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規劃和諧新梁山
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作者:三十年書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薑齊留在梁山,滿心期待著那些流民的到來,在他眼中,這些流民可都是寶貴的合格勞力,必須妥善安頓,這關係著梁山未來的興衰。
經過了玉蟠竿孟康的提醒,薑齊發覺自己對水泊梁山的整體規劃有些草率,他反思著,自己總是以後世城市化的思維去套用到當下的梁山,這就如同將方榫頭硬塞進圓孔裏,水土不服是必然的。更何況,對於規劃,最重要的就是因地製宜,因時製宜!再好的規劃,不合適,也必然不會有好結果,總不能削足適履,那就本末倒置了。
聚義廳內,燭火搖曳,映照在眾人臉上。
薑齊望著眼前精心製作的沙盤,這是他多日來的心血。他對照著吳用提供的數據,將人員居住分布、耕地分布、山地分布、工坊分布等,從枯燥的紙麵數據,一點點轉化成了眼前栩栩如生的模型,仿若將整個梁山的未來都濃縮在了這一方小小的沙盤中。
“看看吧,這就是咱們的梁山泊!”薑齊的聲音在聚義廳中迴蕩,他神色凝重,伸出手,有力地指向沙盤,“什麽叫一盤散沙,這就是了。”
見吳用等人麵麵相覷,似乎並不明白,薑齊解釋道:“規劃啊規劃!民眾來了,規劃啊規劃!民眾來了,咱們不能像對待散養的牛羊一樣,任由他們隨意找地方搭建帳篷、茅草房。咱們得給他們創造好日子,不然人家憑什麽來咱們梁山?難道就隻為了幾頓飽飯??”
“鄉野之間皆是如此,咱們也就依循舊例,由他們去了。”有人小聲嘀咕道。
“這不行,”薑齊猛地擺了擺手,語氣堅定得如同洪鍾鳴響,“諸位且看,若是依著他們,咱們梁山必然安置不下這些民眾,需要咱們自己去規劃好,他們按照咱們的規劃去住!”
“這……”
吳用看看裴宣,裴宣看看孔厚,孔厚看看朱武,朱武看看王倫,都搖頭。
要說舞文弄墨,他們各個胸有成竹;哪怕談論排兵布陣,幾人也能滔滔不絕。可這規劃之事,他們著實從未接觸過,就像摸著石頭過河,完全找不到方向。
薑齊也知道,這些和自己一般的書生,哪裏知道該如何規劃一個新農村?
也慶幸薑齊之前看過這般新聞,記得幾個片段,命人抬進來其他四個沙盤。
薑齊先是揭開最小的一個,是所一進小院模型,薑齊指著模型,對眾人開始詳細介紹。
隻見小院四四方方,正北三間大房,東西各兩間偏房,南麵還有三間小倒坐房,充當雜物間,廚房在小院的東北角,正所謂東方在五行中屬木,適宜生生不息,茅房位於小院的西南角,按照風水來說,西南方位在八卦中為坤卦,代表著大地,應五穀輪迴之所在。
而小院大門開在東南角,這個位置在八卦中屬於巽位,巽位有利於引進東南風,促進空氣流通,同時避免冬季寒冷的北風直接吹入院內,同時東南角的位置有利於排水,避免雨水積聚,同時也便於采光和通風。
“如此小院,足可住兩三戶人家,”吳用聽了,眼睛一亮,很是捧場的興奮說道,“莫說他們,便是小生,也想有這麽一套小院。”那語氣,完全充滿了期待。
孔厚也是羨慕,他雖是出身大族,卻並非嫡係,所住也不過是偏院裏的偏房。在高平山學藝時,住的更是簡陋茅屋,如今看到這規劃合理的小院,怎能不心生向往?
