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破曉,晨曦微露,薑老爺言出必行,一把揪住背傷尚未痊愈的薑齊,大步邁向私塾。


    瞧著薑齊疼得齜牙咧嘴、滿臉痛苦的模樣,薑老爺的耐心瞬間消散,抬手 “啪” 的一巴掌拍在他背上,眉頭緊皺,怒聲罵道:“這點疼都忍不了?想當年老子在刀口上舔血,眉頭都不帶皺一下!”


    薑齊偷偷抬眼,瞧了瞧老爹,心中滿是好奇。平日裏,老爹看著普普通通,不顯山不露水,可一旦發起火來,那股子深藏的匪氣便會不經意間流露出來。薑齊心底一直琢磨,老爹以前到底是幹啥的?


    這一天,在老爹那如炬目光的監督下,薑齊老老實實完成了課業。


    對於薑齊而言,背誦《百家姓》《千字文》這類啟蒙書籍,簡直易如反掌。可拿起毛筆寫字,卻成了他的一大難題。上輩子活了那些年,硬筆他都沒練就一手好字,如今要用毛筆書寫,實在是力不從心。


    看著薑齊那寫得比雞爪撓的還難看的字跡,薑老爺卻欣慰地點點頭,好歹兒子識字了,還能把字寫完整,這就足夠了。


    下課時,薑老爺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對薑齊說道:“不錯。過些日子,等春麥子收了,你跟爹一起進城。”


    “進城幹啥呀?” 薑齊一邊收拾書桌上寫廢的紙張,揉成一團隨手丟到一旁,一邊不解地問道,“也沒啥東西要買的。”


    “當然是去給你爹我當賬房先生。” 薑老爺盤算著,吩咐道,“你如今也算識文斷字了,能省則省。咱家就算家業再大,也禁不起揮霍。”


    “我?當賬房先生?” 薑齊難以置信地指著自己,苦笑著說,“爹,您別開玩笑了。還是讓孔老師跟您去吧。”


    “孔先生另有要事。” 薑老爺不容薑齊反駁,斬釘截鐵地命令道,“讓你去你就去,哪來這麽多廢話!”


    薑齊隻能無奈點頭,任由老爺子給自己這個九歲孩子的年幼肩上加了擔子。


    宋朝時候的春小麥?一般在六月至八月份收割。


    由於西溪村男丁較多,勞力充分,剛到八月份便已經收割完成。


    薑齊躺在滿載小麥的牛車上,咬著麥稈兒,頭枕著雙手,翹著二郎腿,雙眼無神的望著天空,絲毫沒有一點讀書人的模樣,讓坐在前麵的薑老爺恨得牙癢癢。


    薑齊此時腦海中正迴憶著之前收租時候,自己老爹那副地主做派,以及那些租戶小心翼翼,欲言又止的卑微,心底一頓煩躁。


    “老爹,咱們家收的租子是不是太多了?那些租戶剩下的糧食吃的到明年嗎?”


    “多?”薑老爺嘿嘿一笑,“再少,那鬧事的就不是咱們家的租戶了,你信不信,今天你敢降租子,明天縣尊就能找個由頭把咱們家下大獄!”


    “為什麽?”薑齊不解,他雖然是穿越過來的,但是對於宋朝地主的那些事,了解的確實不多。


    “得讓租戶活下去,但是不能讓他們活的太好,不然他們手裏有了餘糧,有了錢,就能自己買地,自己當家,你明年的地找誰種去?”薑老爺給薑齊掰開了糅碎了解釋道,“之前你老爹也不知道,想著能讓他們活下去也算是積了功德,後來聽鄆城裏做公的一個老吏說了因果,才算是把財主做的通透了。”


    薑齊撇了撇嘴,不再言語,這話聽著很是耳熟,還真是越是淳樸的道理傳的越久。


    薑老爺繼續說著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但說了半天沒聽見後邊有動靜,轉頭一看,不由愕然失笑,原來薑齊早就已經聽著老爹的絮叨,臥在麥垛裏熟睡了過去。


    薑齊是被熙熙攘攘路人聲響吵醒的,睡眼朦朧的他先是看見了一排等著入城的長龍,又看見三丈多高的青磚城牆。


    城門口此時站了一些巡查兵丁,歪歪扭扭的相互說笑,不時的來迴掃視著進城的人。


    “這不是薑保正嘛?今年好收成啊!”


    薑齊看了一眼說話的那個兵丁,差點嚇的摔下麥垛。


    隻見這兵丁身長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須髯,長一尺有餘,麵如重棗,目若朗星,活脫脫一個關雲長!


    “關公?”薑齊忍不住脫口而出,說出聲來。


    這一下引得周圍人群轟然大笑。


    那被喚作“關公”的漢子臉上顏色更加通紅,有些羞惱,“你這小郎亂叫些什麽!”


    旁邊一位見薑齊身著長衫,便好心解釋道:“小郎君有所不知,這位可不是後漢的漢壽亭侯,他是咱們鄆城的巡捕兵丁,名叫朱仝。不過,這好漢有個外號,叫美髯公。”


    薑齊心中了然,也是拱手,“都頭見諒,小子莽撞了。”


    這話一說,又是引來一番嗤笑,朱仝更是轉身去了旁的地方,不再逗留。


    “謝小郎君吉言。”旁的一個黑臉漢子笑的有些揶揄,“這朱仝如今也就是大頭丘八,哪個是都頭啊!”


    聽到這裏,薑齊也不由的紅臉,自己想差了,原文裏朱仝放晁蓋的時候是巡檢馬軍都頭,如今時候也不過一個大頭兵,不過薑齊也是不由分說的嘴硬道:“我見此人相貌堂堂,英武非凡,他日定是可以做都頭的,莫說都頭,就是將軍也是能做的!”


    “你這小兒,妄語些什麽,誰能做將軍豈是你能置喙的?”在城門處等著他們父子的孔先生這時候也來到牛車這裏,指著薑齊笑道,“趕緊進城去,今天還有好些事情要做!”


    在城門見了朱仝的薑齊這個時候已經是滿腹心事。


    首先可以確定一點,這個世界有水滸!


    不過,既然有朱仝,那為什麽沒有見到晁蓋?自家在西溪村,那東溪村的保正晁蓋,怎麽一點動靜沒有?


    見薑齊默然無語,那孔先生還以為是他累著了,便和薑老爺在一邊聊了起來。


    “衙門裏已經打點好了,咱們直接去就可以了,保人也尋到了,東翁也不必費心,”孔先生看了一眼薑齊,羨慕道,“這孩子倒是好運道,老恩相八月份上書州縣二級均設立學校,州設教授二名,縣置小學。縣學生經過選考,升入州學。州學生每三年舉行一次考試,補充入太學。考上等者補入太學上舍,中等者補入太學下等上舍,下等者補入太學內舍,其餘到外舍。到了太學,尋了官缺,走走關係就能得個百裏侯,這等好事,我們當年可是沒有。”


    薑齊忍不住問道:“若是不去呢?”


    “若是不去,老子剝了你的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十年書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十年書蟲並收藏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