到了合作社。他看到貨架前已經圍了不少人,心裏有些緊張,又有些期待。
他走到貨架前,看到一個年輕的姑娘正在仔細端詳著一隻木雕小鳥。她抬起頭,對李滿倉說道:“這木雕真好看,多少錢一件?”
李滿倉連忙說道:“姑娘,這木雕是張師傅親手雕的,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價格嘛,也不貴,五塊錢一件。”
姑娘聽了,點了點頭,說道:“那我要了。”她從包裏掏出五塊錢,遞給李滿倉。
李滿倉接過錢,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他說道:“姑娘,您慢走,要是喜歡,下次再來。”
姑娘拿著木雕小鳥,滿意地離開了。李滿倉看著她的背影,心裏充滿了信心。他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張大山的木雕一定會受到更多人的歡迎。
接下來的幾天,張大山的木雕果然吸引了不少顧客。有的是年輕人,覺得這些木雕新奇有趣;有的是老年人,覺得這些木雕充滿了傳統的韻味。李滿倉每天都在合作社幫忙,看著一件件木雕被賣出去,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張大山的木雕銷售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合作社卻遇到了一些麻煩。有一天,李滿倉正在合作社幫忙,突然來了幾個工商管理人員。他們看了看貨架上的木雕,說道:“這些木雕是怎麽迴事?有沒有營業執照?”
李滿倉一聽,心裏有些發慌。他知道,當時的社會環境比較複雜,很多小生意都需要各種證件才能經營。他連忙說道:“同誌,這些木雕是我們合作社代銷的,我們也是想幫工人師傅們增加點收入。”
工商管理人員看了看李滿倉,說道:“不管怎麽說,沒有營業執照是不行的。你們先把這些木雕收起來,等手續齊全了再說。”
李滿倉沒辦法,隻好把木雕收了起來。他心裏很著急,不知道該怎麽辦。他找到合作社的負責人,說道:“這可怎麽辦?要是木雕不能賣了,張師傅的收入可就沒了。”
合作社的負責人也皺起了眉頭,說道:“這事兒確實棘手。不過,我們也不能就這麽放棄。要不這樣,我去找找工商管理部門,看看能不能把手續辦下來。”
李滿倉點了點頭,說道:“那就有勞您了。”
合作社的負責人是個有本事的人,他通過各種關係,終於把營業執照辦了下來。李滿倉拿到營業執照後,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他馬上找到張大山,說道:“張師傅,好消息!合作社的營業執照辦下來了,咱們的木雕又能賣了。”
張大山聽了,也是一臉的高興。他說道:“那太好了,我還擔心這些木雕賣不出去呢。”
李滿倉笑了笑,說道:“您就放心吧,這些木雕肯定能賣出去。我再去找找別的銷售渠道,說不定還能把生意做得更大。”
張大山點了點頭,說道:“那我就等著好消息了。”
李滿倉是個有心人,他覺得,四九城的市場雖然有限,但北京城這麽大,肯定還有更多的機會。於是,他開始四處打聽,看看有沒有別的銷售渠道。
有一天,李滿倉在街上閑逛,看到一家古玩店。他心想,這木雕也算是一種藝術品,說不定古玩店會感興趣。於是,他走進古玩店,找到了店主。
店主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人,看起來很有經驗。李滿倉說道:“老板,我這兒有一些手工木雕,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趣?”
店主看了看李滿倉,說道:“手工木雕?讓我看看。”
李滿倉從包裏拿出幾件張大山的木雕,遞給店主。店主接過木雕,仔細看了看,說道:“這手藝不錯,確實是手工雕的。不過,我這兒主要是賣古玩,這些木雕可能不太適合。”
李滿倉聽了,心裏有些失望。但他還是說道:“老板,您再考慮考慮。這些木雕雖然不是古玩,但也是藝術品啊。要是能放在您這兒賣,肯定能吸引不少顧客。”
店主想了想,說道:“這樣吧,我先拿幾件試試。要是能賣出去,我再跟您合作。”
李滿倉聽了,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他說道:“那太好了,謝謝您了。”
李滿倉帶著幾件木雕離開了古玩店。他心裏充滿了期待,希望這些木雕能在古玩店賣出去。他迴到合作社,把這件事告訴了張大山。張大山聽了,也很高興。他說道:“滿倉,你這人真是有本事,能找到這麽多銷售渠道。”
李滿倉笑了笑,說道:“張師傅,您這手藝才是真的本事。隻要您的木雕能被更多人看到,我就放心了。”
幾天後,李滿倉又去了古玩店。他看到那幾件木雕已經被擺放在貨架上,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他找到店主,說道:“老板,這些木雕賣得怎麽樣?”