“隻是這般小院,要占地多少?”孟康這時問了一個關鍵問題,他仔細看著沙盤中的小院,眼神中透露出對工程實際問題的關注。
“一畝地可建三套這般小院。”薑齊一指另外一個沙盤,眾人掀開之後,一個規整的街道模型出現在眼前,星羅密布之下,格外有序,尤其上麵薑齊還按照後世ppt的模式,增加了不少行人,仿佛就真的看到未來人們在這街道上往來穿梭的熱鬧景象。
“咱們梁山耕地不多,可是山地不少,可以尋個山頭平整一下,建上這麽一些,讓第一批來的先住上!而後第二批第三批,依次建造!”
其他人聽的興高采烈,可孟康卻頓時感覺腦袋像被重錘敲打過一般,頭大如鬥。“你等自然高興,可這都是我工房的活計,全憑我一人籌劃,莫不是成了牛馬一般,不行不行,郎君可萬萬於我些人手。”
“自然如此,”薑齊笑道,“不過,此事需等上一等,裴總管已經傳信於他同窗,喚作神算子蔣敬,他若來了,自然諸位都輕鬆不少。但是,預算還是要做的,需人員多少,花費多少,錢糧幾何,時日多少。”
此言一出,頭大的便不止孟康,吳用也頓覺眼冒金星,仿佛置身於一片恐怖混亂的數字海洋中。隻一手抓住王倫,“王孔目,此番我等一起!”
說話間,就見薑齊把最後兩個沙盤打開,合並一起,一個嶄新的梁山布局模型震撼登場。
有民事的種植區,養殖區,工坊區,商貿區,住宅區。
有軍事的儲蓄場,軍械場,訓練場,演武場,舟楫場。
正中是梁山心髒,聚義廳。
其中養殖區被分離到其他的一個小島上,到時候那些牲畜家禽的糞便和淤泥混合,直接可以堆肥。
住宅區布局更是合理,其中還有下水管道,排汙積肥的場所,商貿區臨近著金沙灘,和碼頭距離不遠,隔壁便是工坊區,產出銷售一條龍,未來的繁榮似乎已經在眼前展開。
“好啊!”朱武看著眼前的規劃,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就像看到了一座即將崛起的繁華城邦。
這些人裏,也就隻有朱武做過山寨之主,明白眼前規劃的不凡,與之相比,自己之前的山寨,那就是一個草台班子,全然沒有規矩。
孔厚麵色正經不少,看向薑齊,又看看眼前規劃,他自問若是自己,能管理好這麽一片區域,可是從無到有,他自覺做不來這番規劃,隻因胸中格局限製。此刻,他心中對薑齊既有敬佩,又有一絲自愧不如。
“孟康!”薑齊看著緊皺眉頭的孟康,說道,“你看這裏,此為孟康坊!”
“啊?”玉蟠竿孟康聞言一愣,頓時擺手,“郎君說笑,俺老孟什麽分位,能占這個便宜?”
“由你親手所建,自當留名!”薑齊嗬嗬一笑,將一個寫著孟康坊三個字的小旗插在了第一個坊中,那坊一橫十戶一縱也十戶,未來百戶人家所居之地,如今儼然有了名號,便是孟康坊!
“不想咱們之中,玉蟠竿孟康首先成了百戶侯!”吳用指著孟康打趣說道,又看看一旁眼生羨慕之色的裴宣,“想必未來應該也有學究坊,孔目坊吧?”
“自然不少!”薑齊哈哈大笑一番,“隻是名目而已,為了記錄咱們玉蟠竿的功績,別的拿不出手,唯有這般酬功,還望莫要嫌棄!”
“俺老孟若還嫌棄,諸位兄弟盡可剜了俺的心肺!” 孟康激動不已,“不想俺一個船工出身,如今也有了名頭!嘿!郎君且等著!俺老孟這一百多斤的身子骨,便丟在梁山工地上了!”那聲音中滿是豪情壯誌,仿佛已經投身到熱火朝天的建設中。
孔厚雙眼眯著,看著薑齊,心中寒意彌漫,好一手攻心計,僅憑一個無用的名頭,便換了一名死士!不過孔厚轉頭一想,若是給自己這番名頭,自己又該如何應對!
