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宋公明的危機感
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作者:三十年書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月色如水,灑在鄆城的大街小巷,給這座古老的城池染上了一層落寞的色彩。
虧得宋江宋公明在衙門口人緣不錯,幾個衙役連抬帶搬的把他挪到了正門,喊了一輛拉煤的牛車,叫開了城門,才把宋江這才送迴了家裏。
宋老太公一見自家三郎如此模樣迴來,差點沒昏死過去!他深知衙門裏做公危險大,家裏也備了地窖用以避禍躲災,可誰知自己兒子早上出門好好的,迴來竟是這般生死不知?
“爹!哥哥還有氣,咱先去尋郎中看看!”宋清是個明白人,見自家哥哥身上沒有外傷,陪行的衙役也是麵色如常,看來不是得罪人或者是受了什麽罰!
宋清安慰了老父親,又把宋江在臥房安頓好,這才取出兩張一貫錢的錢引,硬塞到兩位衙役手中,千恩萬謝過後,吩咐了家人給了牛車主人百十文錢當做答謝,方去連夜尋了熟識的郎中,來給宋江看病。
這郎中給宋江品了品脈相,翻開眼皮看了看,又探手感受了下脖頸,“宋押司急火攻心,再加肝氣鬱結,進而引發肝陽上亢,老夫一會給行針,讓宋押司先醒過來,再開上十天的柴胡疏肝散加龍膽瀉肝湯,便可以痊愈。”
“呃!”宋江迷迷糊糊之間,隻覺腳背後背被螞蟻咬了兩口,突的睜大眼睛,坐了起來。
“三哥!你總算是醒了,”宋清忙上前道,“去看看父親吧!父親見三哥昏迷歸家,可是嚇的不輕!”
老郎中也起了針,對宋江道:“押司日後須少吃油膩,多吃清淡、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勞累,情緒大起大伏,保證靜眠,否則怕有風疾之憂!”
“多謝郎中搭手!”
宋江緩了緩心神,下床來到正廳內,見老父親一副憂心忡忡模樣,忙跪在門口,“不孝子宋江,見過父親!累父親擔憂,宋江之過!”
“你且起來!”宋老太公溫聲道,“過來坐,可是衙門裏遇到什麽難事了?”
聽了老父親詢問,宋江頓時紅了眼眶,強笑道:“父親勿憂,不過是公務繁雜,一時忙昏了頭而已,兒子已無大礙。”
“老夫之前也是老胥吏了,一輩子在衙門口打轉,這個月份不收田稅不納人頭稅,也就徭役麻煩點,可有廂軍支應,再麻煩能麻煩哪去?說說吧,什麽事能讓你這個押司急到怒火攻心?”
“兒子……怕是要丟了押司的職位了!”宋江猶豫片刻,還是說了出來,眼中滿是不甘與無奈,“父親可知道西溪村的薑氏?”
“他們家?”宋老太公沉吟片刻,“那個愣頭青家!聽說他家出了一個進士,倒是好運道。”
“新上任的知縣時文斌,想要拉攏他們家,讓薑家的小子做押司。”
“所以你就急了?”宋老太公嗬嗬一笑,笑聲中卻帶著一絲苦澀,“你好好說說,平白無故,知縣怎麽就想拉攏他們家?”
“因為徭役的事。”宋江便把自己在知州衙門中聽到的,知縣衙門裏看到的,都一五一十的說了,最後雙眼通紅,咬牙道,“若是知縣能保證兒子三年必然中進士,這押司給就給了,可六年九年!兒子不幹!也不能幹!憑著押司的職位,兒子在江湖上還有個及時雨的名頭,若是沒有這職位,誰肯正眼看我黑三郎一眼!”
宋老太公撚著胡須,緊皺眉頭,“那梁子美……不是這般小家子氣的人物啊!這事怎麽想怎麽不對勁,透著別扭!”
