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高平山求醫
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作者:三十年書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梁山碼頭上人來人往,搬運工們扛著貨物穿梭其中,號子聲此起彼伏。
柴皇城站在船頭,身後船艙裏是堆積如山的貨物,在陽光的照耀下,這些貨物仿佛散發著財富的光芒。他拱手向薑齊告辭,臉上帶著商人特有的精明與和善,“郎君既然有客到訪,老朽也不多做打擾,此刻財貨兩清,咱們下次再見!”
船緩緩駛離,後麵跟著梁山船東的幾條船。
這些船上滿載著蠟燭,在陽光的反射下,蠟燭表麵閃爍著溫潤的光澤。它們一路直奔東京汴梁,乃至京兆府,走一路賣一路。而根據薑齊的要求,迴來時要帶迴當地盡可能多的流民。
梁山的每條船上都安排了十名兵士跟隨,他們身著統一的服飾,腰佩長刀,神色警惕,時刻關注著周圍的動靜。
畢竟那些流民聚在一起,指不定會發生什麽,再一個有自己人跟著甄別,也省得生出是非。
朱仝和雷橫也是場麵人物,自不會在送行時給主人家添麻煩。
待柴氏商船離去,兩人這才稟明來意。
薑齊聽聞雷橫老母病重,急需求醫,不由看了一眼吳用,笑道:“真是巧!小可正要前往兗州高平山處,請一個喚作孔厚的名醫出山,雷都頭可雇好一輛穩妥的牛車,帶著老母親一起前往,若是孔厚醫術無能為力,尚有他的師傅陳念義!若是陳老也無能為力,小可隻能抱歉了!”
雷橫聽得此言,哪裏還敢耽擱,急忙拱手道:“若能醫好老娘,俺自與郎君結草銜環!”
“郎君自不求你結草銜環,能把俺家五郎成家銀子還了就好!”
說話的是那艄公,此時他把遮臉的鬥笠去了,薑齊才看清是阮家二哥。
“二哥莫不與小可生分了,剛剛怎地也不露個麵!”薑齊略帶埋怨,上前一把將阮小二引到麵前,“五哥的親事小可已經應下,此番船隊出去,帶迴的人裏若是有賢惠的,讓五哥首選,帶著小七一塊成家,如何?不過事先說好,須的人家同意方可,萬不可強搶!”
“哎呀!還是郎君辦事敞亮!”阮小二一拍大腿,朗聲笑道,“俺家又非強盜窩子,豈能做出搶人的歹事!郎君且等著,俺迴家告知老娘一聲!”
“慢來慢來!”薑齊攔了一把,一直臉色難看的雷橫,“還請二哥把雷都頭送迴鄆城,二哥也是孝子,自是明白老娘病重,身為兒子的心思,雷都頭當日火燒眉毛一般,哪裏顧得上許多,這裏是十兩銀子,小可幫雷都頭還了!”
說罷薑齊就從一邊老管家處掏出十兩重的一塊銀錁子,抓住阮小二的手臂,就往他懷中塞去!
阮小二哪裏能要,奈何薑齊握著手腕不放,阮小二推脫不開,隻能半推收下。
“雷都頭快去收拾行囊,咱們走水路去兗州高平山,順風順水不過四個時辰便到。”
薑齊這邊安排著,那邊也讓鬱保四喚來一條中等大小的船隻,船隻穩穩地停靠在岸邊,這船一看就是孟康所做的新船,船身刷著桐油,散發著淡淡的油香,船帆高高揚起,在微風中輕輕飄動,等著雷橫將老娘接迴來,一起出發。
趁著這段時間,薑齊又看了看煮蠟作坊。
煮蠟作坊裏熱氣騰騰,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桕子蠟香。
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有的在攪拌融化的蠟液,有的在將蠟液倒入模具,有的在修剪成型的蠟燭。
作坊裏擺放著一排排整齊的模具,還有堆積如山的原料。
薑齊看著這些有序的場景,心中略感欣慰,雖說是略有瑕疵,但是總體上沒什麽問題,現在這個時間,隻要不出安全意外,就是最好的!至少這時候薑齊已經布置了流水線,一個棚子裏一個工序,隻要原料夠,產出就不是問題,而且蠟燭是消耗品,且看這次收獲如何。
兗州,高平山。
在半山腰樹林茂密處,按照東西南北中的方位,坐落五間草廬。
草廬外有著不少排隊的鄉人,或者挑著擔子,或者推著板車,有些富裕的倒是駕著驢車,不盡相同,都帶著一臉病色。這些鄉人有的在低聲交談,有的在閉目養神,有的則焦急地張望著草廬的方向。
從他們的言語中可以得知,陳念義與孔厚師徒二人醫術精湛,不僅擅長治療各種疑難雜症,還常常義診施藥,對窮苦百姓分文不取,因此在這方圓百裏聲名遠揚,引得無數人慕名而來。
薑齊帶著雷橫到此處時,對雷橫笑道:“能引來如此多求醫問藥的病患,可見是個有本事的名醫!”
