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浮陽口
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作者:三十年書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59章 浮陽口
河北東路,滄州,泥沽寨內。
武知寨滿臉怒容,一腳狠狠地踹在寨牆上,惡狠狠地罵道:“老子在這泥沽寨守了一輩子,一直就是防備著契丹人越境,可如今倒好,朝廷居然直接把他們請進來了?”
“知寨,聽說這次是為了剿匪呢。”身旁的一名下屬小心翼翼地說道。
“剿匪?那些禁軍和廂軍難道就派不上用場?非得用契丹人?朝廷裏的那些人難道都是吃幹飯的不成?”武知寨怒目圓睜,大聲吼道。
“這可是童樞密親自下達的軍令,知寨您可不能衝動啊。”那下屬見狀,連忙勸阻道。
“老子要是真衝動起來,這會兒早就發兵衝出去了!”武知寨咬牙切齒地說著,一隻手緊緊按在腰刀上,目光死死地盯著下方那些衣著鮮亮、正列隊經過的契丹兵卒,隨後高聲喊道,“來人!”
“在!”幾名士兵立刻應道。
“把床弩上好弦,刀都拔出來!”武知寨下令道。
“大人請冷靜!務必冷靜啊!您不過是個武知寨,這寨子裏也不是您一個人說了算呐!”那下屬急得不行,趕忙再次勸道。
“老子……”武知寨話到嘴邊,卻又一時說不下去,滿臉的不甘與憤怒,最後隻能跺腳道,“憋屈啊!”
文知寨同樣一臉寒霜,目光中透著怒意,冷冷地吩咐道:“去,把床弩上好弦,讓所有人把刀都拔出來!”
“大人!”手下的人麵露難色,想要勸阻。
“他武知寨說了不算,難道我這個文知寨也說了不算嗎?”文知寨語氣強硬,眼神中滿是不容置疑的堅決。
“是!”手下無奈,隻得領命而去。
“要是上麵下來問責,就說是本官下的命令。就說這麽做是為了防備北朝那些契丹蠻人背信棄義,突然攻城拔寨。本官雖說隻是個文人,但也是個有血性的漢子!”文知寨神色凜然,擲地有聲地說道。
“你這個舉人老爺,今天俺可算是真服了你一迴!”武知寨大笑著說道,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的光芒,“要不俺帶兵出去衝他們一把?”
“別得了便宜還賣乖!”文知寨長歎一口氣,臉上滿是無奈,“咱們可以防,但絕不能主動打!朝廷,不讓!”
契丹的過境部隊很快察覺到了異樣,泥沽寨寨牆之上顯露出的床弩,讓他們注意到的契丹兵也是心生膽寒,一名騎士策馬從隊伍中衝出,指著寨牆大聲喝道:“你們這是要違抗軍命,對友軍動手不成?”
“友軍?”文知寨冷笑一聲,撐著箭垛,毫不畏懼地迴應道,“本官這麽做,隻是為了防止貴軍有人突然衝擊我方的泥沽寨!你速速退去,不然的話,我方軍卒可就要以貴軍攻城為由,對你們動手了!”
“嗬嗬,不過是無能狂怒罷了!”
接到手下稟報的老將軍耶律棠古聽聞泥沽寨的情況後,輕輕一笑,坐在馬車上擺了擺手,語氣中滿是不屑,“不用去管他們。要是他們敢射殺我軍中任何一人,那反而是件好事。到時候,咱們直接讓南朝賠償我們一座城池!”
副將滿臉疑惑地問道:“南朝真的會賠償咱們嗎?”
“會賠的!” 耶律棠古臉上掛著自信的笑容,開口說道,“他們剿匪都得借咱們的兵,哪裏還敢輕易開戰?”
聽到這話,馬車營帳之內頓時響起一片哄笑聲。
“那女真人這次來了多少人?” 耶律棠古收起笑容,開口問道。
“女真四十七部,總共來了兩千多人。” 副將連忙迴答道。
“太少了!”耶律棠古微微皺眉,陷入了沉思,片刻後問道,“他們到什麽地方了?”
“軍令上寫著,讓他們在滄州浮陽的出海口集結。”副將趕緊迴複道。
“這次是哪一部領隊?”
“完顏氏。完顏阿骨打長子,完顏宗幹!”
