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殃及池魚的晁蓋
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作者:三十年書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哪個狗膽包天,敢來俺東溪村撒野!” 晁蓋手提一根粗壯的鐵棒,滿臉醉意,雙眼通紅,似要噴出火來。他一聲暴喝,猶如雷鳴,隨後跌跌撞撞地大步跨出家門,“哪個不長眼的龜孫,來來來,讓你晁爺爺瞧瞧,是你的腦袋硬,還是爺爺手中這棒子硬!”
院子外,朱仝見此情景,暗自叫苦不迭,卻仍強裝鎮定,拱手說道:“保正!且慢動手,聽我一言!”
“慢個屁!” 晁蓋嘴裏嘟囔著,話音未落,手中鐵棍便裹挾著唿唿風聲,兜頭朝著朱仝狠狠砸去。
朱仝臉色驟變,急忙往後撤步躲避。這一棍來勢洶洶,擦著他的衣角而過,帶起一陣勁風。
“晁蓋!你莫要發酒瘋!這都是知縣大人的安排,俺們也是奉命行事!”
“好你個奉命行事!” 晁蓋胸口的怒火借著酒勁,燒得愈發旺盛。他雙眼赤紅如血,口中不停地怒吼,“爺爺打的就是你這狗腿子!他們不讓俺們好過,那誰也別想活!”
幾個莊戶見狀,趕忙上前,試圖抱住晁蓋,攔住他這發瘋的舉動,真要殺了哪個,有理也變沒理!
晁蓋雙臂可有著托舉寶塔的神力,平日裏又喜好舞槍弄棒,每日堅持打熬筋骨,身子壯實得如同蠻牛。幾個莊戶剛一近身,便被他用力一甩,如破布般被彈開。
隻見晁蓋猛地一跺腳,地麵塵土飛揚,隨後徑直朝著那些衙役衝了過去。
“快躲開!” 朱仝眼見一個衙役就要命喪在晁蓋的鐵棍之下,慌亂間大聲唿喊,緊接著不顧一切地朝著晁蓋撞了過去。
晁蓋身材魁梧壯碩,朱仝也毫不遜色。兩人這一撞,恰似兩頭憤怒的公牛頂在了一起,發出沉悶的聲響。巨大的衝擊力,讓晁蓋腳下一軟,整個人向後倒去,重重地摔在地上。
晁蓋本就全憑一股酒氣支撐,這一倒地,渾身的力氣仿佛瞬間被抽幹,身子軟綿綿的不聽使喚。他掙紮了好幾下,卻怎麽也爬不起來,索性躺在地上,嘴裏依舊罵罵咧咧:“你們這些賊鳥廝,等爺爺酒醒了,一個個都給我宰了,宰了拿去埋地裏漚肥!漚肥!”
“晁保正!你這是要造反不成!” 朱仝指著晁蓋的鼻子,怒聲大罵,“俺們兄弟也不想幹這得罪人的勾當,可上頭有令,誰敢違抗?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你就要俺們的性命?”
“朱都頭!俺家保正也是喝多了酒,失了分寸,哪敢說什麽造反的話!”
“都頭息怒,都頭息怒啊!”
朱仝喘著粗氣,喚來一個衙役,讓他接了一盆涼水,二話不說,直接朝著晁蓋的頭上潑了過去。
“直娘賊!哪個天殺的敢潑你爺爺!” 涼水一激,晁蓋打了個激靈,整個人瞬間清醒了幾分。他像條鯉魚般,猛地從地上彈了起來,大聲吼道:“那些賊崽子在哪?”
“哪有什麽賊崽子!” 朱仝看著晁蓋,無奈地說道,“保正,現在你還想殺咱嗎?”
晁蓋這才迴過神來,一拍腦門,滿臉後怕,連忙拱手賠罪:“哎呀,喝酒誤事,喝酒誤事啊!都頭恕罪,恕罪!”
