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抱犢山來投,生辰綱緣由
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作者:三十年書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斌話一出口,就意識到這話在當下說著實有些不合時宜,像馬後炮一般,頓時臉上熱辣辣的,內心滿是慚愧。
他心裏門兒清,自家兄弟四人雖說有一身還算過得去的武藝,可與關勝、林衝這些在江湖上名號響亮的好漢相比,確實還有不小的差距。
薑齊將這一切看在眼裏,臉上掛著笑容,擺了擺手,“不過是些不值一提的廂軍罷了,哪裏用得著許多好漢一同出馬?這豈不是抬舉梁子美那廝了?諸位兄弟能夠來到梁山,咱打從心底裏感到歡喜。但有些事情,咱必須提前跟兄弟們講個明白,等聽完之後,大家再做決定也來得及!”
“郎君請講!”四人異口同聲道。
薑齊輕咳一聲,臉上的神情瞬間變得嚴肅起來,鄭重其事地說道:“如今,咱已被宋室革去了功名,朝廷還下了公文,咱們現在可是如假包換的草寇了!”
“我等兄弟之前就已經落草為寇,如今不過是換個山頭罷了,這有什麽好顧慮的?”崔埜滿臉笑意,臉上的神情滿不在乎,那語氣就像在說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
乜恭心思轉得飛快,他心裏清楚,薑齊這話裏肯定還有更深層的意思,隻是一時想不明白。於是,他緊接著說道:“俺們兄弟都是些粗人,還望郎君能說得再明白、透徹一些。”
薑齊微微點頭,緩緩開口,“咱梁山這草寇,可和其他地方的草寇有著天壤之別。首要一條,便是絕對不許劫掠百姓,更不能欺壓良善之人!”
唐斌聽了,不住點頭,讚歎道:“俺一路過來,就聽聞了梁山的好名聲,當真是仁義。從沒聽說梁山的人欺負百姓,反倒聽說,像是之前的公審,又多了好幾樁!”
“其二,凡是加入咱們梁山的,不管之前職位高低,都得去訓練營接受三個月的訓練。而且,在這期間,必須學會五百個常用字!”
“啊?”這話一出口,唐斌等四人瞬間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置信。
“郎君莫不是在開玩笑?”
“俺們都是些大老粗,鬥大的字不識一籮筐,哪能學得會?”
“就算俺們想學,也得有人敢教才行啊!”
“俺是來落草當山賊的,又不是來考秀才的,郎君這般要求,可真是為難人了!”
薑齊嗬嗬一笑,耐心解釋道:“在訓練營裏,有我的恩師周侗周老師父親自教導武藝,林衝林教頭也會下場指導。還有之前的兵馬總管雲天彪,馬軍指揮關勝,兵房參讚朱武,他們會給大家講解兵書軍法,傳授行軍打仗的要點。另外,在下不才,將負責教授文化課!”
“這……”唐斌聽到這話,喉嚨像被什麽東西哽住,一時語塞。腦海中隻浮現出關勝的身影,作為關勝的結拜兄弟,他太清楚關勝的本事,僅憑關勝參與其中,就足以推斷這訓練營定是非同小可。
一想到周侗,唐斌內心更是掀起了驚濤駭浪。
周侗,那可是武人中的泰山北鬥,多少人夢寐以求能得到他的指點,卻求而不得。可如今,自己竟有機會在這梁山,接受周侗的親自指導,這簡直就像在做夢一樣,讓人不敢相信。
還有林衝,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的名號,在江湖上誰人不知、誰人不曉?那一身出神入化的槍棒功夫,不知道讓多少人望塵莫及。
相較之下,薑齊說自己負責文化課,卻被四人下意識地忽略了。在他們這些粗豪漢子眼中,文化課能有什麽用?打打殺殺才是他們熟悉的,那些之乎者也、詩詞文章,根本沒被放在心上。
唐斌卻是個心思細膩、精明過人的人。
他暗自思量,這位郎君如此煞費苦心,不僅請來如此多的高手教導,還設置這樣嚴格的訓練和學習要求,恐怕誌向遠大,絕非池中之物,日後定然是不會困在梁山一地。
唐斌心思電轉,不及其餘三人反應,他率先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態度誠懇:“郎君所提的要求,俺毫無二話,定當遵從!隻是俺帶來了萬把兄弟,其中有不少人沒什麽別的想法,就盼著能有口飽飯吃,這一點,恐怕要讓郎君多費些心思、為難了。”
“這有什麽為難的!”薑齊嘴角上揚,爽朗地嗬嗬一笑,像是早就料到唐斌會有此顧慮,旋即,眼中靈光一閃,反問道,“隻是咱多問一句,不知那些抱犢山的兄弟,願不願意換個地方生活呢?”