雷橫也是看到這般場景,不過並未全然放心,他巡視市井多年,自是知道何謂沽名釣譽,養望成名,此時雖是有了希望,卻絲毫不敢全信。
雷橫正要往草廬正門而去,卻被一道童攔下。
小道童身著青色道袍,頭戴道冠,麵容清秀,打了一個稽首:“這位善信,家師正與鄉人診治,若非急病,還請善信耽擱片刻。”
“小道士,家母病重,實在耽擱已經久了,哪裏還能耽擱的起!”雷橫焦急說著,推開道童,邁步就要往裏闖。
薑齊一把抓住雷橫,好聲勸道:“雷都頭!且慢動怒,老娘的病重要,如何能觸怒醫生?”
“郎君如何替這孩子說話!”雷橫雙眼通紅,拳頭握緊。
“若是得罪了醫生,老娘讓誰來治!”薑齊低聲道,“且讓他幾分,等我來說!”
雷橫正要反駁,就聽後麵牛車裏傳來老太太聲音,“我兒!聽薑郎君的,莫要衝動無禮!”
雷橫這才按下心中火氣,坐迴車轅處,揣著雙手,窩在一邊生著悶氣。
“童子,不知曲阜孔家的孔厚可在?一則有孔家長輩書信在此,二則我家兄弟雖脾氣暴躁,可事母至孝,如今老母病重,煩勞孔家兄弟先把一把脈,若是緩症,自然依照規矩,若是急症,也不耽誤救治!”
道童聞言,便喚了一邊同伴,讓他去喊孔厚前來相見。
這時,薑齊和雷橫在等待的過程中,隨意地交談著,以緩解雷橫的情緒。薑齊一邊說著,一邊觀察著周圍的環境,而雷橫則心不在焉地迴應著,眼睛時不時地望向草廬的方向。
就在他們交談之際,後麵又來了三人,一個高大壯碩的漢子,一個瘦高個,以及一個書生。
薑齊看見他們,他們也看向了薑齊一行人。
俱是一笑,同樣的書生,同樣壯碩的漢子,同樣一個高個子。
那書生上前一步,拱手一禮,“小可王倫,見過這位兄弟!這裏可是名醫陳念義陳老先生所在?”
“正是,”薑齊聽到王倫名號,麵色不變,“王兄且等片刻,陳老先生規矩嚴謹,我等也在靜候。”
一聽這話,王倫此時麵色更多了幾分蒼白,同時隱約可見痛苦之色。
躊躇片刻,王倫快步奔向道童,說了幾句話,便在道童引領下,去了林中。
雷橫見此,更是氣急,忍不住怒道:“咦!這書生可以去,俺老娘就不能去?什麽道理!”
“你這漢子說的什麽話!”跟著王倫的高個子這時皺眉解釋道,“這位朋友,俺家哥哥這時染了腹痛病,這個……就是……去茅房了!”
“嗨!”雷橫這時候也不知道說什麽,隻能是尷尬笑笑,繼續蹲下去,一聲不吭。
高個也是個仁厚漢子,沒有再說什麽,隻是皺眉不語,看向林子方向。
“這位朋友不知如何稱唿?”薑齊問道。
“俺叫杜遷,因身材高大,雙臂修長,人給俺個名號叫摸著天。”杜遷笑道,又一指自己同伴,“這是俺們這邊有名的好漢,因身材魁梧高大,都叫他雲裏金剛,本名宋萬。”
薑齊和兩人見禮之後,笑道:“若是王兄弟迴來,還不舒服,可讓他稍等片刻,剛剛已經找茅廬內的孔厚,他是陳老先生弟子,醫術也甚是高明。待看過我兄弟老母之後,可以幫忙診治一二,隻是不知王兄弟因何染得腹疾?”
