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謀取布政使位置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作者:彩雲歸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人穩固暴漲的內力後,彼此相視一眼,同步來到王川麵前,齊齊拱手一拜,道:
“多謝大人指點!”
看著這兩人,王川是越看越滿意,急忙上前一步,扶了兩人一把,說道:
“以後還要多多仰仗二位。”
兩人一愣,臉上露出迷茫神色,不約而同地扭頭看向張真人,麵容俊秀,鼻梁高挺,雙目炯炯有神的張浮崖率先問道:
“師父,這是……”
張真人避開大弟子的視線,望向一邊,尷尬地輕咳一聲,說道:
“你二人需留在世俗磨練磨練,長年累月在山中修行成不了氣候,沒有經曆過,你們是悟不了道的,希望你們能明白為師的苦心。”
兩人麵麵相覷,忍不住長歎一口氣,也知道師父老人家的脾性,於是拱手一拜。
“謹遵師命!”
……
學了半個時辰的太極拳,王川腰酸背痛的迴了衙門後堂,他還有要事沒做,寫信告訴梅煥之趙雲禮的打算。
他是沒有辦法阻止趙雲禮。
或許梅煥之有辦法。
王川拿起筆架上的毛筆,粘了粘墨汁,攤開紙張,筆停在紙上,遲遲無從下筆,他真不知道該如何寫。
畢竟這是個兩難的事情。
向前進一步,為官者誰不願意。
這種好事,本就可遇不可求,如果為了一己之私,讓好友原地踏步,這似乎有些強人所難。
就在王川左右為難之時,一名書吏拿著一封書信走了進來,稟報道:
“大人,北望知州梅大人的信。”
王川握筆的手一頓,皺了皺眉,慢慢放下手中毛筆,站起身,繞過公案來到那書吏麵前,接過信件,擺了擺手道:
“下去吧!”
“是!”
看著手中信件,王川一陣恍惚,不明白梅煥之寫信幹什麽。
按理來說,從北望州到平陽府城路程不算遠,如有大事,梅煥之必會親自趕來。
懷揣著疑惑,王川撕開信封,攤開信紙,逐字逐句的看了起來。
隨著內容看完,王川眉宇之間立刻浮現喜色,甚至忍不住哈哈大笑,他大步流星走到院子裏,仰麵朝天。
“哈哈哈…哈哈哈…老天爺都在幫我,你拿什麽跟我鬥,拿什麽給我鬥……”
王川開懷大笑,他的笑聲是如此肆意,激蕩在整個院子內,久久不散。
雖然信的內容是一件悲傷的事情,但對於王川而言,卻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梅煥之爹死了!
依《大乾會典》規定,官員遭受父母去世時,需離職守孝27個月,跨三個年頭,期間不得參與政務、科舉、婚宴等社會活動,需著素服、禁娛樂,以表哀思。
這遵循儒家倫理製度中的“丁憂”製度。
這一製度體現了“孝治天下”的政治理念。
然而,現在這一製度,恰到好處的解決了王川的困擾。
趙雲禮的謀劃此刻成為空中樓閣,毫無意義,也不怪王川失態大笑。
慢慢平複下心情,王川立刻重迴到公案前,筆走龍蛇的寫了一道安慰的信件,讓人送去梅煥之的家鄉。
化解了趙雲禮的謀劃,王川轉身部署起明年平陽府的生產計劃。
他要繪製一張藍圖,規劃好明年平陽府主要抓的方向,並且親自抓生產。
同時對一些官員進行考核打擊。
凡是陽奉陰違的官員,年度考核一律不合格,然後遞上去,雖然手段不算高明,但架不住好用。
當初攤丁入畝就這樣玩個一次,如今故技重施,隻為抓權力,促進來年生產,通過向朝廷交稅收,爭一爭那豫州布政使的位置。
隻要坐上了豫州布政使的位置,他就有和趙雲禮叫板的資本,便不會在如此被動。