唐斌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疑惑,追問道:“不知郎君所言是何處?”
“琉球!”薑齊言簡意賅,話語中帶著幾分對未來的期許,“那是咱們梁山在海外占據的一方土地,目前還在建設當中。倘若有人願意去,每人可分得十五畝土地,從此在那安居樂業。”
“俺不敢給郎君保證,但是俺要去問一下兄弟們的意思,看看他們什麽想法!”唐斌如實說道。
“這是自然!”薑齊笑到,“也無須太急,此去琉球用船不過二十日光景,往來頻繁,每七日左右,便有一隊琉球的船到梁山。”
聞聽此言,唐斌這才鬆了口氣,同時也為薑齊心生敬佩,雖同樣是寨主,可薑齊的長遠謀劃,果真不是自己所能比的!
東京汴梁,繁華依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梁子美在驛站內,卻如熱鍋上的螞蟻,焦急地踱步,他時不時望向門口,眼神中滿是忐忑與期待。
這幾日,他食不知味,夜不能寐,青州知府的任命官家那裏雖已下旨,但是沒有見到憑證之前,梁子美總歸不踏實!
終於,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驛卒滿臉堆笑,雙手捧著托盤走了進來,托盤內放著官服,印信,告身,敕牒,魚符與魚袋以及腰牌,一應俱全,驛卒的聲音充滿了恭敬,“梁大人,恭喜您高升,這是您的官服與印信。”
梁子美急忙上前,雙手顫抖著接過,撫摸一下印信,又撫摸一下官服,最後把魚符和腰牌驗證一番,頭也不抬,直道:“多謝,多謝!”
待驛卒退下,梁子美靜下心來,暗自思忖:往後在這官場,自己就算是蔡京的人了,日後若是還想升遷,必定離不得他。
思索間,梁子美腦海中閃過蔡京那間華麗的書房!
“不怕你有愛好,就怕你兩袖清風!”這是官場的潛規則,梁子美深諳此道。於是,梁子美立刻寫了一份帖子,差人快馬加鞭送往蔡京府上,言辭懇切地表達希望能麵謝。他知道,以後他能不能迴到汴梁,這是關鍵一步。
在蔡京那豪華氣派的書房中,梁子美再一見到蔡京,立刻學著宋江見自己時的樣子,大禮參拜,“恩相,若非您在官家麵前美言,下官哪有今日?此恩此德,下官沒齒難忘!”
蔡京坐在太師椅上,微微頷首,嘴角掛著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梁大人不必多禮,你能勝任此職,也是官家看重所致,必要感恩啊!”
梁子美連忙起身,恭敬地說道:“下官明白,若無您的舉薦,下官哪能入官家青眼?為表心意,下官願在恩相每年生辰時,送上一份生辰綱。”
蔡京挑了挑眉,眼中閃過一絲興致,“生辰綱?你且說來聽聽。”
梁子美心中一喜,知道有戲,趕忙說道:“官家因喜好奇花異草,美玉奇石,才有了花石綱,恩相對下官有知遇提攜之恩,恩同再造,下官也會在恩相生辰之際,精心籌備一份豐厚的生辰賀禮,搜羅奇珍異寶,為恩相祝壽,故名生辰綱。”
蔡京撫著胡須,滿意地點點頭,不過擺手道:“梁大人有心就好。不過老夫清廉已久,哪裏需要哪些奇珍異寶?你且記住,為官之道,貴在忠心、勤勉!你既有這份心意,往後在青州,定要好好為朝廷效力。”
梁子美心中仔細品了品那話的滋味,連忙應道:“恩相放心,下官到了青州,必定殫精竭慮,不負恩相所托,不讓恩相失望。”
他心裏門兒清,自家兄弟四人雖說有一身還算過得去的武藝,可與關勝、林衝這些在江湖上名號響亮的好漢相比,確實還有不小的差距。
薑齊將這一切看在眼裏,臉上掛著笑容,擺了擺手,“不過是些不值一提的廂軍罷了,哪裏用得著許多好漢一同出馬?這豈不是抬舉梁子美那廝了?諸位兄弟能夠來到梁山,咱打從心底裏感到歡喜。但有些事情,咱必須提前跟兄弟們講個明白,等聽完之後,大家再做決定也來得及!”