聽了薑齊發問,杜遷和宋萬頓時一個沒有憋住,失聲大笑起來。
柴皇城站在船頭,身後船艙裏是堆積如山的貨物,在陽光的照耀下,這些貨物仿佛散發著財富的光芒。他拱手向薑齊告辭,臉上帶著商人特有的精明與和善,“郎君既然有客到訪,老朽也不多做打擾,此刻財貨兩清,咱們下次再見!”
船緩緩駛離,後麵跟著梁山船東的幾條船。
這些船上滿載著蠟燭,在陽光的反射下,蠟燭表麵閃爍著溫潤的光澤。它們一路直奔東京汴梁,乃至京兆府,走一路賣一路。而根據薑齊的要求,迴來時要帶迴當地盡可能多的流民。
梁山的每條船上都安排了十名兵士跟隨,他們身著統一的服飾,腰佩長刀,神色警惕,時刻關注著周圍的動靜。
畢竟那些流民聚在一起,指不定會發生什麽,再一個有自己人跟著甄別,也省得生出是非。
朱仝和雷橫也是場麵人物,自不會在送行時給主人家添麻煩。
待柴氏商船離去,兩人這才稟明來意。
薑齊聽聞雷橫老母病重,急需求醫,不由看了一眼吳用,笑道:“真是巧!小可正要前往兗州高平山處,請一個喚作孔厚的名醫出山,雷都頭可雇好一輛穩妥的牛車,帶著老母親一起前往,若是孔厚醫術無能為力,尚有他的師傅陳念義!若是陳老也無能為力,小可隻能抱歉了!”
雷橫聽得此言,哪裏還敢耽擱,急忙拱手道:“若能醫好老娘,俺自與郎君結草銜環!”
“郎君自不求你結草銜環,能把俺家五郎成家銀子還了就好!”
說話的是那艄公,此時他把遮臉的鬥笠去了,薑齊才看清是阮家二哥。
“二哥莫不與小可生分了,剛剛怎地也不露個麵!”薑齊略帶埋怨,上前一把將阮小二引到麵前,“五哥的親事小可已經應下,此番船隊出去,帶迴的人裏若是有賢惠的,讓五哥首選,帶著小七一塊成家,如何?不過事先說好,須的人家同意方可,萬不可強搶!”
“哎呀!還是郎君辦事敞亮!”阮小二一拍大腿,朗聲笑道,“俺家又非強盜窩子,豈能做出搶人的歹事!郎君且等著,俺迴家告知老娘一聲!”
“慢來慢來!”薑齊攔了一把,一直臉色難看的雷橫,“還請二哥把雷都頭送迴鄆城,二哥也是孝子,自是明白老娘病重,身為兒子的心思,雷都頭當日火燒眉毛一般,哪裏顧得上許多,這裏是十兩銀子,小可幫雷都頭還了!”
說罷薑齊就從一邊老管家處掏出十兩重的一塊銀錁子,抓住阮小二的手臂,就往他懷中塞去!
阮小二哪裏能要,奈何薑齊握著手腕不放,阮小二推脫不開,隻能半推收下。
“雷都頭快去收拾行囊,咱們走水路去兗州高平山,順風順水不過四個時辰便到。”
薑齊這邊安排著,那邊也讓鬱保四喚來一條中等大小的船隻,船隻穩穩地停靠在岸邊,這船一看就是孟康所做的新船,船身刷著桐油,散發著淡淡的油香,船帆高高揚起,在微風中輕輕飄動,等著雷橫將老娘接迴來,一起出發。
趁著這段時間,薑齊又看了看煮蠟作坊。
煮蠟作坊裏熱氣騰騰,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桕子蠟香。
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有的在攪拌融化的蠟液,有的在將蠟液倒入模具,有的在修剪成型的蠟燭。
作坊裏擺放著一排排整齊的模具,還有堆積如山的原料。
薑齊看著這些有序的場景,心中略感欣慰,雖說是略有瑕疵,但是總體上沒什麽問題,現在這個時間,隻要不出安全意外,就是最好的!至少這時候薑齊已經布置了流水線,一個棚子裏一個工序,隻要原料夠,產出就不是問題,而且蠟燭是消耗品,且看這次收獲如何。
兗州,高平山。
在半山腰樹林茂密處,按照東西南北中的方位,坐落五間草廬。
草廬外有著不少排隊的鄉人,或者挑著擔子,或者推著板車,有些富裕的倒是駕著驢車,不盡相同,都帶著一臉病色。這些鄉人有的在低聲交談,有的在閉目養神,有的則焦急地張望著草廬的方向。
從他們的言語中可以得知,陳念義與孔厚師徒二人醫術精湛,不僅擅長治療各種疑難雜症,還常常義診施藥,對窮苦百姓分文不取,因此在這方圓百裏聲名遠揚,引得無數人慕名而來。
薑齊帶著雷橫到此處時,對雷橫笑道:“能引來如此多求醫問藥的病患,可見是個有本事的名醫!”