經過了玉蟠竿孟康的提醒,薑齊發覺自己對水泊梁山的整體規劃有些草率,他反思著,自己總是以後世城市化的思維去套用到當下的梁山,這就如同將方榫頭硬塞進圓孔裏,水土不服是必然的。更何況,對於規劃,最重要的就是因地製宜,因時製宜!再好的規劃,不合適,也必然不會有好結果,總不能削足適履,那就本末倒置了。
聚義廳內,燭火搖曳,映照在眾人臉上。
薑齊望著眼前精心製作的沙盤,這是他多日來的心血。他對照著吳用提供的數據,將人員居住分布、耕地分布、山地分布、工坊分布等,從枯燥的紙麵數據,一點點轉化成了眼前栩栩如生的模型,仿若將整個梁山的未來都濃縮在了這一方小小的沙盤中。
“看看吧,這就是咱們的梁山泊!”薑齊的聲音在聚義廳中迴蕩,他神色凝重,伸出手,有力地指向沙盤,“什麽叫一盤散沙,這就是了。”
見吳用等人麵麵相覷,似乎並不明白,薑齊解釋道:“規劃啊規劃!民眾來了,規劃啊規劃!民眾來了,咱們不能像對待散養的牛羊一樣,任由他們隨意找地方搭建帳篷、茅草房。咱們得給他們創造好日子,不然人家憑什麽來咱們梁山?難道就隻為了幾頓飽飯??”
“鄉野之間皆是如此,咱們也就依循舊例,由他們去了。”有人小聲嘀咕道。
“這不行,”薑齊猛地擺了擺手,語氣堅定得如同洪鍾鳴響,“諸位且看,若是依著他們,咱們梁山必然安置不下這些民眾,需要咱們自己去規劃好,他們按照咱們的規劃去住!”
“這……”
吳用看看裴宣,裴宣看看孔厚,孔厚看看朱武,朱武看看王倫,都搖頭。
要說舞文弄墨,他們各個胸有成竹;哪怕談論排兵布陣,幾人也能滔滔不絕。可這規劃之事,他們著實從未接觸過,就像摸著石頭過河,完全找不到方向。
薑齊也知道,這些和自己一般的書生,哪裏知道該如何規劃一個新農村?
也慶幸薑齊之前看過這般新聞,記得幾個片段,命人抬進來其他四個沙盤。
薑齊先是揭開最小的一個,是所一進小院模型,薑齊指著模型,對眾人開始詳細介紹。
隻見小院四四方方,正北三間大房,東西各兩間偏房,南麵還有三間小倒坐房,充當雜物間,廚房在小院的東北角,正所謂東方在五行中屬木,適宜生生不息,茅房位於小院的西南角,按照風水來說,西南方位在八卦中為坤卦,代表著大地,應五穀輪迴之所在。
而小院大門開在東南角,這個位置在八卦中屬於巽位,巽位有利於引進東南風,促進空氣流通,同時避免冬季寒冷的北風直接吹入院內,同時東南角的位置有利於排水,避免雨水積聚,同時也便於采光和通風。
“如此小院,足可住兩三戶人家,”吳用聽了,眼睛一亮,很是捧場的興奮說道,“莫說他們,便是小生,也想有這麽一套小院。”那語氣,完全充滿了期待。
孔厚也是羨慕,他雖是出身大族,卻並非嫡係,所住也不過是偏院裏的偏房。在高平山學藝時,住的更是簡陋茅屋,如今看到這規劃合理的小院,怎能不心生向往?