…………
薑家書房內,古色古香的書架上擺滿了各類書籍,一張雕花的書桌擺在房間中央,上麵堆滿了文書。
“就是別扭!”朱武在薑家書房中,對薑老太公匯報道,“老太公,這梁子美為了邀寵,可以花費十萬貫買東珠,可以花大價錢孝敬官家海東青,咱們這梁山區區五千畝山地,他又如何看在眼中?偏偏向郎君索要的,就是這五千畝梁山之地!”
“莫不是看上我兒的產業了?”薑老太公詢問道,“老夫看老韓的那個賬本子了,這一趟船趕上一年的收成都多,老夫看了都眼紅,若是說他梁子美從哪得了消息,盯著那產業,也是個緣由!”
“咱們在外行船行商,掛的都是柴家的旗子,”薑齊沉吟道,“他就是想要那份利,也得是對柴家下手,哪裏輪到兒子這裏?”
“莫非你這小子做事毛糙,哪裏出了紕漏?讓這梁子美看出了端倪?”
薑齊笑道:“老爹,咱們家在梁山那裏,在外人看來就是個莊園,還有個進士出身的掩護,又不是什麽山寨!任他如何去看,也隻是如此!”
“首尾兩端!優柔寡斷!”薑老太公一頓手中鳩杖,那聲音在安靜的書房裏格外響亮,“若你下定了決心,就放手一搏,爽利的掛上名號,打出名頭,招納四方綠林好漢投奔!如今這般,官不官,匪不匪,誰都不把你當自己人,誰都和你隔閡三分,你能成什麽事!”
“老爹!”薑齊無奈道,“時機不合適!”
“時機,時機!”薑老太公上前,用手指點著薑齊的額頭,“天底下哪有那麽多時機合適?哪個時機不是自己創造出來的,你等時機!時機等你嗎?”
“郎君,老太公此言說的有道理!”朱武也道,“待吳總管,關勝,孔厚,從東京迴來之後,便不再是時機的問題,而是不得不有所行動的事情!郎君,廟算雖好,可世事如棋,怎能算盡?”
薑齊微眯眼睛,手指摩挲著扶手,陷入了沉思,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梁山未來的各種可能,以及在這世道中他們所麵臨的艱難抉擇。
朱武和老太公對視一眼,沒有出聲打擾,此時此刻,他們唯有看著薑齊,等他自己決定後麵的路該如何走!
“不行!”薑齊還是拒絕,“為龍前驅,為他人做嫁衣裳的事情,咱們不能幹!”
“不能幹?”薑老太公眼睛一瞪,手中拐杖舉起來就往薑齊胳膊上敲了過去,“現在知道不能幹,之前鼓動老子的時候,你可不是這麽說的!”
“老爹!息怒!息怒!”薑齊連忙起身,陪著笑臉,躬身扶著老爹的胳膊,把自家老爹扶到榻上坐好,“第一,現在雖說天災多發,流民遍地,可是,你聽說哪裏有大的山寨出頭嗎?”
“哪個山上沒有寨子?”薑老太公冷笑道,撇過頭去,“大山寨?太行山裏山寨大,有用?堵在那裏,吃土去吧!太湖那邊聽說有水寨,可也就那麽迴事,別說山上,就是河上,江上,都有綠林好漢!怎麽出頭?”
“就是說啊!”薑齊掐著手指說道,“要是咱們梁山成了天下第一寨,宋室的禁軍,可還都在呢!”
“禁軍有個屁用!”薑老太公不屑道,“一群酒囊飯袋樣子貨,西軍……算了,不跟你提西軍,提了你也不知道,告訴你小子!天下能打的兵,禁軍是個屁!”
“老爹,你是西軍出身?”薑齊突的問道。
“屁的西軍出身!”薑老太公一腳踢了過去,“老子就是個種地的,老韓!”
老管家倚在門框笑嘻嘻的應了一聲,“老爺,這呢!”