“郎君請講!”四人異口同聲道。
薑齊輕咳一聲,臉上的神情瞬間變得嚴肅起來,鄭重其事地說道:“如今,咱已被宋室革去了功名,朝廷還下了公文,咱們現在可是如假包換的草寇了!”
“我等兄弟之前就已經落草為寇,如今不過是換個山頭罷了,這有什麽好顧慮的?”崔埜滿臉笑意,臉上的神情滿不在乎,那語氣就像在說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
乜恭心思轉得飛快,他心裏清楚,薑齊這話裏肯定還有更深層的意思,隻是一時想不明白。於是,他緊接著說道:“俺們兄弟都是些粗人,還望郎君能說得再明白、透徹一些。”
薑齊微微點頭,緩緩開口,“咱梁山這草寇,可和其他地方的草寇有著天壤之別。首要一條,便是絕對不許劫掠百姓,更不能欺壓良善之人!”
唐斌聽了,不住點頭,讚歎道:“俺一路過來,就聽聞了梁山的好名聲,當真是仁義。從沒聽說梁山的人欺負百姓,反倒聽說,像是之前的公審,又多了好幾樁!”
“其二,凡是加入咱們梁山的,不管之前職位高低,都得去訓練營接受三個月的訓練。而且,在這期間,必須學會五百個常用字!”
“啊?”這話一出口,唐斌等四人瞬間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置信。
“郎君莫不是在開玩笑?”
“俺們都是些大老粗,鬥大的字不識一籮筐,哪能學得會?”
“就算俺們想學,也得有人敢教才行啊!”
“俺是來落草當山賊的,又不是來考秀才的,郎君這般要求,可真是為難人了!”
薑齊嗬嗬一笑,耐心解釋道:“在訓練營裏,有我的恩師周侗周老師父親自教導武藝,林衝林教頭也會下場指導。還有之前的兵馬總管雲天彪,馬軍指揮關勝,兵房參讚朱武,他們會給大家講解兵書軍法,傳授行軍打仗的要點。另外,在下不才,將負責教授文化課!”
“這……”唐斌聽到這話,喉嚨像被什麽東西哽住,一時語塞。腦海中隻浮現出關勝的身影,作為關勝的結拜兄弟,他太清楚關勝的本事,僅憑關勝參與其中,就足以推斷這訓練營定是非同小可。
一想到周侗,唐斌內心更是掀起了驚濤駭浪。
周侗,那可是武人中的泰山北鬥,多少人夢寐以求能得到他的指點,卻求而不得。可如今,自己竟有機會在這梁山,接受周侗的親自指導,這簡直就像在做夢一樣,讓人不敢相信。
還有林衝,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的名號,在江湖上誰人不知、誰人不曉?那一身出神入化的槍棒功夫,不知道讓多少人望塵莫及。
相較之下,薑齊說自己負責文化課,卻被四人下意識地忽略了。在他們這些粗豪漢子眼中,文化課能有什麽用?打打殺殺才是他們熟悉的,那些之乎者也、詩詞文章,根本沒被放在心上。
唐斌卻是個心思細膩、精明過人的人。
他暗自思量,這位郎君如此煞費苦心,不僅請來如此多的高手教導,還設置這樣嚴格的訓練和學習要求,恐怕誌向遠大,絕非池中之物,日後定然是不會困在梁山一地。
唐斌心思電轉,不及其餘三人反應,他率先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態度誠懇:“郎君所提的要求,俺毫無二話,定當遵從!隻是俺帶來了萬把兄弟,其中有不少人沒什麽別的想法,就盼著能有口飽飯吃,這一點,恐怕要讓郎君多費些心思、為難了。”
“這有什麽為難的!”薑齊嘴角上揚,爽朗地嗬嗬一笑,像是早就料到唐斌會有此顧慮,旋即,眼中靈光一閃,反問道,“隻是咱多問一句,不知那些抱犢山的兄弟,願不願意換個地方生活呢?”