“隻是這般小院,要占地多少?”孟康這時問了一個關鍵問題,他仔細看著沙盤中的小院,眼神中透露出對工程實際問題的關注。
“一畝地可建三套這般小院。”薑齊一指另外一個沙盤,眾人掀開之後,一個規整的街道模型出現在眼前,星羅密布之下,格外有序,尤其上麵薑齊還按照後世ppt的模式,增加了不少行人,仿佛就真的看到未來人們在這街道上往來穿梭的熱鬧景象。
“咱們梁山耕地不多,可是山地不少,可以尋個山頭平整一下,建上這麽一些,讓第一批來的先住上!而後第二批第三批,依次建造!”
其他人聽的興高采烈,可孟康卻頓時感覺腦袋像被重錘敲打過一般,頭大如鬥。“你等自然高興,可這都是我工房的活計,全憑我一人籌劃,莫不是成了牛馬一般,不行不行,郎君可萬萬於我些人手。”
“自然如此,”薑齊笑道,“不過,此事需等上一等,裴總管已經傳信於他同窗,喚作神算子蔣敬,他若來了,自然諸位都輕鬆不少。但是,預算還是要做的,需人員多少,花費多少,錢糧幾何,時日多少。”
此言一出,頭大的便不止孟康,吳用也頓覺眼冒金星,仿佛置身於一片恐怖混亂的數字海洋中。隻一手抓住王倫,“王孔目,此番我等一起!”
說話間,就見薑齊把最後兩個沙盤打開,合並一起,一個嶄新的梁山布局模型震撼登場。
有民事的種植區,養殖區,工坊區,商貿區,住宅區。
有軍事的儲蓄場,軍械場,訓練場,演武場,舟楫場。
正中是梁山心髒,聚義廳。
其中養殖區被分離到其他的一個小島上,到時候那些牲畜家禽的糞便和淤泥混合,直接可以堆肥。
住宅區布局更是合理,其中還有下水管道,排汙積肥的場所,商貿區臨近著金沙灘,和碼頭距離不遠,隔壁便是工坊區,產出銷售一條龍,未來的繁榮似乎已經在眼前展開。
“好啊!”朱武看著眼前的規劃,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就像看到了一座即將崛起的繁華城邦。
這些人裏,也就隻有朱武做過山寨之主,明白眼前規劃的不凡,與之相比,自己之前的山寨,那就是一個草台班子,全然沒有規矩。
孔厚麵色正經不少,看向薑齊,又看看眼前規劃,他自問若是自己,能管理好這麽一片區域,可是從無到有,他自覺做不來這番規劃,隻因胸中格局限製。此刻,他心中對薑齊既有敬佩,又有一絲自愧不如。
“孟康!”薑齊看著緊皺眉頭的孟康,說道,“你看這裏,此為孟康坊!”
“啊?”玉蟠竿孟康聞言一愣,頓時擺手,“郎君說笑,俺老孟什麽分位,能占這個便宜?”
“由你親手所建,自當留名!”薑齊嗬嗬一笑,將一個寫著孟康坊三個字的小旗插在了第一個坊中,那坊一橫十戶一縱也十戶,未來百戶人家所居之地,如今儼然有了名號,便是孟康坊!
“不想咱們之中,玉蟠竿孟康首先成了百戶侯!”吳用指著孟康打趣說道,又看看一旁眼生羨慕之色的裴宣,“想必未來應該也有學究坊,孔目坊吧?”
“自然不少!”薑齊哈哈大笑一番,“隻是名目而已,為了記錄咱們玉蟠竿的功績,別的拿不出手,唯有這般酬功,還望莫要嫌棄!”
“俺老孟若還嫌棄,諸位兄弟盡可剜了俺的心肺!” 孟康激動不已,“不想俺一個船工出身,如今也有了名頭!嘿!郎君且等著!俺老孟這一百多斤的身子骨,便丟在梁山工地上了!”那聲音中滿是豪情壯誌,仿佛已經投身到熱火朝天的建設中。
孔厚雙眼眯著,看著薑齊,心中寒意彌漫,好一手攻心計,僅憑一個無用的名頭,便換了一名死士!不過孔厚轉頭一想,若是給自己這番名頭,自己又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