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商議剿滅梁山
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作者:三十年書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此同時,鄆州州府衙門內,氣氛凝重壓抑。
梁子美身著規整官服,臉上那幾分世故圓滑也難掩焦慮。他往日走路帶風,今日卻步伐急促,帶著宗澤,召集州內通判、判官等官員,準備商議剿滅梁山一事。
梁子美心裏清楚,下屬們對他這個恩蔭出身、幸進邀寵的知州不服氣,如今讓他們為剿滅梁山出力,定會生出不少麻煩。但梁山不除,他這知州之位不穩,想到這兒,他眉頭一皺,旋即又竭力維持威嚴。
宗澤身姿筆挺,沉穩跟在梁子美身後。
一踏入大廳,他就察覺到官員們眼中的不屑,心中對梁子美多了幾分理解,但一想到即將商議的剿滅梁山之事,他便滿心憂慮。
宗澤暗自思量,梁山眾人雖說是落草,卻不是為寇,治下百姓生活甚至勝過州府。
尤其自己還和薑氏父子有舊,此刻自己又該站在何種立場?
梁子美站定,神色嚴肅,語氣威嚴:“諸位,今日召集大家,是為剿滅梁山賊寇。本官已得樞密院公文,決定即刻調兵出征,盡早鏟除他們。”
話音剛落,通判皺起眉頭,雙手抱胸,冷哼道:“梁大人,調兵可不是小事。如今府庫空虛,糧草供應不上,拿什麽打仗?這調兵風險誰擔?誰去統兵?萬一失利,我們都得倒黴!”
梁子美臉色一沉,強壓怒火,雙手背在身後,盡量鎮定地說:“糧草之事,本州自會籌措。至於風險,隻要計劃周全,何懼失利?我們身為朝廷命官,保境安民是職責,怎能畏縮不前?”
這時,宗澤上前一步,抱拳道:“梁大人,且慢。宗某以為,梁山之事或許還有其他解決辦法。”
梁子美眉頭一皺,看向宗澤,語氣不悅:“宗先生,此話怎講?樞密院公文已下,剿滅梁山是朝廷旨意,豈容更改?”
宗澤神色誠懇,目光堅定:“梁大人,下官去過梁山,深知梁山眾人絕非大奸大惡之徒。如今若招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們為朝廷效力,一來可免生靈塗炭,二來能為朝廷增添助力,豈不比刀兵相向更好?”
判官在一旁點頭附和:“這位宗先生所言有理,打仗勞民傷財,若能招安,倒是良策。”
梁子美臉色難看,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怒目圓睜:“招安?說得輕巧!梁山賊寇殺稅吏、占公田,還傳讖語童謠,犯下這般罪行,豈是招安就能了事?你將朝廷威嚴,官家臉麵,至於何處?”
宗澤不卑不亢,繼續說道:“大人,朝廷目的是保境安民,隻要能達成目的,方式何必拘泥?如今貿然出兵,勝負未知,即便勝了,也是死傷無數,百姓受苦。況且招安梁山,收歸麾下,日後邊境有戰事,他們也能衝鋒陷陣,為朝廷建功。”
通判不屑地哼了一聲:“招安?他們肯答應嗎?別偷雞不成蝕把米。”
宗澤看向通判,耐心解釋:“大人,可先派人上山說服,隻要朝廷誠意足夠,給予合適出路,未必不能成功。”
梁子美冷哼一聲:“此事事關重大,豈是你能擅自決定?樞密院已下令剿滅,你多說無用,做好本職,若勝了,你也能憑功勞為流民百姓美言。”
宗澤抱拳道:“大人,宗某並非擅自決定,隻是希望大人將招安之事上奏朝廷,讓朝廷定奪。這是關乎萬千生靈的大事,還望大人三思。”
“你再多言,休怪本官不給呂相麵子!還不退下!” 梁子美甩了下衣袖。
宗澤無奈,黯然退出廳堂。
這時,判官站出來,拱手說道:“梁大人,既然一定要出兵討伐,但是調兵手續繁雜,涉及諸多部門,一時難以辦妥。如今正值正月,天寒地凍,軍心不足,貿然調兵,萬一出問題,如何是好?”