唐斌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疑惑,追問道:“不知郎君所言是何處?”
“琉球!”薑齊言簡意賅,話語中帶著幾分對未來的期許,“那是咱們梁山在海外占據的一方土地,目前還在建設當中。倘若有人願意去,每人可分得十五畝土地,從此在那安居樂業。”
“俺不敢給郎君保證,但是俺要去問一下兄弟們的意思,看看他們什麽想法!”唐斌如實說道。
“這是自然!”薑齊笑到,“也無須太急,此去琉球用船不過二十日光景,往來頻繁,每七日左右,便有一隊琉球的船到梁山。”
聞聽此言,唐斌這才鬆了口氣,同時也為薑齊心生敬佩,雖同樣是寨主,可薑齊的長遠謀劃,果真不是自己所能比的!
東京汴梁,繁華依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梁子美在驛站內,卻如熱鍋上的螞蟻,焦急地踱步,他時不時望向門口,眼神中滿是忐忑與期待。
這幾日,他食不知味,夜不能寐,青州知府的任命官家那裏雖已下旨,但是沒有見到憑證之前,梁子美總歸不踏實!
終於,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驛卒滿臉堆笑,雙手捧著托盤走了進來,托盤內放著官服,印信,告身,敕牒,魚符與魚袋以及腰牌,一應俱全,驛卒的聲音充滿了恭敬,“梁大人,恭喜您高升,這是您的官服與印信。”
梁子美急忙上前,雙手顫抖著接過,撫摸一下印信,又撫摸一下官服,最後把魚符和腰牌驗證一番,頭也不抬,直道:“多謝,多謝!”
待驛卒退下,梁子美靜下心來,暗自思忖:往後在這官場,自己就算是蔡京的人了,日後若是還想升遷,必定離不得他。
思索間,梁子美腦海中閃過蔡京那間華麗的書房!
“不怕你有愛好,就怕你兩袖清風!”這是官場的潛規則,梁子美深諳此道。於是,梁子美立刻寫了一份帖子,差人快馬加鞭送往蔡京府上,言辭懇切地表達希望能麵謝。他知道,以後他能不能迴到汴梁,這是關鍵一步。
在蔡京那豪華氣派的書房中,梁子美再一見到蔡京,立刻學著宋江見自己時的樣子,大禮參拜,“恩相,若非您在官家麵前美言,下官哪有今日?此恩此德,下官沒齒難忘!”
蔡京坐在太師椅上,微微頷首,嘴角掛著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梁大人不必多禮,你能勝任此職,也是官家看重所致,必要感恩啊!”
梁子美連忙起身,恭敬地說道:“下官明白,若無您的舉薦,下官哪能入官家青眼?為表心意,下官願在恩相每年生辰時,送上一份生辰綱。”
蔡京挑了挑眉,眼中閃過一絲興致,“生辰綱?你且說來聽聽。”
梁子美心中一喜,知道有戲,趕忙說道:“官家因喜好奇花異草,美玉奇石,才有了花石綱,恩相對下官有知遇提攜之恩,恩同再造,下官也會在恩相生辰之際,精心籌備一份豐厚的生辰賀禮,搜羅奇珍異寶,為恩相祝壽,故名生辰綱。”
蔡京撫著胡須,滿意地點點頭,不過擺手道:“梁大人有心就好。不過老夫清廉已久,哪裏需要哪些奇珍異寶?你且記住,為官之道,貴在忠心、勤勉!你既有這份心意,往後在青州,定要好好為朝廷效力。”
梁子美心中仔細品了品那話的滋味,連忙應道:“恩相放心,下官到了青州,必定殫精竭慮,不負恩相所托,不讓恩相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