店主笑了笑,說道:“還不錯,已經賣出去兩件了。看來,這些木雕還挺受歡迎的。”
李滿倉聽了,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他說道:“那太好了,我再給您送幾件過來。”
李滿倉帶著更多張大山的木雕再次來到古玩店。店主看到他,笑著說道:“滿倉,你這木雕還真不錯,這兩天有不少人來問。我估摸著,要是再多進一些,說不定能賣得更好。”
李滿倉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他說道:“那太好了!張師傅那邊還有不少存貨,我這就去拿。”他迴到合作社,把好消息告訴了張大山。張大山也很興奮,說道:“滿倉,你這本事真不小,能找到這麽好的銷售渠道。那我就再加把勁,多雕一些。”
於是,張大山又開始忙碌起來。他每天都在倉庫裏雕刻,一刻也不停歇。李滿倉則負責把木雕送到古玩店,同時還要在合作社幫忙。雖然忙得不可開交,但他心裏卻充滿了成就感。
古玩店的生意越來越好,張大山的木雕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有一天,一個穿著講究的中年男人走進了古玩店。他看到貨架上的木雕,眼睛一亮,說道:“這些木雕真是精美絕倫!是誰雕的?”
店主笑了笑,說道:“這是四九城一個工人師傅雕的,手藝很不錯。”
中年男人點了點頭,說道:“我叫趙文博,是北京城一家工藝品店的老板。我一直在找這種有傳統韻味的手工藝品,沒想到在這兒碰到了。”
李滿倉正好在古玩店幫忙,聽到這話,連忙走上前去,說道:“趙老板,您要是喜歡這些木雕,我可以幫您聯係作者。這些都是張師傅親手雕的,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
趙文博聽了,眼睛一亮,說道:“太好了!我正愁找不到好的手工藝品呢。要是能跟張師傅合作,那可真是太棒了。”
李滿倉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他知道,這可是個大好機會。他說道:“趙老板,您先看看這些木雕,要是滿意,我就馬上帶您去見張師傅。”
趙文博仔細看了看木雕,點了點頭,說道:“好,那我就去看看。”
李滿倉帶著趙文博來到了軋鋼廠的倉庫。張大山看到有人來,有些驚訝。李滿倉連忙介紹道:“張師傅,這是趙老板,他是北京城一家工藝品店的老板。他對您的木雕很感興趣,想跟您合作。”
張大山聽了,有些緊張,但還是點了點頭,說道:“趙老板,您看看這些木雕,要是滿意,咱們可以談合作。”
趙文博看了看倉庫裏的木雕,讚不絕口:“張師傅,您這手藝真是太厲害了!這些木雕要是放在我的店裏賣,肯定能吸引不少顧客。”
張大山聽了,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說道:“趙老板要是覺得好,那咱們就試試。”
趙文博點了點頭,說道:“好,那咱們就先簽個合同。我先訂一批木雕,看看市場反應。要是好,咱們再擴大合作。”
李滿倉在一旁聽著,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他知道,這可是個大好機會,說不定能讓張大山的木雕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然而,事情並沒有李滿倉想象的那麽順利。就在張大山和趙文博合作的第一批木雕送到工藝品店後,麻煩來了。有一天,李滿倉正在合作社幫忙,突然接到趙文博的電話。趙文博在電話裏語氣急促地說:“滿倉,出事了!張師傅的木雕被舉報了!”
李滿倉一聽,心裏一驚,連忙問道:“怎麽迴事?”
趙文博說道:“有人舉報說這些木雕是假冒偽劣產品,工商管理部門已經來查了。現在店裏所有的木雕都被扣押了。”
李滿倉聽了,心裏別提多著急了。他連忙趕到工藝品店,看到店裏一片混亂。工商管理人員正在清點木雕,趙文博在一旁急得團團轉。
李滿倉找到工商管理人員,說道:“同誌,這些木雕都是張師傅親手雕的,絕對不是假冒偽劣產品。你們能不能先調查清楚再說?”