梁子美原本就有火氣,這下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怒目而視:“手續繁雜就加快辦理,兵力緊張就想辦法調配!軍心不足就去鼓舞士氣!難道因為這些困難,就把朝廷顏麵和樞密院公文當兒戲?”
“這……” 下麵官吏麵麵相覷,一時不知如何作答。
梁子美看著下麵場麵,深吸一口氣,壓下火氣,溫聲道:“諸位,出兵是朝廷樞密院的意思,不管怎麽說,兵總是要出的,諸位也不想違抗朝廷吧?”
“咱們哪敢違抗朝廷?隻是此時出兵,分明是梁大人為難人啊!”判官說著猛甩衣袖,神色猶如蒙了不白之冤。
梁子美語氣緩和,試圖安撫眾人:“諸位放心,本官已與各州官員溝通,糧草會有其他州府支援一部分,咱們也可發動本地鄉紳募捐。兵力方麵,本官會與上級協調,爭取調配精銳。大家各司其職,做好分內之事,等著領功便是!”
通判依舊不以為然,撇嘴道:“領功?不受申飭就不錯了!發動鄉紳募捐?談何容易,那些鄉紳摳門得很,哪會輕易掏錢?”
梁子美冷笑一聲:“自會有人去說服他們。若有人消極怠工,延誤戰機,休怪本官依法嚴懲!”他眼神狠厲,掃視眾人。
眾人聽了,一時沉默,大廳裏氣氛愈發緊張。
梁子美見眾人還是一臉漠視,不由再次說道:“本官打開天窗說亮話!這次剿滅梁山,為的便是政績!有了政績,本官便可調任青州!咱家這位幕僚別看迂腐,卻是呂惠卿呂相的門生,憑著呂相和官家的關係……”
梁子美說著,臉上露出得意神色,“隻要咱們齊心協力剿滅梁山,宗先生定會在呂相麵前美言,到時候諸位的功績,朝廷又豈會忽視?那下一任知州……”說著,梁子美眼神微眯。
下麵眾多官員向上偷瞧,都覺梁子美在看自己!
通判聽聞,微微一怔,眼中閃過猶豫。他心裏清楚,若借此獲得功績,對仕途大有裨益。可一想到梁山的地形和戰事風險,又有些躊躇:“梁大人,話雖如此,可戰事不順,朝廷怪罪下來……”
梁子美擺了擺手,打斷通判:“不必擔憂,本官已詳細謀劃,此次出征必定精心籌備,力求萬無一失。隻要大家恪盡職守,何愁不能成功?”
判官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梁大人,若要發動鄉紳募捐,總得給他們些好處,不然此事難推進。”
梁子美微微點頭,眼神陰鷙:“這個自然,剿滅梁山後,少不了給他們好處!隻要他們肯出錢出力,戰後論功行賞,本官自會向朝廷為他們請封!”
隻是梁子美心中還有半句未說,“隻是朝廷那邊應不應允,就看他們有沒有那個命了!”
眾人聽聞梁子美的承諾,相互對視,開始低聲議論。
“若真能如此,倒也值得一試!”
有的麵露疑慮,但見大家態度鬆動,也不好再堅持反對。
一位與通判關係好的官員悄悄碰了碰他,低聲道:“看來這次梁大人是下了決心,而且條件誘人,咱們不如順著他,說不定真能撈到好處。”
通判微微點頭,看著梁子美勢在必行的樣子,再想想自己多年官場不得誌,若抓住這次機會,或許就能平步青雲。一番思想鬥爭後,心中已有主意:“既然梁大人都這麽說了,我等自當盡力。隻是還望梁大人多與上級溝通,確保兵力和糧草及時到位。”
梁子美麵露喜色,連忙說道:“那是自然,本官定會全力協調。諸位做好分內之事,待凱旋之日,本官定與大家共飲慶功酒!”