“讓這小子趕緊滾!”薑老太公雙手揣在袖子裏,斜著倚在榻上,“看著就煩!”
虧得宋江宋公明在衙門口人緣不錯,幾個衙役連抬帶搬的把他挪到了正門,喊了一輛拉煤的牛車,叫開了城門,才把宋江這才送迴了家裏。
宋老太公一見自家三郎如此模樣迴來,差點沒昏死過去!他深知衙門裏做公危險大,家裏也備了地窖用以避禍躲災,可誰知自己兒子早上出門好好的,迴來竟是這般生死不知?
“爹!哥哥還有氣,咱先去尋郎中看看!”宋清是個明白人,見自家哥哥身上沒有外傷,陪行的衙役也是麵色如常,看來不是得罪人或者是受了什麽罰!
宋清安慰了老父親,又把宋江在臥房安頓好,這才取出兩張一貫錢的錢引,硬塞到兩位衙役手中,千恩萬謝過後,吩咐了家人給了牛車主人百十文錢當做答謝,方去連夜尋了熟識的郎中,來給宋江看病。
這郎中給宋江品了品脈相,翻開眼皮看了看,又探手感受了下脖頸,“宋押司急火攻心,再加肝氣鬱結,進而引發肝陽上亢,老夫一會給行針,讓宋押司先醒過來,再開上十天的柴胡疏肝散加龍膽瀉肝湯,便可以痊愈。”
“呃!”宋江迷迷糊糊之間,隻覺腳背後背被螞蟻咬了兩口,突的睜大眼睛,坐了起來。
“三哥!你總算是醒了,”宋清忙上前道,“去看看父親吧!父親見三哥昏迷歸家,可是嚇的不輕!”
老郎中也起了針,對宋江道:“押司日後須少吃油膩,多吃清淡、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勞累,情緒大起大伏,保證靜眠,否則怕有風疾之憂!”
“多謝郎中搭手!”
宋江緩了緩心神,下床來到正廳內,見老父親一副憂心忡忡模樣,忙跪在門口,“不孝子宋江,見過父親!累父親擔憂,宋江之過!”
“你且起來!”宋老太公溫聲道,“過來坐,可是衙門裏遇到什麽難事了?”
聽了老父親詢問,宋江頓時紅了眼眶,強笑道:“父親勿憂,不過是公務繁雜,一時忙昏了頭而已,兒子已無大礙。”
“老夫之前也是老胥吏了,一輩子在衙門口打轉,這個月份不收田稅不納人頭稅,也就徭役麻煩點,可有廂軍支應,再麻煩能麻煩哪去?說說吧,什麽事能讓你這個押司急到怒火攻心?”
“兒子……怕是要丟了押司的職位了!”宋江猶豫片刻,還是說了出來,眼中滿是不甘與無奈,“父親可知道西溪村的薑氏?”
“他們家?”宋老太公沉吟片刻,“那個愣頭青家!聽說他家出了一個進士,倒是好運道。”
“新上任的知縣時文斌,想要拉攏他們家,讓薑家的小子做押司。”
“所以你就急了?”宋老太公嗬嗬一笑,笑聲中卻帶著一絲苦澀,“你好好說說,平白無故,知縣怎麽就想拉攏他們家?”
“因為徭役的事。”宋江便把自己在知州衙門中聽到的,知縣衙門裏看到的,都一五一十的說了,最後雙眼通紅,咬牙道,“若是知縣能保證兒子三年必然中進士,這押司給就給了,可六年九年!兒子不幹!也不能幹!憑著押司的職位,兒子在江湖上還有個及時雨的名頭,若是沒有這職位,誰肯正眼看我黑三郎一眼!”
宋老太公撚著胡須,緊皺眉頭,“那梁子美……不是這般小家子氣的人物啊!這事怎麽想怎麽不對勁,透著別扭!”