工商管理人員看了看李滿倉,說道:“我們接到舉報,說這些木雕是假冒的。我們隻是按照程序辦事,你們要是能證明這些木雕是真品,我們自然會放行。”
李滿倉聽了,心裏有些發慌。他知道,這事兒要是處理不好,張大山的木雕生意就完了。他連忙找到趙文博,說道:“趙老板,咱們得想辦法證明這些木雕是真品。”
趙文博點了點頭,說道:“我已經聯係了張師傅,讓他來店裏一趟。咱們得想辦法證明這些木雕是手工雕的。”
李滿倉聽了,心裏稍微踏實了一些。他知道,張大山的手藝是真本事,隻要能讓工商管理人員看到這些木雕的真品,事情應該就能解決。
李滿倉點了點頭,心中滿是興奮。他一直覺得,四九城的市場雖然不大,但總有那麽一些人喜歡這些有手藝的東西。他想了想,說道:“張師傅,要不這樣,您先多雕幾件,我找機會帶去合作社看看。要是真能賣得出去,咱們就合作,您負責雕,我負責賣。”
張大山沉吟片刻,點了點頭:“行,那我就試試。不過我這手藝,要是能被更多人看到,我也挺高興的。”
李滿倉拍了拍張大山的肩膀,笑道:“您就放心吧,我李滿倉別的本事沒有,這找門路、跑生意的本事還是有的。”
李滿倉迴到軋鋼廠後,心裏一直惦記著張大山的木雕。他覺得這事兒要是能成,不僅能讓張大山的手藝得到認可,說不定還能給合作社帶來一筆不小的收入。於是,他利用下班後的時間,開始琢磨如何把張大山的木雕推向市場。
他先是在四九城的各個角落轉了一圈,看看哪裏有合適的銷售點。他發現,雖然四九城的商業不算發達,但還是有一些小店鋪和集市。他覺得,這些地方或許能成為張大山木雕的銷售點。
李滿倉找到合作社的負責人,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合作社的負責人聽了後,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於是答應支持李滿倉的計劃。李滿倉心裏有了底,便開始著手準備。
他找到張大山,說:“張師傅,我已經跟合作社那邊說好了,他們同意先幫您代銷一批木雕。您看,咱們先雕個二十件左右,我帶去合作社試試水。”
張大山點了點頭,說道:“好,那我就趕工,爭取早點把東西雕出來。”
張大山是個認真的人,一旦決定了要做一件事,就會全力以赴。他每天下班後,都會在倉庫裏待上幾個小時,專心致誌地雕刻木雕。他雕的題材很豐富,有小鳥、小貓、小狗,還有各種花卉和人物。每一件作品都栩栩如生,仿佛隨時會動起來。
李滿倉時不時地會去倉庫看看張大山的進度。每次看到那些精美的木雕,他都忍不住讚歎:“張師傅,您這手藝真是絕了!”
張大山隻是笑笑,說道:“滿倉,你別誇我了,我也就是喜歡這手藝。要是這些東西能賣出去,那我就更高興了。”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努力,張大山終於完成了二十件木雕作品。李滿倉看著這些作品,心裏充滿了期待。他知道,隻要這些木雕能被更多人看到,一定會受到歡迎的。
李滿倉帶著張大山的木雕來到了合作社。合作社的負責人看到這些木雕後,也讚不絕口。他說道:“滿倉,你這眼光真不錯,這些木雕要是放在我們這兒賣,肯定能吸引不少顧客。”
李滿倉笑了笑,說道:“那可不,張師傅的手藝可不是蓋的。”
合作社的負責人安排了一個專門的貨架,把張大山的木雕擺放得整整齊齊。他還特意在貨架前掛了一個牌子,上麵寫著“張師傅手工木雕,精美絕倫,歡迎選購”。
李滿倉心裏有些忐忑,不知道這些木雕到底能不能賣出去。但他知道,隻有讓顧客看到這些木雕的美,才能真正打動他們。
第二天,李滿倉早早地來到了合作社。他看到貨架前已經圍了不少人,心裏有些緊張,又有些期待。
他走到貨架前,看到一個年輕的姑娘正在仔細端詳著一隻木雕小鳥。她抬起頭,對李滿倉說道:“這木雕真好看,多少錢一件?”