梁子美身著規整官服,臉上那幾分世故圓滑也難掩焦慮。他往日走路帶風,今日卻步伐急促,帶著宗澤,召集州內通判、判官等官員,準備商議剿滅梁山一事。
梁子美心裏清楚,下屬們對他這個恩蔭出身、幸進邀寵的知州不服氣,如今讓他們為剿滅梁山出力,定會生出不少麻煩。但梁山不除,他這知州之位不穩,想到這兒,他眉頭一皺,旋即又竭力維持威嚴。
宗澤身姿筆挺,沉穩跟在梁子美身後。
一踏入大廳,他就察覺到官員們眼中的不屑,心中對梁子美多了幾分理解,但一想到即將商議的剿滅梁山之事,他便滿心憂慮。
宗澤暗自思量,梁山眾人雖說是落草,卻不是為寇,治下百姓生活甚至勝過州府。
尤其自己還和薑氏父子有舊,此刻自己又該站在何種立場?
梁子美站定,神色嚴肅,語氣威嚴:“諸位,今日召集大家,是為剿滅梁山賊寇。本官已得樞密院公文,決定即刻調兵出征,盡早鏟除他們。”
話音剛落,通判皺起眉頭,雙手抱胸,冷哼道:“梁大人,調兵可不是小事。如今府庫空虛,糧草供應不上,拿什麽打仗?這調兵風險誰擔?誰去統兵?萬一失利,我們都得倒黴!”
梁子美臉色一沉,強壓怒火,雙手背在身後,盡量鎮定地說:“糧草之事,本州自會籌措。至於風險,隻要計劃周全,何懼失利?我們身為朝廷命官,保境安民是職責,怎能畏縮不前?”
這時,宗澤上前一步,抱拳道:“梁大人,且慢。宗某以為,梁山之事或許還有其他解決辦法。”
梁子美眉頭一皺,看向宗澤,語氣不悅:“宗先生,此話怎講?樞密院公文已下,剿滅梁山是朝廷旨意,豈容更改?”
宗澤神色誠懇,目光堅定:“梁大人,下官去過梁山,深知梁山眾人絕非大奸大惡之徒。如今若招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們為朝廷效力,一來可免生靈塗炭,二來能為朝廷增添助力,豈不比刀兵相向更好?”
判官在一旁點頭附和:“這位宗先生所言有理,打仗勞民傷財,若能招安,倒是良策。”
梁子美臉色難看,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怒目圓睜:“招安?說得輕巧!梁山賊寇殺稅吏、占公田,還傳讖語童謠,犯下這般罪行,豈是招安就能了事?你將朝廷威嚴,官家臉麵,至於何處?”
宗澤不卑不亢,繼續說道:“大人,朝廷目的是保境安民,隻要能達成目的,方式何必拘泥?如今貿然出兵,勝負未知,即便勝了,也是死傷無數,百姓受苦。況且招安梁山,收歸麾下,日後邊境有戰事,他們也能衝鋒陷陣,為朝廷建功。”
通判不屑地哼了一聲:“招安?他們肯答應嗎?別偷雞不成蝕把米。”
宗澤看向通判,耐心解釋:“大人,可先派人上山說服,隻要朝廷誠意足夠,給予合適出路,未必不能成功。”
梁子美冷哼一聲:“此事事關重大,豈是你能擅自決定?樞密院已下令剿滅,你多說無用,做好本職,若勝了,你也能憑功勞為流民百姓美言。”
宗澤抱拳道:“大人,宗某並非擅自決定,隻是希望大人將招安之事上奏朝廷,讓朝廷定奪。這是關乎萬千生靈的大事,還望大人三思。”
“你再多言,休怪本官不給呂相麵子!還不退下!” 梁子美甩了下衣袖。
宗澤無奈,黯然退出廳堂。
這時,判官站出來,拱手說道:“梁大人,既然一定要出兵討伐,但是調兵手續繁雜,涉及諸多部門,一時難以辦妥。如今正值正月,天寒地凍,軍心不足,貿然調兵,萬一出問題,如何是好?”