“今日在衙門裏,俺也聽說了保正的事兒。” 朱仝歎了口氣,神色凝重地說道,“隻是這事兒是州裏下的命令,實在難以挽迴。”
“俺們的地…… 就這麽沒了?”
“莫說你們,就是那西溪村的薑進士又能怎樣?人家好歹還有功名在身,可縣裏的布告一下,整個西溪村的地,還不是一樣成了公田!” 朱仝勸道,“胳膊擰不過大腿,咱們不過是普通百姓,能有什麽辦法?”
“普通百姓就活該被欺負?” 晁蓋猛地一抬手,指著站在外麵的一圈村民,情緒激動地說道,“那些地,都是他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是他們的命根子!那水庫,是俺牽頭要修建的。縣裏不是一直嚷嚷著要興修水利嗎?喊了多少年了,沒動靜啊!水利好了俺們東溪村西溪村還用為了爭水每年人腦子都打成漿糊嗎?好好的漢子呐!死的冤不冤枉?好!你不修俺修!修了之後,又他娘下了什麽新法?收歸公田?俺就是想安穩活著!他不給活路啊!”
“保正!保正!” 朱仝急忙伸手,一把拉住晁蓋指向縣城的手,神色緊張地說道,“慎言!慎言啊!這話可不能亂說!”
“屁!” 晁蓋怒目圓睜,猛地一甩胳膊,掙脫了朱仝的手,噴了朱仝一臉唾沫,“俺認栽了,可為啥俺想出錢把地租下來,都不行?咋地,普通百姓就活該受苦受難?普通百姓就有罪嗎?”
朱仝急得直跺腳,大聲說道:“保正!你就慶幸今天來的是俺,要是換個人,就憑你剛才這番話,指不定給你扣上什麽大逆不道的罪名!”
“說話也有罪過?”
朱仝好歹在衙門裏混了多年,身為馬軍都頭,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保正!你這叫妄議朝政,可不是普通的說話。前些年,縣裏就判了一個人,就因為非議官家,關了兩年大牢。結果一年半不到,人就死在牢裏了!”
周圍的村民們聽了這話,一個個嚇得麵麵相覷,臉色煞白。
“都頭,俺們這地…… 不要了!”
“都頭,這地誰愛要誰要吧,俺們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種了一輩子地,還種出罪過了!唉…… 都頭,地就這麽給他們吧,能讓俺們活下去,就是朝廷開恩了!”
幾個鄉老說完,看著周圍還在圍觀的村民,舉起拐杖,用力頓了頓地麵,大聲嗬斥道:“還看啥!都給俺迴家去!”
“都家走!都家走!地都沒了,還有啥好看的!沒長耳朵嗎?再看,命都沒了!”
“唉!這叫什麽事兒啊!” 朱仝長歎一聲,一跺腳,對周圍的衙役說道,“咱們都迴吧,給那些財主們說一聲,過兩天讓他們來收地,重新劃定地界。”
晁蓋看著村民們一個個垂頭喪氣地離去,心中一陣悲涼。他默默地歎了口氣,彎腰拾起地上的鐵棒,低著頭,渾身濕漉漉的,邁著沉重的步伐,緩緩走迴自家院子。
次日,晁蓋便因受了風寒,整個人發起了高燒。躺在床上的他,意識模糊,嘴裏不停地呢喃著:“梁山…… 梁山……”
家裏的莊戶們見此情景,頓時慌了神,一個個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手忙腳亂,沒了主意。
他們聽晁蓋口中一直念叨著梁山,突然想起之前的傳言,說梁山有個神醫在義診。於是,趕忙套上馬車,小心翼翼地將晁蓋抬上馬車,一路快馬加鞭,直奔梁山而去。
梁山水泊距離東溪村不過五六裏的路程,馬車在土路上疾馳,不到一個時辰,便遠遠望見了那片浩渺無垠的巨澤。
莊戶們在岸邊左右張望,四處尋找,卻怎麽也不見義診的蹤跡。眼看晁蓋的病情愈發嚴重,再耽擱下去,恐怕性命不保。莊戶們心裏愈發焦急,平日裏在這附近打漁的人家,此刻也不見一個人影。他們想找人問問路,卻連個問路的人都找不到。
“梁山…… 梁山……” 晁蓋在馬車裏,虛弱地呢喃著。
莊戶們無奈,隻能將馬車靠邊停下。坐在車轅上的莊戶,滿臉悲苦,唉聲歎氣地說道:“保正!您就別念叨梁山了,都說梁山好,可您都病成這樣了,這義診的到底在哪啊?要是梁山真有那麽好,咋就找不著人呢?”
