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桂再一次悠悠轉醒時,窗外那熱烈的陽光已然透過輕薄的窗紗傾灑而入,照得整個屋子都亮堂堂的。她迷迷糊糊地睜開雙眼,眨巴了幾下後,這才意識到此時已臨近晌午時分。


    小桂揉了揉眼睛,緩緩坐起身子,環顧四周,卻發現自己身處一個全然陌生的房間之中。不過,稍作思索之後,她便迴憶起這裏乃是溫泉山莊的客房。於是,她掀開被子,輕手輕腳地下床,然後從衣櫃裏取出那件繡著精致桂花圖案、顏色猶如桂花樹葉子般翠綠的衣裙,仔細地穿戴整齊。


    整理好著裝後,小桂輕輕推開房門,踱步到了屋外。隻見莫珺早已起床多時,此刻他正端坐在一張古色古香的桌子旁邊,悠然自得地品著一杯清香四溢的茶水。見到小桂出來,莫珺微笑著問道:“餓不餓呀?”仿佛這句話就是專門等待著小桂出現而說出口的一般。


    話音未落,小桂的肚子就不爭氣地發出一陣“咕嚕嚕”的響聲。她頓時羞紅了臉,像一隻受驚的小兔子似的,微微頷首輕點,表示自己確實感到饑餓難耐。


    莫珺見狀,不禁輕笑出聲,隨後他輕輕拍了拍手。不多時,幾位訓練有素的侍女便魚貫而入,將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飯菜穩穩地放置在了桌上。這些菜肴不僅包含了豐盛的早餐,還有令人垂涎欲滴的午餐美食。


    小桂抬頭看了看天空,估摸了一下時間,但終究還是抵擋不住食物散發出來的誘人香氣。她不再猶豫,快步走到桌前坐下,拿起筷子便開始大快朵頤起來。


    莫珺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溫柔而寵溺的笑容,他手中的筷子輕輕抬起,精準地夾起一塊鮮嫩多汁的肉塊,放入小桂麵前的碗中。


    小桂先是有些羞澀地看著碗中的菜肴,然後便低下頭,小口小口地吃了起來。過了好一會兒,她感覺自己吃得差不多了,這才抬起頭來,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看向莫珺,輕聲問道:“公子,你幾時醒的啊?”


    莫珺聽到這個稱唿後,劍眉微皺,鼻腔裏發出一聲低沉而略帶不滿的“嗯?”聲。小桂瞬間意識到自己又不小心說錯話了,連忙改口。她偷偷瞄了一眼四周,發現原本站在一旁伺候的侍女們不知何時早已悄悄退下了。於是,她紅著臉,輕輕地叫了一聲:“珺哥哥。”


    莫珺臉上的陰霾瞬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欣喜若狂的表情,他忙不迭地應道:“哎!我一早就醒啦,而且已經修煉過一陣子了呢。”


    小桂撅起小嘴,嬌嗔地埋怨道:“那你怎麽不叫醒我呀?”


    莫珺滿眼柔情地看著小桂,伸手輕輕刮了一下她的鼻子,笑著解釋道:“你這幾日實在是太過辛苦了,所以我特意沒叫你起床,就是想讓你能多睡會兒,好好休息一番。”說完,他又關切地問道:“怎麽樣,現在有沒有精神一些?”


    小桂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興奮之色,說道:“嗯,好多了!對了,珺哥哥,我們等下去哪裏玩呀?”


    莫珺不假思索地迴答道:“隻要是你想去的地方,我都陪著你去。”


    小桂歪著頭想了想,最後目光落在窗外遠處的山巒之上,說道:“要不……我們就到這附近的山裏去轉轉吧,順便看看能不能找到些珍稀的藥材。”


    莫珺聞言,忍不住笑出聲來,調侃道:“你呀,不管走到哪裏,心裏總是惦記著那些藥草!”


    “那都是治病救人的寶貝啊!”小桂一想到自己能摘到很多藥草,能救治很多很多人,就感覺自己很厲害,很驕傲!