梁子美原本就有火氣,這下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怒目而視:“手續繁雜就加快辦理,兵力緊張就想辦法調配!軍心不足就去鼓舞士氣!難道因為這些困難,就把朝廷顏麵和樞密院公文當兒戲?”
“這……” 下麵官吏麵麵相覷,一時不知如何作答。
梁子美看著下麵場麵,深吸一口氣,壓下火氣,溫聲道:“諸位,出兵是朝廷樞密院的意思,不管怎麽說,兵總是要出的,諸位也不想違抗朝廷吧?”
“咱們哪敢違抗朝廷?隻是此時出兵,分明是梁大人為難人啊!”判官說著猛甩衣袖,神色猶如蒙了不白之冤。
梁子美語氣緩和,試圖安撫眾人:“諸位放心,本官已與各州官員溝通,糧草會有其他州府支援一部分,咱們也可發動本地鄉紳募捐。兵力方麵,本官會與上級協調,爭取調配精銳。大家各司其職,做好分內之事,等著領功便是!”
通判依舊不以為然,撇嘴道:“領功?不受申飭就不錯了!發動鄉紳募捐?談何容易,那些鄉紳摳門得很,哪會輕易掏錢?”
梁子美冷笑一聲:“自會有人去說服他們。若有人消極怠工,延誤戰機,休怪本官依法嚴懲!”他眼神狠厲,掃視眾人。
眾人聽了,一時沉默,大廳裏氣氛愈發緊張。
梁子美見眾人還是一臉漠視,不由再次說道:“本官打開天窗說亮話!這次剿滅梁山,為的便是政績!有了政績,本官便可調任青州!咱家這位幕僚別看迂腐,卻是呂惠卿呂相的門生,憑著呂相和官家的關係……”
梁子美說著,臉上露出得意神色,“隻要咱們齊心協力剿滅梁山,宗先生定會在呂相麵前美言,到時候諸位的功績,朝廷又豈會忽視?那下一任知州……”說著,梁子美眼神微眯。
下麵眾多官員向上偷瞧,都覺梁子美在看自己!
通判聽聞,微微一怔,眼中閃過猶豫。他心裏清楚,若借此獲得功績,對仕途大有裨益。可一想到梁山的地形和戰事風險,又有些躊躇:“梁大人,話雖如此,可戰事不順,朝廷怪罪下來……”
梁子美擺了擺手,打斷通判:“不必擔憂,本官已詳細謀劃,此次出征必定精心籌備,力求萬無一失。隻要大家恪盡職守,何愁不能成功?”
判官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梁大人,若要發動鄉紳募捐,總得給他們些好處,不然此事難推進。”
梁子美微微點頭,眼神陰鷙:“這個自然,剿滅梁山後,少不了給他們好處!隻要他們肯出錢出力,戰後論功行賞,本官自會向朝廷為他們請封!”
隻是梁子美心中還有半句未說,“隻是朝廷那邊應不應允,就看他們有沒有那個命了!”
眾人聽聞梁子美的承諾,相互對視,開始低聲議論。
“若真能如此,倒也值得一試!”
有的麵露疑慮,但見大家態度鬆動,也不好再堅持反對。
一位與通判關係好的官員悄悄碰了碰他,低聲道:“看來這次梁大人是下了決心,而且條件誘人,咱們不如順著他,說不定真能撈到好處。”
通判微微點頭,看著梁子美勢在必行的樣子,再想想自己多年官場不得誌,若抓住這次機會,或許就能平步青雲。一番思想鬥爭後,心中已有主意:“既然梁大人都這麽說了,我等自當盡力。隻是還望梁大人多與上級溝通,確保兵力和糧草及時到位。”
梁子美麵露喜色,連忙說道:“那是自然,本官定會全力協調。諸位做好分內之事,待凱旋之日,本官定與大家共飲慶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