“小哥也是在找孔郎中?” 就在這時,莊戶耳邊傳來一陣吆喝聲,“跟俺走,俺知道路!你這小哥也真是的,求醫之前也不知道打聽清楚!”
莊戶急忙迴頭,隻見一個黑壯的漢子,正拉著一輛板車。板車上墊著厚厚的茅草氈子,車上還躺著一個人,不時傳來一陣劇烈的咳喘聲,聽得人心揪起來。
“多謝好漢,俺家保正病得實在厲害,耽擱不得,不然……”
“別囉嗦了,快走快走!” 那漢子心急如焚,催促道,“要不是看你求醫心切,你這馬車又擋著路,俺才懶得跟你多說!”
說完,那漢子便悶頭拉著板車,大步向前走去,再也不發一言。
莊戶趕忙趕著馬車,緊緊跟在後麵。沿著水泊岸邊,一行人走了整整一個時辰。終於,莊戶遠遠瞧見了幾個依次搭建的棚子。棚子外麵,豎著一根高高的挑幡旗杆,一麵巨大的幡旗在風中獵獵作響,上麵鬥大的一個 “醫” 字,格外醒目。
莊戶見此,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了地,激動地喃喃自語:“俺家保正有救了!”
這時,就聽前麵那黑壯漢子也大聲說道:“爹!這迴您肯定能好!那孔大夫的名聲,咱之前就聽說了。要不是高平山太遠,俺早就帶您去了!”
院子外,朱仝見此情景,暗自叫苦不迭,卻仍強裝鎮定,拱手說道:“保正!且慢動手,聽我一言!”
“慢個屁!” 晁蓋嘴裏嘟囔著,話音未落,手中鐵棍便裹挾著唿唿風聲,兜頭朝著朱仝狠狠砸去。
朱仝臉色驟變,急忙往後撤步躲避。這一棍來勢洶洶,擦著他的衣角而過,帶起一陣勁風。
“晁蓋!你莫要發酒瘋!這都是知縣大人的安排,俺們也是奉命行事!”
“好你個奉命行事!” 晁蓋胸口的怒火借著酒勁,燒得愈發旺盛。他雙眼赤紅如血,口中不停地怒吼,“爺爺打的就是你這狗腿子!他們不讓俺們好過,那誰也別想活!”
幾個莊戶見狀,趕忙上前,試圖抱住晁蓋,攔住他這發瘋的舉動,真要殺了哪個,有理也變沒理!
晁蓋雙臂可有著托舉寶塔的神力,平日裏又喜好舞槍弄棒,每日堅持打熬筋骨,身子壯實得如同蠻牛。幾個莊戶剛一近身,便被他用力一甩,如破布般被彈開。
隻見晁蓋猛地一跺腳,地麵塵土飛揚,隨後徑直朝著那些衙役衝了過去。
“快躲開!” 朱仝眼見一個衙役就要命喪在晁蓋的鐵棍之下,慌亂間大聲唿喊,緊接著不顧一切地朝著晁蓋撞了過去。
晁蓋身材魁梧壯碩,朱仝也毫不遜色。兩人這一撞,恰似兩頭憤怒的公牛頂在了一起,發出沉悶的聲響。巨大的衝擊力,讓晁蓋腳下一軟,整個人向後倒去,重重地摔在地上。
晁蓋本就全憑一股酒氣支撐,這一倒地,渾身的力氣仿佛瞬間被抽幹,身子軟綿綿的不聽使喚。他掙紮了好幾下,卻怎麽也爬不起來,索性躺在地上,嘴裏依舊罵罵咧咧:“你們這些賊鳥廝,等爺爺酒醒了,一個個都給我宰了,宰了拿去埋地裏漚肥!漚肥!”