…………
薑家書房內,古色古香的書架上擺滿了各類書籍,一張雕花的書桌擺在房間中央,上麵堆滿了文書。
“就是別扭!”朱武在薑家書房中,對薑老太公匯報道,“老太公,這梁子美為了邀寵,可以花費十萬貫買東珠,可以花大價錢孝敬官家海東青,咱們這梁山區區五千畝山地,他又如何看在眼中?偏偏向郎君索要的,就是這五千畝梁山之地!”
“莫不是看上我兒的產業了?”薑老太公詢問道,“老夫看老韓的那個賬本子了,這一趟船趕上一年的收成都多,老夫看了都眼紅,若是說他梁子美從哪得了消息,盯著那產業,也是個緣由!”
“咱們在外行船行商,掛的都是柴家的旗子,”薑齊沉吟道,“他就是想要那份利,也得是對柴家下手,哪裏輪到兒子這裏?”
“莫非你這小子做事毛糙,哪裏出了紕漏?讓這梁子美看出了端倪?”
薑齊笑道:“老爹,咱們家在梁山那裏,在外人看來就是個莊園,還有個進士出身的掩護,又不是什麽山寨!任他如何去看,也隻是如此!”
“首尾兩端!優柔寡斷!”薑老太公一頓手中鳩杖,那聲音在安靜的書房裏格外響亮,“若你下定了決心,就放手一搏,爽利的掛上名號,打出名頭,招納四方綠林好漢投奔!如今這般,官不官,匪不匪,誰都不把你當自己人,誰都和你隔閡三分,你能成什麽事!”
“老爹!”薑齊無奈道,“時機不合適!”
“時機,時機!”薑老太公上前,用手指點著薑齊的額頭,“天底下哪有那麽多時機合適?哪個時機不是自己創造出來的,你等時機!時機等你嗎?”
“郎君,老太公此言說的有道理!”朱武也道,“待吳總管,關勝,孔厚,從東京迴來之後,便不再是時機的問題,而是不得不有所行動的事情!郎君,廟算雖好,可世事如棋,怎能算盡?”
薑齊微眯眼睛,手指摩挲著扶手,陷入了沉思,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梁山未來的各種可能,以及在這世道中他們所麵臨的艱難抉擇。
朱武和老太公對視一眼,沒有出聲打擾,此時此刻,他們唯有看著薑齊,等他自己決定後麵的路該如何走!
“不行!”薑齊還是拒絕,“為龍前驅,為他人做嫁衣裳的事情,咱們不能幹!”
“不能幹?”薑老太公眼睛一瞪,手中拐杖舉起來就往薑齊胳膊上敲了過去,“現在知道不能幹,之前鼓動老子的時候,你可不是這麽說的!”
“老爹!息怒!息怒!”薑齊連忙起身,陪著笑臉,躬身扶著老爹的胳膊,把自家老爹扶到榻上坐好,“第一,現在雖說天災多發,流民遍地,可是,你聽說哪裏有大的山寨出頭嗎?”
“哪個山上沒有寨子?”薑老太公冷笑道,撇過頭去,“大山寨?太行山裏山寨大,有用?堵在那裏,吃土去吧!太湖那邊聽說有水寨,可也就那麽迴事,別說山上,就是河上,江上,都有綠林好漢!怎麽出頭?”
“就是說啊!”薑齊掐著手指說道,“要是咱們梁山成了天下第一寨,宋室的禁軍,可還都在呢!”
“禁軍有個屁用!”薑老太公不屑道,“一群酒囊飯袋樣子貨,西軍……算了,不跟你提西軍,提了你也不知道,告訴你小子!天下能打的兵,禁軍是個屁!”
“老爹,你是西軍出身?”薑齊突的問道。
“屁的西軍出身!”薑老太公一腳踢了過去,“老子就是個種地的,老韓!”
老管家倚在門框笑嘻嘻的應了一聲,“老爺,這呢!”
“讓這小子趕緊滾!”薑老太公雙手揣在袖子裏,斜著倚在榻上,“看著就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