    二人用過豐盛的餐食之後,稍作休息便開始了接下來的行程。隻見小桂心念一動,那原本安靜地待在神秘空間之中的寶馬紅紅與墨影,還有忠誠勇敢的獵狗大黃以及優雅美麗的仙鶴秋秋,紛紛出現在二人眼前。


    寶馬墨影是莫珺的愛寵,親昵地用脖子蹭著莫珺的手,他翻身躍上馬背。而小桂則動作嫻熟地跨上自己的寶馬紅紅。兩人一夾馬腹,駿馬嘶鳴一聲,揚蹄飛奔而去,朝著後山疾馳而去。獵狗大黃在前麵奔跑著,仙鶴秋秋在天上飛著跟隨著他們。


    起初道路還頗為寬闊平坦,但隨著深入山林,後麵的路徑逐漸變得狹窄起來。無奈之下,二人隻得勒住韁繩,緩緩下馬,改為步行繼續向山中進發。好在出發前他們已經做好充分準備,從空間中帶出了結實耐用的背簍,鋒利無比的砍刀,以及輕巧便利的竹筒等諸多實用物品。


    行走途中,遇到荊棘密布或是雜草叢生之處,他們便揮動手中的砍刀,開辟出一條可行之路。同時,目光敏銳的他們也沒有放過路邊那些常見卻又珍貴的藥草。每發現一株,都會小心翼翼地將其采摘下來放入背簍之中。就這樣,一路披荊斬棘,不斷收獲著大自然賜予的寶藏。


    小桂眼尖看到不遠處,有一叢白色的絨毛,走近了看到,的葉片呈羽狀複葉,邊緣鋸齒分明,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翠玉。葉片的表麵覆蓋著一層淡淡的白霜,像是初春的晨露凝結而成,增添了幾分清冷與高雅。果實呈球形,表麵密布著白色的絨毛,遠遠望去,仿佛是一個個白色的毛球。這些絨毛不僅是果實的裝飾,更是它們傳播的翅膀。秋風起時,絨毛隨風飄散,帶著種子飛向遠方,尋找新的家園,延續生命的奇跡。


    “果然是白頭翁”白頭翁不僅以其美貌令人陶醉,更以其神奇的藥效被世人所珍視。在中醫典籍中,白頭翁被記載為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良藥。它的根部是入藥的主要部位,味苦、辛,性寒,歸胃、大腸經。在古代,人們常將白頭翁用於治療痢疾、腸炎等疾病,其苦寒之性能夠清熱燥濕,涼血止血,祛除體內的邪熱。


    莫珺見小桂把白頭翁挖出來,就問“你知道白頭翁的藥性藥效,那你知道它還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嗎?”小桂搖頭,莫珺就用好聽的聲音講給她聽。“白頭翁的名字也富有詩意。相傳,它的名字來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在山中采藥,不幸染病,最終倒在了這片土地上。他的白發化作了白頭翁的絨毛,守護著這片山林,也守護著後人。因此,白頭翁不僅是藥材,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代表著堅韌、無私與奉獻。白頭翁,這株生長於山野的精靈,以其獨特的風姿和神奇的藥效,成為大自然與人類之間的一座橋梁。它靜靜地生長,默默奉獻,用它的美麗與力量,守護著這片土地,也守護著世人的健康。”


    這位自然界的苦行僧偏愛貧瘠之境,常見於向陽的砂質山坡或疏林邊緣。它耐得苦寒,經霜愈豔,根係深紮岩隙汲取養分,與石竹、地榆為伴,構成早春荒原上最動人的風景。其全株含原白頭翁素,莖葉折斷處會滲出淡黃汁液,這是它抵禦蟲害的天然盔甲。


    《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下品,言其\"主溫瘧狂易,寒熱症瘕\"。春采其根,切片曝曬後呈黃褐色,斷麵可見放射狀紋理。現代研究證實,其富含皂苷類成分,對阿米巴痢疾有奇效。但需謹記,鮮品具強烈刺激性,需炮製後方可入藥。醫家常用其配伍黃連、秦皮,組成千古名方\"白頭翁湯\"。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描繪:\"近根處有白茸,狀似白頭老翁\"。在文人墨客眼中,它既是\"雪魄冰魂\"的化身,又承載著\"白首不相離\"的深情。當山風吹過,萬千銀絲翩躚起舞,恰似時光凝固成的白色火焰,在枯黃的大地上書寫著生命的輪迴。


    聽完莫珺講這些,小桂又是一臉崇拜地看著莫珺“公子你太厲害了!懂這麽多!”“又叫錯了!該罰!”“珺哥哥,我錯了,下次注意。”說著小桂又往前跑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妖小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洛水之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洛水之濱並收藏花妖小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