“又是完顏氏領兵?”耶律棠古撚著花白胡須,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神色,“此次跨海攻打登州,女真部善長漁獵水戰,正該讓他們做先鋒。這些年他們受我大遼恩典教化,如今正是效忠的時候。”
“是!屬下這就派人去浮陽口傳令。”副將領命正欲退下,卻被耶律棠古抬手止住。
“且慢!童貫那閹豎的糧草可備齊了?”
“已按約定數目交割完畢。”
“他人在何處?”
“宋國使者說,童樞密正在橫海郡恭候將軍大駕。”
耶律棠古望著車窗外蒼茫的滄州平原,突然發出一聲冷笑:“橫海郡?怕是在等著看咱們契丹人打頭陣,他好坐收漁利吧?傳令全軍加速行軍,三日內務必抵達浮陽口!”
浮陽口,因浮陽河在此匯入大海而得名。
那兩千女真人初到此處,便被眼前的繁華景象晃花了眼。
這不過是個普通的鎮子,可其繁榮程度竟比得上女真大族內部的那些聚居之地。
安頓好營帳後,這些女真人就像脫韁撒歡的野狗,紛紛騎著馬四處遊玩。
完顏氏的營地位於整個大營的正中間。
“居然讓我們部族做先鋒?”完顏宗幹冷笑一聲,不屑地說道,“契丹人這算盤打得也太離譜了!”
“可是咱們也沒辦法,不得不聽從他們的命令啊。”一名下屬麵露無奈地說道。
這時,一位身著漢人文士服飾的夫子微笑著開口道:“殿下,何必為此事擔憂?先鋒之職固然重要,可咱們女真部族長久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間,如今來到南朝,難免會水土不服。理應先好好休養些時日,就算耶律老將軍來催促,也得等咱們身體調養好了,才能出征,不是嗎?”
“如此可行?”完顏宗幹思索片刻,搖了搖頭,“那耶律棠古豈會輕易相信?”
“南朝有一味藥材,名曰巴豆!”夫子輕笑道,“我等誤食此物,水土不服,難以成行。”
“殿下,帳外有南朝漢人求見!”兵丁此時稟告道,“其人說是殿下故人!”
“故人?”完顏宗幹納悶的很,自己何時多了一個南朝故人?“請來我見!”
不多時,兵卒引著一位老者前來,那老者按照女真禮儀行禮,口中道:“見過殿下!”
河北東路,滄州,泥沽寨內。
武知寨滿臉怒容,一腳狠狠地踹在寨牆上,惡狠狠地罵道:“老子在這泥沽寨守了一輩子,一直就是防備著契丹人越境,可如今倒好,朝廷居然直接把他們請進來了?”
“知寨,聽說這次是為了剿匪呢。”身旁的一名下屬小心翼翼地說道。
“剿匪?那些禁軍和廂軍難道就派不上用場?非得用契丹人?朝廷裏的那些人難道都是吃幹飯的不成?”武知寨怒目圓睜,大聲吼道。
“這可是童樞密親自下達的軍令,知寨您可不能衝動啊。”那下屬見狀,連忙勸阻道。
“老子要是真衝動起來,這會兒早就發兵衝出去了!”武知寨咬牙切齒地說著,一隻手緊緊按在腰刀上,目光死死地盯著下方那些衣著鮮亮、正列隊經過的契丹兵卒,隨後高聲喊道,“來人!”
“在!”幾名士兵立刻應道。
“把床弩上好弦,刀都拔出來!”武知寨下令道。
“大人請冷靜!務必冷靜啊!您不過是個武知寨,這寨子裏也不是您一個人說了算呐!”那下屬急得不行,趕忙再次勸道。
“老子……”武知寨話到嘴邊,卻又一時說不下去,滿臉的不甘與憤怒,最後隻能跺腳道,“憋屈啊!”
文知寨同樣一臉寒霜,目光中透著怒意,冷冷地吩咐道:“去,把床弩上好弦,讓所有人把刀都拔出來!”
“大人!”手下的人麵露難色,想要勸阻。
“他武知寨說了不算,難道我這個文知寨也說了不算嗎?”文知寨語氣強硬,眼神中滿是不容置疑的堅決。
“是!”手下無奈,隻得領命而去。
“要是上麵下來問責,就說是本官下的命令。就說這麽做是為了防備北朝那些契丹蠻人背信棄義,突然攻城拔寨。本官雖說隻是個文人,但也是個有血性的漢子!”文知寨神色凜然,擲地有聲地說道。
“你這個舉人老爺,今天俺可算是真服了你一迴!”武知寨大笑著說道,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的光芒,“要不俺帶兵出去衝他們一把?”