雖然依舊處於劣勢,但卻比一個知府能操作的空間要多得多。
按照常規晉升路徑。
得先從知府升到道員(從三品)。
分守道或者分巡道,一般情況知府任滿且考課優異,可升任道員,分掌一省某區域分守道或分巡道。
從道員升到按察使或者布政使司參政。
布政使司參政(從三品),主要協助布政使處理錢糧、戶籍,按察使(正三品)主管一省司法。
按察使或參政升布政使(從二品),考核和年限,至少6年考滿無過,且獲吏部“卓異”評價。
而王川卻想要繞過這種常規晉升路線,直接從知府出任豫州布政使。
他之所以敢這麽想,有兩道倚仗。
第一,他依靠內閣首輔嚴安。
第二,地方改革,他在平陽府推行“攤丁入畝”試點成功。
隻需來年再次取得巨大成績,在由嚴閣老舉薦,這豫州布政使的位置,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趙雲禮即使想插手阻礙都無能為力。
……
三個月一閃而過,入了初春。
平陽府有著第一年的生產經驗,又背靠清河江,大片大片的田地被開荒出來。
有王川提供的政策支持,又有攤丁入畝的保駕護航,藏匿的人口自然跳了出來。
人口統計的增加,必會提高稅收。
當然,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最大的原因是,原來的地主豪強,為了逃避賦稅,藏匿人口是常有的事情。
攤丁入畝則是免除人頭稅,平攤到田地裏去,自不會有人再藏匿人口。
這直接性促使平陽府人口快速增長。
要知道,人口增長在古代,可是一個非常顯眼的政績。
更何況平陽才一府之地,推行試點控製範圍小,也就意味著矛盾小。
然而,平陽府最近來了幾名錦衣衛,名義上說是記錄改革的推行。
王川卻甚是滿意。
凡是趙雲禮插手的事情。
王川就將錦衣衛推出去擋槍,總之他不正麵迴應趙雲禮,當起縮頭烏龜,猥瑣發育。
農曆三月二十。
這一天,浩瀚海跟朝寒雨來了平陽知府衙門。
而此刻,正在會客廳坐著。
兩人自見到張真人這位當世絕頂,瞬間安靜下來,禮貌性的問候之後,便像個做錯事的孩子,端坐在那一動不動。
王川坐在主位上,麵帶微笑,緩緩開口:
“兩位,好久不見!”
“多謝大人指點!”
看著這兩人,王川是越看越滿意,急忙上前一步,扶了兩人一把,說道:
“以後還要多多仰仗二位。”
兩人一愣,臉上露出迷茫神色,不約而同地扭頭看向張真人,麵容俊秀,鼻梁高挺,雙目炯炯有神的張浮崖率先問道:
“師父,這是……”
張真人避開大弟子的視線,望向一邊,尷尬地輕咳一聲,說道:
“你二人需留在世俗磨練磨練,長年累月在山中修行成不了氣候,沒有經曆過,你們是悟不了道的,希望你們能明白為師的苦心。”
兩人麵麵相覷,忍不住長歎一口氣,也知道師父老人家的脾性,於是拱手一拜。
“謹遵師命!”
……
學了半個時辰的太極拳,王川腰酸背痛的迴了衙門後堂,他還有要事沒做,寫信告訴梅煥之趙雲禮的打算。
他是沒有辦法阻止趙雲禮。
或許梅煥之有辦法。
王川拿起筆架上的毛筆,粘了粘墨汁,攤開紙張,筆停在紙上,遲遲無從下筆,他真不知道該如何寫。
畢竟這是個兩難的事情。
向前進一步,為官者誰不願意。
這種好事,本就可遇不可求,如果為了一己之私,讓好友原地踏步,這似乎有些強人所難。
就在王川左右為難之時,一名書吏拿著一封書信走了進來,稟報道:
“大人,北望知州梅大人的信。”
王川握筆的手一頓,皺了皺眉,慢慢放下手中毛筆,站起身,繞過公案來到那書吏麵前,接過信件,擺了擺手道:
“下去吧!”
“是!”