雷橫也是看到這般場景,不過並未全然放心,他巡視市井多年,自是知道何謂沽名釣譽,養望成名,此時雖是有了希望,卻絲毫不敢全信。
雷橫正要往草廬正門而去,卻被一道童攔下。
小道童身著青色道袍,頭戴道冠,麵容清秀,打了一個稽首:“這位善信,家師正與鄉人診治,若非急病,還請善信耽擱片刻。”
“小道士,家母病重,實在耽擱已經久了,哪裏還能耽擱的起!”雷橫焦急說著,推開道童,邁步就要往裏闖。
薑齊一把抓住雷橫,好聲勸道:“雷都頭!且慢動怒,老娘的病重要,如何能觸怒醫生?”
“郎君如何替這孩子說話!”雷橫雙眼通紅,拳頭握緊。
“若是得罪了醫生,老娘讓誰來治!”薑齊低聲道,“且讓他幾分,等我來說!”
雷橫正要反駁,就聽後麵牛車裏傳來老太太聲音,“我兒!聽薑郎君的,莫要衝動無禮!”
雷橫這才按下心中火氣,坐迴車轅處,揣著雙手,窩在一邊生著悶氣。
“童子,不知曲阜孔家的孔厚可在?一則有孔家長輩書信在此,二則我家兄弟雖脾氣暴躁,可事母至孝,如今老母病重,煩勞孔家兄弟先把一把脈,若是緩症,自然依照規矩,若是急症,也不耽誤救治!”
道童聞言,便喚了一邊同伴,讓他去喊孔厚前來相見。
這時,薑齊和雷橫在等待的過程中,隨意地交談著,以緩解雷橫的情緒。薑齊一邊說著,一邊觀察著周圍的環境,而雷橫則心不在焉地迴應著,眼睛時不時地望向草廬的方向。
就在他們交談之際,後麵又來了三人,一個高大壯碩的漢子,一個瘦高個,以及一個書生。
薑齊看見他們,他們也看向了薑齊一行人。
俱是一笑,同樣的書生,同樣壯碩的漢子,同樣一個高個子。
那書生上前一步,拱手一禮,“小可王倫,見過這位兄弟!這裏可是名醫陳念義陳老先生所在?”
“正是,”薑齊聽到王倫名號,麵色不變,“王兄且等片刻,陳老先生規矩嚴謹,我等也在靜候。”
一聽這話,王倫此時麵色更多了幾分蒼白,同時隱約可見痛苦之色。
躊躇片刻,王倫快步奔向道童,說了幾句話,便在道童引領下,去了林中。
雷橫見此,更是氣急,忍不住怒道:“咦!這書生可以去,俺老娘就不能去?什麽道理!”
“你這漢子說的什麽話!”跟著王倫的高個子這時皺眉解釋道,“這位朋友,俺家哥哥這時染了腹痛病,這個……就是……去茅房了!”
“嗨!”雷橫這時候也不知道說什麽,隻能是尷尬笑笑,繼續蹲下去,一聲不吭。
高個也是個仁厚漢子,沒有再說什麽,隻是皺眉不語,看向林子方向。
“這位朋友不知如何稱唿?”薑齊問道。
“俺叫杜遷,因身材高大,雙臂修長,人給俺個名號叫摸著天。”杜遷笑道,又一指自己同伴,“這是俺們這邊有名的好漢,因身材魁梧高大,都叫他雲裏金剛,本名宋萬。”
薑齊和兩人見禮之後,笑道:“若是王兄弟迴來,還不舒服,可讓他稍等片刻,剛剛已經找茅廬內的孔厚,他是陳老先生弟子,醫術也甚是高明。待看過我兄弟老母之後,可以幫忙診治一二,隻是不知王兄弟因何染得腹疾?”
聽了薑齊發問,杜遷和宋萬頓時一個沒有憋住,失聲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