“別得了便宜還賣乖!”文知寨長歎一口氣,臉上滿是無奈,“咱們可以防,但絕不能主動打!朝廷,不讓!”
契丹的過境部隊很快察覺到了異樣,泥沽寨寨牆之上顯露出的床弩,讓他們注意到的契丹兵也是心生膽寒,一名騎士策馬從隊伍中衝出,指著寨牆大聲喝道:“你們這是要違抗軍命,對友軍動手不成?”
“友軍?”文知寨冷笑一聲,撐著箭垛,毫不畏懼地迴應道,“本官這麽做,隻是為了防止貴軍有人突然衝擊我方的泥沽寨!你速速退去,不然的話,我方軍卒可就要以貴軍攻城為由,對你們動手了!”
“嗬嗬,不過是無能狂怒罷了!”
接到手下稟報的老將軍耶律棠古聽聞泥沽寨的情況後,輕輕一笑,坐在馬車上擺了擺手,語氣中滿是不屑,“不用去管他們。要是他們敢射殺我軍中任何一人,那反而是件好事。到時候,咱們直接讓南朝賠償我們一座城池!”
副將滿臉疑惑地問道:“南朝真的會賠償咱們嗎?”
“會賠的!” 耶律棠古臉上掛著自信的笑容,開口說道,“他們剿匪都得借咱們的兵,哪裏還敢輕易開戰?”
聽到這話,馬車營帳之內頓時響起一片哄笑聲。
“那女真人這次來了多少人?” 耶律棠古收起笑容,開口問道。
“女真四十七部,總共來了兩千多人。” 副將連忙迴答道。
“太少了!”耶律棠古微微皺眉,陷入了沉思,片刻後問道,“他們到什麽地方了?”
“軍令上寫著,讓他們在滄州浮陽的出海口集結。”副將趕緊迴複道。
“這次是哪一部領隊?”
“完顏氏。完顏阿骨打長子,完顏宗幹!”
“又是完顏氏領兵?”耶律棠古撚著花白胡須,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神色,“此次跨海攻打登州,女真部善長漁獵水戰,正該讓他們做先鋒。這些年他們受我大遼恩典教化,如今正是效忠的時候。”
“是!屬下這就派人去浮陽口傳令。”副將領命正欲退下,卻被耶律棠古抬手止住。
“且慢!童貫那閹豎的糧草可備齊了?”
“已按約定數目交割完畢。”
“他人在何處?”
“宋國使者說,童樞密正在橫海郡恭候將軍大駕。”
耶律棠古望著車窗外蒼茫的滄州平原,突然發出一聲冷笑:“橫海郡?怕是在等著看咱們契丹人打頭陣,他好坐收漁利吧?傳令全軍加速行軍,三日內務必抵達浮陽口!”
浮陽口,因浮陽河在此匯入大海而得名。
那兩千女真人初到此處,便被眼前的繁華景象晃花了眼。
這不過是個普通的鎮子,可其繁榮程度竟比得上女真大族內部的那些聚居之地。
安頓好營帳後,這些女真人就像脫韁撒歡的野狗,紛紛騎著馬四處遊玩。
完顏氏的營地位於整個大營的正中間。
“居然讓我們部族做先鋒?”完顏宗幹冷笑一聲,不屑地說道,“契丹人這算盤打得也太離譜了!”
“可是咱們也沒辦法,不得不聽從他們的命令啊。”一名下屬麵露無奈地說道。
這時,一位身著漢人文士服飾的夫子微笑著開口道:“殿下,何必為此事擔憂?先鋒之職固然重要,可咱們女真部族長久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間,如今來到南朝,難免會水土不服。理應先好好休養些時日,就算耶律老將軍來催促,也得等咱們身體調養好了,才能出征,不是嗎?”
“如此可行?”完顏宗幹思索片刻,搖了搖頭,“那耶律棠古豈會輕易相信?”
“南朝有一味藥材,名曰巴豆!”夫子輕笑道,“我等誤食此物,水土不服,難以成行。”
“殿下,帳外有南朝漢人求見!”兵丁此時稟告道,“其人說是殿下故人!”
“故人?”完顏宗幹納悶的很,自己何時多了一個南朝故人?“請來我見!”
不多時,兵卒引著一位老者前來,那老者按照女真禮儀行禮,口中道:“見過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