李滿倉連忙說道:“姑娘,這木雕是張師傅親手雕的,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價格嘛,也不貴,五塊錢一件。”
姑娘聽了,點了點頭,說道:“那我要了。”她從包裏掏出五塊錢,遞給李滿倉。
李滿倉接過錢,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他說道:“姑娘,您慢走,要是喜歡,下次再來。”
姑娘拿著木雕小鳥,滿意地離開了。李滿倉看著她的背影,心裏充滿了信心。他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張大山的木雕一定會受到更多人的歡迎。
接下來的幾天,張大山的木雕果然吸引了不少顧客。有的是年輕人,覺得這些木雕新奇有趣;有的是老年人,覺得這些木雕充滿了傳統的韻味。李滿倉每天都在合作社幫忙,看著一件件木雕被賣出去,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張大山的木雕銷售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合作社卻遇到了一些麻煩。有一天,李滿倉正在合作社幫忙,突然來了幾個工商管理人員。他們看了看貨架上的木雕,說道:“這些木雕是怎麽迴事?有沒有營業執照?”
李滿倉一聽,心裏有些發慌。他知道,當時的社會環境比較複雜,很多小生意都需要各種證件才能經營。他連忙說道:“同誌,這些木雕是我們合作社代銷的,我們也是想幫工人師傅們增加點收入。”
工商管理人員看了看李滿倉,說道:“不管怎麽說,沒有營業執照是不行的。你們先把這些木雕收起來,等手續齊全了再說。”
李滿倉沒辦法,隻好把木雕收了起來。他心裏很著急,不知道該怎麽辦。他找到合作社的負責人,說道:“這可怎麽辦?要是木雕不能賣了,張師傅的收入可就沒了。”
合作社的負責人也皺起了眉頭,說道:“這事兒確實棘手。不過,我們也不能就這麽放棄。要不這樣,我去找找工商管理部門,看看能不能把手續辦下來。”
李滿倉點了點頭,說道:“那就有勞您了。”
合作社的負責人是個有本事的人,他通過各種關係,終於把營業執照辦了下來。李滿倉拿到營業執照後,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他馬上找到張大山,說道:“張師傅,好消息!合作社的營業執照辦下來了,咱們的木雕又能賣了。”
張大山聽了,也是一臉的高興。他說道:“那太好了,我還擔心這些木雕賣不出去呢。”
李滿倉笑了笑,說道:“您就放心吧,這些木雕肯定能賣出去。我再去找找別的銷售渠道,說不定還能把生意做得更大。”
張大山點了點頭,說道:“那我就等著好消息了。”
李滿倉是個有心人,他覺得,四九城的市場雖然有限,但北京城這麽大,肯定還有更多的機會。於是,他開始四處打聽,看看有沒有別的銷售渠道。
有一天,李滿倉在街上閑逛,看到一家古玩店。他心想,這木雕也算是一種藝術品,說不定古玩店會感興趣。於是,他走進古玩店,找到了店主。
店主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人,看起來很有經驗。李滿倉說道:“老板,我這兒有一些手工木雕,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趣?”
店主看了看李滿倉,說道:“手工木雕?讓我看看。”
李滿倉從包裏拿出幾件張大山的木雕,遞給店主。店主接過木雕,仔細看了看,說道:“這手藝不錯,確實是手工雕的。不過,我這兒主要是賣古玩,這些木雕可能不太適合。”
李滿倉聽了,心裏有些失望。但他還是說道:“老板,您再考慮考慮。這些木雕雖然不是古玩,但也是藝術品啊。要是能放在您這兒賣,肯定能吸引不少顧客。”
店主想了想,說道:“這樣吧,我先拿幾件試試。要是能賣出去,我再跟您合作。”
李滿倉聽了,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他說道:“那太好了,謝謝您了。”
李滿倉帶著幾件木雕離開了古玩店。他心裏充滿了期待,希望這些木雕能在古玩店賣出去。他迴到合作社,把這件事告訴了張大山。張大山聽了,也很高興。他說道:“滿倉,你這人真是有本事,能找到這麽多銷售渠道。”
李滿倉笑了笑,說道:“張師傅,您這手藝才是真的本事。隻要您的木雕能被更多人看到,我就放心了。”
幾天後,李滿倉又去了古玩店。他看到那幾件木雕已經被擺放在貨架上,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他找到店主,說道:“老板,這些木雕賣得怎麽樣?”