“晁保正!你這是要造反不成!” 朱仝指著晁蓋的鼻子,怒聲大罵,“俺們兄弟也不想幹這得罪人的勾當,可上頭有令,誰敢違抗?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你就要俺們的性命?”
“朱都頭!俺家保正也是喝多了酒,失了分寸,哪敢說什麽造反的話!”
“都頭息怒,都頭息怒啊!”
朱仝喘著粗氣,喚來一個衙役,讓他接了一盆涼水,二話不說,直接朝著晁蓋的頭上潑了過去。
“直娘賊!哪個天殺的敢潑你爺爺!” 涼水一激,晁蓋打了個激靈,整個人瞬間清醒了幾分。他像條鯉魚般,猛地從地上彈了起來,大聲吼道:“那些賊崽子在哪?”
“哪有什麽賊崽子!” 朱仝看著晁蓋,無奈地說道,“保正,現在你還想殺咱嗎?”
晁蓋這才迴過神來,一拍腦門,滿臉後怕,連忙拱手賠罪:“哎呀,喝酒誤事,喝酒誤事啊!都頭恕罪,恕罪!”
“今日在衙門裏,俺也聽說了保正的事兒。” 朱仝歎了口氣,神色凝重地說道,“隻是這事兒是州裏下的命令,實在難以挽迴。”
“俺們的地…… 就這麽沒了?”
“莫說你們,就是那西溪村的薑進士又能怎樣?人家好歹還有功名在身,可縣裏的布告一下,整個西溪村的地,還不是一樣成了公田!” 朱仝勸道,“胳膊擰不過大腿,咱們不過是普通百姓,能有什麽辦法?”
“普通百姓就活該被欺負?” 晁蓋猛地一抬手,指著站在外麵的一圈村民,情緒激動地說道,“那些地,都是他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是他們的命根子!那水庫,是俺牽頭要修建的。縣裏不是一直嚷嚷著要興修水利嗎?喊了多少年了,沒動靜啊!水利好了俺們東溪村西溪村還用為了爭水每年人腦子都打成漿糊嗎?好好的漢子呐!死的冤不冤枉?好!你不修俺修!修了之後,又他娘下了什麽新法?收歸公田?俺就是想安穩活著!他不給活路啊!”
“保正!保正!” 朱仝急忙伸手,一把拉住晁蓋指向縣城的手,神色緊張地說道,“慎言!慎言啊!這話可不能亂說!”
“屁!” 晁蓋怒目圓睜,猛地一甩胳膊,掙脫了朱仝的手,噴了朱仝一臉唾沫,“俺認栽了,可為啥俺想出錢把地租下來,都不行?咋地,普通百姓就活該受苦受難?普通百姓就有罪嗎?”
朱仝急得直跺腳,大聲說道:“保正!你就慶幸今天來的是俺,要是換個人,就憑你剛才這番話,指不定給你扣上什麽大逆不道的罪名!”
“說話也有罪過?”
朱仝好歹在衙門裏混了多年,身為馬軍都頭,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保正!你這叫妄議朝政,可不是普通的說話。前些年,縣裏就判了一個人,就因為非議官家,關了兩年大牢。結果一年半不到,人就死在牢裏了!”
周圍的村民們聽了這話,一個個嚇得麵麵相覷,臉色煞白。
“都頭,俺們這地…… 不要了!”