看著手中信件,王川一陣恍惚,不明白梅煥之寫信幹什麽。
按理來說,從北望州到平陽府城路程不算遠,如有大事,梅煥之必會親自趕來。
懷揣著疑惑,王川撕開信封,攤開信紙,逐字逐句的看了起來。
隨著內容看完,王川眉宇之間立刻浮現喜色,甚至忍不住哈哈大笑,他大步流星走到院子裏,仰麵朝天。
“哈哈哈…哈哈哈…老天爺都在幫我,你拿什麽跟我鬥,拿什麽給我鬥……”
王川開懷大笑,他的笑聲是如此肆意,激蕩在整個院子內,久久不散。
雖然信的內容是一件悲傷的事情,但對於王川而言,卻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梅煥之爹死了!
依《大乾會典》規定,官員遭受父母去世時,需離職守孝27個月,跨三個年頭,期間不得參與政務、科舉、婚宴等社會活動,需著素服、禁娛樂,以表哀思。
這遵循儒家倫理製度中的“丁憂”製度。
這一製度體現了“孝治天下”的政治理念。
然而,現在這一製度,恰到好處的解決了王川的困擾。
趙雲禮的謀劃此刻成為空中樓閣,毫無意義,也不怪王川失態大笑。
慢慢平複下心情,王川立刻重迴到公案前,筆走龍蛇的寫了一道安慰的信件,讓人送去梅煥之的家鄉。
化解了趙雲禮的謀劃,王川轉身部署起明年平陽府的生產計劃。
他要繪製一張藍圖,規劃好明年平陽府主要抓的方向,並且親自抓生產。
同時對一些官員進行考核打擊。
凡是陽奉陰違的官員,年度考核一律不合格,然後遞上去,雖然手段不算高明,但架不住好用。
當初攤丁入畝就這樣玩個一次,如今故技重施,隻為抓權力,促進來年生產,通過向朝廷交稅收,爭一爭那豫州布政使的位置。
隻要坐上了豫州布政使的位置,他就有和趙雲禮叫板的資本,便不會在如此被動。
雖然依舊處於劣勢,但卻比一個知府能操作的空間要多得多。
按照常規晉升路徑。
得先從知府升到道員(從三品)。
分守道或者分巡道,一般情況知府任滿且考課優異,可升任道員,分掌一省某區域分守道或分巡道。
從道員升到按察使或者布政使司參政。
布政使司參政(從三品),主要協助布政使處理錢糧、戶籍,按察使(正三品)主管一省司法。
按察使或參政升布政使(從二品),考核和年限,至少6年考滿無過,且獲吏部“卓異”評價。
而王川卻想要繞過這種常規晉升路線,直接從知府出任豫州布政使。
他之所以敢這麽想,有兩道倚仗。
第一,他依靠內閣首輔嚴安。
第二,地方改革,他在平陽府推行“攤丁入畝”試點成功。
隻需來年再次取得巨大成績,在由嚴閣老舉薦,這豫州布政使的位置,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趙雲禮即使想插手阻礙都無能為力。
……
三個月一閃而過,入了初春。
平陽府有著第一年的生產經驗,又背靠清河江,大片大片的田地被開荒出來。
有王川提供的政策支持,又有攤丁入畝的保駕護航,藏匿的人口自然跳了出來。
人口統計的增加,必會提高稅收。
當然,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最大的原因是,原來的地主豪強,為了逃避賦稅,藏匿人口是常有的事情。
攤丁入畝則是免除人頭稅,平攤到田地裏去,自不會有人再藏匿人口。
這直接性促使平陽府人口快速增長。
要知道,人口增長在古代,可是一個非常顯眼的政績。
更何況平陽才一府之地,推行試點控製範圍小,也就意味著矛盾小。
然而,平陽府最近來了幾名錦衣衛,名義上說是記錄改革的推行。
王川卻甚是滿意。
凡是趙雲禮插手的事情。
王川就將錦衣衛推出去擋槍,總之他不正麵迴應趙雲禮,當起縮頭烏龜,猥瑣發育。
農曆三月二十。
這一天,浩瀚海跟朝寒雨來了平陽知府衙門。
而此刻,正在會客廳坐著。
兩人自見到張真人這位當世絕頂,瞬間安靜下來,禮貌性的問候之後,便像個做錯事的孩子,端坐在那一動不動。
王川坐在主位上,麵帶微笑,緩緩開口:
“兩位,好久不見!”