店主笑了笑,說道:“還不錯,已經賣出去兩件了。看來,這些木雕還挺受歡迎的。”
李滿倉聽了,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他說道:“那太好了,我再給您送幾件過來。”
李滿倉帶著更多張大山的木雕再次來到古玩店。店主看到他,笑著說道:“滿倉,你這木雕還真不錯,這兩天有不少人來問。我估摸著,要是再多進一些,說不定能賣得更好。”
李滿倉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他說道:“那太好了!張師傅那邊還有不少存貨,我這就去拿。”他迴到合作社,把好消息告訴了張大山。張大山也很興奮,說道:“滿倉,你這本事真不小,能找到這麽好的銷售渠道。那我就再加把勁,多雕一些。”
於是,張大山又開始忙碌起來。他每天都在倉庫裏雕刻,一刻也不停歇。李滿倉則負責把木雕送到古玩店,同時還要在合作社幫忙。雖然忙得不可開交,但他心裏卻充滿了成就感。
古玩店的生意越來越好,張大山的木雕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有一天,一個穿著講究的中年男人走進了古玩店。他看到貨架上的木雕,眼睛一亮,說道:“這些木雕真是精美絕倫!是誰雕的?”
店主笑了笑,說道:“這是四九城一個工人師傅雕的,手藝很不錯。”
中年男人點了點頭,說道:“我叫趙文博,是北京城一家工藝品店的老板。我一直在找這種有傳統韻味的手工藝品,沒想到在這兒碰到了。”
李滿倉正好在古玩店幫忙,聽到這話,連忙走上前去,說道:“趙老板,您要是喜歡這些木雕,我可以幫您聯係作者。這些都是張師傅親手雕的,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
趙文博聽了,眼睛一亮,說道:“太好了!我正愁找不到好的手工藝品呢。要是能跟張師傅合作,那可真是太棒了。”
李滿倉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他知道,這可是個大好機會。他說道:“趙老板,您先看看這些木雕,要是滿意,我就馬上帶您去見張師傅。”
趙文博仔細看了看木雕,點了點頭,說道:“好,那我就去看看。”
李滿倉帶著趙文博來到了軋鋼廠的倉庫。張大山看到有人來,有些驚訝。李滿倉連忙介紹道:“張師傅,這是趙老板,他是北京城一家工藝品店的老板。他對您的木雕很感興趣,想跟您合作。”
張大山聽了,有些緊張,但還是點了點頭,說道:“趙老板,您看看這些木雕,要是滿意,咱們可以談合作。”
趙文博看了看倉庫裏的木雕,讚不絕口:“張師傅,您這手藝真是太厲害了!這些木雕要是放在我的店裏賣,肯定能吸引不少顧客。”
張大山聽了,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說道:“趙老板要是覺得好,那咱們就試試。”
趙文博點了點頭,說道:“好,那咱們就先簽個合同。我先訂一批木雕,看看市場反應。要是好,咱們再擴大合作。”
李滿倉在一旁聽著,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他知道,這可是個大好機會,說不定能讓張大山的木雕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然而,事情並沒有李滿倉想象的那麽順利。就在張大山和趙文博合作的第一批木雕送到工藝品店後,麻煩來了。有一天,李滿倉正在合作社幫忙,突然接到趙文博的電話。趙文博在電話裏語氣急促地說:“滿倉,出事了!張師傅的木雕被舉報了!”
李滿倉一聽,心裏一驚,連忙問道:“怎麽迴事?”
趙文博說道:“有人舉報說這些木雕是假冒偽劣產品,工商管理部門已經來查了。現在店裏所有的木雕都被扣押了。”
李滿倉聽了,心裏別提多著急了。他連忙趕到工藝品店,看到店裏一片混亂。工商管理人員正在清點木雕,趙文博在一旁急得團團轉。
李滿倉找到工商管理人員,說道:“同誌,這些木雕都是張師傅親手雕的,絕對不是假冒偽劣產品。你們能不能先調查清楚再說?”
工商管理人員看了看李滿倉,說道:“我們接到舉報,說這些木雕是假冒的。我們隻是按照程序辦事,你們要是能證明這些木雕是真品,我們自然會放行。”
李滿倉聽了,心裏有些發慌。他知道,這事兒要是處理不好,張大山的木雕生意就完了。他連忙找到趙文博,說道:“趙老板,咱們得想辦法證明這些木雕是真品。”
趙文博點了點頭,說道:“我已經聯係了張師傅,讓他來店裏一趟。咱們得想辦法證明這些木雕是手工雕的。”
李滿倉聽了,心裏稍微踏實了一些。他知道,張大山的手藝是真本事,隻要能讓工商管理人員看到這些木雕的真品,事情應該就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