“都頭,這地誰愛要誰要吧,俺們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種了一輩子地,還種出罪過了!唉…… 都頭,地就這麽給他們吧,能讓俺們活下去,就是朝廷開恩了!”
幾個鄉老說完,看著周圍還在圍觀的村民,舉起拐杖,用力頓了頓地麵,大聲嗬斥道:“還看啥!都給俺迴家去!”
“都家走!都家走!地都沒了,還有啥好看的!沒長耳朵嗎?再看,命都沒了!”
“唉!這叫什麽事兒啊!” 朱仝長歎一聲,一跺腳,對周圍的衙役說道,“咱們都迴吧,給那些財主們說一聲,過兩天讓他們來收地,重新劃定地界。”
晁蓋看著村民們一個個垂頭喪氣地離去,心中一陣悲涼。他默默地歎了口氣,彎腰拾起地上的鐵棒,低著頭,渾身濕漉漉的,邁著沉重的步伐,緩緩走迴自家院子。
次日,晁蓋便因受了風寒,整個人發起了高燒。躺在床上的他,意識模糊,嘴裏不停地呢喃著:“梁山…… 梁山……”
家裏的莊戶們見此情景,頓時慌了神,一個個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手忙腳亂,沒了主意。
他們聽晁蓋口中一直念叨著梁山,突然想起之前的傳言,說梁山有個神醫在義診。於是,趕忙套上馬車,小心翼翼地將晁蓋抬上馬車,一路快馬加鞭,直奔梁山而去。
梁山水泊距離東溪村不過五六裏的路程,馬車在土路上疾馳,不到一個時辰,便遠遠望見了那片浩渺無垠的巨澤。
莊戶們在岸邊左右張望,四處尋找,卻怎麽也不見義診的蹤跡。眼看晁蓋的病情愈發嚴重,再耽擱下去,恐怕性命不保。莊戶們心裏愈發焦急,平日裏在這附近打漁的人家,此刻也不見一個人影。他們想找人問問路,卻連個問路的人都找不到。
“梁山…… 梁山……” 晁蓋在馬車裏,虛弱地呢喃著。
莊戶們無奈,隻能將馬車靠邊停下。坐在車轅上的莊戶,滿臉悲苦,唉聲歎氣地說道:“保正!您就別念叨梁山了,都說梁山好,可您都病成這樣了,這義診的到底在哪啊?要是梁山真有那麽好,咋就找不著人呢?”
“小哥也是在找孔郎中?” 就在這時,莊戶耳邊傳來一陣吆喝聲,“跟俺走,俺知道路!你這小哥也真是的,求醫之前也不知道打聽清楚!”
莊戶急忙迴頭,隻見一個黑壯的漢子,正拉著一輛板車。板車上墊著厚厚的茅草氈子,車上還躺著一個人,不時傳來一陣劇烈的咳喘聲,聽得人心揪起來。
“多謝好漢,俺家保正病得實在厲害,耽擱不得,不然……”
“別囉嗦了,快走快走!” 那漢子心急如焚,催促道,“要不是看你求醫心切,你這馬車又擋著路,俺才懶得跟你多說!”
說完,那漢子便悶頭拉著板車,大步向前走去,再也不發一言。
莊戶趕忙趕著馬車,緊緊跟在後麵。沿著水泊岸邊,一行人走了整整一個時辰。終於,莊戶遠遠瞧見了幾個依次搭建的棚子。棚子外麵,豎著一根高高的挑幡旗杆,一麵巨大的幡旗在風中獵獵作響,上麵鬥大的一個 “醫” 字,格外醒目。
莊戶見此,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了地,激動地喃喃自語:“俺家保正有救了!”
這時,就聽前麵那黑壯漢子也大聲說道:“爹!這迴您肯定能好!那孔大夫的名聲,咱之前就聽說了。要不是高平山太遠,俺早就帶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